第367章:


    看著麵前一鍋紅彤彤的湯水,


    齊嘉感覺自己的胃在發出抗議,對於一個身體裏流的不是血,而是湯的粵省人來說,


    有人往湯裏大把大把地撒辣椒粉,在他看來簡直就是胡攪蠻纏!


    更重要的是,金敏俊居然把五花肉拿來煮湯了,這要放在他家,都可以直接拉去槍斃了,連開庭都不用,


    【沒喝過,第一次見,請問這樣子好喝嗎?】


    【馬上!讓他馬上把五花肉撈出來!我不是開玩笑的!】


    【我喝過筒骨湯,排骨湯,瘦肉湯,甚至於豬雜湯,但就是沒想到五花肉也能用來煲湯】


    【死咯,這一鍋的泡菜,煮豬肉湯放玉米,紅蘿卜,淮山,薏米,這是定律來的,他不知道嗎?】


    【這和喝泡菜水有什麽區別?】


    【冬天喝其實還是可以的,出一身汗,很爽的】


    【同感,冬天就喜歡喝五花肉辣白菜湯,感覺渾身舒坦】


    或許是地方飲食的差異,直播間彈幕區內,因為一道湯吵翻了天,有人喜歡喝的,也有人表示不能接受的,就像每年端午粽子的甜鹹之爭一樣。


    晚餐接近了尾聲,


    一大鍋湯除了金敏俊大口大口地喝以外,其他人甚至就連李智恩也都隻是淺嚐輒止。


    齊嘉他們隻是單純的喝不習慣,而李智恩則是因為喝得太習慣了,沒什麽興趣,


    晚餐過後,薑偉走了過來拍拍掌宣布道,


    “和大家說個事,當地文旅局的領導今天聯係了節目組,邀請我們參加除夕夜當晚的‘嬉魚燈’活動……”


    薑偉巴拉巴拉說了十幾分鍾,齊嘉大概聽明白了,


    簡單來說就是歙州文旅局看到綜藝在海內外爆火後,便找到了節目組,希望可以合作一下,


    借著直播綜藝的平台,宣傳歙州的風土人情。


    “所以接下來這幾天,我們除了完成日常的任務外,還需要前往瞻淇村跟嬉魚燈的師傅們一起製作和訓練嬉魚燈,除夕夜當晚加入嬉魚燈的隊伍裏。”


    薑偉說完,齊嘉和當晚一起出去逛街的幾人都是眼睛一亮,


    “導演,你是說我們要和大家一起表演嬉魚燈的活動是吧?”章若南迫不及待地問道,


    “啊?是啊,怎麽了?”薑偉疑惑地點了點頭,不明白幾人為什麽那麽激動,


    “沒事導演,我們就是太興奮了。”


    “哦哦,那就好,我還以為你們嫌太累會不願意呢。”薑偉鬆了口氣說道,


    這時早已按捺不住的黃雷清了清嗓子開口道,


    “說起這瞻淇魚燈啊,最早起源於南宋理宗時的汪氏家族,到現在已經有八百多年曆史了,


    最開始分為一統祠,八支祠,共九盞大魚燈,後來到了清代由於戰火紛亂,


    其中兩間祠堂被焚毀了,就隻剩下七盞大魚燈,一直傳承到現在。”


    薑偉略為意外地看了眼黃雷,豎起個大拇指誇讚道,


    “真沒想到黃老師不但廚藝了得,就連民俗曆史也了解得那麽清楚。”


    黃雷矜持地笑了笑,說道,


    “哪裏哪裏,略知一二,平時喜歡瞎研究。”


    說著話時,不著痕跡地把手機揣迴了兜裏。


    ……


    次日中午,


    齊嘉幾人坐上了節目組的專車來到了距離歙州古城大於7公裏之外的瞻淇村。


    村口,剛一下車,一位戴著眼鏡的年輕人便熱情地上前和眾人打了聲招唿,


    “辛苦了辛苦了,歡迎各位老師來到我們瞻淇村,我是負責這次嬉魚燈活動的工作人員,陳樂。”


    接著他又介紹自己身旁一位略顯富態,中等身高,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中年男人說道,


    “這位是我們文旅局局長,彭躍。”


    彭躍沒擺什麽官架子,而是熱情地主動上前,笑容滿麵地和眾人一一握手,笑著說,


    “感謝節目組和各位老師願意支持我們的工作,我代表歙州人民感謝你們”


    交際經驗最廣泛的何老師開口接話道,


    “彭局長客氣了,該是我們感謝歙州為我們節目提供了便利才是。”


    眾人站在村口,寒暄了不到一分鍾,然後便在彭躍等人的陪同下朝村裏走去,


    按照提前定好的節目流程,一路上,彭躍滔滔不絕地向大家介紹瞻淇村當地的一些風景,美食,還有曆史。


    過了一會兒,彭躍帶著眾人來到一棟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前,介紹道,


    “各位老師你們看,這就是我們每年嬉魚燈的出發點敦睦堂了,這是我們瞻淇村汪氏家族八大支祠裏的一座,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


    彭躍推開厚重的大門,帶著節目組走了進去,


    此刻祠堂內,就像是個偌大的工地,地上堆放著許多粗大的竹子,還有個白紙,


    有村民正用刀把竹子一根根地破開,然後加工成一條條柔軟的竹篾。


    緊接著就會有村民,把加工好的竹篾搬走,紮成各種大小不一的形狀,最後拚在一起,就是一條魚燈的骨架了。


    【哇!好熱鬧的場景,過年氛圍感拉滿了】


    【好想去現場看!】


    【實名羨慕,城裏的孩子連放煙花都不行】


    【奇怪,為什麽都是中老年人,怎麽沒見有年輕人的】


    【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為什麽沒有年輕人】


    【又不賺錢,哪個年輕人還想學啊】


    何炯看到直播間內網友們的疑問,於是詢問陪同在一旁的彭躍,


    “累,辛苦,賺不到錢”彭躍很無奈地說出了三個原因,接著又是一臉誠懇地說道:“所以,我們這次找上各位老師,也是想請你們用自己的公眾影響力多宣傳一下我們的魚燈,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避免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就這麽白白消失掉了。”


    幾人聽後都鄭重點了點頭,


    這時,跟在齊嘉身邊的章若南忽然指著前麵,大唿小叫道,


    “哇,齊嘉你快看,那條魚燈好大,好漂亮!我們快過去拍照發網上幫大家好好宣傳”


    眾人順著她的手指看去,就見前麵擺放著一條四米多長,兩米多高,栩栩如生的超大型魚燈,


    李智恩和小鬆菜萘兩個女孩子看了也是眼睛一亮,小跑著走到魚燈麵前,拿出手機拍照。


    “齊嘉,你知道為什麽這盞魚燈特別大嗎?”


    黃雷邁著步子走上來問道,臉上的表情就像是在說,快問我快問我,


    “哦,這有什麽講究嗎?”齊嘉很配合地露出一臉詫異的表情,


    “當然”黃雷渾身氣質陡然一變,一股我要開始裝逼了的氣息由內而外開始散發,


    “你看這大魚燈莊重壯觀,在巡演時,它位於隊伍的核心地位,


    就像是艦隊中的旗艦一樣,所以,這大魚燈代表的是家族、群體的繁衍昌盛,承載了整個村子的希望和福祉。


    而這些小魚燈,活力靈動,表演時,會在大魚燈周圍穿梭遊動,


    代表的就是家族中的子孫後輩,寓意著家族與個體相互扶持,和諧共生。”


    黃雷的話說完,旁邊響起一陣掌聲,彭躍賣力地鼓著掌,感歎道,


    “黃雷老師知識淵博啊,厲害厲害。”


    “哪裏哪裏”黃雷謙虛地擺了擺手,翹起的嘴角,比ak還要難壓。


    簡單的介紹結束後,接下來齊嘉幾人就在節目組的安排下,白天和師傅們學習起了如何製作魚燈,


    晚上天色暗下來時,就在師傅們手把手的教導下,練習如何才能把魚燈舞得靈活生動。


    時間在忙碌中,悄然而逝,


    很快就到了除夕當天,之前通過直播了解到瞻淇魚燈的各位海內外網友,


    開始紛紛匯聚到瞻淇村,準備觀看齊嘉等人的嬉魚燈表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群演出道:我帶章若南成為頂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用大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用大碗並收藏從群演出道:我帶章若南成為頂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