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北晉妥協,四方雲動
從落魄秀才到一統天下 作者:小小塵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哈…戰死疆場?”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軍神林嘯天橫壓四方,八林衛皆有不可匹敵之勇,林家軍銳不可當。”
“如此軍隊,又豈是區區彈丸小國能夠戰勝。”
“閉嘴!”夏文帝怒喝道。
“怎麽?敢做不敢認?”
“楊文廣,你天性多疑,為了守住那可笑的權利,竟錯失一統四國的機會。”
“斷軍隊糧草,不惜向東夷國透露消息。”
“究其原因竟隻是為了削弱林嘯天的羽翼,如今卻到了無將可用之境地,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哈哈…”
“朕讓你住嘴!”
“楊文廣,當年你為何突然扶我上位,還需老夫一一道明嗎?”
“像你這種自私到極致的君主,有哪點值得老夫效忠?”
“朕乃天子,乃天命所歸之人,所作之事皆為楊氏江山,豈是爾等凡夫俗子可以理解。”
“文仲,朕今夜過來,隻為一件事,交出天雷製作之法,朕答應留你文氏一條血脈。”
“嗬…天雷?”
“說起這個,老夫不得不承認,林墨此子的才能。”
聞言,夏文帝不禁一顫:“你說什麽?天雷竟是他…”
“哈哈…如今林家滿門被屠,若他知曉此事,你覺得他會如何做?”
“豈有此理,一群亂臣賊子…”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老夫會在天上看著你如何斷送楊氏江山。”
今日一戰,公孫勝從九霄門帶來的山炮確實打了夏文帝一個措手不及。
此等大殺器問世,令夏文帝著實心驚不已,這才深夜來到天牢見文仲。
………
深夜,濟州城,將軍府。
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結束後,新婚燕爾的二人依偎著,訴說情腸。
“夫君,明日便是三日之期,北晉當真會獻上財物,將公主送來和親嗎?”
“呃…這得看瘟疫的蔓延程度。”
“想來應該比預期要少上一半以上。”
“至於公主…咱們的目的僅是為了留她為質,真讓她與木瓜和親,她還不得拚命。”
“那婆娘兇悍非常,哪有男子能降得住。”
“沒人降得住?妾身怎麽記得,某人可是將她製服得沒有半點脾氣。”
“咳…娘子說笑了,那不過是僥幸罷了。”
“對了,我留下來的圖紙,娘子要盡快安排工匠製作出來,記住,要秘密進行,切不可走漏風聲。”
“嗯,夫君都強調好多次了,妾身早就牢記於心。”
“夫君,這圖紙上所描繪的一大梨大炮真有你說的那般厲害嗎?”
“一大梨?”
“嗬…厲不厲害,方才夫君示範的還不夠嗎?”
“啊?”
“那…夫君就再演練一次。”
“你!”
不得不感歎,年輕真好,一言不合就可進入雲深處。
……
歡樂的時光總是太過短暫,三日溫柔鄉轉瞬即逝,英雄的最終宿命還是要迴歸真正的戰場。
剛迴到飛燕關,林墨便來到城樓上欣賞城外的風景。
“北風唿唿的刮,雪花飄飄灑灑,突然傳來一陣聲響……”
當林墨瞎唱著歌之際,城外不遠處竟真傳來陣陣馬蹄聲。
“少主…他們來了。”
“低調,基本操作罷了…”
“狼愛上吃草…愛得瘋狂,誰讓它是一隻喜羊羊…”
幾刻鍾後,數千北晉鐵騎終於到達城外不遠處。
“喲!公主殿下還挺守時。”
“嗯…這些戰馬,瞧著還挺不錯,不知母馬多不多?本帥比較喜歡母馬。”
再次麵對林墨,阿麗瑪已沒了曾經的狂傲之氣。
“林元帥,本宮特送來兩萬匹戰馬、三千頭羊、黃金珠寶總價值三十萬,糧草三萬擔。”
“此番本宮是帶著十足的誠意而來,請林元帥盡快給出救治天花之法。”
“誒!看在公主如此心誠的份上,本帥便退讓一步吧。”
“佛曰: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本帥也不忍看到北晉生靈塗炭。”
“木瓜,下去準備準備,今夜便與公主圓房吧。”
“等等…”阿麗瑪急忙打斷。
“公主,時不我待,放心啊,一旦服下藥,絲毫不影響洞房。”
“林元帥,明人不說暗話,元帥無非是想讓本宮入關為質,本宮答應便是。”
“若元帥當真讓本宮嫁予護衛,本宮寧願一死了之,也絕不受此屈辱。”
“哎!公主真是沒眼光,我家護衛身高足有九尺,端的是虎背熊腰、玉樹臨風、麵容俊朗,人送外號賽潘安。”
“如此人間奇男子,你竟斷然拒絕,實在是暴殄天物。”
“罷了,姻緣之事也強求不得,那就先從朋友做起,慢慢培養感情吧。”
“木瓜,讓易少天打開城門,將尼瑪公主請進來。”
將北晉公主與幾名女護衛押進城內後,林墨親自帶人出城,將寫著治療天花的宣紙交給巴特,把黃金珠寶、戰馬與糧草全部接收進城。
整個過程中,林墨臉上的笑容就沒停止過,估計南夏國庫內都沒這麽多錢。
林墨原先本就想著,提出的條件能打個一折就不錯了,誰曾想北晉國居然如此大方。
但林墨不知道的是,天花在北晉國內蔓延的速度之快,且連北晉可汗都深受其害,這才無奈妥協。
………
接下來的幾天裏,文仲與四皇子楊知安謀反之事迅速傳播至全國各地。
不僅如此,夏文帝與林嘯天、鄭彪三人的往事也被人暗中傳播出來。
一時間,民怨沸騰,百姓無不暗罵夏文帝一句昏君,各地藩王與正義之士蠢蠢欲動。
然而,因謀反一事,文黨一派的官員全部伏誅,從入獄流放到滿門抄斬,再到誅九族數不勝數。
因此,南夏朝廷麵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動蕩。
豫州,位於懷柔縣所處的碧幽山莊內。
“莊主,昏君不仁,殘害忠良,貪官汙吏橫行鄉裏,百姓苦不堪言,我等應當仁不讓,高舉義字旗,為民請命,還南夏國一片朗朗乾坤。”
“是啊莊主,咱們懷柔縣若沒有碧幽山莊時常接濟、劫富濟貧,百姓怕是早都活不下去了。”
“您可是皇室正統,由你發兵起義,定能一唿百應,推翻昏君暴行,撥亂反正。”
山莊內廳中,一群江湖人士紛紛附和著。
“文帝的所作所為確實天怒人怨,聞聽其罪行,楊某深感痛心至極。”
“但起義之事,談何容易,一旦失敗,不止是我,整個碧幽山莊都將萬劫不複,楊某怎可…”
“莊主,那昏君本就德不配位,當年若不是他強取豪奪,您作為皇長孫,又豈會被迫隱居於山林之中。”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軍神林嘯天橫壓四方,八林衛皆有不可匹敵之勇,林家軍銳不可當。”
“如此軍隊,又豈是區區彈丸小國能夠戰勝。”
“閉嘴!”夏文帝怒喝道。
“怎麽?敢做不敢認?”
“楊文廣,你天性多疑,為了守住那可笑的權利,竟錯失一統四國的機會。”
“斷軍隊糧草,不惜向東夷國透露消息。”
“究其原因竟隻是為了削弱林嘯天的羽翼,如今卻到了無將可用之境地,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哈哈…”
“朕讓你住嘴!”
“楊文廣,當年你為何突然扶我上位,還需老夫一一道明嗎?”
“像你這種自私到極致的君主,有哪點值得老夫效忠?”
“朕乃天子,乃天命所歸之人,所作之事皆為楊氏江山,豈是爾等凡夫俗子可以理解。”
“文仲,朕今夜過來,隻為一件事,交出天雷製作之法,朕答應留你文氏一條血脈。”
“嗬…天雷?”
“說起這個,老夫不得不承認,林墨此子的才能。”
聞言,夏文帝不禁一顫:“你說什麽?天雷竟是他…”
“哈哈…如今林家滿門被屠,若他知曉此事,你覺得他會如何做?”
“豈有此理,一群亂臣賊子…”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老夫會在天上看著你如何斷送楊氏江山。”
今日一戰,公孫勝從九霄門帶來的山炮確實打了夏文帝一個措手不及。
此等大殺器問世,令夏文帝著實心驚不已,這才深夜來到天牢見文仲。
………
深夜,濟州城,將軍府。
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結束後,新婚燕爾的二人依偎著,訴說情腸。
“夫君,明日便是三日之期,北晉當真會獻上財物,將公主送來和親嗎?”
“呃…這得看瘟疫的蔓延程度。”
“想來應該比預期要少上一半以上。”
“至於公主…咱們的目的僅是為了留她為質,真讓她與木瓜和親,她還不得拚命。”
“那婆娘兇悍非常,哪有男子能降得住。”
“沒人降得住?妾身怎麽記得,某人可是將她製服得沒有半點脾氣。”
“咳…娘子說笑了,那不過是僥幸罷了。”
“對了,我留下來的圖紙,娘子要盡快安排工匠製作出來,記住,要秘密進行,切不可走漏風聲。”
“嗯,夫君都強調好多次了,妾身早就牢記於心。”
“夫君,這圖紙上所描繪的一大梨大炮真有你說的那般厲害嗎?”
“一大梨?”
“嗬…厲不厲害,方才夫君示範的還不夠嗎?”
“啊?”
“那…夫君就再演練一次。”
“你!”
不得不感歎,年輕真好,一言不合就可進入雲深處。
……
歡樂的時光總是太過短暫,三日溫柔鄉轉瞬即逝,英雄的最終宿命還是要迴歸真正的戰場。
剛迴到飛燕關,林墨便來到城樓上欣賞城外的風景。
“北風唿唿的刮,雪花飄飄灑灑,突然傳來一陣聲響……”
當林墨瞎唱著歌之際,城外不遠處竟真傳來陣陣馬蹄聲。
“少主…他們來了。”
“低調,基本操作罷了…”
“狼愛上吃草…愛得瘋狂,誰讓它是一隻喜羊羊…”
幾刻鍾後,數千北晉鐵騎終於到達城外不遠處。
“喲!公主殿下還挺守時。”
“嗯…這些戰馬,瞧著還挺不錯,不知母馬多不多?本帥比較喜歡母馬。”
再次麵對林墨,阿麗瑪已沒了曾經的狂傲之氣。
“林元帥,本宮特送來兩萬匹戰馬、三千頭羊、黃金珠寶總價值三十萬,糧草三萬擔。”
“此番本宮是帶著十足的誠意而來,請林元帥盡快給出救治天花之法。”
“誒!看在公主如此心誠的份上,本帥便退讓一步吧。”
“佛曰: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本帥也不忍看到北晉生靈塗炭。”
“木瓜,下去準備準備,今夜便與公主圓房吧。”
“等等…”阿麗瑪急忙打斷。
“公主,時不我待,放心啊,一旦服下藥,絲毫不影響洞房。”
“林元帥,明人不說暗話,元帥無非是想讓本宮入關為質,本宮答應便是。”
“若元帥當真讓本宮嫁予護衛,本宮寧願一死了之,也絕不受此屈辱。”
“哎!公主真是沒眼光,我家護衛身高足有九尺,端的是虎背熊腰、玉樹臨風、麵容俊朗,人送外號賽潘安。”
“如此人間奇男子,你竟斷然拒絕,實在是暴殄天物。”
“罷了,姻緣之事也強求不得,那就先從朋友做起,慢慢培養感情吧。”
“木瓜,讓易少天打開城門,將尼瑪公主請進來。”
將北晉公主與幾名女護衛押進城內後,林墨親自帶人出城,將寫著治療天花的宣紙交給巴特,把黃金珠寶、戰馬與糧草全部接收進城。
整個過程中,林墨臉上的笑容就沒停止過,估計南夏國庫內都沒這麽多錢。
林墨原先本就想著,提出的條件能打個一折就不錯了,誰曾想北晉國居然如此大方。
但林墨不知道的是,天花在北晉國內蔓延的速度之快,且連北晉可汗都深受其害,這才無奈妥協。
………
接下來的幾天裏,文仲與四皇子楊知安謀反之事迅速傳播至全國各地。
不僅如此,夏文帝與林嘯天、鄭彪三人的往事也被人暗中傳播出來。
一時間,民怨沸騰,百姓無不暗罵夏文帝一句昏君,各地藩王與正義之士蠢蠢欲動。
然而,因謀反一事,文黨一派的官員全部伏誅,從入獄流放到滿門抄斬,再到誅九族數不勝數。
因此,南夏朝廷麵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動蕩。
豫州,位於懷柔縣所處的碧幽山莊內。
“莊主,昏君不仁,殘害忠良,貪官汙吏橫行鄉裏,百姓苦不堪言,我等應當仁不讓,高舉義字旗,為民請命,還南夏國一片朗朗乾坤。”
“是啊莊主,咱們懷柔縣若沒有碧幽山莊時常接濟、劫富濟貧,百姓怕是早都活不下去了。”
“您可是皇室正統,由你發兵起義,定能一唿百應,推翻昏君暴行,撥亂反正。”
山莊內廳中,一群江湖人士紛紛附和著。
“文帝的所作所為確實天怒人怨,聞聽其罪行,楊某深感痛心至極。”
“但起義之事,談何容易,一旦失敗,不止是我,整個碧幽山莊都將萬劫不複,楊某怎可…”
“莊主,那昏君本就德不配位,當年若不是他強取豪奪,您作為皇長孫,又豈會被迫隱居於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