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四個月裏,整個大漢朝的人都在瘋狂的尋找李承的蹤跡,各大勢力對外也都開了大小不一的獎勵,用於收集李承的線索。
最開始的時候,冒出了很多的目擊消息,然而大部分都被證明是假的,同時也發生了一些李承留名的兇案。最猖狂也是最搞笑的時候,“李承”居然在五天之內,在整個大漢十一個大小諸侯國內,犯下了四十多件兇案。
本來王屋派的事情一出,李承被定性為了邪魔外道,大部分的路人紛紛轉為了黑粉。然而隨著這場鬧劇越演越烈,那些轉黑的路人紛紛都轉為了路人甚至變成了粉絲。
畢竟智商稍微上線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是有人故意搞李承,什麽屎盆子都往李承身上扣,實際動手的另有其人了。這也是一些勢力利欲熏心,想著借用李承的名義給自家撈好處,如果能夠將李承給詐出來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然而“聰明”的不止他們一個,於是就在這些勢力的“默契”下,創造了“李承”五天內在天南地北同時犯下四十多件兇案的大笑話。隨著各個兇案逐漸的水落石出,底層的百姓以及武者對於李承所謂負麵形象的宣傳變得抵觸了起來。
就像現代社會的謠言發展規律一樣,隨著關於李承負麵的行為越來越荒誕離譜,也就不會再有人拿這些無聊的東西當真了。畢竟正常人都是有一定的理性和選擇性的,肯定不會拿著不對的東西說個不停,以致暴露自己的無知,並遭到他人的恥笑。所以,當一般人對某一種言論產生不信任感的時候,往往他們會根據經驗,把所有的同類言論都列入不信任的行列。
最後,過濾掉了李承“嗜殺”、“貪財”、“好色”等等負麵形象後,剩下的就是李承“年輕”、“強大”等等讓所有人向往的優點了。
加上李承的出身十分的普通甚至是低下(三流縣城中的小家族出身,還被滅了門),更加引起了很多和李承同一階層的普通百姓的共鳴。
連帶著王屋派對李承的指證都被人懷疑了起來,畢竟了解了王屋山上發生的全過程後,自然就會發現其中不妥的地方,尤其是李承很明確的說出了王屋派是故意犧牲一個長老來陷害他的這個“事實”,參考李承之前行俠仗義的舉動,越來越多的人都拒絕接受李承是一個偷學其他門派武功的邪魔外道的說法了。
李承這猶如流星一般的經曆,滿足了底層人民對於追求的大部分幻想:出身低微,年輕就十分強大,行俠仗義為上層偽君子所不容,被設計陷害,最後隕落的一個悲情英雄形象。
李承的消失,是激發各層勢力之間的矛盾的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們心中的貪欲,是那些貪婪的人渣,想著利用李承的名頭使用規則外的武力給自己掠奪下層勢力的好處,才導致了如此的動蕩。
以各國王室為首的朝廷首先意識到了這一情況的可怕,紛紛牽頭召集各自國內的頂級勢力,出手平複自己國內的亂局和矛盾。
加上蹲點王屋派外的探子,除了抓到一些拿假的李承屍體上山,意圖碰運氣的賭徒外,沒有發現真的李承的任何線索。
於是在這些頂層勢力的壓製下,大家對李承的關注,就像冬季的氣溫一樣,迅速的冷卻了下來。畢竟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大多數人的心裏都認為,李承已經死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不是這麽認為的,有人認為李承重新迴到師門中;有人認為李承正在閉關;有人認為李承是被人活捉了,關押在某處。
一直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的確再也沒有出現過目擊到李承的消息了。
涼國某處,興武教的秘密據點內,興武教的大教主和二教主還在討論李承和宋橋的事情。
“已經過去七個月了,即使他消息再閉塞,也應該得知他妻兒的消息了,然而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宋橋的蹤跡,看來他真的出意外了。”二教主負責管理暗部,其中可是有著很多修煉了《搜天索地》秘法的存在,而這些人可都是知道宋橋的氣息的。
在他們拉網式的排查+放出宋橋妻兒消息這雙重手段下,七個月時間過去了,居然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宋橋的線索,那麽隻剩下了一個可能,那就是宋橋已經死了。
“大尊者認為那李承還活著嗎?”二教主喝了一口茶,問道。
“五五開吧,畢竟那個李承背後的隱世門派太過於神秘,是被他背後的師門救走了也說不定。”大尊者淡然的說道。
這七個月裏麵他們也是想盡辦法想要找到李承或者宋橋的下落,依然沒有任何的結果,雖然在他們暗中的推動下,讓整個天下動蕩了起來,但是很快便平息了下去,至少平衡了一下外族和中原之間的武力差距,給鮮卑草原以及東瀛大島減緩了壓力,爭取到了數年恢複的時間。
而在這兩個老狐狸的心中,覺得最可能的狀況是出現了第三方,然後李承、宋橋以及第三方同歸於盡了。
他們為什麽會這麽認為呢?
首先,他們對宋橋十分的了解,宋橋絕對是那種能不親自動手就不親自動手的類型。現場出現了宋橋的斷魂煙使用後的痕跡,隻能說明宋橋和別人動過手,但是動手的對象卻不一定是李承;
其次,宋橋代表的興武教和李承表麵上可是比較友善的關係,至少從前兩次的接觸反饋來看,李承對他們興武教並沒有什麽惡感。那麽雖然宋橋在背後主導了絞殺李承的布局,但是衝在前麵的可是王屋派和其他正道中人,李承沒有情報渠道得知事情的真相,所以和宋橋動手的可能性不大;
接著,沿著當時的情況繼續分析,正常的結果隻有,一種是李承拒絕宋橋的招攬,那麽宋橋便會表示遺憾的告辭,然後繼續躲在暗處慫恿那些正道炮灰上;另一種是李承同意宋橋的招攬,那麽兩人更加不會動手;
最後,得到的結論便是,宋橋交手的對象不是李承,而是神秘的第三方勢力。兩人可能是因為消息泄露,被圍在了會見地點,然後被脅迫帶走了,畢竟他們興武教和李承一樣,都是過街老鼠。
之所以認為宋橋、李承和第三方勢力同歸於盡,那是因為如果宋橋還活著,那麽他們興武教不可能到現在還一切正常;而李承還活著被抓的話,那麽從李承身上得到的那些秘傳武功,絕世神兵,不可能不漏一點風聲出來,他們興武教經過近百年的努力,可是在所有的一流勢力的高層中都安插了人手的。
“總之,還是保持外鬆內緊吧,暫時蟄伏,再靜待一些時日。”大教主定下了接下來的行動方針。
“善。”二教主表示同意。
最開始的時候,冒出了很多的目擊消息,然而大部分都被證明是假的,同時也發生了一些李承留名的兇案。最猖狂也是最搞笑的時候,“李承”居然在五天之內,在整個大漢十一個大小諸侯國內,犯下了四十多件兇案。
本來王屋派的事情一出,李承被定性為了邪魔外道,大部分的路人紛紛轉為了黑粉。然而隨著這場鬧劇越演越烈,那些轉黑的路人紛紛都轉為了路人甚至變成了粉絲。
畢竟智商稍微上線的人都可以看出來,是有人故意搞李承,什麽屎盆子都往李承身上扣,實際動手的另有其人了。這也是一些勢力利欲熏心,想著借用李承的名義給自家撈好處,如果能夠將李承給詐出來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然而“聰明”的不止他們一個,於是就在這些勢力的“默契”下,創造了“李承”五天內在天南地北同時犯下四十多件兇案的大笑話。隨著各個兇案逐漸的水落石出,底層的百姓以及武者對於李承所謂負麵形象的宣傳變得抵觸了起來。
就像現代社會的謠言發展規律一樣,隨著關於李承負麵的行為越來越荒誕離譜,也就不會再有人拿這些無聊的東西當真了。畢竟正常人都是有一定的理性和選擇性的,肯定不會拿著不對的東西說個不停,以致暴露自己的無知,並遭到他人的恥笑。所以,當一般人對某一種言論產生不信任感的時候,往往他們會根據經驗,把所有的同類言論都列入不信任的行列。
最後,過濾掉了李承“嗜殺”、“貪財”、“好色”等等負麵形象後,剩下的就是李承“年輕”、“強大”等等讓所有人向往的優點了。
加上李承的出身十分的普通甚至是低下(三流縣城中的小家族出身,還被滅了門),更加引起了很多和李承同一階層的普通百姓的共鳴。
連帶著王屋派對李承的指證都被人懷疑了起來,畢竟了解了王屋山上發生的全過程後,自然就會發現其中不妥的地方,尤其是李承很明確的說出了王屋派是故意犧牲一個長老來陷害他的這個“事實”,參考李承之前行俠仗義的舉動,越來越多的人都拒絕接受李承是一個偷學其他門派武功的邪魔外道的說法了。
李承這猶如流星一般的經曆,滿足了底層人民對於追求的大部分幻想:出身低微,年輕就十分強大,行俠仗義為上層偽君子所不容,被設計陷害,最後隕落的一個悲情英雄形象。
李承的消失,是激發各層勢力之間的矛盾的導火索,真正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人們心中的貪欲,是那些貪婪的人渣,想著利用李承的名頭使用規則外的武力給自己掠奪下層勢力的好處,才導致了如此的動蕩。
以各國王室為首的朝廷首先意識到了這一情況的可怕,紛紛牽頭召集各自國內的頂級勢力,出手平複自己國內的亂局和矛盾。
加上蹲點王屋派外的探子,除了抓到一些拿假的李承屍體上山,意圖碰運氣的賭徒外,沒有發現真的李承的任何線索。
於是在這些頂層勢力的壓製下,大家對李承的關注,就像冬季的氣溫一樣,迅速的冷卻了下來。畢竟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大多數人的心裏都認為,李承已經死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不是這麽認為的,有人認為李承重新迴到師門中;有人認為李承正在閉關;有人認為李承是被人活捉了,關押在某處。
一直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的確再也沒有出現過目擊到李承的消息了。
涼國某處,興武教的秘密據點內,興武教的大教主和二教主還在討論李承和宋橋的事情。
“已經過去七個月了,即使他消息再閉塞,也應該得知他妻兒的消息了,然而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宋橋的蹤跡,看來他真的出意外了。”二教主負責管理暗部,其中可是有著很多修煉了《搜天索地》秘法的存在,而這些人可都是知道宋橋的氣息的。
在他們拉網式的排查+放出宋橋妻兒消息這雙重手段下,七個月時間過去了,居然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宋橋的線索,那麽隻剩下了一個可能,那就是宋橋已經死了。
“大尊者認為那李承還活著嗎?”二教主喝了一口茶,問道。
“五五開吧,畢竟那個李承背後的隱世門派太過於神秘,是被他背後的師門救走了也說不定。”大尊者淡然的說道。
這七個月裏麵他們也是想盡辦法想要找到李承或者宋橋的下落,依然沒有任何的結果,雖然在他們暗中的推動下,讓整個天下動蕩了起來,但是很快便平息了下去,至少平衡了一下外族和中原之間的武力差距,給鮮卑草原以及東瀛大島減緩了壓力,爭取到了數年恢複的時間。
而在這兩個老狐狸的心中,覺得最可能的狀況是出現了第三方,然後李承、宋橋以及第三方同歸於盡了。
他們為什麽會這麽認為呢?
首先,他們對宋橋十分的了解,宋橋絕對是那種能不親自動手就不親自動手的類型。現場出現了宋橋的斷魂煙使用後的痕跡,隻能說明宋橋和別人動過手,但是動手的對象卻不一定是李承;
其次,宋橋代表的興武教和李承表麵上可是比較友善的關係,至少從前兩次的接觸反饋來看,李承對他們興武教並沒有什麽惡感。那麽雖然宋橋在背後主導了絞殺李承的布局,但是衝在前麵的可是王屋派和其他正道中人,李承沒有情報渠道得知事情的真相,所以和宋橋動手的可能性不大;
接著,沿著當時的情況繼續分析,正常的結果隻有,一種是李承拒絕宋橋的招攬,那麽宋橋便會表示遺憾的告辭,然後繼續躲在暗處慫恿那些正道炮灰上;另一種是李承同意宋橋的招攬,那麽兩人更加不會動手;
最後,得到的結論便是,宋橋交手的對象不是李承,而是神秘的第三方勢力。兩人可能是因為消息泄露,被圍在了會見地點,然後被脅迫帶走了,畢竟他們興武教和李承一樣,都是過街老鼠。
之所以認為宋橋、李承和第三方勢力同歸於盡,那是因為如果宋橋還活著,那麽他們興武教不可能到現在還一切正常;而李承還活著被抓的話,那麽從李承身上得到的那些秘傳武功,絕世神兵,不可能不漏一點風聲出來,他們興武教經過近百年的努力,可是在所有的一流勢力的高層中都安插了人手的。
“總之,還是保持外鬆內緊吧,暫時蟄伏,再靜待一些時日。”大教主定下了接下來的行動方針。
“善。”二教主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