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個月中,李承除了開發幻術之外,還成功的練成了《六脈神劍》,順便得到了另外一門武功——《一陽指》。


    為什麽是先練成《六脈神劍》,才得到《一陽指》呢,就不得不提李承如何開發出《六脈神劍》這門武功了。


    為了研發《六脈神劍》,首先需要了解劍氣的本質。


    李承給自己準備的道具就是一堆各式各樣的寶劍,為此李承特地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到嵩山周邊的縣城中采買各種類型的劍。


    其中最貴重的是一把可以做腰帶的金箔軟劍;有普通的、但是長短厚薄不一的寶劍;甚至有一把像《神雕俠侶》中楊過用過的那樣的無鋒重劍,不過不是玄鐵的,而是普通鐵製的。


    李承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用不同的寶劍激發出劍氣,站在固定的位置,用同樣多的真氣量激發劍氣去切同樣距離遠的石蠟。


    由於天地元氣濃度極高的原因,激發劍氣的法門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麽珍惜的法門,想要獲得並不難。隻有練成比起劍氣更高級的劍芒才能算是頂級劍客,而且這種頂級劍客全天下的數量還不少,有名有姓的就不下於二十人。


    李承用所有的劍激發了一遍劍氣射擊石蠟後,李承就開始按照順序一個個在劍氣的傷口位置剖開了石蠟,觀察內部斷麵情況,檢驗威力。經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有三把劍沒能夠激發出劍氣,那就是那把軟劍,重劍以及像匕首一樣的短劍,其他的劍激發出來的劍氣有深有淺,有寬有窄。劍氣寬窄的規律和劍身本身的寬窄是一致的,但是代表著鋒利程度的深淺卻沒有明顯的規律。


    李承拿起了那把劍氣痕跡最深的石蠟所對應的寶劍,用手指輕輕的彈了一下劍身,讓寶劍發出悅耳的震顫聲;隨後李承拿起了最淺的那把寶劍,同樣的聽了一下寶劍的震顫聲;最後他拿了一把中等深淺寶劍,也同樣的彈了一下聽聲音。


    之後李承便明白了,為了驗證他的想法,他又準備了三塊石蠟,用同樣的功力分別用著三把寶劍激發的劍氣去射擊;最後剖開三塊石蠟後,李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劍氣的鋒利程度和寶劍的震顫聲音的高低有關。寶劍的震顫聲越尖銳,劍氣的痕跡就越深;用現代物理的概念描述的話就是寶劍劍身的固有振動頻率越高,其激發的劍氣就越鋒利。


    至此李承弄明白了劍氣的本質是什麽,那就是振動。真氣激發劍身進行高頻的顫動,在劍尖形成一道與劍身寬度一致的薄薄的、和寶劍振動頻率一致的高頻振動的空氣團。


    這薄薄的高頻空氣團離開劍尖,到達目標後就會像單分子刀一樣切開目標,而且其高頻的震蕩還附加了鋸一樣的效果,更加有利於切割,所以被劍氣擊傷後和被劍身割傷的效果是一致的,這也是為什麽被叫做“劍氣”的原因了。


    至此李承就弄明白了為什麽不存在刀氣棍氣扇氣這些東西了,因為要滿足兩個條件,一個是要薄,二是要能高頻振動,缺一不可,否則不能造成劍氣一樣的切割效果。


    弄清楚了“劍氣”的原理,那麽開發《六脈神劍》的問題就肢解成為了如何從指間激發的真氣變薄的附著在空氣上以及如何使得這薄薄的空氣團產生高頻振蕩。


    從指間激發的真氣變薄的附著在空氣上很好辦,隻需要將控製真氣激發出去的穴位出口壓薄就可以了,這點以李承如今強大的精神力很容易控製完成。但是沒有高頻震蕩的方法,發出去的空氣團根本就沒有威力。


    直到有一天,李承一大早來到水潭邊打水。


    迎著清晨的陽光,唿吸著新鮮的空氣,讓李承感覺非常的愜意,隨後他看到了水潭邊一塊比較扁平的小片石,於是他拿起了那塊石頭,幹了一件懷舊的事情——打水漂。


    穿越前,李承小時候隻是普通男孩子一個,最好的成績也就是四個水漂,哪像現在修煉了內功之後,力量根本就不可同日而語。李承都沒有灌注多少真氣,輕輕一扔,石頭在水麵上打出了上十個水漂,看的李承很得意。看著這十個水漂打起的波紋重疊在一起向遠方傳過去,突然他想通了六脈神劍的關鍵原理。


    這打起的一條水漂軌跡可以看做是一條經脈,而片石在水麵的落點就像經脈中的穴位,石頭就像是催發劍氣的真氣,這水麵的波紋不就是真氣的震蕩麽。真氣之所以稱之為真氣就是因為其具有類似於氣體一樣的物理特性——可壓縮性,六脈神劍的真氣振蕩原理很有可能就是在真氣沿經脈流動的時候,在路經的每個穴位處產生一定的阻塞,激起振蕩,然後將這帶上振蕩的真氣不斷的沿穴位強化振蕩下去,直到從指尖激發出去。


    李承這才明白為何段譽隻是看了一遍六脈神劍的劍譜就能夠使出六脈神劍,而內功修為不比他淺的枯榮大師隻能使出一路少商劍,並不是因為段譽的悟性高,而是段譽練的是北冥神功,當時他的經脈穴位中是堵塞的(因為吸收了太多人的內力沒有及時轉化,都堵塞在了穴道中),而劍譜中估計並沒有將這個關鍵說清楚,所以段譽隻需要按照劍譜激發真氣,就會有一定概率自然產生高頻振蕩,不需要刻意的在每個穴位控製真氣的振蕩。所以這就是段譽為什麽能夠順利使出六路六脈神劍,但是一直是時靈時不靈的原因了。


    高頻振動的方法找到後,李承當場就在水潭邊試了起來,催動真氣沿著手太陰肺經到指尖,一路在穴位中開始震蕩,最後將真氣壓薄附著在空氣上激發出去。在試十一次時,李承終於成功的激發出了少商劍。


    既然成功的使出了少商劍,說明李承的開發思路完全正確,以李承如今後天後期的功力水平已經能夠比肩風清揚和五絕了,練成其他五路劍法隻是時間問題。


    而李承練成了《六脈神劍》後,將六路劍法中激發真氣的法門的通用法門提取出來,就變成了《一陽指》這門武功。


    隻不過被一陽指戳到後的效果,其實和被普通指法戳一下的效果是一樣的,隻不過區別在於一陽指是可以隔空戳,而普通指法要實實在在的戳在目標身體上。而且同樣的真氣使用下,一陽指戳的不夠普通指法深,畢竟隔空有損耗很正常。


    當李承將《六脈神劍》練熟之後,李承找到一處密林進行威力測試。


    李承使出自己最高的真氣輸出量和出手速度,短短一炷香的時間內,將丹田內儲存的真氣消耗了七成左右。而效果也是驚人的,以自身站立位置為頂點,十五米的長度為半徑,一百五十度為頂角的扇形麵積內,就像是被加特林機槍掃射過一樣。


    《六脈神劍》在這個冷兵器的時代就能夠做到這種熱兵器的效果,難怪在金氏武俠體係中被稱為天下第一劍法,即使力量層次更高一級的劍芒也無法比肩。修煉這門武功,最大的難度不是在於內力的深厚程度,而是精神力的微操能力,需要同時調節六條經脈上數十個穴位內的真氣震蕩,精神力越高,微操能力越強,發射成功率才能越高,發射頻率也才能越快。而內力的深厚程度隻能製約彈藥量的多少。


    如今的李承,等於是一個自帶六挺重機槍的男人,對付這些剛剛處於鐵器時代,連鋼材都沒有多少的古人,李承不由的高聲大笑起來。他很清楚這門武功的潛力,如今他還未入先天境界,就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等他的功力進一步提高,上百米的攻擊距離,每秒成百上千股劍氣,幾天幾夜的續航時間也不無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武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者炎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者炎冰並收藏新武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