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鋁電一體項目。


    去年的限電斷電,著實傷到了不少工廠。


    因此,對於這個新項目,他們無比支持。


    而蕭明誌要做的,就是對這些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批。


    比如說徐向磊,當時雖然因為他的化整為零策略,批得比較快。


    但是對於他個人的審查,也是絲毫沒有打折的。


    要不是他確實人品高潔品行端正,這項目就算再怎麽化整為零,那也是批不下來的。


    不過,不少人都認為,徐向磊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陸懷安給他背了書,想了辦法。


    畢竟新安集團可是很少會加入其他項目的呢。


    對於這些說法,陸懷安就第一個不信。


    如果是這樣,那他之前在北豐投資的各種公司,還有各地投資的工廠和各種項目算什麽?


    真當投資不要錢的嗎?


    隻不過是他沒必要去宣傳這些罷了。


    本身投資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悶聲發大財嘛!


    不過,蕭明誌就有些頭疼了。


    因為但凡宏觀調控,難以避免的就是需要對各種企業的調控和分配進行詳細分類並規劃。


    這是個細致活兒。


    畢竟國營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調控,待遇有所不同是肯定的。


    尤其麻煩的是,現在很多人並不認可宏觀調控。


    “為什麽要調控啊?現在不挺好的?”


    “我們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才開始各種項目的啊,哪裏錯了嗎?”


    “經濟這樣越來越好不是好事嗎?”


    如此言論不絕於耳。


    可是,這並不能動搖蕭明誌他們的決心。


    因為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並不在於個人觀點,而是根據宏觀經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過熱現象,尤其是在重化工業領域,一旦發現投資量過大或者企業增長速度過快,到了非控製不可的程度,那麽,就得進行宏觀調控了。


    也因為今年負責這件事情的人是蕭明誌,所以當他下達通知之後,眾人紛紛閉了嘴。


    嗯,蕭領導開了口,這事就肯定是得做成的。


    如果可以不做,他就不會說這個話。


    這個時候,好些人便發現,原來蕭明誌的風格,在推進事情的時候,其實挺好的。


    就是說一不二,別人也不敢來他麵前胡攪蠻纏。


    因為這些通通都沒有用。


    陸懷安也很配合,看到文件之後,第一時間就通知了徐向磊。


    反正他們現在項目都已經落成,各種調控他們都認真執行就對了。


    當然了,徐向磊絕對配合。


    這邊產品該出的出,那邊要怎麽調控他都答應。


    反正現在工廠已經開始生產了,接到的訂單當然是該做就做。


    說句不大好聽的,現在到處都缺原材料,他壓根不怕自己的產品賣不出去的。


    如今鋼鐵、水泥的價格,可以說是一路飆升,以至於到了“一月三價”的地步。


    好些人甚至還唱起了“五個一”的調子:生產一噸鋼,隻需要投資一千萬,一百萬噸的產量,隻需要一年建成,一年就可收迴投資。


    收迴投資,即可盈利。


    這樣的投入及產出,是其他行業望塵莫及的。


    哪怕有說笑誇張性質在裏麵,也已經足夠吸引人。


    在這般各種各樣的或主觀或客觀的因素推動下,全國的經濟和產業結構逐漸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轉型:從輕型化向重型化的跳躍式進步。


    趁著各方都在找關係,辦項目,陸懷安留在北豐幫著搭了不少線。


    新安集團的總部就在北豐,這邊的條條框框他再了解不過。


    這些其他省份城市來的老板們也願意相信他,因為以他的能力和身家,著實沒必要算計他們。


    甚至,陸懷安不僅願意幫助他們,有時見他們資金有些短缺,還會經過認真地思考之後答應與他們合作。


    “陸老板真是個好人啊。”


    “確實……”


    新安集團也借著這股東風,一躍加入了好幾個項目。


    這些天錢叔簡直忙飛了,到處跑。


    陸懷安接下來的這些個項目,他都得去程序。


    弄到後麵,甚至龔皓都特地迴了北豐,幫著一起整。


    有了龔皓的加入,以及侯尚偉的逐步調節,事情很快就被理順了。


    新安大廈這邊,天天都有人進進出出的,整的跟大街一樣,每天都有人來拜訪。


    陸懷安也幹脆就哪都沒去,就坐辦公室等著人來。


    見著合適的,他幫一把,幫不上的,就給些他們需要找的具體的負責人的聯絡方式。


    雖然在他看來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是對於這些老板,當真是非常感激的。


    而錢叔停下來歇口氣的時候,都忍不住感歎:“還是懷安會做生意。”


    這大把的錢,頂好的項目,別人求都求不來的。


    他呢?


    就擱這坐著,人家主動送上門來。


    換成別人,那真是想都不敢想。


    陸懷安聽了隻是笑,這個場景其實他也沒想過。


    不過是時也命也,氣氛它烘托到這了,有錢送上門,他也沒道理往外推不是。


    宏觀調控從去年年底就開始進行,但直到今年的二月份,才漸漸顯示出它的威力來。


    北豐這邊派出了幾個督查組,分赴各地進行清查。


    清查的重點,就是這些加入了重點行業的重點民營企業。


    首先進入清查項目的,自然是電解鋁項目。


    剛一到他們這邊,就查出了不少問題。


    比如說,原先的審批流程有問題,文件有問題,資料也有問題。


    其名下的項目,好幾個都被立即叫停了。


    這麽個情況,讓徐向磊都有些緊張。


    他想起自家公司還有個股東是陸懷安,趕緊打電話過來問:“陸總,我們這不會被查吧?”


    “那肯定會的。”陸懷安明明知道他想聽什麽答案,卻殘酷地不讓他抱一點僥幸心理:“而且,下一個估計就是我們了。”


    沒辦法,誰讓他們最近賺得最多呐?


    樹大招風,既然是一視同仁,那肯定是都得查的。


    管你有什麽思路什麽背景,該查都得查。


    不過,陸懷安也安慰了他一番:“我讓龔總查過了我們的資料,基本都沒什麽問題的,如果非要說有問題的話……應該就是你剛接手的這個項目有點問題。”


    就隻是一個小項目而已,徐向磊當機立斷:“那我馬上把它停掉!”


    他要學壁虎,斷尾求生!


    “不行。”陸懷安果斷地否定了他的想法,沉靜地道:“你不但不能把它停掉,而且得做出非常重視它的樣子,往裏頭砸錢!”


    就去年那會子功夫,好些企業工廠跟不要錢一樣地飛快建起來。


    其中多少合規的不合規的,懂行的望一眼就知道了。


    “這些肯定都會查出來各種問題的。”


    到時候,其他公司工廠都被查個底朝天,褲衩子都不一定保得住。


    這裏邊肯定也會有不少損失的,結果大家一瞅。


    哦,就徐向磊沒事。


    徐向磊順著他的思路這麽一想,背後冷汗都下來了:“啊,我懂了懂了懂了,謝謝陸總,我明白了。”


    上頭要查,就讓他們查。


    為了合群一點,不讓自己成為靶子,他願意自己立個靶子在這。


    到了二月中旬的時候,好多記者在各處搞調研。


    他們調研的方向,也正是這些後起之秀是否合規合法。


    督查組查的中規中矩的,真要老實認查,其實問題也不大。


    可是這些記者組成的隊伍,那真是啥招都使得出來。


    好些公司和工廠原本都沒事了,已經查出來一些不大不小的問題,罰些款完事了。


    結果就被他們扒了個徹底,又得費不少扭力補上窟窿。


    看著這一切,徐向磊無比慶幸。


    很快地,就輪到了他這邊。


    公司當然逃不過,工廠也被人查了個底朝天。


    那個小項目,自然首當其衝被揪了出來。


    好些記者興奮極了,因為這正是徐向磊他們目前正在做的一個項目,裏頭花費不小。


    結果呢?被查出來他們的資料不齊,而且這個項目的客戶土地都還沒批下來!


    徐向磊半點不掙紮,讓停工就停工了,讓給資料就給了資料,讓結束項目就結束項目。


    他這麽配合,倒讓這些人不知道說啥好了。


    隻能硬著頭皮,把他們查到的資料交給督查組。


    督查組這邊其實也挺煩他們這些記者的,這些材料他們又不是查不到!


    攬了功不說,還落不著好。


    於是,後邊的公司工廠,這些記者便都沒再跟了。


    不少人心裏都暗暗鬆了口氣。


    徐向磊這次砸了個項目,卻半點不著急。


    繳了一大筆罰款,並且直接把正在進行中的這個項目給結束了。


    損失不小,但也不大,算是中規中矩的吧。


    也因此,眾人沒太把這事放在眼裏,畢竟太普通了太平常了。


    還是沒有挖出來的更有意思一些。


    那些啥都沒查出來的,索性查得更嚴了,總歸是能查出來點東西的。


    直到這時,徐向磊才抹了把汗。


    他從未像這一刻如此清楚地感知到,自己和陸懷安的差距。


    跟自己助理談話的時候,徐向磊都忍不住感歎:“我隻慶幸,當時把他拉了進來。”


    這樣的人,如果是作為自己的對手……


    他光是這麽想一想,都感覺頭皮發麻。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八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心芒果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心芒果果並收藏重返八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