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鍾萬經常在陸懷安麵前轉悠。


    一副想說又不好說的樣子。


    陸懷安早都看在眼裏呢,隻是沒時間搭理他。


    反正,他想說的時候,自然會說的。


    躊躇半晌,鍾萬到底還是說了出來:“安哥,其實照我的意思呢,最好,是在淮啟這邊,修兩座大橋。”


    現在淮啟進出還是有些不方便。


    而阻隔淮啟與商河之間的連線的,就是這條江。


    如果,能在這裏修建一座跨江大橋,能省很多事。


    另一座大橋,則修建於淮啟內部。


    這樣一來,孩子們上下學,不用再滑飛索。


    冬天的時候,大家可以安安心心地走橋過去,不用擔心結冰打霜會掉進江裏。


    “聽說,這條江裏頭,淹了不少孩子。”鍾萬看著湍急的江水,沉沉地歎了口氣。


    陸懷安微一俯身,沉默了片刻。


    這樣的一座橋,修建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可是,淮啟確實需要。


    甚至比一個工廠,一棟教學樓,需求更為迫切一些。


    隻是因為這座橋修建落成,跟他們的生意沒多大關係,所以淮啟這邊都沒人提起。


    他們現在隻擔心陸懷安他們跑路,哪裏敢提要求。


    “我是想著呢,現在開始修,順利的話,明年上半年,就可以通車。”鍾萬點了支煙,沒有托大:“這樣的橋,我沒修過,我是準備找北豐這邊,請些專家過來研究一下,學習學習,也順便為我以後接大橋修建打個底子。”


    這話一半是真心的,另一半,還是想說服陸懷安。


    陸懷安沉沉地歎了口氣,有些無奈:“如果修橋的話,其他工程會不會耽誤?”


    《大明第一臣》


    他不是不想修橋,隻是按照原計劃的話,他是準備在淮啟的其他項目全都結束之後,再提修橋和其他設施的建設的。


    畢竟,現在北豐這邊不少領導都盯著他們呢。


    新產品的量產,可拖不得等不起的。


    “不會耽誤。”鍾萬聽他這話尾子就知道有戲,連忙道:“我建廠房的時候,就已經在這邊召了不少本地的工人。”


    這也是他之前在石雄搞工程的時候得出來的經驗。


    建廠房,他沒有讓本地工人來做。


    但是修路,卻是交給他們來的。


    畢竟工廠的話,本地人沾不到光的,他們也進不去。


    可是這路,卻是人人都能走。


    所以修路的時候,所有人都非常積極,用料非常紮實。


    他們是琢磨著,也不知道新安集團會不會堅持下去,萬一哪天就跑了呢!?是不是。


    用料紮實點,把路認認真真修好。


    迴頭新安集團要是真的跑了,他們好歹還留了條路下來。


    這也正中鍾萬下懷,所以非常支持他們的行為。


    “正好呢,這邊路基本都已經修好了,馬上三處都要合龍。”鍾萬點了支煙,比劃了一下:“從這邊,修過去,修橋的話,我探過他們口風,全都是想修的,隻是沒錢,真要幹起來,他們不少人說工錢不要都行。”


    “那不至於。”陸懷安擔心的是會耽誤生產。


    既然不會耽誤,而且不會影響原計劃的話,這橋就可以修。


    但是,這畢竟是計劃外的,北豐的扶貧幹事也已經早就迴去了,鍾萬有些發愁:“……這,錢可能會有點多。”


    現在新安集團又是建新工廠,又是搞新產品,幾個實驗室全跟吃錢一樣。


    手頭緊,他懂的。


    也正因此,他先前做了幾次準備,都沒好意思開這個口。


    可是,時間緊迫啊。


    再拖下去,淮啟這邊就要入冬了。


    如果入冬之前,框架沒有搭起來,今年就搞不成了。


    明年他已經定了四個項目的工期了,拖過年,他到時候未必能有時間。


    “多就多了。”陸懷安笑了笑,彈了彈煙灰:“該做的,總得做。”


    誰不難呢,啥項目都難。


    要說錢,賺多少都是不夠的。


    該花的錢,就別舍不得。


    鍾萬瞪大眼睛,驚喜地道:“真的?安哥,你答應了?”


    “嗯。”陸懷安挑眉,無奈地笑了:“本身這也是我們的計劃之一,不是嗎?”


    隻是鍾萬考慮到自己的時間,把它提前了一些而已。


    其實按照陸懷安他們原本的計劃,是想把修橋這項工程放到明後年的。


    到時,淮啟這邊的新安電子廠已經投入使用並且至少產出了一到兩批新產品。


    那個時候啊,手機賣得越火,他們就越有錢。


    轉過來把錢砸到淮啟,豈不是雙贏。


    “但是,你說的也有道理。”


    基礎建設什麽的,宜早不宜遲。


    陸懷安指了指前麵,又點了點後麵:“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兩座橋一起修。”


    如果能實現從淮啟到商河的通車,想必後麵會更輕鬆一些。


    至少,陳翊之他們迴家,就不必那麽麻煩了。


    “另外,通往博海的那條路,最好也收拾收拾。”陸懷安想起自己來時的一路顛簸,無奈地笑了:“鋪層瀝青都是好的。”


    尤其是主幹道,盡可能地拓寬一下。


    鍾萬點點頭,都認真地記了下來。


    不過,他也沒敢打包票:“那條路估計有點難度,因為兩邊不少都是農田和菜地。”


    雖然僅一江之隔,但淮啟的民風與商河還是略有差別的。


    淮啟這邊更強悍一些,說話跟吵架一樣的,聲音老大。


    他沒有把握,能說服他們同意出讓土地。


    畢竟這邊不少農民都是靠著這些田地吃飯的,他來這幾個月,就見過不少人為了一根樹苗為了一個拐角的地吵架了。


    陸懷安嗯了一聲,倒也沒勉強:“你看著辦吧,不成也沒什麽事。”


    左右這邊通往博海的路勉強也能用的。


    這個項目,報告剛打上去,當天就一路綠燈送到了上邊,第二天就給批下來了。


    不僅批下來了,北豐那位扶貧幹事,第二天又跑來了淮啟。


    他明明一路奔波勞累,風塵仆仆的,卻非常高興:“鍾總!您這個項目,是真的嗎!?”


    說實話,他到家椅子都沒坐熱呢。


    聽到這個好消息,飯都不想吃,趕緊早班就過來了。


    “真的。”


    鍾萬也沒攬功,確實是陸懷安簽了字,同意了的。


    款嘛,當然是從總部這邊劃。


    所有人都非常高興,尤其是淮啟這些個領導。


    親自跑來了工地,到處找鍾萬和陸懷安。


    “陸總啊,他昨天就已經迴博海了。”鍾萬有些無奈:“那邊事情比較緊急,他就先走了。”


    其實是陸懷安知道,這邊肯定又得千恩萬謝的。


    他做這件事情,全憑心意,跟旁的無關。


    他懶得招唿這些事和人,索性躲了個清淨。


    鍾萬被眾人拉著,左一頓飯,右一餐酒。


    要不是他直接說報告已經批下來了,馬上要開工,怕是還躲不過去。


    趁著這當口,鍾萬也提起來了通往博海的路:“那條路最好呢,是拓寬一下,修一修。”


    本身就不平整,還窄。


    兩車交匯都很難,車子經常得停下來讓路對麵車才能過去。


    要是以後沒有專列送原材料了,想跑跑貨車,怕是壓根就沒法會車。


    “好,修!”


    淮啟眾人連連點頭。


    鍾萬連自己的顧慮都沒來得及說出口,他們就已經下去落實去了。


    果然,這條路想拓寬,阻力極大。


    個個都是舍不得自家的地,自家的田。


    哪怕出錢買,他們也不太敢賣。


    畢竟,他們都是靠田地生存的啊。


    把田和地給賣了,以後他們吃什麽喝什麽呢?


    錢再怎麽多,終有花完的一日。


    土地它在那裏,就是永遠都在的。


    他們的想法,鍾萬挺理解。


    索性也沒去多說了,先擱置吧。


    他這邊大橋得開始著手準備動工了。


    趁著天氣好,時日尚早。


    開工儀式依舊辦得很是簡單,沒想搞太複雜。


    甚至,為了節省一些,兩座橋的開工儀式是一塊兒辦的,比上次還要簡樸些。


    讓鍾萬意外的是,這次的開工儀式,來的人居然比上次工廠的人還要多。


    明明這次,連上迴送給眾人的糖果都沒了。


    可是大家都不在乎,隻認真地盯著他。


    看著他剪彩,看著他鏟土,看著他把大橋修建提上日程。


    “真的要修橋了嗎!鍾老板!”


    雖然是不認識的人問的,但鍾萬還是含笑點頭:“是的。”


    “修兩座!?”


    鍾萬嗯了一聲:“對,修兩座。”


    真的,怨不得他們不信。


    曾經也有人說過,要給他們修橋來著。


    結果後來呢?


    那人還讓大家一起捐錢,說建好以後會立功德碑的。


    大家夥兒當真是從牙縫裏頭省出來的錢,咬著牙捐出去的。


    結果錢一到手,那人就跑了。


    怎麽找,都找不到了。


    打那以後,哪怕是淮啟領導們說要修橋,大家夥都不相信了。


    捐錢更是不可能的。


    娃娃們反正也已經習慣了,滑飛索是危險了點,但也沒有辦法。


    可是眼下,新安集團啥都沒說,悄無聲息地就說要修橋了。


    而且一來就是動真格的。


    要知道,之前也是整這麽個開工儀式,瞅瞅現在,不僅廠房已經建好,連設備都進廠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有人壯起了膽子,扯起嗓子問:“誰出錢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八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心芒果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心芒果果並收藏重返八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