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批熟練的管理層,好好安排下去,當真是能派上大用場的。


    隻是如何正確地使用,則成了重中之重。


    畢竟這群人都是有資曆的,不一定會服別人的管。


    可如果全部空降,這些人之前又是鄒廠長的人,還是得小心考量。


    關於這個問題,陸懷安找了人連著開了幾天的會。


    最後經過慎重考慮,將這些人全部打散。


    安排的是他們較為熟悉的位置,但並不是直接升職,而是掛一個副字職。


    想要摘除副字,就得靠業績展現自己的能力。


    陸懷安算過,想要幹出一番成績來,這些人至少得先建立自己的團隊,時間少則半年,多則兩年。


    兩年時間,鄒廠長守著新安冰箱廠,他們也各有各的奮鬥目標,感情自然會慢慢變淡的。


    而陸懷安要做的,則是在這個時間內,收服他們。


    “這個倒是不難的。”龔皓忍不住笑起來,看向陸懷安:“這事對你來說,小意思了。”


    錢叔也點點頭,想起了另一個事:“那鄒廠長這邊暫時就這樣了,外頭現在倒是對那個評選挺上心的。”


    尤其是這些個外資企業。


    他們在國外,本身就是企業家來的,有幾個還上過報紙。


    “他們感覺自己勝算挺大的。”


    其他民營企業呢,就覺得自己雖然廠子不大,但平日裏也是被人吹著捧著的,沒有功勞那也有苦勞嘛!


    龔皓聽說過這個事,搖搖頭笑了:“他們前天還來暗挫挫地打聽過,問你會不會參加呢。”


    雖然對內,他們幾個都知道陸懷安不會參加了,但是對外,他們的態度還是略顯曖昧。


    畢竟是上頭現在挺重視的一個評選活動,他連名都不報,傳出去好像不大好聽。


    所以陸懷安名還是報了,隻是不打算好好整材料。


    陪跑而已,那麽正式做什麽。


    因為聽說陸懷安報了名,所以其他人更上心了。


    挖空心思的搞材料,做動作。


    相比於陸懷安,他們的贏麵是小了些,但也不是全無希望嘛!


    因此,當第一輪篩選的結果出來,許多人都不敢相信。


    “陸懷安連第一輪都沒能入選?”


    這,開什麽玩笑呐。


    更有甚者,直接利索地退了:“他們這是想要啥樣的啊,陸懷安都沒進二輪,我覺得我沒臉進二輪。”


    郭鳴也挺無奈的,他是不會去勸陸懷安的,畢竟他也知道這個評選目標是哪些人。


    “但你這做的也太明顯了不。”私下裏,他吐槽陸懷安:“好歹到第三輪再退啊。”


    瞥了他一眼,陸懷安果斷地拒絕了:“可拉倒吧,啊?讓我作配,他們也配?”


    第一輪就篩掉了,大家都懂這是什麽意思。


    真要陪跑到第三輪,那豈不是讓人踩著他上位?


    怎麽,昭告天下,是他陸懷安能力不足?


    “我要麽就直接不搞,要搞我就必須得評上。”陸懷安喝了口茶,擺擺手:“肯報個名,已經很給麵子了。”


    郭鳴想想,也確實是這麽個道理:“行吧,讓你第三輪再撤確實也說不過去。”


    這就對了嘛。


    因為陸懷安沒有更改,所以外頭很多人都議論紛紛。


    原先不少人都挺期待的,想著這個評選肯定很有意思,很有實力。


    結果陸懷安第一輪就被淘汰了,各種話都有了。


    “估計這評選不咋地。”


    “或者是內定了的?陸懷安得到了消息?”


    “肯定是差不多的這意思,迴頭找空問問吧。”


    也因此,商河這邊最後申報的名額,幾乎是別的省份的一半還不到。


    全國一共隻遴選十幾名代表,想也知道,這裏頭大部分都會被篩掉的。


    南坪頓時出現一股奇景。


    十個廠長,九個不在。


    問去了哪裏,大半都是北豐。


    一個個忙的跟陀螺一樣,上躥下跳的。


    反倒是陸懷安輕鬆了,閑下來慢慢調動人,不合適的再進行修改。


    同時也按照鄒廠長的建議,冰箱廠這邊緩慢地進行著升級。


    鄒廠長是從銳銘出來的,所以對於他們的一些戰略規劃挺熟悉。


    “這個,是我整理出來的戰略規劃。”


    開大會的時候,鄒廠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龔皓還有些擔憂:“這,會不會到時要打官司的?”


    畢竟是銳銘的東西,他這樣拿出來,會不會不大好。


    “不是的。”鄒廠長無奈地笑了一下,歎息著:“這是我為新安冰箱廠量身打造的戰略規劃,銳銘的……”


    當初銳銘,他也這般做過的。


    隻是,後來他敗了之後,戰略規劃被人改得一踏糊塗。


    陸懷安翻了幾頁,發現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被鄒廠長拿紅筆畫出來的款項就是:【銷售方式】。


    再聯想銳銘明明已經發生貨品嚴重積壓,卻還臨時改變銷售方式的做法,就知道他們當真是沒把鄒廠長放在眼裏。


    經過幾天的嚴肅討論,這份戰略規劃刪刪改改的,到底是上線了。


    有了具體的方向,實施起來也沒那麽困難。


    陸懷安還是挺高興的,讓他們嚴格執行。


    與此同時,張正奇這邊也有好消息。


    新安冰箱廠要求的新設備,也有了下落,隻要這邊資金到位,他可以從武海市這邊搞進來。


    “武海市這邊現在好多新政策,稅也收得低,尤其是卡的不嚴。”張正奇已經在中間搞了不少錢了,搓著手,兩眼放光:“我估摸著,到年底的時候,政策可能就會收緊了。”


    所以想趁著年前這一波,趕緊搞些錢,多多交易。


    陸懷安看了看他遞過來的資料,覺得挺有看頭的:“我覺得可行。”


    他鼓勵張正奇,資金不是問題的,讓他放開手去做。


    有了陸懷安的大力支持,張正奇信心大增。


    正好,國內的價格現在不穩定,各種東西時不時地出現搶購熱潮。


    有些人甚至都不管這些東西是不是快銷產品,看著價格一漲,就瘋了一樣跑去買。


    張正奇就盯著這些機會,看著漲價了就從國外進一些迴來。


    往裏頭砸進去。


    雖然一般來說沒幾天熱潮就消退了,價格會迴落,但他的東西也賣得差不多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也算是幫國家降價了。”張正奇不要臉地往自己臉上貼金。


    陸懷安倒不這麽覺得:“你本來就幫了忙,這不算貼金。”


    等到八月下旬,國家調控基本實施到位,價格逐漸恢複了正常。


    這個時候,“企業家”的評選,已經到了尾聲。


    能不能用企業家這個稱唿,社會上還進行了一次激烈的爭論。


    每日裏文章滿天飛,報紙上經常印出關於這個話題的長長短短爭論篇幅。


    有些引經據典,說這個稱唿不行,這是侮辱人的。


    有些則讓他們眼光放長遠,國家注定是發展的,不可能永遠停在原地。


    紛紛擾擾的,最終還是定了下來。


    企業家的評選,最後定下來二十個。


    聽到這個消息後,陸懷安都笑了:“倒是比原先說的十幾個還多了幾個名額。”


    “多了幾個也沒有用。”龔皓看著報紙,神色鬱鬱:“大半都是出自北豐。”


    畢竟國營企業,發展得最好的,還是在北豐附近的省份。


    南邊這些個廠子,因為臨海,大半都發展著發展著,逐漸轉變了性質。


    有些成了中外合資企業,有些則轉手賣了成了私人企業。


    真正紮下根去認真發展國營企業的,還真的是鳳毛麟角了。


    至於南坪……


    “顆粒無收。”


    陸懷安和龔皓對視一眼,搖著頭歎了口氣。


    這,並不意外。


    第二天,那些遠赴北豐競逐名額的廠長們都迴來了。


    這一趟倒也不是全無好處,至少還混了個參與獎。


    可他們原本是奔著評選名額去的呀!


    哪怕是去的什麽邊邊角角的廠子,也不管到了第幾輪才被淘汰的,隻要是報了名的,竟然都有參與獎!


    就連第一輪就被篩下來的陸懷安,也得了個參與獎的獎狀。


    “哈哈,笑死我了。”龔皓瞅著這獎狀,簡直要樂出聲:“敢情他們折騰來去,跟我們一樣一樣的!”


    這也太羞人了,整的這些個廠長連門都不想出。


    正在眾人嘻嘻哈哈,說著他們浪費錢的時候,銳銘的事情,終於是捂不住了。


    尾大不掉的惡果,終於爆了出來。


    原本被收購的廠子,為了節省人力,他們都是直接沿用了原先的員工。


    之前他們發不出工資,都是銳銘支撐著的。


    而現在,銳銘自顧不暇,當然第一時間是停掉他們這邊的資金。


    這樣一來,他們就不幹了。


    不發工資肯定是不行的,你不發工資,他們就搬貨啊。


    牽一發而動全身。


    幾乎一夜之間,這些個小廠子,全都成了空廠。


    人去樓空。


    等銳銘迴過神來,新的廠長才跳著腳罵:“他們……倉庫裏的貨怎麽能抵工資呢!?”


    那是多少錢啊!他們這是多拿了多少!


    可是這個年頭,他們沒有憑證。


    那些人搬貨,裏頭連片碎紙頭都沒有留下的。


    銳銘有心想清賬,卻已經是來不及了。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想起,當初,鄒廠長說過,他們應該先停產清賬……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返八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心芒果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心芒果果並收藏重返八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