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國醫府開館
替嫁當天,殺迴娘家奪嫁妝 作者:薄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中這一場秋雨下了整整七日,像是要將那些被掩蓋在光鮮之下的汙穢衝刷幹淨,滌蕩出一片清明。
七日之內,太子一黨無數官員被清出朝局,元氣大傷。
在丞相的授意下,三皇子秦墨的人迅速被舉薦提拔,與太子一方呈現分庭抗禮之勢。
那些參與舞弊的官員落網,被判秋後問斬,家財充公舉家流放。
那一天,李蘭亭在城郊的綠竹林下,撐傘站了一個下午。
那裏立著一塊碑,是她兄長李蘭序的。
她曾以為,要想為兄長沉冤昭雪,恐怕得窮盡一生。
如今看來,還好遇上了離桑,讓她少走了不知多少彎路。
李蘭亭冒著雨,在李蘭序的墓前祭酒三杯。
第一杯,敬他洗刷冤屈,此後清白分明,不再受他人詬病。
第二杯,敬兄長多年以來,待她恩義如山。
這第三杯,便是告別。
敬過往,迎新生。
……
雨停後的第二日,便是國醫府開館的日子。
好在開辦之事先前就準備得差不多了,即便連日大雨,也沒誤了開館的吉日。
國醫府開辦當日,京中難得的盛況。
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既有身著華服的達官顯貴,也有布衣打扮的尋常百姓。
街旁的道路擠滿行人,圍觀這個除了太醫署,大盛正式開辦的官方第一醫學府。
國醫府的大門前,兩隻威風凜凜的獅子雕塑旁掛著長長的紅綢,鞭炮聲震耳欲聾,五彩的紙屑隨著煙霧漫天飛舞,落滿了周圍的地麵。
離桑一身白綠相間的服飾,玉冠長裙,描眉點唇,妝容端莊秀雅。
站在國醫府前手握紅綢,像極了畫中濟世救人的神女。
鞭炮聲後,便是吉時。
離桑剪開紅綢,周圍鼓樂聲響,帶動下方群眾震天的歡唿聲。
陸延驍今日特意抽出時間來參與國醫府的開館大典,見證離桑人生之中重要的一日。
他帶著一隊金吾衛站在稍遠些的地方,有些怔愣的寬闊高大的大台階之上。
此刻的她如此光彩奪目,受萬人敬仰愛戴,讓他生出一種非常遙遠的距離感。
又或者,他與離桑的距離,從來就沒有多近。
可一想到這樣萬人矚目的女子,是他的妻子,心中又有一股說不出的得意。
拓跋因比他離得近,他就站在人堆裏,混入熱鬧之中,卻又格外顯眼。
今日的離桑比試崗大會的時候,更耀眼奪目。
他想,離桑這樣的姑娘,就該受萬人敬仰。
不染凡塵,不耽情愛。
成婚這事,是這個京城給她最大的束縛和敗筆,特別是所嫁非良人,更是她的汙點。
他輕聲開口,暗自呢喃。
“神女不該有汙點的,離桑。”
聲音太小,被淹沒在周圍喧鬧的人聲裏。
一場秋雨一場寒,下過這場雨後,秋日徹底收斂了餘熱。
有風吹過,後方身著甲胄的陸延驍驀然感受到一股涼意,說不出的冷。
而離桑,沒注意到那邊的陸延驍,也沒有在意這邊的拓跋因。
她今天很忙,不僅要忙著接待道賀的來賓,還要忙著招收學生。
人群中走來兩道人影,俱是衣著考究,氣度斐然。
一個芝蘭玉樹,謙遜溫良。
一個玉帶錦袍,貴氣不凡。
身後跟著一群隨從,抬著厚重的賀禮前來道喜。
“三殿下,二哥,你們怎麽來了?”
“快請進。”
離桑上前相迎,含笑將兩人迎進去。
離寬輕哼一聲,笑道,“怎麽,不歡迎你二哥哥?”
秦墨同樣笑著開口,“國醫府創立,實乃利國利民的大事,本殿焉能缺席?”
邊上立刻有人應和,“是啊,以前要從醫,隻能自小送到醫堂,日積月累的跟著大夫學。”
“如今不一樣了,有了這國醫府啊,就能如同上學堂一般,直接自主報名,接受國醫正統的醫學規訓!”
“聽說這國醫府中學費十分親民,哪怕是家境貧寒的孩子,隻要對醫術有熱忱、有天賦,都能進來求學。”
一位身著儒衫的中年男子滿臉感慨,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
“如此一來,往後大盛的百姓,看病就醫可就更有盼頭了!”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稱是,看向離桑的目光中滿是感激與欽佩。
秦墨則點出另一條無人提及的重點,“不僅如此,國醫府開辦女學,女子也可入學就醫,此舉更是為天下女子謀生立命開辟一條坦途。”
離桑淡笑頷首,謙遜地道:“全仰仗陛下開明,貴妃娘娘心善。”
“若非她請旨建府,也不會有今日盛景。”
離寬走上前,輕輕拍了拍離桑的肩膀,眼中滿是兄長的驕傲:“我離家能出你這樣一個女兒,當真是祖上積福。”
說著,他示意隨從將賀禮抬上前,“這是二哥特意為你準備的,願國醫府蒸蒸日上,造福更多百姓。”
離桑看著那琳琅滿目的賀禮,其中不乏珍貴的醫書古籍、稀有的藥材,心中暖意湧動:“多謝二哥。”
這些禮物對國醫府而言,都是意義非凡。
秦墨也笑著遞上禮單:“這是本殿的一點心意,希望能為國醫府添磚加瓦。”
離桑一一收了,簡單聊過幾句,便讓紅霞帶著進去休息了。
短短幾句話的功夫,三皇子的目光都往樓上瞥了好幾眼了,離桑要是再不知道他是來看誰的,就真有點沒眼見了。
開館儀式結束後,早有準備的學子便開始報名。
同樣的兩張書桌,男子這邊大排長龍,女子那邊卻隻見零星幾人。
這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離桑心中還是有幾分微歎。
並非女子不想從醫,為自己謀一條好的出路。
但她們大都沒有選擇的權利。
真正有遠見,送女兒來學醫的父母,則更是少之又少。
李蘭亭安排完一切,總算有了短暫的閑暇,便見離桑看著女席那邊斂眸深思,上前幾步走到她身邊。
“大人,能走出這一步已經很不易了。”
“急不得,我們慢慢來吧。”
她說的我們,不止是她與離桑,更是泛指所有有心從醫,卻暫時被困囿的姑娘。
隻要國醫府能將女大夫的名聲打響出去,終有一日,這世道會對女醫習以為常。
七日之內,太子一黨無數官員被清出朝局,元氣大傷。
在丞相的授意下,三皇子秦墨的人迅速被舉薦提拔,與太子一方呈現分庭抗禮之勢。
那些參與舞弊的官員落網,被判秋後問斬,家財充公舉家流放。
那一天,李蘭亭在城郊的綠竹林下,撐傘站了一個下午。
那裏立著一塊碑,是她兄長李蘭序的。
她曾以為,要想為兄長沉冤昭雪,恐怕得窮盡一生。
如今看來,還好遇上了離桑,讓她少走了不知多少彎路。
李蘭亭冒著雨,在李蘭序的墓前祭酒三杯。
第一杯,敬他洗刷冤屈,此後清白分明,不再受他人詬病。
第二杯,敬兄長多年以來,待她恩義如山。
這第三杯,便是告別。
敬過往,迎新生。
……
雨停後的第二日,便是國醫府開館的日子。
好在開辦之事先前就準備得差不多了,即便連日大雨,也沒誤了開館的吉日。
國醫府開辦當日,京中難得的盛況。
前來道賀的人絡繹不絕,既有身著華服的達官顯貴,也有布衣打扮的尋常百姓。
街旁的道路擠滿行人,圍觀這個除了太醫署,大盛正式開辦的官方第一醫學府。
國醫府的大門前,兩隻威風凜凜的獅子雕塑旁掛著長長的紅綢,鞭炮聲震耳欲聾,五彩的紙屑隨著煙霧漫天飛舞,落滿了周圍的地麵。
離桑一身白綠相間的服飾,玉冠長裙,描眉點唇,妝容端莊秀雅。
站在國醫府前手握紅綢,像極了畫中濟世救人的神女。
鞭炮聲後,便是吉時。
離桑剪開紅綢,周圍鼓樂聲響,帶動下方群眾震天的歡唿聲。
陸延驍今日特意抽出時間來參與國醫府的開館大典,見證離桑人生之中重要的一日。
他帶著一隊金吾衛站在稍遠些的地方,有些怔愣的寬闊高大的大台階之上。
此刻的她如此光彩奪目,受萬人敬仰愛戴,讓他生出一種非常遙遠的距離感。
又或者,他與離桑的距離,從來就沒有多近。
可一想到這樣萬人矚目的女子,是他的妻子,心中又有一股說不出的得意。
拓跋因比他離得近,他就站在人堆裏,混入熱鬧之中,卻又格外顯眼。
今日的離桑比試崗大會的時候,更耀眼奪目。
他想,離桑這樣的姑娘,就該受萬人敬仰。
不染凡塵,不耽情愛。
成婚這事,是這個京城給她最大的束縛和敗筆,特別是所嫁非良人,更是她的汙點。
他輕聲開口,暗自呢喃。
“神女不該有汙點的,離桑。”
聲音太小,被淹沒在周圍喧鬧的人聲裏。
一場秋雨一場寒,下過這場雨後,秋日徹底收斂了餘熱。
有風吹過,後方身著甲胄的陸延驍驀然感受到一股涼意,說不出的冷。
而離桑,沒注意到那邊的陸延驍,也沒有在意這邊的拓跋因。
她今天很忙,不僅要忙著接待道賀的來賓,還要忙著招收學生。
人群中走來兩道人影,俱是衣著考究,氣度斐然。
一個芝蘭玉樹,謙遜溫良。
一個玉帶錦袍,貴氣不凡。
身後跟著一群隨從,抬著厚重的賀禮前來道喜。
“三殿下,二哥,你們怎麽來了?”
“快請進。”
離桑上前相迎,含笑將兩人迎進去。
離寬輕哼一聲,笑道,“怎麽,不歡迎你二哥哥?”
秦墨同樣笑著開口,“國醫府創立,實乃利國利民的大事,本殿焉能缺席?”
邊上立刻有人應和,“是啊,以前要從醫,隻能自小送到醫堂,日積月累的跟著大夫學。”
“如今不一樣了,有了這國醫府啊,就能如同上學堂一般,直接自主報名,接受國醫正統的醫學規訓!”
“聽說這國醫府中學費十分親民,哪怕是家境貧寒的孩子,隻要對醫術有熱忱、有天賦,都能進來求學。”
一位身著儒衫的中年男子滿臉感慨,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期許。
“如此一來,往後大盛的百姓,看病就醫可就更有盼頭了!”
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稱是,看向離桑的目光中滿是感激與欽佩。
秦墨則點出另一條無人提及的重點,“不僅如此,國醫府開辦女學,女子也可入學就醫,此舉更是為天下女子謀生立命開辟一條坦途。”
離桑淡笑頷首,謙遜地道:“全仰仗陛下開明,貴妃娘娘心善。”
“若非她請旨建府,也不會有今日盛景。”
離寬走上前,輕輕拍了拍離桑的肩膀,眼中滿是兄長的驕傲:“我離家能出你這樣一個女兒,當真是祖上積福。”
說著,他示意隨從將賀禮抬上前,“這是二哥特意為你準備的,願國醫府蒸蒸日上,造福更多百姓。”
離桑看著那琳琅滿目的賀禮,其中不乏珍貴的醫書古籍、稀有的藥材,心中暖意湧動:“多謝二哥。”
這些禮物對國醫府而言,都是意義非凡。
秦墨也笑著遞上禮單:“這是本殿的一點心意,希望能為國醫府添磚加瓦。”
離桑一一收了,簡單聊過幾句,便讓紅霞帶著進去休息了。
短短幾句話的功夫,三皇子的目光都往樓上瞥了好幾眼了,離桑要是再不知道他是來看誰的,就真有點沒眼見了。
開館儀式結束後,早有準備的學子便開始報名。
同樣的兩張書桌,男子這邊大排長龍,女子那邊卻隻見零星幾人。
這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離桑心中還是有幾分微歎。
並非女子不想從醫,為自己謀一條好的出路。
但她們大都沒有選擇的權利。
真正有遠見,送女兒來學醫的父母,則更是少之又少。
李蘭亭安排完一切,總算有了短暫的閑暇,便見離桑看著女席那邊斂眸深思,上前幾步走到她身邊。
“大人,能走出這一步已經很不易了。”
“急不得,我們慢慢來吧。”
她說的我們,不止是她與離桑,更是泛指所有有心從醫,卻暫時被困囿的姑娘。
隻要國醫府能將女大夫的名聲打響出去,終有一日,這世道會對女醫習以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