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疾馳,米粒他們很快就來到了嵊州。很早之前米粒和柳林林一起來過這裏,嵊州有很多有名的越劇劇團,像《養媳婦迴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記》、《梁山伯》等,米粒兩人慕名而去都去聽過。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 ,有第二國劇之稱 ,也稱紹興戲,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有觀點認為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 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


    越劇的唱腔甜美、悠揚,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人們心間。其表演更是生動傳神,將角色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越劇的音樂非常優美,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伴隨著悠揚的絲竹之聲,觀眾們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劇情的氛圍和人物的情感。從服裝到道具,越劇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中華文化的韻味,讓人陶醉其中。


    嵊州小吃承載了幾千年傳統文化,是嵊州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製形成的以“小籠包、炒年糕、榨麵”為代表的小吃。按原料、風味、烹飪技術區別,形成百餘種小吃美食。嵊州小籠包:據清道光《嵊縣誌》記載:“甑山,在縣北十裏,傳大禹遺跡,俗唿石蒸籠,亦名甄石,其地有禹妃祠”。大禹治水畢功於了溪(今剡溪),相傳,當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後在附近的甑山上蒸饅頭為禹提供三餐所需,並以饅頭奉祭神靈保佑治水成功,散落在甑山剡水之間的饅頭,化為今人看到的拳頭大小的禹餘糧,人們稱為“石饅頭”,後人受啟發,用麵粉做成了小籠包,成為民間美食。


    嵊州榨麵:在嵊州,榨麵有著各種各樣的吉利寓意:女兒出嫁當天,娘家人要為女兒煮上轎榨麵;產婦坐月子,要燒月子榨麵;招待尊貴客人,要燒雞蛋榨麵,毛腳女婿初次上門,丈母娘燒雞蛋榨麵招待以示認可。


    一籠包子一座城。上世紀初嵊州人陳東生對小籠包進行改良,並在當時的市心街開了第一家小籠包店,是為嵊州小吃門店的鼻祖,改革開放後嵊州小吃跟隨著勤勞的嵊州人走遍全國,但由於嵊州的“嵊”字太過生僻,外出從業者基本上使用“杭州小籠包”的招牌。


    米粒和柳林林最喜歡的是嵊州炒年糕:把年糕切成條,準備肉、筍、胡蘿卜、蘑菇、大蒜、雞蛋絲或片;開火下豬油炒年糕(放少許醬油),炒軟盛出備用;再炒鹹菜、肉絲、筍、胡蘿卜、蘑菇等;隨後下年糕一起炒,並加開水、豆腐(分成小塊)和大蒜莖,大火燒開後放入大蒜葉,稍煮起鍋,放蛋絲。年糕絲絲韌滑,細味甜糯,炒好之後味道是葷素搭配、虛實有致,色彩誘人,可謂美食絕品。


    現在的嵊州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風光了,米粒他們從進入嵊州已經遇到了五六波的喪屍。這次從出門開始米粒他們按照地圖一直走著,也沒有特意的去找地方休息,隻要是遇見了合適的地方,大家就第一時間確認附近的安全狀況,沒有問題後直接就地休整。


    今天剛進崇仁古鎮地界,柳林林就想起了美味的炒年糕。剛好過年時候做的年糕多,米粒的空間裏也放了不少,米粒直接大手一揮,安排!他們找了一個比較幹淨的小院,確認過周圍沒有什麽狀況後,他們簡單的打掃了一下,準備今天晚上在這裏修整。


    這個小院子的格局是一個典型的三合院,小院?充滿了曆史的痕跡和文化的氣息,其屋脊、出簷、馬頭牆有磚雕裝飾,氣勢雄偉,典雅莊重。雖然曆經千年,但風貌依舊,仿佛是一幅流動的水墨畫卷。小院的牆壁斑駁,青磚和石板鋪砌的小院長滿了青苔,斑駁如枚枚古錢,一種經過歲月浸染的味道撲麵而來,曆史的蒼老感赫然可見。要是在以前,可以看到老人們在街頭巷尾閑聊,孩子們在河邊嬉戲,商販們在街頭擺攤,這些都構成了古鎮獨特的生活氣息。現在街道上隻有淩亂的枯枝落葉,也不知道這些建築還能再堅持多久。


    簡單收拾好後,米粒從空間裏拿出各種配料,起鍋燒油,炒年糕和蝦仁餛飩就做好了,大家洗漱過後抓緊時間吃起了晚飯。豆包和饅頭也很喜歡吃年糕,米粒在放鹽之前還單獨的給它倆盛出來了一些,現在兩小隻也吃的十分開心。吃過晚飯後,眾人看過一圈後決定堂屋麵積大由男士們居住,米粒和柳林林住在相鄰的東廂房。天色已晚,大家收拾好後也就各自迴房了。大家今天一天就消滅了上百隻喪屍,米粒在進門的地方和兩個房間都催生了幾株藤蔓示警,他們就沒有安排值夜的人了。


    淩晨2點多,米粒被豆包撓醒了,米粒趕緊使用異能和門口的藤蔓交流,剛才有車從門口經過,好像住在了東邊的院子裏。米粒趕緊悄悄的起身,向著東邊的牆壁走去。還沒等米粒爬上牆頭,就聽到了隔壁傳來的男聲。“大哥,您確定是在湖州建立基地嗎?可我印象中那地方不大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又如何,我帶閨蜜肆意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羊羔的救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羊羔的救贖並收藏末世又如何,我帶閨蜜肆意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