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隆中對還是產生了?劉備:我的鳳雛沒了!
開局綁定曹操,美人灑盡紅顏淚 作者:福健全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這是在哪?”
龐統緩緩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鐵麵無私的李典。
“你醒了?”
“這裏是宛城附近。”
“再過不久,就能抵達許昌。”
“許昌??!”
“你們是誰的人?”
龐統大驚。
夜裏聽到屋外有動靜時,他想過很多種可能。
甚至懷疑龐德公、司馬徽、劉備,也從始至終沒懷疑過曹營!
雖說,司馬徽挺能給他造勢,把他譽為“鳳雛”。
但這種名號,在曹操那裏,應當根本入不了法眼。
emmm,畢竟曹營那幾個老六的赫赫兇名,根本不是人為造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在他們的兇名背後,是無數個被他們坑的褲衩都不剩的可憐人!
與之相比,臥龍鳳雛這種名號,就像是新手村裏剛畢業不久的優秀畢業生。
“都說了是許昌,當然是司空大人的人。”
李典高冷的轉過頭去,留下龐統淩亂如麻。
他在快速迴憶自己以往有沒有大放闕詞。
可思來想去,龐統發現,他好像根本沒說過曹操的壞話!
難不成……是因為劉備那廝的緣故?
龐統陡然打了個寒顫。
民間有個傳聞,說劉備所到之處,往往會帶來不幸。
起初,龐統對之嗤之以鼻,以為隻是以訛傳訛的巧合罷了。
但當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龐統直接懵了呀!
“別特麽搖頭了,你到底還睡不睡?”
“我勸你,抓緊時間補補覺。”
“不然,以後可能就那麽多機會了。”
李典麵露憐憫的看了龐統一眼。
也不知這小子是不是被打壞了,總感覺不是太聰明。
若是被發配到了“那個地方”,恐怕以後再想看到“那個地方”以外的太陽,可就難了。
……
襄陽
水鏡書院附近
司馬徽聽聞龐統已經離去的消息,頓感十分震驚。
“劉將軍當真沒有與老夫開玩笑?”
司馬徽不敢置信的又問一遍。
劉備滿臉無奈道:
“水鏡先生,在下騙您做甚?”
“但在下實在不知,鳳雛先生為何這麽快便會離去?”
“又或者是這之前,就已有心怡的效力之人?”
司馬徽眉頭緊皺。
龐統曾向他說過意圖去往江東投奔周瑜。
但他勸說龐統,讓他再等等,不急著走。
距離劉備一訪龐統,這也才沒幾天。
龐統的貿然離去,令司馬徽臉上有點掛不住。
畢竟。
他就像是那個拉皮條的。
劉備錢都給了,禮也送了,龐統人卻跑了!
這對司馬徽的職業生涯而言,是一場敗筆。
“不應該啊,那小子雖然偶爾行事放蕩,但與老夫素來交好,不至於這般不懂事。”
司馬徽越想越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
但曹營情報衛又怎麽可能留下作案的痕跡?
把龐統帶走前,茅草屋內所有物品都已迴歸原樣。
龐統的消失,注定隻能成為一樁疑案。
看著一旁委屈巴巴的劉備,司馬徽狠狠地咬了咬牙。
為何他要給劉備介紹人才呢?
因為普天之下所有諸侯之中,最能堅定反曹的,一定是劉備!
劉備有野心,而且是大野心!
司馬徽也一樣。
不過,他的野心不是爭霸天下,而是成為孔子那樣的人!
孔子三千弟子,出仕各國為官,進一步把儒學發揚光大。
而司馬徽這邊,凡是水鏡書院出去的人才,都要尊稱他一聲“老師”。
如果天下被曹操一統,司馬徽別說成聖了,說不定就連水鏡書院都保不住,要被曹操強行接管。
所以,他派出畜養已久的死士意圖刺殺曹操。
但已經這麽多天了,死士沒有傳迴任何消息。
在司馬徽看來,大抵是已經失敗並且團滅。
不過無妨,司馬徽還有其他方案。
像眼前的劉備,就是司馬徽必須扶持之人。
哪怕劉備滅不了曹操,那他也要助力劉備成為割據一方的大諸侯。
如此一來,天下未被曹操統一,反曹大業仍在進行,他司馬徽就仍舊有機會完成心中的壯誌!
至於投靠曹營,別開玩笑了!
曹營那都是一群什麽狠人?
有他司馬徽成聖的機會嗎?想都別想!
“水鏡先生,在下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劉備賴上了司馬徽。
你丫的說好的拉皮條,不是,介紹人才。
人才現在飛了,怎麽辦?賠一個還是怎麽說?
“罷了罷了,本來也是要把孔明介紹給你。”
“既然你今日都到了水鏡書院,老夫便親自為你引薦一番。”
說罷,司馬徽帶著劉備走入書院,將其帶到諸葛亮麵前。
隆中對,再一次出現。
但這一次,因為時間線的緣故,諸葛亮還未搬到隆中地區的臥龍崗。
所以,劉備和諸葛亮的這趟相遇,隻能被稱為“襄陽對”。
諸葛亮給劉備提的戰略規劃與龐統的有所區別。
龐統認為,荊州已是一潭死水,別死撐著了,麻溜的去益州。
拿下益州之後,再慢慢圖謀荊州或涼州。
但諸葛亮的主張,是先讓劉備勸劉表抗擊曹操,再暗中與江東達成同盟,最後奪取荊州,與江東聯手抗曹。
擊退曹軍後,圖謀益州,聯合江東北上攻打許昌!
隻能說,這個計劃聽起來不錯,也很理想。
可實際上,原先曆史上的隆中對,第一步就出了問題!
我們迴顧時間線可以發現,隆中對時,劉表雖然生病,但還沒死。
諸葛亮的理想計劃,是讓劉備勸說劉表抗曹,借助劉表的力量,先穩定荊州內部。
這一點,並未達成,因為劉表死了,蔡瑁蒯越降了。
劉備無奈,隻好逃到江夏,與劉琦待在一塊兒。
說真的,劉備這時候真應該謝謝周瑜。
如果不是周瑜恰好在兩個月前的江夏之戰中殺死黃祖,劉琦根本沒那麽容易掌控江夏。
但地盤攏共就隻有一個江夏郡的劉備和劉琦,實力遠不及諸葛亮隆中對裏規劃的那樣厲害。
這間接導致,赤壁主戰場,劉備更多的是起到一個“精神信仰”的作用!
因為華容道等事跡是不存在的。
所以劉備一方真正出戰的士兵,也就隻有張飛的兩千人。
兩千人,還不是水軍,起到的隻是錦上添花的客將作用。
(有明確記載,張飛參與了赤壁主戰場的戰鬥,關羽趙雲則是不確定。)
而後。
一係列不好的效應接踵而至!
……
龐統緩緩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是鐵麵無私的李典。
“你醒了?”
“這裏是宛城附近。”
“再過不久,就能抵達許昌。”
“許昌??!”
“你們是誰的人?”
龐統大驚。
夜裏聽到屋外有動靜時,他想過很多種可能。
甚至懷疑龐德公、司馬徽、劉備,也從始至終沒懷疑過曹營!
雖說,司馬徽挺能給他造勢,把他譽為“鳳雛”。
但這種名號,在曹操那裏,應當根本入不了法眼。
emmm,畢竟曹營那幾個老六的赫赫兇名,根本不是人為造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在他們的兇名背後,是無數個被他們坑的褲衩都不剩的可憐人!
與之相比,臥龍鳳雛這種名號,就像是新手村裏剛畢業不久的優秀畢業生。
“都說了是許昌,當然是司空大人的人。”
李典高冷的轉過頭去,留下龐統淩亂如麻。
他在快速迴憶自己以往有沒有大放闕詞。
可思來想去,龐統發現,他好像根本沒說過曹操的壞話!
難不成……是因為劉備那廝的緣故?
龐統陡然打了個寒顫。
民間有個傳聞,說劉備所到之處,往往會帶來不幸。
起初,龐統對之嗤之以鼻,以為隻是以訛傳訛的巧合罷了。
但當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龐統直接懵了呀!
“別特麽搖頭了,你到底還睡不睡?”
“我勸你,抓緊時間補補覺。”
“不然,以後可能就那麽多機會了。”
李典麵露憐憫的看了龐統一眼。
也不知這小子是不是被打壞了,總感覺不是太聰明。
若是被發配到了“那個地方”,恐怕以後再想看到“那個地方”以外的太陽,可就難了。
……
襄陽
水鏡書院附近
司馬徽聽聞龐統已經離去的消息,頓感十分震驚。
“劉將軍當真沒有與老夫開玩笑?”
司馬徽不敢置信的又問一遍。
劉備滿臉無奈道:
“水鏡先生,在下騙您做甚?”
“但在下實在不知,鳳雛先生為何這麽快便會離去?”
“又或者是這之前,就已有心怡的效力之人?”
司馬徽眉頭緊皺。
龐統曾向他說過意圖去往江東投奔周瑜。
但他勸說龐統,讓他再等等,不急著走。
距離劉備一訪龐統,這也才沒幾天。
龐統的貿然離去,令司馬徽臉上有點掛不住。
畢竟。
他就像是那個拉皮條的。
劉備錢都給了,禮也送了,龐統人卻跑了!
這對司馬徽的職業生涯而言,是一場敗筆。
“不應該啊,那小子雖然偶爾行事放蕩,但與老夫素來交好,不至於這般不懂事。”
司馬徽越想越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
但曹營情報衛又怎麽可能留下作案的痕跡?
把龐統帶走前,茅草屋內所有物品都已迴歸原樣。
龐統的消失,注定隻能成為一樁疑案。
看著一旁委屈巴巴的劉備,司馬徽狠狠地咬了咬牙。
為何他要給劉備介紹人才呢?
因為普天之下所有諸侯之中,最能堅定反曹的,一定是劉備!
劉備有野心,而且是大野心!
司馬徽也一樣。
不過,他的野心不是爭霸天下,而是成為孔子那樣的人!
孔子三千弟子,出仕各國為官,進一步把儒學發揚光大。
而司馬徽這邊,凡是水鏡書院出去的人才,都要尊稱他一聲“老師”。
如果天下被曹操一統,司馬徽別說成聖了,說不定就連水鏡書院都保不住,要被曹操強行接管。
所以,他派出畜養已久的死士意圖刺殺曹操。
但已經這麽多天了,死士沒有傳迴任何消息。
在司馬徽看來,大抵是已經失敗並且團滅。
不過無妨,司馬徽還有其他方案。
像眼前的劉備,就是司馬徽必須扶持之人。
哪怕劉備滅不了曹操,那他也要助力劉備成為割據一方的大諸侯。
如此一來,天下未被曹操統一,反曹大業仍在進行,他司馬徽就仍舊有機會完成心中的壯誌!
至於投靠曹營,別開玩笑了!
曹營那都是一群什麽狠人?
有他司馬徽成聖的機會嗎?想都別想!
“水鏡先生,在下到底該怎麽辦才好?”
劉備賴上了司馬徽。
你丫的說好的拉皮條,不是,介紹人才。
人才現在飛了,怎麽辦?賠一個還是怎麽說?
“罷了罷了,本來也是要把孔明介紹給你。”
“既然你今日都到了水鏡書院,老夫便親自為你引薦一番。”
說罷,司馬徽帶著劉備走入書院,將其帶到諸葛亮麵前。
隆中對,再一次出現。
但這一次,因為時間線的緣故,諸葛亮還未搬到隆中地區的臥龍崗。
所以,劉備和諸葛亮的這趟相遇,隻能被稱為“襄陽對”。
諸葛亮給劉備提的戰略規劃與龐統的有所區別。
龐統認為,荊州已是一潭死水,別死撐著了,麻溜的去益州。
拿下益州之後,再慢慢圖謀荊州或涼州。
但諸葛亮的主張,是先讓劉備勸劉表抗擊曹操,再暗中與江東達成同盟,最後奪取荊州,與江東聯手抗曹。
擊退曹軍後,圖謀益州,聯合江東北上攻打許昌!
隻能說,這個計劃聽起來不錯,也很理想。
可實際上,原先曆史上的隆中對,第一步就出了問題!
我們迴顧時間線可以發現,隆中對時,劉表雖然生病,但還沒死。
諸葛亮的理想計劃,是讓劉備勸說劉表抗曹,借助劉表的力量,先穩定荊州內部。
這一點,並未達成,因為劉表死了,蔡瑁蒯越降了。
劉備無奈,隻好逃到江夏,與劉琦待在一塊兒。
說真的,劉備這時候真應該謝謝周瑜。
如果不是周瑜恰好在兩個月前的江夏之戰中殺死黃祖,劉琦根本沒那麽容易掌控江夏。
但地盤攏共就隻有一個江夏郡的劉備和劉琦,實力遠不及諸葛亮隆中對裏規劃的那樣厲害。
這間接導致,赤壁主戰場,劉備更多的是起到一個“精神信仰”的作用!
因為華容道等事跡是不存在的。
所以劉備一方真正出戰的士兵,也就隻有張飛的兩千人。
兩千人,還不是水軍,起到的隻是錦上添花的客將作用。
(有明確記載,張飛參與了赤壁主戰場的戰鬥,關羽趙雲則是不確定。)
而後。
一係列不好的效應接踵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