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齊玄風等人繼續趕路,就在這片周帝國的邊疆地區,一切都在迅速的變化著。
眼下的局勢正是周天子最不願看到的。剛剛挺過一場百年不遇的獸潮,一切都還在恢複中,南麵的冰霜帝國一直在虎視眈眈,已經有人在討論北伐的可行性,這個節骨眼上,最大的諸侯之一齊王竟然造反了。
鎮邊軍不是沒有盡力,還是無可奈何的敗下陣來,王都的援軍要趕到需要時間,這一次還能不能挺過去。
烏雲在天空翻來滾去,越聚越後,越壓越低,好似一口有形無質的大鍋,壓在每個人心裏,壓得人透不過氣來。所有人都知道,大難臨頭了。
又是一個陰沉沉的早上,節節敗退的鎮邊軍看來已經完全放棄了抵抗,終於變成了一群潰兵,或者說是散兵遊勇。潰兵,甚至比不上土匪,根本是一群過境的蝗蟲,吞噬著他們所能見到的一切,現在,一股潰兵正盯上了官道旁的營盤鎮。
“一群刁民!大軍來了,還不趕緊出來慰勞,是想當亡國奴嗎?”
“老子在前線拚死拚活,你們卻在後方享清福?吃你兩隻雞怎麽了?”
“這幫刁民良心真是壞了!老子在前線打仗,不吃你們的難道喝西北風嗎?”
……
鎮東的祠堂前,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斜倚著石獅子,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沒錯,就是老三。幾天前他就沒有再認真放豬了,鎮子裏早就亂成一鍋粥,黃府也沒有好到哪去,主子們一個個都在房裏不露麵,大管家依舊是早出晚歸,也不知在忙什麽,其他管事也早沒了氣勢,下人們更是惶惶不可終日,隻是大管家的少數親信似乎還很鎮定,不知打的什麽主意。
老三每天除了練功,就是在鎮子上晃蕩,也是他衣衫襤褸,一看就是榨不出什麽油水的,那些潰兵倒也沒怎麽難為他。
“喝西北風嗎?那些豬羊難道都是進了狗嘴裏?”老三小聲的嘀咕著,卻也不敢大聲嚷嚷,別看他年紀小,卻也懂得亂世人命不如狗的道理。
一輛四輪的馬拉大車駛過,穩穩的停在了祠堂前,老三隨即被攆走了,看著那輛裝飾豪華,掛著花布車簾的大車,用腳趾頭想也知道,車上一定有什麽大人物。
“這日子也不知什麽時候是個頭?是戰,是走,還是幹脆……”老三畢竟從小就沒離開過營盤鎮,所接觸到最厲害的人物除了周家的人,就隻剩下林鑫語,到底還是猜錯了。車上的人並不是什麽大人物,不過是鎮邊軍中的一個小小把總——當然,比起老三也可以說是個大人物吧。
那把總叫周玉堂,四十出頭年紀,與鎮上的周老爺還算是本家,本是城裏一個無賴,後來眼看著混不下去了,就走了當兵吃糧這條路,居然也一步步被他混上了把總。別看他似乎還有些舉棋不定,心裏其實早有了八九分主意,鎮邊軍兵力不足不是一天兩天了,戰爭開始後補充過兩次,算上戰損,現在活著的能有五千就不錯了,而他這個小小的把總卻一路不斷收攏潰兵,如今也有小一千人了,不出意外絕對是潰兵中最強的一股。王都的援軍也不知何時才能趕到,何況就算趕到了,能不能擋住齊王的大軍也未可知,自己有了這支隊伍,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搞不好齊王的人也會來拉攏自己……
周玉堂正想到得意處,手下的一個旗牌領了一個枯瘦的小老頭站在車前:“大人,本鎮周老爺家的大管家求見。”
“嗯。”周玉堂撩了車簾,瞅了大管家一眼,“有事嗎?對了,告訴弟兄們,吃飽飯才能大勝仗,要不擇手段,盡最大努力籌措給養。”這後一句是說給旗牌的,卻也是說給大管家聽的。
“將軍。”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叫黃玉堂將軍,“大軍所過,雞犬不驚,實為抗擊叛軍,保境安民之第一人也,將軍有何吩咐不妨……”
“行了行了!”有些不耐的擺擺手,“多的我也不說,趕快給大軍備齊糧草,熱乎湯飯趕快送上,我等還有要務在身。對了,你家老爺也是姓周?”
“正是正是。”
還在鎮邊城時就聽說這營盤鎮有人悄悄在與齊王貿易,能做這種殺頭的買賣,而且鬧得滿城風雨卻能穩坐釣魚台,除了鎮上的大戶周老爺根本不做第二人想,何況這兵荒馬亂的,周老爺肯定也早知道鎮邊軍潰退的消息,這會兒卻穩坐家中,說他在齊王那邊沒人才怪。
想明白了這層關係,周玉堂不由換了副嘴臉:“我與你家老爺也是同宗,按輩分還要叫他一聲大伯,即來此,正要前去拜望,頭前領路。”
大管家似乎早已料到會是如此,也不多說早竄上大車前轅,趕著車一路而去。
周府早備好美酒佳肴,歌童舞女。兩個未見過的人親熱得好像真的就是一家人一般。有道是心有靈心一點通。一個是與叛軍勾勾搭搭的奸商,一個是貪生怕死卻又野心勃勃的軍官,兩下果然一拍即合。
“這些年天子寵信佞臣,威信早已大不如從前,王都的貴族也大都是酒囊飯袋,之前的獸潮就已經元氣大傷,何況齊王這次還是有備而來。這鎮邊城一失,再往王都去可就是一片坦途。我看天子這次就算挺過去,也要傷筋動骨,割地賠款自然不在話下,一個搞不好殿下取而代之也不是沒有可能。既然大伯在那邊有關係,這次正好用得上,不過怕隻怕齊王殿下的大軍初來乍到,鬧不清誰是誰,這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人一家人可就糟了。大伯有關係,小侄也有千把人的隊伍,我們不妨暫避一時,出去躲上幾天在見機行事……”
正說得熱鬧,酒菜還沒吃上幾口,陰沉的天空好似湊熱鬧般響了幾個炸雷,鎮上也不知哪裏走了水,潰兵亂糟糟的,一下子就炸了鍋:
“齊兵來了!”
“齊兵來了!”
有的潰兵直接丟了武器,搶了老百姓的衣服披上就跑,更有的一頭紮進柴火垛,顧頭不顧腚的在那裏發抖,還有的則是嫌前麵的人當路,在那裏亂砍亂殺……軍官找不到士兵,士兵也找不到軍官,有的軍官還嫌坐車太慢,抽出砍刀,砍斷套繩,騎著沒鞍子的騾馬奪路而逃。周玉堂倒是還有親兵保護,也好不到哪去,帶了周府的那些主子,狼狽的出了鎮子。大包小裹的,掉了也不敢迴頭撿。
潰兵風卷殘雲的來,又這麽風卷殘雲的去,隻留下一片狼藉……
眼下的局勢正是周天子最不願看到的。剛剛挺過一場百年不遇的獸潮,一切都還在恢複中,南麵的冰霜帝國一直在虎視眈眈,已經有人在討論北伐的可行性,這個節骨眼上,最大的諸侯之一齊王竟然造反了。
鎮邊軍不是沒有盡力,還是無可奈何的敗下陣來,王都的援軍要趕到需要時間,這一次還能不能挺過去。
烏雲在天空翻來滾去,越聚越後,越壓越低,好似一口有形無質的大鍋,壓在每個人心裏,壓得人透不過氣來。所有人都知道,大難臨頭了。
又是一個陰沉沉的早上,節節敗退的鎮邊軍看來已經完全放棄了抵抗,終於變成了一群潰兵,或者說是散兵遊勇。潰兵,甚至比不上土匪,根本是一群過境的蝗蟲,吞噬著他們所能見到的一切,現在,一股潰兵正盯上了官道旁的營盤鎮。
“一群刁民!大軍來了,還不趕緊出來慰勞,是想當亡國奴嗎?”
“老子在前線拚死拚活,你們卻在後方享清福?吃你兩隻雞怎麽了?”
“這幫刁民良心真是壞了!老子在前線打仗,不吃你們的難道喝西北風嗎?”
……
鎮東的祠堂前,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斜倚著石獅子,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沒錯,就是老三。幾天前他就沒有再認真放豬了,鎮子裏早就亂成一鍋粥,黃府也沒有好到哪去,主子們一個個都在房裏不露麵,大管家依舊是早出晚歸,也不知在忙什麽,其他管事也早沒了氣勢,下人們更是惶惶不可終日,隻是大管家的少數親信似乎還很鎮定,不知打的什麽主意。
老三每天除了練功,就是在鎮子上晃蕩,也是他衣衫襤褸,一看就是榨不出什麽油水的,那些潰兵倒也沒怎麽難為他。
“喝西北風嗎?那些豬羊難道都是進了狗嘴裏?”老三小聲的嘀咕著,卻也不敢大聲嚷嚷,別看他年紀小,卻也懂得亂世人命不如狗的道理。
一輛四輪的馬拉大車駛過,穩穩的停在了祠堂前,老三隨即被攆走了,看著那輛裝飾豪華,掛著花布車簾的大車,用腳趾頭想也知道,車上一定有什麽大人物。
“這日子也不知什麽時候是個頭?是戰,是走,還是幹脆……”老三畢竟從小就沒離開過營盤鎮,所接觸到最厲害的人物除了周家的人,就隻剩下林鑫語,到底還是猜錯了。車上的人並不是什麽大人物,不過是鎮邊軍中的一個小小把總——當然,比起老三也可以說是個大人物吧。
那把總叫周玉堂,四十出頭年紀,與鎮上的周老爺還算是本家,本是城裏一個無賴,後來眼看著混不下去了,就走了當兵吃糧這條路,居然也一步步被他混上了把總。別看他似乎還有些舉棋不定,心裏其實早有了八九分主意,鎮邊軍兵力不足不是一天兩天了,戰爭開始後補充過兩次,算上戰損,現在活著的能有五千就不錯了,而他這個小小的把總卻一路不斷收攏潰兵,如今也有小一千人了,不出意外絕對是潰兵中最強的一股。王都的援軍也不知何時才能趕到,何況就算趕到了,能不能擋住齊王的大軍也未可知,自己有了這支隊伍,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搞不好齊王的人也會來拉攏自己……
周玉堂正想到得意處,手下的一個旗牌領了一個枯瘦的小老頭站在車前:“大人,本鎮周老爺家的大管家求見。”
“嗯。”周玉堂撩了車簾,瞅了大管家一眼,“有事嗎?對了,告訴弟兄們,吃飽飯才能大勝仗,要不擇手段,盡最大努力籌措給養。”這後一句是說給旗牌的,卻也是說給大管家聽的。
“將軍。”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叫黃玉堂將軍,“大軍所過,雞犬不驚,實為抗擊叛軍,保境安民之第一人也,將軍有何吩咐不妨……”
“行了行了!”有些不耐的擺擺手,“多的我也不說,趕快給大軍備齊糧草,熱乎湯飯趕快送上,我等還有要務在身。對了,你家老爺也是姓周?”
“正是正是。”
還在鎮邊城時就聽說這營盤鎮有人悄悄在與齊王貿易,能做這種殺頭的買賣,而且鬧得滿城風雨卻能穩坐釣魚台,除了鎮上的大戶周老爺根本不做第二人想,何況這兵荒馬亂的,周老爺肯定也早知道鎮邊軍潰退的消息,這會兒卻穩坐家中,說他在齊王那邊沒人才怪。
想明白了這層關係,周玉堂不由換了副嘴臉:“我與你家老爺也是同宗,按輩分還要叫他一聲大伯,即來此,正要前去拜望,頭前領路。”
大管家似乎早已料到會是如此,也不多說早竄上大車前轅,趕著車一路而去。
周府早備好美酒佳肴,歌童舞女。兩個未見過的人親熱得好像真的就是一家人一般。有道是心有靈心一點通。一個是與叛軍勾勾搭搭的奸商,一個是貪生怕死卻又野心勃勃的軍官,兩下果然一拍即合。
“這些年天子寵信佞臣,威信早已大不如從前,王都的貴族也大都是酒囊飯袋,之前的獸潮就已經元氣大傷,何況齊王這次還是有備而來。這鎮邊城一失,再往王都去可就是一片坦途。我看天子這次就算挺過去,也要傷筋動骨,割地賠款自然不在話下,一個搞不好殿下取而代之也不是沒有可能。既然大伯在那邊有關係,這次正好用得上,不過怕隻怕齊王殿下的大軍初來乍到,鬧不清誰是誰,這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人一家人可就糟了。大伯有關係,小侄也有千把人的隊伍,我們不妨暫避一時,出去躲上幾天在見機行事……”
正說得熱鬧,酒菜還沒吃上幾口,陰沉的天空好似湊熱鬧般響了幾個炸雷,鎮上也不知哪裏走了水,潰兵亂糟糟的,一下子就炸了鍋:
“齊兵來了!”
“齊兵來了!”
有的潰兵直接丟了武器,搶了老百姓的衣服披上就跑,更有的一頭紮進柴火垛,顧頭不顧腚的在那裏發抖,還有的則是嫌前麵的人當路,在那裏亂砍亂殺……軍官找不到士兵,士兵也找不到軍官,有的軍官還嫌坐車太慢,抽出砍刀,砍斷套繩,騎著沒鞍子的騾馬奪路而逃。周玉堂倒是還有親兵保護,也好不到哪去,帶了周府的那些主子,狼狽的出了鎮子。大包小裹的,掉了也不敢迴頭撿。
潰兵風卷殘雲的來,又這麽風卷殘雲的去,隻留下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