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區作戰當中遭遇了慘痛的教訓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決定暫時停止在城市地區的作戰行動,已開始在城市外圍進行作戰,並且在城市當中一定要進行的作戰行動,必須有絕對的優勢才能進行。
根據這一作戰指令,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放棄了對鹿兒島的直接攻擊,開始向九州島中部地區挺近。
不過再次向九州島中部地區挺進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係列的問題,首先日本軍隊在九州島中部地區部署了大量的防禦係統,這些防禦係統基本上是依托在各個製高點以及道路兩側的埋設的各種雷區以及層出不窮的半地下或者完全地下的要塞。
這些嚴密部署的防禦設施,令太平洋共和國的推進極其的受阻,太平洋共和國在11月6號,11月7號,11月8號三天的時間當中,僅僅前進了不到70公裏。
如此嚴峻的戰場形勢,讓整個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高層都有些擔憂。
11月9號當天,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從九州島的西北部地區向九州島全部島嶼以及本州島的西部發動了猛烈的空襲。
這一次的大規模空襲主要的目標是摧毀九州島北部地區的防禦力量。
不過很顯然的一點是,經過了之前幾次大規模的空襲,依舊依然堅挺的防禦工事是不容易被摧毀的。
時間1分1秒的過去,現在對於整個太平洋共和國的高級指揮官來說,現在的戰局發展,越來越無法滿足於之前的計劃。
11月10號,在經過了殘酷的登陸作戰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作戰部隊才剛剛在長崎外海完成了全部的作戰任務。
不過現在的問題已經變成了應該如何向九州島中部地區推進,進而控製整個九州島的問題。
至於曾經困擾太平洋共和國陸軍的登陸問題基本上已經徹底解決了。
雖然現在的登陸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但是在拿下了登陸地點之後,現在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作戰部隊,基本上已經無力繼續向前推進了。日本軍隊在大部分地區都采取了非常堅決的抵抗措施。
這也就導致了擁有強大的海空掩護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依然沒能夠繼續向前推進。這樣的結果很顯然令所有人都非常的失望。
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現在的推進速度,太平洋共和國決心使用一些比較極端的作戰方式。這些作戰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在城市地區采取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的方式,進行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雖然說在此之前已經采用了一定的戰術方針,但是這是太平洋共和國首次在地麵作戰當中使用如此大規模的燃燒彈攻擊。
11月11號在經過了一整天的攻擊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終於在鹿兒島地區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
在當天晚上太平洋共和國完全控製了鹿兒島縣,這也標誌著南九州地區登陸作戰的完全結束。
對於現在的太平洋共和國陸軍作戰部隊來說,能夠在某個方向上取得完全的勝利是非常鼓舞士氣的。
雖然說在南九州地區取得完全的勝利,對於現在的整個九州的戰局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11月12號當天,太平洋共和國在南北兩線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南線的進展在於鹿兒島已經完全被控製,並且可以向九州島中部推進,但是北線卻沒有大的進展,在長崎地區的控製權並沒有導致太平洋共和國在整個西九州和北九州獲得完整的控製。
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快現在的整個戰役進展,太平洋共和國最終決定在南部地區繼續投入更多的力量。
11月11號當天晚間,根據太平洋共和國從洛川的首都發來的電報太平洋共和國駐菲律賓地區的軍隊開始離開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前往太平洋共和國,現在已經取得了占領權的種子島地區。
這是太平洋共和國本土對於日本九州島戰區戰役作出的第一次反應。
這充分說明了現在太平洋共和國的高層已經對於進展非常不滿意了。
11月13號的當天上午,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登陸作戰部隊和海空軍進行了一次聯合參謀會議。
在這次的聯合參謀會議上麵,三方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爭吵。
這個爭吵的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在於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始終認為海空軍並沒有投入全力。
確實海空軍在九州島地區的力量沒有投入到他們的權利,但是海空軍理由也比較充分,因為他們認為現在海空軍還需要對日本其他地區進行戰略空襲,是不可能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個地方的。
陸海空三軍進行了爭吵之後,還是被迫在當天的中午取得了一定的同一意見。
空軍當天承諾,將會在接下來十天的戰役當中抽出對日本關東和阪神地區的大規模轟炸機群,轉移到九州島地區。
而海軍現在並沒有做出新的承諾,因為海軍現在認為自己的機動艦隊已經都已經處在了日本空軍的攻擊範圍之內了,已經不可能再繼續深入了。
總不能現在要求海軍要對瀨戶內海發動攻擊吧?
在得到了海空軍一定程度的讓步之後,陸軍也放棄了進一步爭取海空軍讓步。
11月13號當天晚間,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再度發動了對他們麵前最強大的要塞陣地的攻勢。
不過這一次的攻擊在次以失敗告終,日本軍隊死守住了從鹿兒島通向北九州地區的戰略要道。
這一次攻擊的徹底失敗,對於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因為這一次的攻擊基本上集中在太平洋共和國陸軍所有的精銳部隊。
而且在這次攻擊之前,太平洋共和國的海空軍已經用盡全力對日本陣地進行了轟炸。
而11月13號當天晚間,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停止進攻那一刻開始,九州島地區的戰局進入了僵持階段。
洛川方麵也發來了最新的電報,九州島戰局暫時中止。
根據這一作戰指令,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放棄了對鹿兒島的直接攻擊,開始向九州島中部地區挺近。
不過再次向九州島中部地區挺進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係列的問題,首先日本軍隊在九州島中部地區部署了大量的防禦係統,這些防禦係統基本上是依托在各個製高點以及道路兩側的埋設的各種雷區以及層出不窮的半地下或者完全地下的要塞。
這些嚴密部署的防禦設施,令太平洋共和國的推進極其的受阻,太平洋共和國在11月6號,11月7號,11月8號三天的時間當中,僅僅前進了不到70公裏。
如此嚴峻的戰場形勢,讓整個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高層都有些擔憂。
11月9號當天,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從九州島的西北部地區向九州島全部島嶼以及本州島的西部發動了猛烈的空襲。
這一次的大規模空襲主要的目標是摧毀九州島北部地區的防禦力量。
不過很顯然的一點是,經過了之前幾次大規模的空襲,依舊依然堅挺的防禦工事是不容易被摧毀的。
時間1分1秒的過去,現在對於整個太平洋共和國的高級指揮官來說,現在的戰局發展,越來越無法滿足於之前的計劃。
11月10號,在經過了殘酷的登陸作戰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作戰部隊才剛剛在長崎外海完成了全部的作戰任務。
不過現在的問題已經變成了應該如何向九州島中部地區推進,進而控製整個九州島的問題。
至於曾經困擾太平洋共和國陸軍的登陸問題基本上已經徹底解決了。
雖然現在的登陸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但是在拿下了登陸地點之後,現在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作戰部隊,基本上已經無力繼續向前推進了。日本軍隊在大部分地區都采取了非常堅決的抵抗措施。
這也就導致了擁有強大的海空掩護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依然沒能夠繼續向前推進。這樣的結果很顯然令所有人都非常的失望。
為了能夠進一步強化現在的推進速度,太平洋共和國決心使用一些比較極端的作戰方式。這些作戰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在城市地區采取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的方式,進行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雖然說在此之前已經采用了一定的戰術方針,但是這是太平洋共和國首次在地麵作戰當中使用如此大規模的燃燒彈攻擊。
11月11號在經過了一整天的攻擊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終於在鹿兒島地區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
在當天晚上太平洋共和國完全控製了鹿兒島縣,這也標誌著南九州地區登陸作戰的完全結束。
對於現在的太平洋共和國陸軍作戰部隊來說,能夠在某個方向上取得完全的勝利是非常鼓舞士氣的。
雖然說在南九州地區取得完全的勝利,對於現在的整個九州的戰局來說沒有太大的影響。
11月12號當天,太平洋共和國在南北兩線均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南線的進展在於鹿兒島已經完全被控製,並且可以向九州島中部推進,但是北線卻沒有大的進展,在長崎地區的控製權並沒有導致太平洋共和國在整個西九州和北九州獲得完整的控製。
為了能夠進一步加快現在的整個戰役進展,太平洋共和國最終決定在南部地區繼續投入更多的力量。
11月11號當天晚間,根據太平洋共和國從洛川的首都發來的電報太平洋共和國駐菲律賓地區的軍隊開始離開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前往太平洋共和國,現在已經取得了占領權的種子島地區。
這是太平洋共和國本土對於日本九州島戰區戰役作出的第一次反應。
這充分說明了現在太平洋共和國的高層已經對於進展非常不滿意了。
11月13號的當天上午,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登陸作戰部隊和海空軍進行了一次聯合參謀會議。
在這次的聯合參謀會議上麵,三方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爭吵。
這個爭吵的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在於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始終認為海空軍並沒有投入全力。
確實海空軍在九州島地區的力量沒有投入到他們的權利,但是海空軍理由也比較充分,因為他們認為現在海空軍還需要對日本其他地區進行戰略空襲,是不可能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個地方的。
陸海空三軍進行了爭吵之後,還是被迫在當天的中午取得了一定的同一意見。
空軍當天承諾,將會在接下來十天的戰役當中抽出對日本關東和阪神地區的大規模轟炸機群,轉移到九州島地區。
而海軍現在並沒有做出新的承諾,因為海軍現在認為自己的機動艦隊已經都已經處在了日本空軍的攻擊範圍之內了,已經不可能再繼續深入了。
總不能現在要求海軍要對瀨戶內海發動攻擊吧?
在得到了海空軍一定程度的讓步之後,陸軍也放棄了進一步爭取海空軍讓步。
11月13號當天晚間,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再度發動了對他們麵前最強大的要塞陣地的攻勢。
不過這一次的攻擊在次以失敗告終,日本軍隊死守住了從鹿兒島通向北九州地區的戰略要道。
這一次攻擊的徹底失敗,對於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因為這一次的攻擊基本上集中在太平洋共和國陸軍所有的精銳部隊。
而且在這次攻擊之前,太平洋共和國的海空軍已經用盡全力對日本陣地進行了轟炸。
而11月13號當天晚間,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停止進攻那一刻開始,九州島地區的戰局進入了僵持階段。
洛川方麵也發來了最新的電報,九州島戰局暫時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