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轟炸式推進的進行,太平洋共和國軍隊逐漸占到了上風。
從南北兩個方向逼近中部主陣地。
中部主陣地的日軍,雖然竭盡全力的希望能夠向南北兩個方向增援,但是由於太平洋共和國的海空軍幾乎每一天都在追整個島嶼進行狂轟濫炸。
1月31號在進行了非常長的戰役時間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終於從南北兩個方向徹底截斷了整個島嶼日本軍隊的連接,並將整個島嶼上的日本駐軍分割成三個方向。
此時的日本軍隊已經意識到了最終的失敗,他們已經開始向還跟隨著他們作戰的平民下手已經預示著失敗的這些日本軍隊,強行要求平民跟隨他們一起自殺,並釀成了非常巨大的慘案。
2月1號北部和南部的日軍相繼被消滅,隻剩下中部地區的日本軍隊還在頑強的抵抗不過他們的頑強抵抗,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了,隨著陸軍兵力的持續增強,琉球群島戰役基本上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
不過即便進入到了最後階段,日本軍隊依然展現出了非常強大到垂死掙紮的能力,他們在中部的山地地區給予了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巨大的阻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洋共和國無論是海空軍還是陸軍都已經厭煩了這種無休止的作戰行動,他們決心加快整個戰役的進程。
2月4號太平洋共和國海軍運輸了超過16噸的燃燒彈,然後經由陸軍和空軍聯合投放在中部山地的地區,最終整個山西地區的通道全部被焚燒。
大火從2月4號一直燃燒到2月7號,在長達四天的時間裏麵,幾乎所有日本軍隊已經被火焰燒得所剩無幾,直到2月7號的時候,太平洋共和國才最終占領整個衝繩。
衝繩戰役的結束,標誌著日本對於南方各個島嶼防守的崩潰。
這個基本上可以視為日本連自己近距離的島嶼都無法防守,而衝繩戰役結束之後,太平洋共和國可以利用衝繩戰役中獲得的各種積分,來兌換足夠多的平民以及更多的軍隊,不過對於日本人來說,除了損失大量的人力之外,幾乎什麽都得不到,而且重重的失敗,也使得日本本土更加的恐慌。
日本大本營在召開的會議當中著重討論了這一次重生失敗,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大家都知道重生失敗是什麽原因,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海軍的失敗,海軍在衝繩戰役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出戰,即便日本天皇站出來要求海軍出戰,海軍也拒絕了海軍出去,覺得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現在海軍無法和太平洋共和國的軍隊作戰。
不過這樣的原因也使得海軍在陸軍和天皇以及日本政府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陸軍此時非常的憤怒,因為這相當於日本海軍把日本陸軍扔在衝繩島上不管了,而政府和天皇也顯得非常憤怒理由更加簡單,因為衝繩的失去實際上對於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伏見宮博恭王此時希望能夠發動一次反擊來為海軍爭取一定的麵子。
不過這個態度遭到了山本元帥的反對,山本元帥依舊堅持聯合艦隊必須在擁有四艘航空母艦之後才能出戰,而現在最後的兩艘航空母艦依然在日本的造船廠裏麵遙遙無期。
其實按照正常的建造順序,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新式航空母艦會在1942年的4月份左右形成四艘航空母艦的配置,但是由於太平洋共和國占領硫磺島,對日本本土進行全方位的轟炸。
這幾乎使得日本國內的工業企業無法正常運轉,日本的大型船台被當作了首要的攻擊目標。
在太平洋之後,國海空軍的聯合攻擊之下,日本聯合艦隊幾乎沒有任何的空間來生產一些大型的戰艦,即便是戰列艦現在也全部停工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由於日本對外的所有通道全部遭到切斷,現在日本能夠動用的資源僅僅是日本本土以及朝鮮的資源。
這些資源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消耗。
這樣多重因素疊加,最終促使日本就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失敗,而這場毀滅性的失敗也最終使得整個日本政府內部越來越懷疑這次戰爭能否繼續進行下去。
也正是在這樣的因素疊加之下,日本內閣甚至提出了一個同美國以及太平洋共和國談判的方針。
日本內部的溫和派認為現在的戰爭形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了,不過由於德國在歐洲方向依然處於優勢地位,雖然意大利崩潰了,但是同盟國應該也會擔心德國會發動反擊,所以日本希望能夠和同盟國進行談判,並且用參加同盟國並且對德國作戰這種方式來換取同盟國,原諒日本發起對珍珠港的攻擊。
這樣的方式在日本內部有一定的爭議,日本陸軍是拚命反對這種方案的,但是日本海軍以及日本內閣並不反對,日本天皇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默許這種談判方案的。
由於日本還沒有對蘇聯宣戰,所以日本外相通過蘇聯和美國達成了聯係,希望能夠和美國進行談判。
不過美國方麵對於和日本談判還是沒有太大的需求的,現在太平洋方向上主要的壓力都集中在太平洋共和國身上,而美國和日本談判的話,是否要通知太平洋共和國呢?
如果要通知太平洋共和國的話,那麽很顯然會加大泄露秘密的可能性,如果美國和日本秘密談判的話,讓美國的媒體知道了,那絕對是一場腥風血雨,而另外一方麵如果不讓太平洋共和國知道的話,那麽一旦這次談判達成,美國和太平洋共和國的之間的關係,將會經曆非常巨大的波折。
在這一係列錯綜複雜的關係沒有搞清楚之前,美國政府內部無論是軍方還是政府全部都不同意和日本進行談判,僅允許美國駐蘇聯大使和日本駐蘇聯大使進行意向性的接觸。
從南北兩個方向逼近中部主陣地。
中部主陣地的日軍,雖然竭盡全力的希望能夠向南北兩個方向增援,但是由於太平洋共和國的海空軍幾乎每一天都在追整個島嶼進行狂轟濫炸。
1月31號在進行了非常長的戰役時間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的陸軍終於從南北兩個方向徹底截斷了整個島嶼日本軍隊的連接,並將整個島嶼上的日本駐軍分割成三個方向。
此時的日本軍隊已經意識到了最終的失敗,他們已經開始向還跟隨著他們作戰的平民下手已經預示著失敗的這些日本軍隊,強行要求平民跟隨他們一起自殺,並釀成了非常巨大的慘案。
2月1號北部和南部的日軍相繼被消滅,隻剩下中部地區的日本軍隊還在頑強的抵抗不過他們的頑強抵抗,基本上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了,隨著陸軍兵力的持續增強,琉球群島戰役基本上已經進入到了最後階段。
不過即便進入到了最後階段,日本軍隊依然展現出了非常強大到垂死掙紮的能力,他們在中部的山地地區給予了太平洋共和國陸軍巨大的阻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平洋共和國無論是海空軍還是陸軍都已經厭煩了這種無休止的作戰行動,他們決心加快整個戰役的進程。
2月4號太平洋共和國海軍運輸了超過16噸的燃燒彈,然後經由陸軍和空軍聯合投放在中部山地的地區,最終整個山西地區的通道全部被焚燒。
大火從2月4號一直燃燒到2月7號,在長達四天的時間裏麵,幾乎所有日本軍隊已經被火焰燒得所剩無幾,直到2月7號的時候,太平洋共和國才最終占領整個衝繩。
衝繩戰役的結束,標誌著日本對於南方各個島嶼防守的崩潰。
這個基本上可以視為日本連自己近距離的島嶼都無法防守,而衝繩戰役結束之後,太平洋共和國可以利用衝繩戰役中獲得的各種積分,來兌換足夠多的平民以及更多的軍隊,不過對於日本人來說,除了損失大量的人力之外,幾乎什麽都得不到,而且重重的失敗,也使得日本本土更加的恐慌。
日本大本營在召開的會議當中著重討論了這一次重生失敗,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大家都知道重生失敗是什麽原因,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海軍的失敗,海軍在衝繩戰役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出戰,即便日本天皇站出來要求海軍出戰,海軍也拒絕了海軍出去,覺得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現在海軍無法和太平洋共和國的軍隊作戰。
不過這樣的原因也使得海軍在陸軍和天皇以及日本政府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陸軍此時非常的憤怒,因為這相當於日本海軍把日本陸軍扔在衝繩島上不管了,而政府和天皇也顯得非常憤怒理由更加簡單,因為衝繩的失去實際上對於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伏見宮博恭王此時希望能夠發動一次反擊來為海軍爭取一定的麵子。
不過這個態度遭到了山本元帥的反對,山本元帥依舊堅持聯合艦隊必須在擁有四艘航空母艦之後才能出戰,而現在最後的兩艘航空母艦依然在日本的造船廠裏麵遙遙無期。
其實按照正常的建造順序,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新式航空母艦會在1942年的4月份左右形成四艘航空母艦的配置,但是由於太平洋共和國占領硫磺島,對日本本土進行全方位的轟炸。
這幾乎使得日本國內的工業企業無法正常運轉,日本的大型船台被當作了首要的攻擊目標。
在太平洋之後,國海空軍的聯合攻擊之下,日本聯合艦隊幾乎沒有任何的空間來生產一些大型的戰艦,即便是戰列艦現在也全部停工了,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由於日本對外的所有通道全部遭到切斷,現在日本能夠動用的資源僅僅是日本本土以及朝鮮的資源。
這些資源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消耗。
這樣多重因素疊加,最終促使日本就遭遇了一場毀滅性的失敗,而這場毀滅性的失敗也最終使得整個日本政府內部越來越懷疑這次戰爭能否繼續進行下去。
也正是在這樣的因素疊加之下,日本內閣甚至提出了一個同美國以及太平洋共和國談判的方針。
日本內部的溫和派認為現在的戰爭形勢對日本越來越不利了,不過由於德國在歐洲方向依然處於優勢地位,雖然意大利崩潰了,但是同盟國應該也會擔心德國會發動反擊,所以日本希望能夠和同盟國進行談判,並且用參加同盟國並且對德國作戰這種方式來換取同盟國,原諒日本發起對珍珠港的攻擊。
這樣的方式在日本內部有一定的爭議,日本陸軍是拚命反對這種方案的,但是日本海軍以及日本內閣並不反對,日本天皇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也是默許這種談判方案的。
由於日本還沒有對蘇聯宣戰,所以日本外相通過蘇聯和美國達成了聯係,希望能夠和美國進行談判。
不過美國方麵對於和日本談判還是沒有太大的需求的,現在太平洋方向上主要的壓力都集中在太平洋共和國身上,而美國和日本談判的話,是否要通知太平洋共和國呢?
如果要通知太平洋共和國的話,那麽很顯然會加大泄露秘密的可能性,如果美國和日本秘密談判的話,讓美國的媒體知道了,那絕對是一場腥風血雨,而另外一方麵如果不讓太平洋共和國知道的話,那麽一旦這次談判達成,美國和太平洋共和國的之間的關係,將會經曆非常巨大的波折。
在這一係列錯綜複雜的關係沒有搞清楚之前,美國政府內部無論是軍方還是政府全部都不同意和日本進行談判,僅允許美國駐蘇聯大使和日本駐蘇聯大使進行意向性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