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逐漸解決了和太平洋地區主要盟國的戰略分歧問題,現在美國終於可以把自己的主要的精力全部轉移到歐洲方向去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美國的陸軍高層策劃了一個在中東地區和非洲地區進行反擊的行動,而且雖然說現在非洲地區基本上屬於同盟國的控製當中,但是為了能夠加強對於整個歐洲的軸心國的打擊,美國決定在非洲地區投入更多的軍隊。
不過陸軍方麵的調遣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陸軍的訓練沒有完成,所以陸軍的打擊暫時還是沒法完成的,但是美國的優勢兵種空軍可以馬上就加入到戰爭當中。
美國陸航最高司令部,在和美國海航進行了相關的討論之後,決定開啟一個對於軸心國全麵打擊的,新的戰略轟炸的計劃。
該計劃被命名為風暴鳥計劃。
風暴鳥計劃主要分為三個方麵。
第一方麵,美國計劃在1941年9月之前,在英國部署超過4000架的戰略轟炸機。
這些戰略轟炸機將負責對於德國的全境戰略轟炸,其主要轟炸目標為柏林為核心的工業區以及魯爾為核心的重工業區。
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對德國的鐵路運輸,水路運輸以及造船廠重要軍工廠鋼鐵廠進行全麵空襲。
在第一階段的轟炸結束之後,第二階段的轟炸目標將是對柏林主要城區的轟炸,為了對德國造成巨大的震懾,同盟國方麵已經正式宣布取消了不對軸心國平民區進行攻擊的承諾。
除了對於以上地區的轟炸之外,部署在英國地區的轟炸機同樣還負責對西歐地區各個港口的攻擊,這些港口實際上已經全部變成了德國的軍港,之前已給同盟國造成了巨大損失的德國潛艇,就是從這些港口出發的,為了能遏製德國潛艇的攻擊,同盟國方麵決心利用空中優勢對海軍港口造成毀滅性的攻擊。
事實上在這一計劃執行之前,同盟國就已經利用英國對德國進行戰略空襲了,但是對德國進行的戰略空襲,在此前並沒有如此大的規模,此前最大規模的空襲就是由美國組織的一架500架飛機組成的集群這樣的轟炸,雖然能對德國的造成一定的威懾,但是不足以讓德國人產生非常恐懼的感覺。
除了在英國發起對德國本土的戰略轟炸之外,美國人還計劃在非洲建造第二個戰略轟炸的據點。
在非洲的第二戰略轟炸機點被選定在了突尼斯。
在突尼斯,美國此前已經修訂了兩個大型的空軍基地,按照相應的計劃,美國還會再修建三個大型的空軍基地,以便在突尼斯的美國空軍基地群可以派出超過3000架的轟炸機。
在風暴鳥計劃的第二部分當中,美國計劃利用突尼斯的空軍基地對意大利全境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德國控製區進行轟炸。
如果說德國人還是有對付戰略轟炸的相關經驗的話,那麽對於意大利來說是根本沒有對付戰略轟炸的任何相關經驗的,意大利在此之前隻經曆過英國地中海艦隊的一定時間的空襲和海上攻擊,但是由於地中海艦隊必須應對現在中東地區的戰局,所以就放鬆了對意大利的攻擊。
美國對意大利的戰略空襲主要的打擊目標是西西裏島。
雖然說意大利的主要工業生產部門都位於意大利的北方以及羅馬周圍,但是對於現在同盟國來說,想要從非洲轟炸這些地區顯然是比較困難的,還不如直接轟炸西西裏島。
除此之外轟炸西西裏島還會對意大利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懾,並且為將來可能的在西西裏島的登陸作戰掃清障礙。
第三個作戰方案則是在現在的中東地區修築幾個主要的大型空軍基地,而現在的問題在於,在中東地區,美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戰略根據地,伊拉克現在隻能在伊朗南部修築空襲基地。
美國的相關計劃是在伊朗的南部修建超過五個大型的空軍基地,屆時將提供對於中東全境的轟炸,並且在空中優勢的推進之下,美國軍隊將會快速向前推進,意圖重新恢複對伊拉克的控製。
如果美國軍隊可以恢複對伊拉克的控製的話,那麽美國的戰略轟炸的前線就可以轉移至伊拉克地區,到時候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都將會囊括在戰略轟炸的目標當中。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對於德意等軸心國的主要國家造成巨大的震懾,而且可以讓現在在中東地區為德國提供主要的後勤保障的土耳其,遭到致命的打擊。
如果說德國可以有效的防禦美國的戰略空襲,或者說德國可以在美國的戰略控製一下,繼續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那麽對於意大利和土耳其來說,他們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意大利現在雖然能夠憑借狹長的國土,在自己的最北方擁有一定的不會被同盟國轟炸到的工業生產區,但是土耳其則不同,土耳其幾乎全境都在同盟國的轟炸範圍之內。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在之前就曾經遭到過英軍的空襲,而在南部的伊茲密爾以及重要城市伊斯坦布爾更是頻繁遭到英國空軍以及蘇聯紅海軍的攻擊。
在美國的伊朗空軍基地建成之後,土耳其的中西部也將被納入到同盟國的戰略空氣當中,到時候通過土耳其的所有領土都會遭到同盟國的空襲。
雖然說現在同盟國對於軸心國的戰略空襲的準備還在進行當中,但是一旦同盟國進行完了全部的戰略空襲的準備,那麽即將對軸心國發動的戰略空襲將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空襲,也將是空前絕後的。
為了確保在戰略空襲當中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同盟國方麵還對於戰略空襲的炸彈的種類以及飛機的主要的生產技術性能,全部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以適應即將發起的對全歐洲的戰略空襲。。。
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美國的陸軍高層策劃了一個在中東地區和非洲地區進行反擊的行動,而且雖然說現在非洲地區基本上屬於同盟國的控製當中,但是為了能夠加強對於整個歐洲的軸心國的打擊,美國決定在非洲地區投入更多的軍隊。
不過陸軍方麵的調遣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陸軍的訓練沒有完成,所以陸軍的打擊暫時還是沒法完成的,但是美國的優勢兵種空軍可以馬上就加入到戰爭當中。
美國陸航最高司令部,在和美國海航進行了相關的討論之後,決定開啟一個對於軸心國全麵打擊的,新的戰略轟炸的計劃。
該計劃被命名為風暴鳥計劃。
風暴鳥計劃主要分為三個方麵。
第一方麵,美國計劃在1941年9月之前,在英國部署超過4000架的戰略轟炸機。
這些戰略轟炸機將負責對於德國的全境戰略轟炸,其主要轟炸目標為柏林為核心的工業區以及魯爾為核心的重工業區。
第一階段的目標是對德國的鐵路運輸,水路運輸以及造船廠重要軍工廠鋼鐵廠進行全麵空襲。
在第一階段的轟炸結束之後,第二階段的轟炸目標將是對柏林主要城區的轟炸,為了對德國造成巨大的震懾,同盟國方麵已經正式宣布取消了不對軸心國平民區進行攻擊的承諾。
除了對於以上地區的轟炸之外,部署在英國地區的轟炸機同樣還負責對西歐地區各個港口的攻擊,這些港口實際上已經全部變成了德國的軍港,之前已給同盟國造成了巨大損失的德國潛艇,就是從這些港口出發的,為了能遏製德國潛艇的攻擊,同盟國方麵決心利用空中優勢對海軍港口造成毀滅性的攻擊。
事實上在這一計劃執行之前,同盟國就已經利用英國對德國進行戰略空襲了,但是對德國進行的戰略空襲,在此前並沒有如此大的規模,此前最大規模的空襲就是由美國組織的一架500架飛機組成的集群這樣的轟炸,雖然能對德國的造成一定的威懾,但是不足以讓德國人產生非常恐懼的感覺。
除了在英國發起對德國本土的戰略轟炸之外,美國人還計劃在非洲建造第二個戰略轟炸的據點。
在非洲的第二戰略轟炸機點被選定在了突尼斯。
在突尼斯,美國此前已經修訂了兩個大型的空軍基地,按照相應的計劃,美國還會再修建三個大型的空軍基地,以便在突尼斯的美國空軍基地群可以派出超過3000架的轟炸機。
在風暴鳥計劃的第二部分當中,美國計劃利用突尼斯的空軍基地對意大利全境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德國控製區進行轟炸。
如果說德國人還是有對付戰略轟炸的相關經驗的話,那麽對於意大利來說是根本沒有對付戰略轟炸的任何相關經驗的,意大利在此之前隻經曆過英國地中海艦隊的一定時間的空襲和海上攻擊,但是由於地中海艦隊必須應對現在中東地區的戰局,所以就放鬆了對意大利的攻擊。
美國對意大利的戰略空襲主要的打擊目標是西西裏島。
雖然說意大利的主要工業生產部門都位於意大利的北方以及羅馬周圍,但是對於現在同盟國來說,想要從非洲轟炸這些地區顯然是比較困難的,還不如直接轟炸西西裏島。
除此之外轟炸西西裏島還會對意大利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懾,並且為將來可能的在西西裏島的登陸作戰掃清障礙。
第三個作戰方案則是在現在的中東地區修築幾個主要的大型空軍基地,而現在的問題在於,在中東地區,美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最重要的戰略根據地,伊拉克現在隻能在伊朗南部修築空襲基地。
美國的相關計劃是在伊朗的南部修建超過五個大型的空軍基地,屆時將提供對於中東全境的轟炸,並且在空中優勢的推進之下,美國軍隊將會快速向前推進,意圖重新恢複對伊拉克的控製。
如果美國軍隊可以恢複對伊拉克的控製的話,那麽美國的戰略轟炸的前線就可以轉移至伊拉克地區,到時候土耳其的大部分地區都將會囊括在戰略轟炸的目標當中。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對於德意等軸心國的主要國家造成巨大的震懾,而且可以讓現在在中東地區為德國提供主要的後勤保障的土耳其,遭到致命的打擊。
如果說德國可以有效的防禦美國的戰略空襲,或者說德國可以在美國的戰略控製一下,繼續保持一定的生存能力,那麽對於意大利和土耳其來說,他們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意大利現在雖然能夠憑借狹長的國土,在自己的最北方擁有一定的不會被同盟國轟炸到的工業生產區,但是土耳其則不同,土耳其幾乎全境都在同盟國的轟炸範圍之內。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在之前就曾經遭到過英軍的空襲,而在南部的伊茲密爾以及重要城市伊斯坦布爾更是頻繁遭到英國空軍以及蘇聯紅海軍的攻擊。
在美國的伊朗空軍基地建成之後,土耳其的中西部也將被納入到同盟國的戰略空氣當中,到時候通過土耳其的所有領土都會遭到同盟國的空襲。
雖然說現在同盟國對於軸心國的戰略空襲的準備還在進行當中,但是一旦同盟國進行完了全部的戰略空襲的準備,那麽即將對軸心國發動的戰略空襲將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略空襲,也將是空前絕後的。
為了確保在戰略空襲當中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同盟國方麵還對於戰略空襲的炸彈的種類以及飛機的主要的生產技術性能,全部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進,以適應即將發起的對全歐洲的戰略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