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山下奉文伊利安島方向發動對同盟國軍隊的牽製性攻擊的時候。
在伊利安島的同盟國軍隊,就發動了對日本軍隊的反擊。
麥克阿瑟將軍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援兵。
從1940年8月1號開始,駐紮在萊城的美軍集團軍,展開了對附近日本第20軍的攻擊。
這一次攻擊有美軍三個重型的裝甲師發起,與此同時,俾斯麥群島方向和來成的空間內將負責掩護。
在此地駐紮的日本,第20軍的第17師團。幾乎遭到了猛烈的攻擊,其所有重裝備和火炮幾乎在第一輪空襲中就全部被摧毀,而剩下的陸軍常規部隊也無法頂住美國人裝甲部隊的攻擊。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日本軍隊幾乎節節撤退。
直至整個對萊城的包圍圈全部被摧毀為止。
而這並不是日本軍隊全部的麻煩的,事實上,日本軍隊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隨著萊城的包圍,被同盟國軍隊徹底瓦解。
同盟國軍隊在整個伊利安島上的南北兩個方向,同時發起了攻擊。
在北線同盟國軍隊,主要的戰略目標是將日本軍隊,徹底驅趕到距離萊城超過一百公裏之外。
這樣可以完全保證萊城地區的安全。
在伊利安島的南部,同盟國軍隊的主要目標,則轉換成了向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西部地區發起攻擊。
而同盟國軍隊的,這個南部,目標直指山下奉文的最高指揮部。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對於同盟國的這次攻擊,根本是不可能展開反擊的。
因為同盟國的這次攻擊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無論是在攻擊的方式,攻擊時間還是,空中部隊,裝甲部隊,火炮部隊的掩護程度上,都遠超想象。
而山下奉文在遭到攻擊的第一時刻就想到了請求支援。
但是這個支援,是根本不可能到來的。
無論是日本陸軍還是日本海軍,在現在的情況之下,都是不可能對他進行支援了。
日本陸軍此時的注意力都在印度方向而日本海軍已經決定先把聯合艦隊北撤,準備在中太平洋地區和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戰了。
在沒有外部支援的情況下,山下奉文隻得下令,對自己的手下,讓他們利用自己全部的支援,節節阻擊。
要知道,山下奉文現在也不是沒有任何的優勢,山下奉文最大的優勢就是伊利安島上複雜的地形。
利用伊利安島上複雜的地形,他完全可以減緩同盟國軍隊的推進速度。
甚至可能的話,他完全可以利用島上複雜的山脈和雨林地形,完全阻止同盟國軍隊繼續向前推進,並且在某些局部地區進行一定的反攻。
但是,雖然島上有複雜的,山脈和雨林地形同盟國軍隊也做出了一定的應對,同盟國軍隊的應對,就是利用大規模的空中優勢,進行全麵的空中覆蓋。
從8月4號開始,一直到8月15號,同盟國軍隊的空中出動了上千架次的飛機,對整個,日本軍隊,駐防的山脈和雨林地區進行了狂轟亂炸。
與此同時,美國軍隊的陸軍部隊也對雨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放火燒山行動。
雖然說由於處於熱帶地區,伊利安島上的,氣候條件整體上比較潮濕,而且有的時候還在下雨,導致了美國軍隊的火攻行動,沒有那麽大的成效。
但是這依然讓日本軍隊陷入到了進一步的困境當中。
除此之外,同盟國軍隊的進攻也選擇在了,比較幹燥,並且地形比較簡單的地區,那就是沿海地區。
截止到8月16號為止,同盟國軍隊在南北兩翼均取得了巨大戰果。
在南線同盟國軍隊將日本軍隊完全趕出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
而在北線,同盟國軍隊,除了完全控製了萊城周圍的幾個重要的戰略據點之外,還成功的向南向西推進了一定的距離。
在整個戰役落下帷幕的時候,日本軍隊在伊利安島上的戰略攻擊形式,已經處於了非常危急的狀態。
與此同時,山下奉文還麵臨著一個更加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他的補給線很有可能遭到同盟國海軍的切斷。
在日本聯合艦隊迴到本土之後,準備進行,中太平洋戰役的同時,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這個時候已經繼續出動了,在得到準確情報,日本聯合艦隊已經不在相關海域的情況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自然是可以肆意妄為的。
而且由於得到了美國人的一艘航空母艦支援,現在太平洋共和國是有雙航母戰鬥群的。
在同盟國的陸軍發起反擊的同時,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也對整個日本軍隊的補給線進行了打擊。
從8月5號開始,山下根本就沒有接到任何從本土來的運輸船了。
日本軍隊雖然說還有一定的存量,但是現在日本隊麵臨的問題可是非常嚴峻的,日本軍隊在8月16號以後不得不下令,前線的部隊隻能使用,少量的武器彈藥。
而且日本軍隊的外來物資,持續枯竭,導致日本軍隊必須把大量的軍工生產放在伊利安島上進行。
日本軍隊在伊利安島上不是沒有軍工生產線,事實上伊利安島上有之前美國人撤退過程當中,留下的一些小型工廠。
但是問題在於,這些小型工廠隻能生產普通的子彈,連迫擊炮都無法生產。
在這種情形之下,這些小型的軍火工廠對於日本境內的補給作用,幾乎是相當於沒有的。
除此之外,更加令整個日本之行,非常驚慌的一點是,同盟國軍隊除了摧毀了補給線之外,還對,日本軍隊現在控製下的伊利安島上的幾個重要港口進行了全麵攻擊。
這也就代表了,即便後麵同盟國的海軍封鎖撤除了,那麽日本軍隊想得到足夠的估計,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他們必須要首先修好自己控製之下的那些港口。
這也就導致了作為伊利安島上的日本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基本上在整個戰役進行的過程當中,一直都沒有怎麽睡過。。。
在伊利安島的同盟國軍隊,就發動了對日本軍隊的反擊。
麥克阿瑟將軍已經獲得了足夠多的援兵。
從1940年8月1號開始,駐紮在萊城的美軍集團軍,展開了對附近日本第20軍的攻擊。
這一次攻擊有美軍三個重型的裝甲師發起,與此同時,俾斯麥群島方向和來成的空間內將負責掩護。
在此地駐紮的日本,第20軍的第17師團。幾乎遭到了猛烈的攻擊,其所有重裝備和火炮幾乎在第一輪空襲中就全部被摧毀,而剩下的陸軍常規部隊也無法頂住美國人裝甲部隊的攻擊。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日本軍隊幾乎節節撤退。
直至整個對萊城的包圍圈全部被摧毀為止。
而這並不是日本軍隊全部的麻煩的,事實上,日本軍隊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隨著萊城的包圍,被同盟國軍隊徹底瓦解。
同盟國軍隊在整個伊利安島上的南北兩個方向,同時發起了攻擊。
在北線同盟國軍隊,主要的戰略目標是將日本軍隊,徹底驅趕到距離萊城超過一百公裏之外。
這樣可以完全保證萊城地區的安全。
在伊利安島的南部,同盟國軍隊的主要目標,則轉換成了向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西部地區發起攻擊。
而同盟國軍隊的,這個南部,目標直指山下奉文的最高指揮部。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對於同盟國的這次攻擊,根本是不可能展開反擊的。
因為同盟國的這次攻擊是經過,精心策劃的,無論是在攻擊的方式,攻擊時間還是,空中部隊,裝甲部隊,火炮部隊的掩護程度上,都遠超想象。
而山下奉文在遭到攻擊的第一時刻就想到了請求支援。
但是這個支援,是根本不可能到來的。
無論是日本陸軍還是日本海軍,在現在的情況之下,都是不可能對他進行支援了。
日本陸軍此時的注意力都在印度方向而日本海軍已經決定先把聯合艦隊北撤,準備在中太平洋地區和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戰了。
在沒有外部支援的情況下,山下奉文隻得下令,對自己的手下,讓他們利用自己全部的支援,節節阻擊。
要知道,山下奉文現在也不是沒有任何的優勢,山下奉文最大的優勢就是伊利安島上複雜的地形。
利用伊利安島上複雜的地形,他完全可以減緩同盟國軍隊的推進速度。
甚至可能的話,他完全可以利用島上複雜的山脈和雨林地形,完全阻止同盟國軍隊繼續向前推進,並且在某些局部地區進行一定的反攻。
但是,雖然島上有複雜的,山脈和雨林地形同盟國軍隊也做出了一定的應對,同盟國軍隊的應對,就是利用大規模的空中優勢,進行全麵的空中覆蓋。
從8月4號開始,一直到8月15號,同盟國軍隊的空中出動了上千架次的飛機,對整個,日本軍隊,駐防的山脈和雨林地區進行了狂轟亂炸。
與此同時,美國軍隊的陸軍部隊也對雨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放火燒山行動。
雖然說由於處於熱帶地區,伊利安島上的,氣候條件整體上比較潮濕,而且有的時候還在下雨,導致了美國軍隊的火攻行動,沒有那麽大的成效。
但是這依然讓日本軍隊陷入到了進一步的困境當中。
除此之外,同盟國軍隊的進攻也選擇在了,比較幹燥,並且地形比較簡單的地區,那就是沿海地區。
截止到8月16號為止,同盟國軍隊在南北兩翼均取得了巨大戰果。
在南線同盟國軍隊將日本軍隊完全趕出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
而在北線,同盟國軍隊,除了完全控製了萊城周圍的幾個重要的戰略據點之外,還成功的向南向西推進了一定的距離。
在整個戰役落下帷幕的時候,日本軍隊在伊利安島上的戰略攻擊形式,已經處於了非常危急的狀態。
與此同時,山下奉文還麵臨著一個更加巨大的危機,那就是他的補給線很有可能遭到同盟國海軍的切斷。
在日本聯合艦隊迴到本土之後,準備進行,中太平洋戰役的同時,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這個時候已經繼續出動了,在得到準確情報,日本聯合艦隊已經不在相關海域的情況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自然是可以肆意妄為的。
而且由於得到了美國人的一艘航空母艦支援,現在太平洋共和國是有雙航母戰鬥群的。
在同盟國的陸軍發起反擊的同時,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艦隊,也對整個日本軍隊的補給線進行了打擊。
從8月5號開始,山下根本就沒有接到任何從本土來的運輸船了。
日本軍隊雖然說還有一定的存量,但是現在日本隊麵臨的問題可是非常嚴峻的,日本軍隊在8月16號以後不得不下令,前線的部隊隻能使用,少量的武器彈藥。
而且日本軍隊的外來物資,持續枯竭,導致日本軍隊必須把大量的軍工生產放在伊利安島上進行。
日本軍隊在伊利安島上不是沒有軍工生產線,事實上伊利安島上有之前美國人撤退過程當中,留下的一些小型工廠。
但是問題在於,這些小型工廠隻能生產普通的子彈,連迫擊炮都無法生產。
在這種情形之下,這些小型的軍火工廠對於日本境內的補給作用,幾乎是相當於沒有的。
除此之外,更加令整個日本之行,非常驚慌的一點是,同盟國軍隊除了摧毀了補給線之外,還對,日本軍隊現在控製下的伊利安島上的幾個重要港口進行了全麵攻擊。
這也就代表了,即便後麵同盟國的海軍封鎖撤除了,那麽日本軍隊想得到足夠的估計,也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他們必須要首先修好自己控製之下的那些港口。
這也就導致了作為伊利安島上的日本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山下奉文基本上在整個戰役進行的過程當中,一直都沒有怎麽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