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日本突然進攻印度是在伊裏安島戰役之後,此時無論是太平洋方向上的哪個國家都處於,休整的狀態,太平洋共和國正急忙的,進行自己本土的調整,並且用於培訓新的士兵。
而澳大利亞人則也正在專注於自己在俾斯麥群島上的防禦,並且,建設新的沿北部的防禦線以及新的飛機場。
美國人現在都是最忙的,美國人一方麵需要重建太平洋艦隊,另一方麵則需要把自己強大的陸軍部隊運到澳大利亞去,以便在澳大利亞作為,遠東地區的總基地向日本發動反擊。
雖然說澳大利亞人和英國人是,非常親密的關係,但是日本進攻印度對澳大利亞人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這總比進攻澳大利亞要好得多。
而位於太平洋共和國來說,這也是一個好消息,太平洋共和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日本集中力量攻擊所羅門群島方向,在日本學定分兵進攻印度的情況之下,自然再好不過了。
而對於美國人來說,美國現在的,對於日本的這個行動,並沒有表示什麽態度,雖然說美國人現在內心是非常喜悅的,甚至是幸災樂禍的,但是畢竟和英國人是,盟友關係,美國人還不至於這樣的落井下石。
雖然如此,但是美國人在英國人麵前表現出來的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畢竟,印度方向從來都是英國人的戰場,對於英國人在這個方向上的投入,美國人自然是不管的。
而且根據之前在夏威夷作戰會議上的,各方條件,英國人不會對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提供支援,但是英國人也確保自己的印度方向,會給日本人一些牽製,但是人在,之前的太平洋戰爭當中,英國人沒有給日本人任何壓力,導致日本人可以從容的向太平洋地區增兵,這已經讓美國人十分的不快了。
雖然說英國人可以裝傻,到底在殖民之前已經得罪過美國人的情況之下,也要向美國人要援助,但是美國人也完全可以不理英國人的這個要求,畢竟美國人現在也需要自己積攢自己的力量,並且武裝自己的盟友。
但是英國人並不在這個武裝之間,既然英國人認為德國已經進攻蘇聯了,他已經在歐洲方向不存在主要危險了,那麽自然也不需要美國人的援助了。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為什麽要主動貼上去呢?
除了太平洋地區多個國家,對於日本進攻印度的態度之外,其他國家對於日本進攻印度也是有很多想法的。
對於德國人來說,現在德國人已經被搞得焦頭爛額了。
一方麵德國需要在正麵戰場上對抗蘇聯,另一方麵由於意大利人倉促的進攻性,而導致德國被拖入了希臘戰場當中,而雖然德國配合意大利人可以很快的就幹掉希臘,但是希臘人現在把政府遷到了克裏特島上,由於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存在,英國人在地中海地區擁有強大的製海權,所以說克裏特島依然是比較安全的。
當然,如果德國又是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大量的空降部隊的話,那麽克裏特島最終也是無法幸存下來的,不過我對在同蘇聯進行生死大搏殺的情況之下,德國人能否在這個方向上,拿出足夠的兵力,是值得懷疑的。
現在對於,日本突然進攻印度德國,還是有一絲期待的,德國人的期待,就是希望英國人能夠把在地中海的力量,向印度方向調整一些,這樣大概可以減輕一下德國在這個方向所遭受到的壓力,並且為德國將來可能進攻克裏特島的行動提供一些可能性。
而意大利人對於這次行動則是非常的高興,意大利人由於之前被英國人在地中海打了一張,而意大利海軍損失慘重,所以意大利人現在不敢正麵的和英國人對抗,所以,隻能指望其他國家和英國人對抗,而德國海軍力量又不是特別強大,所以唯一值得指望的就是日本人了。
日本人也不孚眾望,終於進攻的印度,如果日本人進攻印度的話,那麽必然會和英國人在印度洋發生衝突的。
這樣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區的壓力就沒有之前那麽巨大,畢竟雖然德國也要遭到地中海方向的壓力,但是德國本土可是遠在歐洲北部的,而意大利的本土卻是在地中海的,而且意大利海岸線賊長,非常容易遭到英國人的攻擊。
除了軸心國兩國的態度之外,另外一個對這個事件非常關心的就是蘇聯了,蘇聯人現在對於日本進攻印度,是非常厭惡的。
斯大林同誌對於日本的這個行為,曾經直接表達過批評,因為斯大林同誌認為英國人是可以拉攏的,畢竟英國和德國此前就已經交戰了,在蘇聯和德國進行作戰的過程中,蘇聯雖然前期占了一些優勢,現在也已經處於劣勢了,所以斯大林同誌急需其他方麵的援助,他需要同英國搞好關係。
而日本進攻印度將牽扯英國大量的精力,這將使得本來就在歐洲方向投入精力不算多的英國人,更少的投入方向,而是本來蘇聯還是指望英國人在歐洲,方向給德國一些牽製的,這樣一來蘇聯的計劃就泡湯了,所以斯大林同誌當然對日本人沒有什麽好感。
不過雖然斯大林同誌對日本沒有什麽好感,但是無論是斯大林同誌自己還是政治局的其他成員,都沒有指望英國人能夠在歐洲戰場上給予蘇聯決定性的幫助,畢竟,英國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也是蘇聯的敵人,英國隻能當做一部分的,幫助,不能夠,成為蘇聯的決定性支持力量。
蘇聯的決定性的支持力量依然是蘇聯紅軍!
而除了這些主要國家的態度之外,向伊朗,伊拉克這些國家,對於,日本突然進攻印度也是比較好持歡迎態度的,因為這會使得英國人本來集中在中東地中海方向的力量轉移至印度方向,會減輕他們的外交壓力。
而澳大利亞人則也正在專注於自己在俾斯麥群島上的防禦,並且,建設新的沿北部的防禦線以及新的飛機場。
美國人現在都是最忙的,美國人一方麵需要重建太平洋艦隊,另一方麵則需要把自己強大的陸軍部隊運到澳大利亞去,以便在澳大利亞作為,遠東地區的總基地向日本發動反擊。
雖然說澳大利亞人和英國人是,非常親密的關係,但是日本進攻印度對澳大利亞人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這總比進攻澳大利亞要好得多。
而位於太平洋共和國來說,這也是一個好消息,太平洋共和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日本集中力量攻擊所羅門群島方向,在日本學定分兵進攻印度的情況之下,自然再好不過了。
而對於美國人來說,美國現在的,對於日本的這個行動,並沒有表示什麽態度,雖然說美國人現在內心是非常喜悅的,甚至是幸災樂禍的,但是畢竟和英國人是,盟友關係,美國人還不至於這樣的落井下石。
雖然如此,但是美國人在英國人麵前表現出來的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畢竟,印度方向從來都是英國人的戰場,對於英國人在這個方向上的投入,美國人自然是不管的。
而且根據之前在夏威夷作戰會議上的,各方條件,英國人不會對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提供支援,但是英國人也確保自己的印度方向,會給日本人一些牽製,但是人在,之前的太平洋戰爭當中,英國人沒有給日本人任何壓力,導致日本人可以從容的向太平洋地區增兵,這已經讓美國人十分的不快了。
雖然說英國人可以裝傻,到底在殖民之前已經得罪過美國人的情況之下,也要向美國人要援助,但是美國人也完全可以不理英國人的這個要求,畢竟美國人現在也需要自己積攢自己的力量,並且武裝自己的盟友。
但是英國人並不在這個武裝之間,既然英國人認為德國已經進攻蘇聯了,他已經在歐洲方向不存在主要危險了,那麽自然也不需要美國人的援助了。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為什麽要主動貼上去呢?
除了太平洋地區多個國家,對於日本進攻印度的態度之外,其他國家對於日本進攻印度也是有很多想法的。
對於德國人來說,現在德國人已經被搞得焦頭爛額了。
一方麵德國需要在正麵戰場上對抗蘇聯,另一方麵由於意大利人倉促的進攻性,而導致德國被拖入了希臘戰場當中,而雖然德國配合意大利人可以很快的就幹掉希臘,但是希臘人現在把政府遷到了克裏特島上,由於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存在,英國人在地中海地區擁有強大的製海權,所以說克裏特島依然是比較安全的。
當然,如果德國又是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投入大量的空降部隊的話,那麽克裏特島最終也是無法幸存下來的,不過我對在同蘇聯進行生死大搏殺的情況之下,德國人能否在這個方向上,拿出足夠的兵力,是值得懷疑的。
現在對於,日本突然進攻印度德國,還是有一絲期待的,德國人的期待,就是希望英國人能夠把在地中海的力量,向印度方向調整一些,這樣大概可以減輕一下德國在這個方向所遭受到的壓力,並且為德國將來可能進攻克裏特島的行動提供一些可能性。
而意大利人對於這次行動則是非常的高興,意大利人由於之前被英國人在地中海打了一張,而意大利海軍損失慘重,所以意大利人現在不敢正麵的和英國人對抗,所以,隻能指望其他國家和英國人對抗,而德國海軍力量又不是特別強大,所以唯一值得指望的就是日本人了。
日本人也不孚眾望,終於進攻的印度,如果日本人進攻印度的話,那麽必然會和英國人在印度洋發生衝突的。
這樣意大利在地中海地區的壓力就沒有之前那麽巨大,畢竟雖然德國也要遭到地中海方向的壓力,但是德國本土可是遠在歐洲北部的,而意大利的本土卻是在地中海的,而且意大利海岸線賊長,非常容易遭到英國人的攻擊。
除了軸心國兩國的態度之外,另外一個對這個事件非常關心的就是蘇聯了,蘇聯人現在對於日本進攻印度,是非常厭惡的。
斯大林同誌對於日本的這個行為,曾經直接表達過批評,因為斯大林同誌認為英國人是可以拉攏的,畢竟英國和德國此前就已經交戰了,在蘇聯和德國進行作戰的過程中,蘇聯雖然前期占了一些優勢,現在也已經處於劣勢了,所以斯大林同誌急需其他方麵的援助,他需要同英國搞好關係。
而日本進攻印度將牽扯英國大量的精力,這將使得本來就在歐洲方向投入精力不算多的英國人,更少的投入方向,而是本來蘇聯還是指望英國人在歐洲,方向給德國一些牽製的,這樣一來蘇聯的計劃就泡湯了,所以斯大林同誌當然對日本人沒有什麽好感。
不過雖然斯大林同誌對日本沒有什麽好感,但是無論是斯大林同誌自己還是政治局的其他成員,都沒有指望英國人能夠在歐洲戰場上給予蘇聯決定性的幫助,畢竟,英國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也是蘇聯的敵人,英國隻能當做一部分的,幫助,不能夠,成為蘇聯的決定性支持力量。
蘇聯的決定性的支持力量依然是蘇聯紅軍!
而除了這些主要國家的態度之外,向伊朗,伊拉克這些國家,對於,日本突然進攻印度也是比較好持歡迎態度的,因為這會使得英國人本來集中在中東地中海方向的力量轉移至印度方向,會減輕他們的外交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