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正在一線奮戰的軍人們,各位正在堅守在各自崗位的政府工作人員,工人,農民。


    各位光榮的太平洋共和國公民們。


    戰爭已經進行了七個多月了,在七個多月的戰爭當中,光榮的太平洋共和國的士兵和盟國的士兵們一起阻止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並且成功的保衛了太平洋共和國安全!


    我們已經挫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但是帝國主義力量依然非常強大,我們依然要為將來持久作戰做好準備!


    不過我依然堅信,帝國主義是無法戰勝的我們的!


    邪惡是永遠無法戰勝正義的,最終的勝利必將是由我們光榮的太平洋共和國公民們獲得!”


    1940年6月20號,太平洋共和國最高領袖陸航,在太平洋共和國首都洛川的共和國宮發表了對全體政府高級人員的講話。


    同時,這次講話也對整個太平洋共和國全體公民廣播。


    這次講話的時機選擇在了伊利安島戰役結束之後,日本的第一次擴張行動徹底被終止。


    同盟國基本上保證了所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以及伊利安島南部地區的安全,事實上形成了圍繞太平洋共和國的一道屏障。


    在這種情況下,太平洋共和國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


    不需要像之前那樣擔驚受怕,十分擔憂,日本人直接攻擊到太平洋共和國的本土,對於太平洋共和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在伊利安島戰役結束之後,同盟國方麵進行了一些戰役的調整,但是這些戰役部署的調整隻不過是微微的調整而已。


    這些調整包括,整個太平洋地區指揮機構的調整。


    本來作為太平洋地區最高指揮官的麥克阿瑟將軍,將自己的司令部從莫爾茲比港遷走,遷往了澳大利亞。


    而在莫爾茲比港的原司令部,則進行了整合,調整成了近距離指揮,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作戰的地區司令部。


    而這個司令部在此之後,將不會負責俾斯麥群島和所羅門群島的協調工作,俾斯麥群島和所羅門群島以及其他的太平洋地區群島島嶼防守的協調工作全部轉移給了,現在位於澳大利亞達爾文的,麥克阿瑟將軍的司令部。


    事實上,這一次司令部的調整,並不是因為麥克阿瑟將軍遠離前線,因為實際上澳大利亞達爾文距離前線是比莫爾茲比港,距離前線稍微要近一點的。


    這一次的調整,主要是因為麥克阿瑟將軍想要繞開伊利安島的,複雜雨林地形,希望能夠在獲得海軍增援之後,從澳大利亞達爾文直接出發,進攻印度尼西亞的其他島嶼,比如說最重要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


    除了麥克阿瑟的司令部調整之外,太平洋共和國自己的司令部也進行了調整。


    由於在此之前,太平洋共和國在伊利安島上的陸軍部隊,全部是由伊利安島上的最高指揮官指揮等,最開始是由,淩笑負責的,在淩笑被撤職之後,又有林立負責。


    而這實際上是不符合整個太平洋共和國,陸軍指揮架構的,事實上直接由陸軍副司令指揮,前線部隊也是不符合各國一般做法的。


    所以說,在伊裏安島戰役結束之後,日本人施加的戰略壓力減輕之後,太平洋共和國直接將自己的陸軍部隊從伊利安島撤迴到了所羅門群島。


    在撤迴到所羅門群島之後,這些陸軍部隊首先進行了整編和第二輪的修整工作。


    征兵工作主要是把擁有足夠作戰經驗的相關士兵打散到其他沒有作戰經驗的士兵當中。


    經過長達半年的發展之後,整個太平洋共和國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37萬人。


    在此基礎上,由於處於戰爭當中,所以說太平洋共和國征兵的力度一直都很大,而且由於有文明成長係統的幫助,所以說太平洋共和國不需要將大量的人口固定在經濟發展方向。


    所以最終整個37萬人的太平洋共和國本土,居然可以征招出,接近7萬人的作戰部隊。


    可以說這基本上是1:5到1:6之間是非常大的比例。


    一般國家當然是無法承受這樣巨大的征兵比例的。


    除了如此多的陸軍規模之外,太平洋共和國,還在其他的方麵取得了更大的進展,在太平洋共和國的海軍建設方麵,除了之前機動艦隊的那些,戰艦之外,太平洋共和國自己,還設計了一款獨立的航空母艦,不過這款獨立的航空母艦還在鋪設龍骨的階段。


    至於其他的海軍戰艦,太平洋共和國的造船廠已經有基本上能夠生產全類型的能力了,隻不過造船廠的船台還不夠多,無法大量生產而已。


    在現階段,太平洋共和國還是需要指望美國人的海軍部隊,提供支援。


    在空軍方麵,由於整個伊利安島戰役期間,同盟國方麵的空軍損失極其慘重,為了能夠同時防守注伊裏安島,俾斯麥群島,並且應對日本聯合艦隊的攻擊,同盟國方麵對於空間的調整及其頻繁,這也導致了空軍大量的損失。


    作為同盟國空軍當中的一份子,太平洋共和國的空軍,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太平洋共和國的空軍由於是最早抵達伊利安島的,所以說在伊利安島作戰當中,太平過後的空軍承擔了主要的,空中打擊和維持製空權任務。


    在此情況之下,太平洋共和國的空軍損失了超過50%的作戰飛機,和20%的飛行員。


    作戰飛機在太平洋共和國,軍方看來是沒有什麽大不了的,畢竟這些飛機隻要有資源,有時間就可以生產出來,但是飛行員的損失卻是痛徹心扉的。


    為了能夠盡快的彌補飛行員的損失,太平洋共和國軍方采取了在征兵的過程中,優先征招飛行員,並且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新飛行員的訓練當中。


    而且在太平洋共和國內部也達成了在之後的作戰當中,太平洋共和國空軍不會接受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


    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會給空中部隊造成巨大的影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明成長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虹螳螂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虹螳螂蝦並收藏文明成長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