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麥克阿瑟來說,最近幾天時間裏他的到的全部都是噩耗。
11月12號,日本軍隊發動對東南亞的突然攻擊的時候。日本第17師團同步發動的對菲律賓的登陸作戰。
最開始第17師團在呂宋島北部登陸,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將軍還打算派出自己的空軍,對登陸的日本隊員進行轟炸。
但是,無論是馬尼拉周圍的空軍基地還是在菲律賓其他地區的航空基地,均向麥克阿瑟報告了其遭到日本空軍的轟炸的消息。
在菲律賓戰役爆發的僅僅兩天時間內,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就對菲律賓的美國空軍基地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阿瑟將軍隻能寄希望於自己的陸軍部隊,可以阻止對方的進攻。
所以麥克阿瑟將自己手下的美菲聯軍部署在了馬尼拉以北,節節抗擊登陸的第17師團。
而第17師團的師團長本間雅晴在登陸的第一時間,並沒有選擇立即發動對馬尼拉的攻擊,而是選擇了等待其他部隊到位。
根據日本大本營對菲律賓戰役的規劃,第17師團將在呂宋島北部登陸,而與此同時由高木正雄率領的第18師團將在呂宋島南部登陸,已構成南北夾擊馬尼拉的鉗形攻勢。
11月13號,高木正雄率領的第18師團,在呂宋島南部登陸,並開始,占領周邊機場,以擴大戰果。
與此同時,日本空軍從台灣大規模的向菲律賓轉移。
在此過程之中,麥克阿瑟將軍並不是沒有進行任何的部署,相反他已經下令呂宋島南部的美軍和菲律賓當地部隊,必須死戰到底不得後退。
但是菲律賓當地的部隊,並沒有想要為美國人付出生命的意識。
他們在日本的攻擊之下,很快就崩潰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呂宋島的形勢急轉直下,麥克阿瑟隻能寄希望於自己在馬尼拉周圍的防禦,可以取得重大效果,這樣才能確保,菲律賓不被日本完全占領。
除了對呂宋島的登陸之外,日本軍隊還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島和其他的群島進行了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有武田忠信率領的日本第22師團發動了對棉蘭老島登陸,在棉蘭老島登陸之後,其在11月14號即占領了棉蘭老島上的重要城市,達沃。
並且成功的摧毀了在棉蘭老島駐紮的美菲聯軍。從南麵切斷了美國軍隊向菲律賓北部的增援路線。
而與此同時,淩笑率領的,8000人的部隊正在洛川號航空母艦所在的海軍編隊的護航下,向著棉蘭老島前進。
由於此時已經得知了日本發動了對呂宋島的南北夾擊,所以說現在在呂宋島登陸已經是不可實現的了。
根據,陸航方麵的最高指示,淩笑打算帶領自己的部隊在棉蘭老島登陸,盡可能地守住棉蘭老島,拖延日本進軍東南亞的時間。
11月15號,淩笑率領的部隊在航空母艦的掩護下,有驚無險的在棉蘭老島南部登陸。
而此時,由武田忠信帶領的第22師團,已經占領了棉蘭老島的大部分地區。
第22師團擁有高達名的作戰人員,而且配屬了相關的海軍作戰部隊。
在這種情況之下,淩笑希望能夠獲得海軍方麵的增援,以對抗第22師團。
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方麵非常的為難,是否留在菲律賓這條危險的地方,掩護陸軍的作戰行動。
最終在經過一致討論之後決定。在日本聯合艦隊發動對東南亞的進攻之前,海軍可以留在菲律賓方向,掩護陸軍的作戰計劃。
而一旦日本聯合艦隊發動了對菲律賓的攻擊,那麽,海軍就隻能撤退了,至於到時候陸軍是否跟著一起撤退,要依據當時的情況而定。
畢竟為了堅守住文明成長係統給出的時間線,陸航方麵不能向著本土方向大踏步的後退。
陸航方麵至少要保證在1940年7月1號之前,日本人不能踏進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
淩笑已經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登陸的消息,並沒有被日本人所得知。
而搞笑的是日本人最開始知道這個消息,還是從美國這方麵得知了,麥克阿瑟將軍在撤退的過程中,無意間把這個情報暴露給了日本人。。。
此時的麥克阿瑟,在得知淩笑已經帶領部隊在菲律賓南部登陸之後,感到了一絲欣慰。
這至少是在,一大堆壞消息中唯一一個好消息。但是這個好消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麥克阿瑟將軍現在急需大部隊的直接增員,而此時,無論是澳大利亞的援軍,還是美國的援軍,都在千裏之外。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阿瑟隻能指望自己首先守住馬尼拉。
此時,在菲律賓的美菲聯軍和日本軍隊的力量對比,是相差非常懸殊的。
雖然美菲聯軍擁有13萬的部隊,但是美國軍隊隻有2萬人,剩下11萬都是菲律賓部隊,菲律賓的部隊的作戰能力,基本上也就跟英印軍的作戰實力相差無幾。
而日本第17師團第18師團,兩個師團,總計擁有4萬的作戰兵力,這隻是第一批登陸的部隊。
根據日本大本營的規劃,在第一批登陸完成之後,為了快速占領整個菲律賓地區,日本計劃投入,另外的四個師團,如果算上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登陸的第22師團,日本在菲律賓戰役中動用的總兵力將高達10萬人。
在剛剛登陸的時候,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菲聯軍並沒有做好對馬尼拉的防禦準備,但是這個時候對方的指揮官也給了麥克阿瑟一個,非常大的漏洞。
作為這次攻擊戰役的最高指揮官,日本第17師團師團長兼任菲律賓戰役最高指揮官,本間雅晴。
此時在給大本營的電報中,居然表示,由於有美菲聯軍的數量過於龐大,所以他準備等待後續部隊的抵達,才會對馬尼拉發動攻擊。
本田雅晴的這一行為,使得日本失去了快速,結束菲律賓戰役的機會。。。
11月12號,日本軍隊發動對東南亞的突然攻擊的時候。日本第17師團同步發動的對菲律賓的登陸作戰。
最開始第17師團在呂宋島北部登陸,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將軍還打算派出自己的空軍,對登陸的日本隊員進行轟炸。
但是,無論是馬尼拉周圍的空軍基地還是在菲律賓其他地區的航空基地,均向麥克阿瑟報告了其遭到日本空軍的轟炸的消息。
在菲律賓戰役爆發的僅僅兩天時間內,日本陸海軍航空兵就對菲律賓的美國空軍基地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阿瑟將軍隻能寄希望於自己的陸軍部隊,可以阻止對方的進攻。
所以麥克阿瑟將自己手下的美菲聯軍部署在了馬尼拉以北,節節抗擊登陸的第17師團。
而第17師團的師團長本間雅晴在登陸的第一時間,並沒有選擇立即發動對馬尼拉的攻擊,而是選擇了等待其他部隊到位。
根據日本大本營對菲律賓戰役的規劃,第17師團將在呂宋島北部登陸,而與此同時由高木正雄率領的第18師團將在呂宋島南部登陸,已構成南北夾擊馬尼拉的鉗形攻勢。
11月13號,高木正雄率領的第18師團,在呂宋島南部登陸,並開始,占領周邊機場,以擴大戰果。
與此同時,日本空軍從台灣大規模的向菲律賓轉移。
在此過程之中,麥克阿瑟將軍並不是沒有進行任何的部署,相反他已經下令呂宋島南部的美軍和菲律賓當地部隊,必須死戰到底不得後退。
但是菲律賓當地的部隊,並沒有想要為美國人付出生命的意識。
他們在日本的攻擊之下,很快就崩潰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呂宋島的形勢急轉直下,麥克阿瑟隻能寄希望於自己在馬尼拉周圍的防禦,可以取得重大效果,這樣才能確保,菲律賓不被日本完全占領。
除了對呂宋島的登陸之外,日本軍隊還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島和其他的群島進行了大規模的登陸作戰。
有武田忠信率領的日本第22師團發動了對棉蘭老島登陸,在棉蘭老島登陸之後,其在11月14號即占領了棉蘭老島上的重要城市,達沃。
並且成功的摧毀了在棉蘭老島駐紮的美菲聯軍。從南麵切斷了美國軍隊向菲律賓北部的增援路線。
而與此同時,淩笑率領的,8000人的部隊正在洛川號航空母艦所在的海軍編隊的護航下,向著棉蘭老島前進。
由於此時已經得知了日本發動了對呂宋島的南北夾擊,所以說現在在呂宋島登陸已經是不可實現的了。
根據,陸航方麵的最高指示,淩笑打算帶領自己的部隊在棉蘭老島登陸,盡可能地守住棉蘭老島,拖延日本進軍東南亞的時間。
11月15號,淩笑率領的部隊在航空母艦的掩護下,有驚無險的在棉蘭老島南部登陸。
而此時,由武田忠信帶領的第22師團,已經占領了棉蘭老島的大部分地區。
第22師團擁有高達名的作戰人員,而且配屬了相關的海軍作戰部隊。
在這種情況之下,淩笑希望能夠獲得海軍方麵的增援,以對抗第22師團。
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方麵非常的為難,是否留在菲律賓這條危險的地方,掩護陸軍的作戰行動。
最終在經過一致討論之後決定。在日本聯合艦隊發動對東南亞的進攻之前,海軍可以留在菲律賓方向,掩護陸軍的作戰計劃。
而一旦日本聯合艦隊發動了對菲律賓的攻擊,那麽,海軍就隻能撤退了,至於到時候陸軍是否跟著一起撤退,要依據當時的情況而定。
畢竟為了堅守住文明成長係統給出的時間線,陸航方麵不能向著本土方向大踏步的後退。
陸航方麵至少要保證在1940年7月1號之前,日本人不能踏進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
淩笑已經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登陸的消息,並沒有被日本人所得知。
而搞笑的是日本人最開始知道這個消息,還是從美國這方麵得知了,麥克阿瑟將軍在撤退的過程中,無意間把這個情報暴露給了日本人。。。
此時的麥克阿瑟,在得知淩笑已經帶領部隊在菲律賓南部登陸之後,感到了一絲欣慰。
這至少是在,一大堆壞消息中唯一一個好消息。但是這個好消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麥克阿瑟將軍現在急需大部隊的直接增員,而此時,無論是澳大利亞的援軍,還是美國的援軍,都在千裏之外。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麥克阿瑟隻能指望自己首先守住馬尼拉。
此時,在菲律賓的美菲聯軍和日本軍隊的力量對比,是相差非常懸殊的。
雖然美菲聯軍擁有13萬的部隊,但是美國軍隊隻有2萬人,剩下11萬都是菲律賓部隊,菲律賓的部隊的作戰能力,基本上也就跟英印軍的作戰實力相差無幾。
而日本第17師團第18師團,兩個師團,總計擁有4萬的作戰兵力,這隻是第一批登陸的部隊。
根據日本大本營的規劃,在第一批登陸完成之後,為了快速占領整個菲律賓地區,日本計劃投入,另外的四個師團,如果算上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登陸的第22師團,日本在菲律賓戰役中動用的總兵力將高達10萬人。
在剛剛登陸的時候,麥克阿瑟指揮的美菲聯軍並沒有做好對馬尼拉的防禦準備,但是這個時候對方的指揮官也給了麥克阿瑟一個,非常大的漏洞。
作為這次攻擊戰役的最高指揮官,日本第17師團師團長兼任菲律賓戰役最高指揮官,本間雅晴。
此時在給大本營的電報中,居然表示,由於有美菲聯軍的數量過於龐大,所以他準備等待後續部隊的抵達,才會對馬尼拉發動攻擊。
本田雅晴的這一行為,使得日本失去了快速,結束菲律賓戰役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