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軍快速擊垮芬蘭軍隊,並且成功的將芬蘭變成蘇維埃聯盟的加盟共和國這一結果在國際軍事觀察家看來並不是太出乎預料。
雖然說,之前有的軍事觀察家認為,大清洗運動破壞了蘇聯紅軍的基層組織,紅軍很有可能在芬蘭人建設已久的曼納海姆防線上吃一個大虧。
但是,蘇聯紅軍用輝煌的戰績狠狠的打了那些軍事觀察家的臉。
同時,蘇聯紅軍的戰績也對其他國家形成了巨大的震懾。
尤其是對德國和日本形成的震懾。
在蘇聯輕鬆解決掉芬蘭之後,為了確保在進攻英法的時候,德國不會遭到蘇聯的攻擊。
希特勒和斯大林進行了密切的溝通。
在第三帝國和蘇聯簽署的新的秘密條約之中,雙反重新確認了雙方在東歐的勢力邊界。
在這份秘密條約當中,希特勒已經準備承認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東部波蘭,以及對羅馬尼亞的控製權。
甚至於對於斯大林提出的,在蘇聯進攻土耳其,奪迴君士坦丁堡的過程中,德國必須保持中立這一點,也采取了默認的態度。
隻不過唯一德國持保留態度是羅馬尼亞問題,希特勒雖然答應了斯大林,羅馬尼亞應該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但是,在補充條約當中德國強調了,羅馬尼亞的油田需要被德國控製。
對於希特勒的這種要求,最初的時候,斯大林同誌是表示反對的。
因為在斯大林同誌看來,蘇聯必須控製整個羅馬尼亞,進而才可以連接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實現對整個斯拉夫民族的保護。
如果要是把羅馬尼亞的油田控製權交給德國的話,那麽相當於蘇聯和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民族國家之間的陸上連接就被切斷了,這對於蘇聯的整體策略來說,是不利的。
不過,德國對於羅馬尼亞油田的問題態度十分堅決。
在裏賓特洛甫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同誌會談的見麵會中,斯大林同誌曾經對裏賓特洛甫說過。
蘇聯和德國將保持長期的友好狀態,那麽德國的石油將由蘇聯提供,希特勒元首根本不用擔心,德國的石油供給會出現問題。
既然已經有了蘇聯給他提供石油了,那麽控製羅馬尼亞的油田就不是必須的了。
對於斯大林同誌的說法裏賓特洛甫隻是輕輕的一筆帶過,並且找了其他的事情,把這個話題岔了過去。
畢竟在希特勒元首的我的奮鬥中,明確的指出了俄國才是德國未來的生存空間。
對於將來進攻蘇聯這一點,在德國高層,基本上屬於公開的秘密。
希特勒元首,怎麽可能放心的把自己的石油大動脈交給自己之後的進攻對象呢?
在這種情況下。裏賓特洛甫據理力爭對於斯大林表示,德國已經在巴爾幹勢力範圍方麵對蘇聯做出了讓步,那麽蘇聯也要對德國做出一些讓步!
畢竟,蘇聯不可能指望所有讓步均由德國作出,而自己什麽都不需要付出!
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已經得到了一定滿足的情況下,斯大林同誌的心情還是比較愉快的,再稍微爭取了一下之後,斯大林同誌就答應了,關於德國控製羅馬尼亞油田的要求。
在雙方簽署的最後的完整版的協定之中。
德國將默認蘇聯紅軍控製羅馬尼亞的大部分地區,而蘇聯則承諾將為德國保留一條從匈牙利通向羅馬尼亞油田的鐵路,並且保證不會幹擾德國人控製羅馬尼亞油田的行動。
就這樣,羅馬尼亞實際上已經被德國和蘇聯兩個國家瓜分了。
而在被蘇德瓜分的時候,羅馬尼亞人還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通過抱上德國的大腿,避免被蘇聯人控製。
除了羅馬尼亞之外,保加利亞也遭到了德國人的出賣,為了安撫斯大林同誌那一顆擴張共產主義邊界的心。
德國承諾斯大林同誌可以在保加利亞,甚至於南斯拉夫進行自由活動。
不過這樣的自由活動必須是非官方的,也就是說蘇聯紅軍不能直接介入這些衝突,他可以支持當地的共產黨活動,但是不能直接武裝入侵!
這個要求在斯大林同誌看來,並沒有什麽不妥,畢竟,自己隻需要把蘇聯紅軍往邊境上一推。在沒有德國和其他大國支持下的那些小國家,就隻有答應自己的條件了,否則的話他們就是下一個芬蘭。
而斯大林同誌認為,共產主義的邊界在近期應該一直推進到希臘和土耳其為止。
至於共產主義的長期邊界?
對不起,共產主義是沒有邊界的。
在基本上放棄了在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勢力之後,**德國和蘇聯達成了全麵的妥協。
這樣保證了德國在進攻英法的時候,不會遭到蘇聯從背後的攻擊。
蘇聯通過這樣一個協定,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獲得了向巴爾幹半島施加自己巨大影響力的機會,這是沙皇俄國在過去300年間一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
不過雖然這一紙條約,看起來德國和蘇聯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東西,但是對於簽署這樣的一紙條約,希特勒元首,是非常不情願的。
他認為,對於蘇聯的讓步太多了!但是為了保證自己能夠不遭到兩線作戰,也隻能和蘇聯簽訂這樣的條約。
在德國和蘇聯關於東歐勢力範圍的條約秘密簽署之後,蘇聯紅軍直接在蘇聯和羅馬尼亞的邊境線上,陳兵30萬,並且要求羅馬尼亞解決比薩拉比亞問題。
麵對如此龐大的蘇聯紅軍部隊的羅馬尼亞人是根本無法對抗的,羅馬尼亞把希望寄托在了德國身上。
但是在這個時候,德國政府直接向羅馬尼亞政府表示,羅馬尼亞必須和匈牙利解決特蘭西瓦尼亞問題。
在德國政府的直接表態當中,德國要求羅馬尼亞把北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匈牙利。
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尼亞政府隻能放棄抵抗,乖乖的任由德蘇兩個強國切割了。
畢竟,羅馬尼亞在沒有其他大國的支撐下,是不可能和蘇聯,德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對抗的。。。更何況是同時和兩個大國對抗。。。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
雖然說,之前有的軍事觀察家認為,大清洗運動破壞了蘇聯紅軍的基層組織,紅軍很有可能在芬蘭人建設已久的曼納海姆防線上吃一個大虧。
但是,蘇聯紅軍用輝煌的戰績狠狠的打了那些軍事觀察家的臉。
同時,蘇聯紅軍的戰績也對其他國家形成了巨大的震懾。
尤其是對德國和日本形成的震懾。
在蘇聯輕鬆解決掉芬蘭之後,為了確保在進攻英法的時候,德國不會遭到蘇聯的攻擊。
希特勒和斯大林進行了密切的溝通。
在第三帝國和蘇聯簽署的新的秘密條約之中,雙反重新確認了雙方在東歐的勢力邊界。
在這份秘密條約當中,希特勒已經準備承認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東部波蘭,以及對羅馬尼亞的控製權。
甚至於對於斯大林提出的,在蘇聯進攻土耳其,奪迴君士坦丁堡的過程中,德國必須保持中立這一點,也采取了默認的態度。
隻不過唯一德國持保留態度是羅馬尼亞問題,希特勒雖然答應了斯大林,羅馬尼亞應該劃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但是,在補充條約當中德國強調了,羅馬尼亞的油田需要被德國控製。
對於希特勒的這種要求,最初的時候,斯大林同誌是表示反對的。
因為在斯大林同誌看來,蘇聯必須控製整個羅馬尼亞,進而才可以連接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實現對整個斯拉夫民族的保護。
如果要是把羅馬尼亞的油田控製權交給德國的話,那麽相當於蘇聯和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民族國家之間的陸上連接就被切斷了,這對於蘇聯的整體策略來說,是不利的。
不過,德國對於羅馬尼亞油田的問題態度十分堅決。
在裏賓特洛甫前往莫斯科,同斯大林同誌會談的見麵會中,斯大林同誌曾經對裏賓特洛甫說過。
蘇聯和德國將保持長期的友好狀態,那麽德國的石油將由蘇聯提供,希特勒元首根本不用擔心,德國的石油供給會出現問題。
既然已經有了蘇聯給他提供石油了,那麽控製羅馬尼亞的油田就不是必須的了。
對於斯大林同誌的說法裏賓特洛甫隻是輕輕的一筆帶過,並且找了其他的事情,把這個話題岔了過去。
畢竟在希特勒元首的我的奮鬥中,明確的指出了俄國才是德國未來的生存空間。
對於將來進攻蘇聯這一點,在德國高層,基本上屬於公開的秘密。
希特勒元首,怎麽可能放心的把自己的石油大動脈交給自己之後的進攻對象呢?
在這種情況下。裏賓特洛甫據理力爭對於斯大林表示,德國已經在巴爾幹勢力範圍方麵對蘇聯做出了讓步,那麽蘇聯也要對德國做出一些讓步!
畢竟,蘇聯不可能指望所有讓步均由德國作出,而自己什麽都不需要付出!
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已經得到了一定滿足的情況下,斯大林同誌的心情還是比較愉快的,再稍微爭取了一下之後,斯大林同誌就答應了,關於德國控製羅馬尼亞油田的要求。
在雙方簽署的最後的完整版的協定之中。
德國將默認蘇聯紅軍控製羅馬尼亞的大部分地區,而蘇聯則承諾將為德國保留一條從匈牙利通向羅馬尼亞油田的鐵路,並且保證不會幹擾德國人控製羅馬尼亞油田的行動。
就這樣,羅馬尼亞實際上已經被德國和蘇聯兩個國家瓜分了。
而在被蘇德瓜分的時候,羅馬尼亞人還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通過抱上德國的大腿,避免被蘇聯人控製。
除了羅馬尼亞之外,保加利亞也遭到了德國人的出賣,為了安撫斯大林同誌那一顆擴張共產主義邊界的心。
德國承諾斯大林同誌可以在保加利亞,甚至於南斯拉夫進行自由活動。
不過這樣的自由活動必須是非官方的,也就是說蘇聯紅軍不能直接介入這些衝突,他可以支持當地的共產黨活動,但是不能直接武裝入侵!
這個要求在斯大林同誌看來,並沒有什麽不妥,畢竟,自己隻需要把蘇聯紅軍往邊境上一推。在沒有德國和其他大國支持下的那些小國家,就隻有答應自己的條件了,否則的話他們就是下一個芬蘭。
而斯大林同誌認為,共產主義的邊界在近期應該一直推進到希臘和土耳其為止。
至於共產主義的長期邊界?
對不起,共產主義是沒有邊界的。
在基本上放棄了在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勢力之後,**德國和蘇聯達成了全麵的妥協。
這樣保證了德國在進攻英法的時候,不會遭到蘇聯從背後的攻擊。
蘇聯通過這樣一個協定,幾乎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就獲得了向巴爾幹半島施加自己巨大影響力的機會,這是沙皇俄國在過去300年間一直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
不過雖然這一紙條約,看起來德國和蘇聯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東西,但是對於簽署這樣的一紙條約,希特勒元首,是非常不情願的。
他認為,對於蘇聯的讓步太多了!但是為了保證自己能夠不遭到兩線作戰,也隻能和蘇聯簽訂這樣的條約。
在德國和蘇聯關於東歐勢力範圍的條約秘密簽署之後,蘇聯紅軍直接在蘇聯和羅馬尼亞的邊境線上,陳兵30萬,並且要求羅馬尼亞解決比薩拉比亞問題。
麵對如此龐大的蘇聯紅軍部隊的羅馬尼亞人是根本無法對抗的,羅馬尼亞把希望寄托在了德國身上。
但是在這個時候,德國政府直接向羅馬尼亞政府表示,羅馬尼亞必須和匈牙利解決特蘭西瓦尼亞問題。
在德國政府的直接表態當中,德國要求羅馬尼亞把北特蘭西瓦尼亞割讓給匈牙利。
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尼亞政府隻能放棄抵抗,乖乖的任由德蘇兩個強國切割了。
畢竟,羅馬尼亞在沒有其他大國的支撐下,是不可能和蘇聯,德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對抗的。。。更何況是同時和兩個大國對抗。。。
這就是小國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