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航和他的手下正在去布幹維爾島的路上的時候,英國和澳大利亞方麵對於現在的情況還一無所知。
由於,英國遠東艦隊被反艦導彈消滅的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他們連一封訣別電報都沒能發得出來。
最初的時候,位於新加坡的喬治本森大臣和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都以為是,英國遠東艦隊正在和征途號進行激烈的交戰,所以沒有時間迴複電文,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他們開始感覺到事態有些不對了。
最先察覺到事態有些不對勁的竟然是一貫被認為效率非常低,而且非常保守的喬治本森大臣。
他在連續給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發了三封詢問電報後,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居然一封都沒有迴複他!
這在喬治本森看來,幾乎是對他本人的巨大挑釁,就算你詹姆斯薩默維爾作為前線指揮官對於遠東事務大臣的行為非常不滿,但是你依然要給遠東事務大臣迴電報啊,畢竟他可是你的頂頭上司!你這樣一直不迴電報算是什麽事情呢?
在左等也沒有迴複電報右等也沒有迴複電報之後,喬治本森大臣終於忍無可忍了!他直接向位於莫爾茲比港的英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殖民地政府和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發報,讓他們馬上搞清楚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的艦隊現在正在幹什麽?為什麽一直沒有消息迴複!
在接到了喬治本森大臣的電報之後,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馬上就派出了偵察機前往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最後報告的艦隊所在位置。
由於之前已經出動過一次作戰飛機了,所以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一直命令自己所指揮的其他各種類型戰機全部保持最高警備,以便隨時聽候調遣。這就是為什麽澳大利亞海岸海岸警備司令部可以馬上派出偵察機的原因。
1月25號下午2:37,海岸警備司令部派出的偵察機飛行到了英國遠東艦隊的上空,隻不過現在應該叫做英國遠東艦隊報廢戰艦的上空了。在看到已經快全部沉入海底的新加坡號戰列艦的殘骸之後,偵察機上的觀測員顯得非常驚訝,他們都不敢相信強大的戰列艦居然被擊沉了!
雖然,觀測員非常的震驚,但是他還是連忙把偵查的結果,通過電文的形式發迴來給了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
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在接到偵察機的電文之後,整整愣了五分鍾。
在身邊參謀人員的提醒下,他才迴過了神,隨後大聲的對海岸警備司令部的電報員喊道“趕快!趕快向坎培拉和新加坡發報!告訴他們,遠東艦隊已經被徹底消滅了,讓他們做好準備!”
說完之後,海岸警備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立即會迴過頭對著自己的手下喊道“派出我們所有能用的偵察機,向所有方向搜索,一定會找到那艘神秘的輕巡洋艦!確定他的位置!讓這樣一艘強大的巡洋艦在南太平洋裏麵瞎逛悠,簡直是對我們巨大的威脅!”
跟他有一樣反應了,還有澳大利亞的總理和現在在新加坡的英國遠東事務大臣。
澳大利亞總理,在接到海岸警備司令部的電文之後,抬起頭對自己的秘書問道“今天是4月1號嗎?”
顯然,他非常不相信由澳大利亞海軍主力和英國遠東艦隊組成的海上力量,居然被一艘輕型巡洋艦全部消滅掉,這也就意味著澳大利亞本土都處於這艘強大軍艦的巨大威懾之下,在南太平洋英國人已經沒有阻攔對方的力量了。
喬治本森大臣在接到了這份電報之後,直接嚇得把自己手裏麵的下午茶的茶杯給扔了出去。
他此時在心裏麵無數遍的咒罵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認為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的冒進導致了大英帝國對南太平洋地區失去了控製。
同時他現在在心裏麵開始想該如何向張伯倫首相和內閣解釋了,他已經決定把這次事件的失敗的理由全部歸咎給詹姆斯薩摩爾中將。畢竟,從他收到的電文來看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是沒法替自己辯護的。
此時的喬治本森大臣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裏麵想著如何能夠洗清自己的責任,直到自己身邊的秘書向他詢問道“大臣閣下,我們是不是向南太平洋的所有殖民地發出警報,讓他們小心一些啊?”
聽到自己秘書的話之後,喬治本森大臣一下子反應過來,隨後他對自己的秘書說道“對!你說的非常對!馬上向所有南太平洋殖民地當局發布警戒命令,讓他們隨時做好最高警備!這艘神秘的輕巡洋艦現在已經脫離了我們的控製,他隨時可能攻擊大英帝國的任何一個南太平洋殖民地!”
隨即,新加坡的遠東事務大臣辦公室就向南太平洋所有殖民地發布了警戒命令,要求所有殖民地做後最高警備。特別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殖民地當局以及布幹維爾島的殖民地當局。
這兩個地方作為距離那個神秘勢力控製的南所羅門群島最近的兩個地方受到攻擊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布幹維爾島的最高行政負責人之前隻不過是所羅門群島殖民地的一個部門長官而已,由於之前在攻占圖拉吉島的時候,他在布幹維爾島出差,所以他幸免下來了。
現在也成了一個單獨的殖民地的最高負責任人了。在接到了遠東事務大臣的命令之後,他連忙找來了現在正在駐紮在布幹維爾島的兩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
駐紮在布幹維爾島的兩支部隊,分別是千裏迢迢的從印度趕來的英印軍和從澳大利亞趕來的澳大利亞軍隊。這兩支部隊的司令官相處得並不愉快,英印軍的指揮官認為自己是英國軍官所以澳大利亞部隊應該聽從自己的命令。
但是澳大利亞指揮官卻認為自己和英印軍同樣作為了前來支援的部隊,應該是平等的,沒有誰指揮誰的問題。
而布幹維爾島的現在的最高負責人把他們兩個進來的目的就是協調一下兩人的關係。
在行政官員的協調下,英印軍的指揮官和澳大利亞軍隊的指揮官勉強達成了協議,他們準備將布幹維爾島最南端的城鎮,也是人口最多的城鎮,並且是他們現在駐紮的城鎮,布因,分成兩個部分。
東半部分由英印軍負責,西半部由澳大利亞軍隊負責,分開防守!這樣就沒有指揮權糾紛的問題了。
由於,英國遠東艦隊被反艦導彈消滅的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他們連一封訣別電報都沒能發得出來。
最初的時候,位於新加坡的喬治本森大臣和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都以為是,英國遠東艦隊正在和征途號進行激烈的交戰,所以沒有時間迴複電文,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他們開始感覺到事態有些不對了。
最先察覺到事態有些不對勁的竟然是一貫被認為效率非常低,而且非常保守的喬治本森大臣。
他在連續給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發了三封詢問電報後,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居然一封都沒有迴複他!
這在喬治本森看來,幾乎是對他本人的巨大挑釁,就算你詹姆斯薩默維爾作為前線指揮官對於遠東事務大臣的行為非常不滿,但是你依然要給遠東事務大臣迴電報啊,畢竟他可是你的頂頭上司!你這樣一直不迴電報算是什麽事情呢?
在左等也沒有迴複電報右等也沒有迴複電報之後,喬治本森大臣終於忍無可忍了!他直接向位於莫爾茲比港的英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殖民地政府和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發報,讓他們馬上搞清楚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的艦隊現在正在幹什麽?為什麽一直沒有消息迴複!
在接到了喬治本森大臣的電報之後,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馬上就派出了偵察機前往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最後報告的艦隊所在位置。
由於之前已經出動過一次作戰飛機了,所以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一直命令自己所指揮的其他各種類型戰機全部保持最高警備,以便隨時聽候調遣。這就是為什麽澳大利亞海岸海岸警備司令部可以馬上派出偵察機的原因。
1月25號下午2:37,海岸警備司令部派出的偵察機飛行到了英國遠東艦隊的上空,隻不過現在應該叫做英國遠東艦隊報廢戰艦的上空了。在看到已經快全部沉入海底的新加坡號戰列艦的殘骸之後,偵察機上的觀測員顯得非常驚訝,他們都不敢相信強大的戰列艦居然被擊沉了!
雖然,觀測員非常的震驚,但是他還是連忙把偵查的結果,通過電文的形式發迴來給了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
澳大利亞海岸警備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在接到偵察機的電文之後,整整愣了五分鍾。
在身邊參謀人員的提醒下,他才迴過了神,隨後大聲的對海岸警備司令部的電報員喊道“趕快!趕快向坎培拉和新加坡發報!告訴他們,遠東艦隊已經被徹底消滅了,讓他們做好準備!”
說完之後,海岸警備司令部的最高指揮官立即會迴過頭對著自己的手下喊道“派出我們所有能用的偵察機,向所有方向搜索,一定會找到那艘神秘的輕巡洋艦!確定他的位置!讓這樣一艘強大的巡洋艦在南太平洋裏麵瞎逛悠,簡直是對我們巨大的威脅!”
跟他有一樣反應了,還有澳大利亞的總理和現在在新加坡的英國遠東事務大臣。
澳大利亞總理,在接到海岸警備司令部的電文之後,抬起頭對自己的秘書問道“今天是4月1號嗎?”
顯然,他非常不相信由澳大利亞海軍主力和英國遠東艦隊組成的海上力量,居然被一艘輕型巡洋艦全部消滅掉,這也就意味著澳大利亞本土都處於這艘強大軍艦的巨大威懾之下,在南太平洋英國人已經沒有阻攔對方的力量了。
喬治本森大臣在接到了這份電報之後,直接嚇得把自己手裏麵的下午茶的茶杯給扔了出去。
他此時在心裏麵無數遍的咒罵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認為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的冒進導致了大英帝國對南太平洋地區失去了控製。
同時他現在在心裏麵開始想該如何向張伯倫首相和內閣解釋了,他已經決定把這次事件的失敗的理由全部歸咎給詹姆斯薩摩爾中將。畢竟,從他收到的電文來看詹姆斯薩默維爾中將是沒法替自己辯護的。
此時的喬治本森大臣一遍又一遍的在心裏麵想著如何能夠洗清自己的責任,直到自己身邊的秘書向他詢問道“大臣閣下,我們是不是向南太平洋的所有殖民地發出警報,讓他們小心一些啊?”
聽到自己秘書的話之後,喬治本森大臣一下子反應過來,隨後他對自己的秘書說道“對!你說的非常對!馬上向所有南太平洋殖民地當局發布警戒命令,讓他們隨時做好最高警備!這艘神秘的輕巡洋艦現在已經脫離了我們的控製,他隨時可能攻擊大英帝國的任何一個南太平洋殖民地!”
隨即,新加坡的遠東事務大臣辦公室就向南太平洋所有殖民地發布了警戒命令,要求所有殖民地做後最高警備。特別是巴布亞新幾內亞殖民地當局以及布幹維爾島的殖民地當局。
這兩個地方作為距離那個神秘勢力控製的南所羅門群島最近的兩個地方受到攻擊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布幹維爾島的最高行政負責人之前隻不過是所羅門群島殖民地的一個部門長官而已,由於之前在攻占圖拉吉島的時候,他在布幹維爾島出差,所以他幸免下來了。
現在也成了一個單獨的殖民地的最高負責任人了。在接到了遠東事務大臣的命令之後,他連忙找來了現在正在駐紮在布幹維爾島的兩支部隊的最高指揮官。
駐紮在布幹維爾島的兩支部隊,分別是千裏迢迢的從印度趕來的英印軍和從澳大利亞趕來的澳大利亞軍隊。這兩支部隊的司令官相處得並不愉快,英印軍的指揮官認為自己是英國軍官所以澳大利亞部隊應該聽從自己的命令。
但是澳大利亞指揮官卻認為自己和英印軍同樣作為了前來支援的部隊,應該是平等的,沒有誰指揮誰的問題。
而布幹維爾島的現在的最高負責人把他們兩個進來的目的就是協調一下兩人的關係。
在行政官員的協調下,英印軍的指揮官和澳大利亞軍隊的指揮官勉強達成了協議,他們準備將布幹維爾島最南端的城鎮,也是人口最多的城鎮,並且是他們現在駐紮的城鎮,布因,分成兩個部分。
東半部分由英印軍負責,西半部由澳大利亞軍隊負責,分開防守!這樣就沒有指揮權糾紛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