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雪山頂,青白花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咪咪長歎一聲,接過沙沙的話頭,緩緩道:“沒過一個月,是那個該萬死的叛徒鴉利,因聽去的人說,那大人身旁異寶甚多,而且大人坐在那裏,如死去一般,冰房當門一麵全沒遮攔,就動了貪心。
於是,他借著采糧行獵為名,帶了上百人出洞,行離雪山還有一多半路,假說恐驚大人,不能再進,把隨去的人支開埋伏。
他裝作去引那山羊野兔出來,以便合圍,暗中卻帶了四名心腹,前往雪山盜寶。他為人雖是兇暴,心卻奸狡至極,尋到那裏,並不敢以身試險。
他讓兩名心腹先進去,餘下兩名伏在後麵,準備放那毒箭,帶接東西;自己藏在一個極隱秘的雪窟窿裏,觀看動靜。
遙望兩名心腹走到冰房前麵,大人毫不覺察,寶物近在咫尺,還不手到拿來。
誰知那兩名心腹才一踏進冰房門口,那大人倏地兩隻三角眼和電光一樣,放出綠森森的亮光,睜開來閃了兩閃。
也沒見他起身來捉,隻把大手一指,幡上一溜黃煙放起,兩名心腹便已跌倒。後麵兩名心腹比較狡猾,見勢不佳,撥轉頭,不顧命的連滾帶爬,往迴路逃走。
那個妖人隻是一招手,便將那兩個小人吸過來,細看了一下,怪笑了幾聲,一口咬向那心腹的頸上,把血吸盡,又閉目打坐。
鴉利嚇個半死,偷偷逃了迴來,想不到沒過多久,那妖人便尋上門來。
還算好,他並不以人為主食,又因有幾樣貢品是藥草,他不易尋覓。來的那日,恰好小王正率臣民在崖頂空地上煮藥,被他看見。
經駝女再三傳話苦求,妖人才答應每年隻來兩次,一次人多,一次人少,共獻他精壯年輕的小人二十一名,再加各種應時山果,以及那深藏山腹之中的惜惜草等靈藥,才保得一年平安,不來隨便傷害。
末一次采雪蓮冰菊時,尼尼曾經在場,親眼見過妖人,雖然事隔多年,那所冰屋還能記得。不過這座雪山,大人叫它‘著茫山’,異常廣大高深。
現時已到山腳,莫說上到高處,便是離那妖人住的冰屋,還有二百多裏的山路呢。
我們此時要去,還得翻山過去,才能望到冰屋的峰上。就照這般走法,至快也要跑三個時辰,到了那裏,已是半夜了……”
“走咧!”李白微微一笑,將青蓮仙劍召喚出來,帶著沙沙、咪咪和尼尼,施展禦劍術,往雪山上飛去。
“哇,不愧是大仙啊!果然會飛!”
“我們在飛耶!”
“天哪,我們竟然可以在天上飛!”
隻見半山以上,便有積雪,越往高,雪越厚。快到山頂的十來裏路,冰雪受了白天陽光融化,入晚凍結,冰雪融成一片,冰壁參天,雲凍風寒。
尼尼記得地頭,由他指路,很快就來到目的地。
雪光中望去,別處山徑都是冰壁雪嶺,巉崖峭壁,唯獨這一麵是個斜坡。雖然相隔地麵太深,半山以下沒有冰雪映照,又有暗雲低浮,望不到底,看那形勢,卻是一溜坡下去的。
李白讓大家先藏起來,養精蓄銳,等深夜再過去收拾那些怪物。
………………
到了深夜,四人繼續趕路,但這次不再飛行,而是在地上跑。
李白和三小起步之處,相隔原不過裏許遠近。空中的風寒而不猛,並未將人吹向別處。
走了一會兒,李白瞧見兩個小人,雖然衣著跟沙沙等三人差不多,背上卻未背著行囊,一個手上還提著一個小籃,裏麵好似裝有花果之類,看來應該是那個妖人的仆從。
李白便把腳步放輕,一路掩藏著,跟蹤前進。
等到相隔漸近,竟聽出那兩個小人也會人言,正在低聲且談且行,李白更是驚訝。
偶然趁他們彼此轉臉問答,看清兩小麵目,有一個竟是帶著兇狠神態,臉上都是戾氣,迥非小人洞中所見群小個個麵容清俊之狀。
另一個手裏持著一根帶刃的鋼鉤,隱隱放出黃光,與之前所見妖人兵器上發出來的光華相似,益知所料不差。
李白嫌那兩小人的語聲聽不真切,索性又趕前了些,聽他們說些什麽。
等到兩下裏相隔不過丈許,便聽見那提籃的道:“小王手下雖有那駝婆會出主意,這些年也未見他找過一個山外的大人前來。再說先王留有遺命,也不準找,恐怕引鬼入室,自取滅亡。
何況又是什麽劍仙的徒弟呢!我想,那大人必是路過無疑。太祖師說,等七天傷好,便要掃滅全洞,將人不分男女老少,全捉了來。
費上七年苦功,用一萬生魂,煉那十地小人圈,去尋傷他的人報仇呢!你我父母宗族,都在那裏,家法厲害,到時不容徇私,你看怎好?”
李白微微一怔,心道:我明明已經消滅那個妖人,莫非他還有其它分身?又或者,我殺死的隻是個分身?
持鉤的道:“管他呢!反正如今我們十八個人,都學會了法術。太祖師說,不久我們就可以成為半仙,隨時變成大人,和太祖師一樣,要什麽有什麽,多麽稱心。
他們憐顧我們時,當時也不單挑我們上祭了。就拿現在說,除早晚輪班、采藥燒丹、看守法台外,哪一樣不任性舒服?
每年太祖師受祭迴來,還得吃兩次人肉果品。一人單走,也不怕蛇蟲鳥獸侵害。不比在洞中強得十倍麽?
譬如那年來時,和那幾個一樣,被他吸血祭旗,莫非這時也惦記他們麽?我們隻聽太祖師的話,叫怎樣就怎樣,包有好處就是。”
提籃的道:“這都不提。不過,我想那大人如果是過路劍仙,與全洞的人何幹?要是小王請來的,隻恐太祖師尋了去,也未必勝得過。
你忘了,上次他得那本仙書時,曾說‘今年恰巧是子年子月子日子時,天地交泰,隻是不知小人洞中,夠不夠九千九百九十九名人數’這句話麽?”
持鉤的怒道:“你怎麽說這些話?若非平日有交情,又為我受過罪,我便告發你去。如不把他們都掃滅盡了,山陰鴉王怎能出頭呢?
洞內外共有一萬七千多人,太祖師也用不了許多,正好趁此時機,讓鴉王即位。等仙法學成,再向太祖師稟明,迴去當國師。鴉王聽話,便當國師;否則便去了他,自己為王。
我們隻需按時與太祖師進貢,什麽都不用怕。高興時再變作大人,出山去和別的大人玩上幾天,那該有多好!”
提籃的聞言,半晌不語。
過了一會兒,他輕聲道:“那青白花,好不容易昨日才被我尋到,這裏是第二次了。我已得了一次功,你還沒有。
好在太祖師剛剛入定不久,今日要到過午方起,又不值班,有的是閑工夫。你看雲兒開了,星月出來了,正好尋找。
看看附近還有沒有,再尋到,大家同去報功。尋到日出開采時,如果仍是那一株,便給了你去獻功吧。聽說這花又名‘晨露’,果子中的一包汁水,吃了能成仙呢。”
持鉤的一聽說,對方要將功勞讓給他,略轉了點喜容。
………………
這時,李白才知道,那個持鉤小人是叛賊鴉利的同黨,難怪生相兇惡。他順山麓遙望前麵山腰,積雪皚皚,暗雲圍擁,沙沙等三人尚無蹤影。
“那開青白花的仙草,既受妖人重視,定是靈藥無疑。我何不隨這二小人前去,看明白了以後,再行處置?”李白便不露麵,仍舊緊緊跟隨。
又走出數十步,提籃小人道:“到了,仙草就在上麵的岩石縫裏長著,我們快去守著,等花瓣一開,花心果子便熟,我們趕緊下手采摘,不要錯過了機會。”說著,往山上跑去。
李白聞言,往前一看,兩小人所去之處,是一片峭壁,高約百丈,廣才數丈,像一麵鏡屏,懸嵌在離地三十餘丈的山崖中間,四周是滿布苔蘚的怪石,山徑也甚險陡。
兩小人動作甚快,連爬帶縱,眨眼工夫,已到了峭壁之下。他們將手中籃、鉤背在身後,手足並用,似壁虎般附壁緩緩爬行而上,那般光滑直立的石壁,爬上去竟似手足粘在上麵一樣。
於是,他借著采糧行獵為名,帶了上百人出洞,行離雪山還有一多半路,假說恐驚大人,不能再進,把隨去的人支開埋伏。
他裝作去引那山羊野兔出來,以便合圍,暗中卻帶了四名心腹,前往雪山盜寶。他為人雖是兇暴,心卻奸狡至極,尋到那裏,並不敢以身試險。
他讓兩名心腹先進去,餘下兩名伏在後麵,準備放那毒箭,帶接東西;自己藏在一個極隱秘的雪窟窿裏,觀看動靜。
遙望兩名心腹走到冰房前麵,大人毫不覺察,寶物近在咫尺,還不手到拿來。
誰知那兩名心腹才一踏進冰房門口,那大人倏地兩隻三角眼和電光一樣,放出綠森森的亮光,睜開來閃了兩閃。
也沒見他起身來捉,隻把大手一指,幡上一溜黃煙放起,兩名心腹便已跌倒。後麵兩名心腹比較狡猾,見勢不佳,撥轉頭,不顧命的連滾帶爬,往迴路逃走。
那個妖人隻是一招手,便將那兩個小人吸過來,細看了一下,怪笑了幾聲,一口咬向那心腹的頸上,把血吸盡,又閉目打坐。
鴉利嚇個半死,偷偷逃了迴來,想不到沒過多久,那妖人便尋上門來。
還算好,他並不以人為主食,又因有幾樣貢品是藥草,他不易尋覓。來的那日,恰好小王正率臣民在崖頂空地上煮藥,被他看見。
經駝女再三傳話苦求,妖人才答應每年隻來兩次,一次人多,一次人少,共獻他精壯年輕的小人二十一名,再加各種應時山果,以及那深藏山腹之中的惜惜草等靈藥,才保得一年平安,不來隨便傷害。
末一次采雪蓮冰菊時,尼尼曾經在場,親眼見過妖人,雖然事隔多年,那所冰屋還能記得。不過這座雪山,大人叫它‘著茫山’,異常廣大高深。
現時已到山腳,莫說上到高處,便是離那妖人住的冰屋,還有二百多裏的山路呢。
我們此時要去,還得翻山過去,才能望到冰屋的峰上。就照這般走法,至快也要跑三個時辰,到了那裏,已是半夜了……”
“走咧!”李白微微一笑,將青蓮仙劍召喚出來,帶著沙沙、咪咪和尼尼,施展禦劍術,往雪山上飛去。
“哇,不愧是大仙啊!果然會飛!”
“我們在飛耶!”
“天哪,我們竟然可以在天上飛!”
隻見半山以上,便有積雪,越往高,雪越厚。快到山頂的十來裏路,冰雪受了白天陽光融化,入晚凍結,冰雪融成一片,冰壁參天,雲凍風寒。
尼尼記得地頭,由他指路,很快就來到目的地。
雪光中望去,別處山徑都是冰壁雪嶺,巉崖峭壁,唯獨這一麵是個斜坡。雖然相隔地麵太深,半山以下沒有冰雪映照,又有暗雲低浮,望不到底,看那形勢,卻是一溜坡下去的。
李白讓大家先藏起來,養精蓄銳,等深夜再過去收拾那些怪物。
………………
到了深夜,四人繼續趕路,但這次不再飛行,而是在地上跑。
李白和三小起步之處,相隔原不過裏許遠近。空中的風寒而不猛,並未將人吹向別處。
走了一會兒,李白瞧見兩個小人,雖然衣著跟沙沙等三人差不多,背上卻未背著行囊,一個手上還提著一個小籃,裏麵好似裝有花果之類,看來應該是那個妖人的仆從。
李白便把腳步放輕,一路掩藏著,跟蹤前進。
等到相隔漸近,竟聽出那兩個小人也會人言,正在低聲且談且行,李白更是驚訝。
偶然趁他們彼此轉臉問答,看清兩小麵目,有一個竟是帶著兇狠神態,臉上都是戾氣,迥非小人洞中所見群小個個麵容清俊之狀。
另一個手裏持著一根帶刃的鋼鉤,隱隱放出黃光,與之前所見妖人兵器上發出來的光華相似,益知所料不差。
李白嫌那兩小人的語聲聽不真切,索性又趕前了些,聽他們說些什麽。
等到兩下裏相隔不過丈許,便聽見那提籃的道:“小王手下雖有那駝婆會出主意,這些年也未見他找過一個山外的大人前來。再說先王留有遺命,也不準找,恐怕引鬼入室,自取滅亡。
何況又是什麽劍仙的徒弟呢!我想,那大人必是路過無疑。太祖師說,等七天傷好,便要掃滅全洞,將人不分男女老少,全捉了來。
費上七年苦功,用一萬生魂,煉那十地小人圈,去尋傷他的人報仇呢!你我父母宗族,都在那裏,家法厲害,到時不容徇私,你看怎好?”
李白微微一怔,心道:我明明已經消滅那個妖人,莫非他還有其它分身?又或者,我殺死的隻是個分身?
持鉤的道:“管他呢!反正如今我們十八個人,都學會了法術。太祖師說,不久我們就可以成為半仙,隨時變成大人,和太祖師一樣,要什麽有什麽,多麽稱心。
他們憐顧我們時,當時也不單挑我們上祭了。就拿現在說,除早晚輪班、采藥燒丹、看守法台外,哪一樣不任性舒服?
每年太祖師受祭迴來,還得吃兩次人肉果品。一人單走,也不怕蛇蟲鳥獸侵害。不比在洞中強得十倍麽?
譬如那年來時,和那幾個一樣,被他吸血祭旗,莫非這時也惦記他們麽?我們隻聽太祖師的話,叫怎樣就怎樣,包有好處就是。”
提籃的道:“這都不提。不過,我想那大人如果是過路劍仙,與全洞的人何幹?要是小王請來的,隻恐太祖師尋了去,也未必勝得過。
你忘了,上次他得那本仙書時,曾說‘今年恰巧是子年子月子日子時,天地交泰,隻是不知小人洞中,夠不夠九千九百九十九名人數’這句話麽?”
持鉤的怒道:“你怎麽說這些話?若非平日有交情,又為我受過罪,我便告發你去。如不把他們都掃滅盡了,山陰鴉王怎能出頭呢?
洞內外共有一萬七千多人,太祖師也用不了許多,正好趁此時機,讓鴉王即位。等仙法學成,再向太祖師稟明,迴去當國師。鴉王聽話,便當國師;否則便去了他,自己為王。
我們隻需按時與太祖師進貢,什麽都不用怕。高興時再變作大人,出山去和別的大人玩上幾天,那該有多好!”
提籃的聞言,半晌不語。
過了一會兒,他輕聲道:“那青白花,好不容易昨日才被我尋到,這裏是第二次了。我已得了一次功,你還沒有。
好在太祖師剛剛入定不久,今日要到過午方起,又不值班,有的是閑工夫。你看雲兒開了,星月出來了,正好尋找。
看看附近還有沒有,再尋到,大家同去報功。尋到日出開采時,如果仍是那一株,便給了你去獻功吧。聽說這花又名‘晨露’,果子中的一包汁水,吃了能成仙呢。”
持鉤的一聽說,對方要將功勞讓給他,略轉了點喜容。
………………
這時,李白才知道,那個持鉤小人是叛賊鴉利的同黨,難怪生相兇惡。他順山麓遙望前麵山腰,積雪皚皚,暗雲圍擁,沙沙等三人尚無蹤影。
“那開青白花的仙草,既受妖人重視,定是靈藥無疑。我何不隨這二小人前去,看明白了以後,再行處置?”李白便不露麵,仍舊緊緊跟隨。
又走出數十步,提籃小人道:“到了,仙草就在上麵的岩石縫裏長著,我們快去守著,等花瓣一開,花心果子便熟,我們趕緊下手采摘,不要錯過了機會。”說著,往山上跑去。
李白聞言,往前一看,兩小人所去之處,是一片峭壁,高約百丈,廣才數丈,像一麵鏡屏,懸嵌在離地三十餘丈的山崖中間,四周是滿布苔蘚的怪石,山徑也甚險陡。
兩小人動作甚快,連爬帶縱,眨眼工夫,已到了峭壁之下。他們將手中籃、鉤背在身後,手足並用,似壁虎般附壁緩緩爬行而上,那般光滑直立的石壁,爬上去竟似手足粘在上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