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月兒島,取寶物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梅瞧見李白這麽爽快,拍掌笑道:“好!”
白穀逸望著李白,淡聲道:“你若想獨自下去盜寶,單仗那柄鐵傘,下雖容易,上來卻難。你們五人中,若能選出一人下去,代我們將火海中墨壁上連山大師遺容下麵的那兩個朱環取來,我二人便依次用劍光護送其餘四人下去,憑仙緣目光深淺,各取一件至寶到手,豈不是好?”
初鳳等人聞言,退下來商量。
李白朗聲道:“我願為二位仙人效勞,不要寶物。”
三鳳、冬秀忽然不約而同的起了機心,私下計議:偽稱情願放棄所得,讓與李白,由三鳳先下去取那壁間朱環,等到環取到手,交與二矮。
實則是想由冬秀末後取了寶物出來,乘二矮不備,搶了鐵傘,便駕遁光逃迴紫雲宮去,等到下次開海,再一同仗傘來取,豈不是可以多得?
二女隻顧利令智昏,止住李白,和二矮說了。
二矮含笑點點頭,似是並沒有看出二女心意。
三鳳越發放心,高高興興地從李白手上接過寶傘。
白穀逸令三鳳駕遁光,頭上腳下的往海中飛落,然後將手一指,一片金霞將她護住,往火海中射去。
三鳳見身外火焰雖然猛烈,寶傘頭上那片烏光所到之處,竟會自然分開,身子也不覺熱,心中大喜。
及至下有千丈,穿透火層,落到地底一看,地方甚大,也是漆黑,和上麵地皮的顏色一般。
四外空無所有,僅正中心地上,冒起一股又勁又直的青焰,直升上空,離地百十丈才化散開來,變成烈火。
三鳳更不思索,徑往洞中走去。那洞異常高大,洞外立著兩個高大的石人,手執粗長石劍,甚是威武,當門而立。
三鳳正想從石人的身後鑽進去,那石人倏地自動分開,讓出道路。她本還想在遺容前禱告,試探著多取一兩件寶物,一見這般神異,才想起二矮那般本領,何必借助於人?肯定另有玄機!
她害怕弄巧成拙,稍息了貪得無厭的念頭,先朝把門石人行禮禱告了兩句,然後入洞一看,洞內甚是光明寬敞,四壁俱如玉白,光華四閃。
隻盡頭處是一塊墨壁,壁當中印著一個白衣白眉的紅臉道人,那一對朱環是道人絛上佩帶之物。
三鳳暗想:“這個寶物隻是畫的,如何取得?”方一尋思,忽然一道光華一亮,當的一聲,那一對朱環竟然墜落在地。
她不禁嚇了一跳,連忙拾起,朝道人的遺容跪叩了一番。她起身再往側麵壁上細看,果然寶物甚多,還有一部天書。
心剛一動,猛覺腦後風生,她迴頭一看,門外石人麵已朝裏,石劍上冒起一道光華,正指自己。
三鳳大驚,不敢怠慢,連忙退出,準備上升。再看石人,已複原位。她匆匆飛升,穿出火外,到了山頭,將那對朱環交與白穀逸。
第二個輪到初鳳。
慧珠自知法力較淺,便問二位真人:“可否讓弟子一起下去?”
二矮含笑點了點頭:“火海法寶,俱是身外之物,中有靈丹,不可錯過。”
慧珠福至心靈,聞言警悟,便和初鳳接過寶傘,如法下去。兩人到了洞中一看,除法寶仙書之外,果然有兩個碧玉匣子,各盛著一粒通紅透明、清香透鼻、大如龍眼的丹丸。
她們略一商量,決計不要寶物,各自朝遺像跪謝,將仙丹服了。入口隨津而化,立時神明朗澈,周體輕靈,不禁心中大喜。
初鳳和慧珠記著二矮之言,不敢再覬覦別的寶物,一同飛升而上。
三鳳見了,自然不免問長問短。初鳳和慧珠,便將得丹之事說了。
三鳳毫不在意,反而說初鳳、慧珠太笨,放著洞中許多寶物,不一人取它一件。紫雲宮金庭玉柱所存靈丹甚多,自己已是仙根仙骨,要它何用?
李白正站在旁邊,早留了心。
這次本該冬秀下去,最後一個才是李白。冬秀因為早與三鳳定下詭計,未安好心,硬要李白先下。
“好吧,我先下去。”
李白點點頭,從初鳳手上接過寶傘,飛身到了下麵。入洞一看,寶物甚多。
他知道連山大師是旁門宗主,秉承的理念是“有教無類”,跟《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的理念近似,而李白也是這種理念。
於是,他虔誠的朗聲道:“連山大師,如果你在天有靈的話,就將剩下的寶貝都賜予我,助我一臂之力。它日我修煉有成,必定光大旁門,為你報仇雪恨,讓那些名門正派也不敢小瞧!”
他等了許久,沒有任何迴應。那兩個站在洞外的高大石人,也沒有走進來。
“連山大師,我當你答應了……”李白微微一笑,祭出紫郢劍和青索劍,護住身體,然後在連山大師的遺容前拜了九拜。
此時,他已經牢記洞中的情形,那麽寶物擺放的位置,突然踏著閃現疾風步,用幽冥鬼手來施展分光捉影術和寒冰吸星掌,飛快地將那些寶物放入榮耀腕表中。
其中有一柄銅扇,金霞閃耀,照眼生穎,懸嵌在洞壁上的隱秘之處,不容易發現。
別的寶物均少注釋,隻有這扇的柄上不但鐫有“清寧”兩個古篆文,旁邊壁上還注有朱文的偈語用法,說此扇專為煉丹伏魔之用。
就在此時,狂風大作,猛覺一股奇熱湧上身來。
李白左手拿寶傘,右手拿清寧扇,順手使扇一揮,一片霞光飛起,那火便似狂風卷亂雲般,成團往四外飛開。
“好東西!”李白大喜,立即用幽冥鬼手來施展穿梭時空,遁入魔寵世界。
岸上眾人等了許久,都不見李白迴來,以為他在下麵出了事。
隻不過,因為沒有鐵傘,就算是朱梅和白穀逸,也不敢下去。
“他不會迴來了……”
一個時辰之後,嵩山二老輕歎了一聲,駕起金霞,飄然而去。
慧珠、初鳳、三鳳和冬秀,又等了一個時辰,還是不見李白出現,這才死心,一起返迴紫雲宮中,潛心修煉。
此時,李白正在翻閱那本叫做《天魔秘笈》的仙書,雖然書中記載的大多是旁門左道術法,卻也非常精彩,跟大型遊戲中盜賊、死靈法師的技能比較相似,以用毒、暗器、役使惡魔為主。
現在,隻要李白用天一貞水與體內烈火融合,那麽修為必定會暴增。於是,他離開魔寵世界,在月兒島附近找了一個隱秘之處,準備將天一貞水與體內烈火融合。
諸天界中,隻有天魔最是厲害,來無蹤影,去無痕跡,相隨心生,魔由念至,不可捉摸,不可端倪,隨機變幻,如電感應。
心靈稍一失去自製,魔頭就會立刻乘虛侵入。
因此,李白決定以魔製魔,照天府秘冊所傳,設下七煞法壇,凡諸百魔悉可屏禦。行法以後,他就會靜坐在水精亭內,與外隔絕,無論水火風雷,不能侵入。
當然,在這種千年成敗關頭,也需自己努力,隻要挨過七日,便可大功告成。
李白深知厲害,不敢大意,將魅魔愛麗絲放出來,為自己護法。然後,他先服下十滴天一貞水,又七十一取滴,讓其滲入自己的全身要穴。
一共使用九九八十一滴,為一個循環。
那貞水原是至寶,一到身上,立即化開,敷遍全身。李白猛覺通體生涼,骨節皆酥融,知道頃刻之間便要化形解體,急忙與愛麗絲進入水精亭內。
亭中已早備下應用床榻,李白坐在珊瑚榻上,想叮囑愛麗絲幾句,誰知牙齒顫動,遍體寒噤,休想出聲。
眼看亭外紅雲湧起,亭已封鎖,內外隔絕。他心裏一迷糊,不多一會兒,便失去了知覺……
白穀逸望著李白,淡聲道:“你若想獨自下去盜寶,單仗那柄鐵傘,下雖容易,上來卻難。你們五人中,若能選出一人下去,代我們將火海中墨壁上連山大師遺容下麵的那兩個朱環取來,我二人便依次用劍光護送其餘四人下去,憑仙緣目光深淺,各取一件至寶到手,豈不是好?”
初鳳等人聞言,退下來商量。
李白朗聲道:“我願為二位仙人效勞,不要寶物。”
三鳳、冬秀忽然不約而同的起了機心,私下計議:偽稱情願放棄所得,讓與李白,由三鳳先下去取那壁間朱環,等到環取到手,交與二矮。
實則是想由冬秀末後取了寶物出來,乘二矮不備,搶了鐵傘,便駕遁光逃迴紫雲宮去,等到下次開海,再一同仗傘來取,豈不是可以多得?
二女隻顧利令智昏,止住李白,和二矮說了。
二矮含笑點點頭,似是並沒有看出二女心意。
三鳳越發放心,高高興興地從李白手上接過寶傘。
白穀逸令三鳳駕遁光,頭上腳下的往海中飛落,然後將手一指,一片金霞將她護住,往火海中射去。
三鳳見身外火焰雖然猛烈,寶傘頭上那片烏光所到之處,竟會自然分開,身子也不覺熱,心中大喜。
及至下有千丈,穿透火層,落到地底一看,地方甚大,也是漆黑,和上麵地皮的顏色一般。
四外空無所有,僅正中心地上,冒起一股又勁又直的青焰,直升上空,離地百十丈才化散開來,變成烈火。
三鳳更不思索,徑往洞中走去。那洞異常高大,洞外立著兩個高大的石人,手執粗長石劍,甚是威武,當門而立。
三鳳正想從石人的身後鑽進去,那石人倏地自動分開,讓出道路。她本還想在遺容前禱告,試探著多取一兩件寶物,一見這般神異,才想起二矮那般本領,何必借助於人?肯定另有玄機!
她害怕弄巧成拙,稍息了貪得無厭的念頭,先朝把門石人行禮禱告了兩句,然後入洞一看,洞內甚是光明寬敞,四壁俱如玉白,光華四閃。
隻盡頭處是一塊墨壁,壁當中印著一個白衣白眉的紅臉道人,那一對朱環是道人絛上佩帶之物。
三鳳暗想:“這個寶物隻是畫的,如何取得?”方一尋思,忽然一道光華一亮,當的一聲,那一對朱環竟然墜落在地。
她不禁嚇了一跳,連忙拾起,朝道人的遺容跪叩了一番。她起身再往側麵壁上細看,果然寶物甚多,還有一部天書。
心剛一動,猛覺腦後風生,她迴頭一看,門外石人麵已朝裏,石劍上冒起一道光華,正指自己。
三鳳大驚,不敢怠慢,連忙退出,準備上升。再看石人,已複原位。她匆匆飛升,穿出火外,到了山頭,將那對朱環交與白穀逸。
第二個輪到初鳳。
慧珠自知法力較淺,便問二位真人:“可否讓弟子一起下去?”
二矮含笑點了點頭:“火海法寶,俱是身外之物,中有靈丹,不可錯過。”
慧珠福至心靈,聞言警悟,便和初鳳接過寶傘,如法下去。兩人到了洞中一看,除法寶仙書之外,果然有兩個碧玉匣子,各盛著一粒通紅透明、清香透鼻、大如龍眼的丹丸。
她們略一商量,決計不要寶物,各自朝遺像跪謝,將仙丹服了。入口隨津而化,立時神明朗澈,周體輕靈,不禁心中大喜。
初鳳和慧珠記著二矮之言,不敢再覬覦別的寶物,一同飛升而上。
三鳳見了,自然不免問長問短。初鳳和慧珠,便將得丹之事說了。
三鳳毫不在意,反而說初鳳、慧珠太笨,放著洞中許多寶物,不一人取它一件。紫雲宮金庭玉柱所存靈丹甚多,自己已是仙根仙骨,要它何用?
李白正站在旁邊,早留了心。
這次本該冬秀下去,最後一個才是李白。冬秀因為早與三鳳定下詭計,未安好心,硬要李白先下。
“好吧,我先下去。”
李白點點頭,從初鳳手上接過寶傘,飛身到了下麵。入洞一看,寶物甚多。
他知道連山大師是旁門宗主,秉承的理念是“有教無類”,跟《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的理念近似,而李白也是這種理念。
於是,他虔誠的朗聲道:“連山大師,如果你在天有靈的話,就將剩下的寶貝都賜予我,助我一臂之力。它日我修煉有成,必定光大旁門,為你報仇雪恨,讓那些名門正派也不敢小瞧!”
他等了許久,沒有任何迴應。那兩個站在洞外的高大石人,也沒有走進來。
“連山大師,我當你答應了……”李白微微一笑,祭出紫郢劍和青索劍,護住身體,然後在連山大師的遺容前拜了九拜。
此時,他已經牢記洞中的情形,那麽寶物擺放的位置,突然踏著閃現疾風步,用幽冥鬼手來施展分光捉影術和寒冰吸星掌,飛快地將那些寶物放入榮耀腕表中。
其中有一柄銅扇,金霞閃耀,照眼生穎,懸嵌在洞壁上的隱秘之處,不容易發現。
別的寶物均少注釋,隻有這扇的柄上不但鐫有“清寧”兩個古篆文,旁邊壁上還注有朱文的偈語用法,說此扇專為煉丹伏魔之用。
就在此時,狂風大作,猛覺一股奇熱湧上身來。
李白左手拿寶傘,右手拿清寧扇,順手使扇一揮,一片霞光飛起,那火便似狂風卷亂雲般,成團往四外飛開。
“好東西!”李白大喜,立即用幽冥鬼手來施展穿梭時空,遁入魔寵世界。
岸上眾人等了許久,都不見李白迴來,以為他在下麵出了事。
隻不過,因為沒有鐵傘,就算是朱梅和白穀逸,也不敢下去。
“他不會迴來了……”
一個時辰之後,嵩山二老輕歎了一聲,駕起金霞,飄然而去。
慧珠、初鳳、三鳳和冬秀,又等了一個時辰,還是不見李白出現,這才死心,一起返迴紫雲宮中,潛心修煉。
此時,李白正在翻閱那本叫做《天魔秘笈》的仙書,雖然書中記載的大多是旁門左道術法,卻也非常精彩,跟大型遊戲中盜賊、死靈法師的技能比較相似,以用毒、暗器、役使惡魔為主。
現在,隻要李白用天一貞水與體內烈火融合,那麽修為必定會暴增。於是,他離開魔寵世界,在月兒島附近找了一個隱秘之處,準備將天一貞水與體內烈火融合。
諸天界中,隻有天魔最是厲害,來無蹤影,去無痕跡,相隨心生,魔由念至,不可捉摸,不可端倪,隨機變幻,如電感應。
心靈稍一失去自製,魔頭就會立刻乘虛侵入。
因此,李白決定以魔製魔,照天府秘冊所傳,設下七煞法壇,凡諸百魔悉可屏禦。行法以後,他就會靜坐在水精亭內,與外隔絕,無論水火風雷,不能侵入。
當然,在這種千年成敗關頭,也需自己努力,隻要挨過七日,便可大功告成。
李白深知厲害,不敢大意,將魅魔愛麗絲放出來,為自己護法。然後,他先服下十滴天一貞水,又七十一取滴,讓其滲入自己的全身要穴。
一共使用九九八十一滴,為一個循環。
那貞水原是至寶,一到身上,立即化開,敷遍全身。李白猛覺通體生涼,骨節皆酥融,知道頃刻之間便要化形解體,急忙與愛麗絲進入水精亭內。
亭中已早備下應用床榻,李白坐在珊瑚榻上,想叮囑愛麗絲幾句,誰知牙齒顫動,遍體寒噤,休想出聲。
眼看亭外紅雲湧起,亭已封鎖,內外隔絕。他心裏一迷糊,不多一會兒,便失去了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