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迷途屈子,竟不知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甫笑道:“我曾偷看過他們練劍,玉環的劍術,好像是峨嵋一派。”
武玄霜道:“不錯,她正是長孫均量的女兒,以前叫做長孫璧,後來改名叫玉環。”
杜甫笑道:“如此說來,他們兩夫婦都是劍術名家的衣缽傳人,確是珠聯璧合了。”
武玄霜抑下心底的辛酸,聽他繼續道:“玉環的造詣未深,不過,若在武林之中,也算得一把好手了。她的丈夫比她高得多,我偷看過他幾次,一次比一次高明。看來,他已把師父與嶽父這兩大家的劍術融會貫通,造詣之深,差不多可以躋進一流高手之列了。”
武玄霜甚為歡喜:“那不錯呀。”
杜甫微笑道:“可惜姑姑不許我與他們往來,要不然相互切磋,倒是彼此有益的事。以他現在的造詣而論,再過幾年,隻怕我也得甘拜下風。還何須我暗中保護他們呢?何況他們在天山隱居,難道還會有什麽仇人,到這裏來尋他們麽?”
武玄霜這才知道,師兄剛才問她認不認識李白夫婦的用意,敢情是想探聽他們有沒有什麽厲害的仇人。
她想了一想,緩緩道:“師父那樣吩咐,想來必有用意。大約你未知道,李白是唐室的皇孫身份。”
杜甫道:“哦,是麽?不過依我想來,他若是不反對天後,天後也斷不會派人來刺殺他。你是天後的侄女,天後的為人,你當然比我知道得更清楚。”
武玄霜點頭道:“實不相瞞,我此次就是奉天後之命來找他的。天後想傳位給她的兒子廬陵王李顯,想請他迴去輔助呢。師父既然不想我見他們夫婦,這事情就請你轉達,好麽?”
杜甫道:“要不是見你今天到來,我幾乎就要下山去尋找他們了。我奉了師父之命,要暗中保護他們,所以很留心他們的行蹤,昨天卻發現他們夫婦都先後下山去了,這是幾年來從所未有之事,我想去打聽一下。”
武玄霜道:“你不必打聽了,他們應該是去找突厥可汗。”
杜甫奇道:“這是為何?”
武玄霜將在天山腳下所碰見的事情說了一遍,卻略去她與玉環私下會麵的這件事情不說。
杜甫道:“原來,是他們的兒子被突厥可汗擄去了。既然還有一個月的期限,待我們埋葬了師父之後,就去助他們一臂之力。師妹,你坐一坐,師父還有一樣東西給你,我這就去拿。”
………………
武玄霜獨自凝思,既感辛酸,又覺歡喜:“有師兄去暗助他,我可以放下心了,但我就真的從此再不見他了麽?”
眼光又落到她師父在扉頁上所題的那一首詩上,心裏吟道:“欲倩青禽寄語難,心隨明月到天山,丗年物換星移後,屈子迷途尚未還!
嗯,這一首詩,也好像是為我寫的呀!我在長安之時,多少個月圓之夜,也曾心隨明月,夢到天山。如今萬裏迢迢來到此地,難道就這樣的又迴去了麽?”
武玄霜讀她師父的這一首詩,自自然然的想起了上官婉兒。
這幾年來,她們二人親如姐妹,無話不談,隻除了一件事情。她沒有把心中對李白的愛意告訴婉兒,因為她察覺婉兒對李白的思念之情,實不在她之下。
她記起了婉兒所寫的那一首詩:“江湖空抱幽蘭怨,豈是離騷屈子心。楚澤長安難並論,天涯何苦作行吟?”
這一首詩的意思,與她師父的竟是完全一樣!
當年,她曾把這方詩絹插在古琴之中,叫丫環追去,送給李白,想來李白是定然看過的了。
想不到的是,李白也與他師父一樣:迷途屈子,竟不知還!
她又想起,這次出京之時,婉兒曾托她將幾句話帶給李白。
如今她已不願再見李白,可是婉兒的這幾句話,卻是不能托師兄轉達的……這又怎麽好呢?她可以忍受刻骨傷心,卻不忍負了婉兒之托。
武玄霜隻感到有如亂絲塞胸,正自委決不下。
杜甫已經走出來,微笑道:“剛才那本詩文集,是師父托你轉交給天後的,這本劍譜則是留給你的。你的聰明勝我十倍,將來發揚本門的劍術,繼承師父的衣缽,可得倚仗你了。”
武玄霜接過劍譜,向師父的遺體叩了三個響頭,感到師恩深重,眼淚又禁不住滴了下來。
杜甫道:“你送師父入土之後,就準備迴去了麽?”
武玄霜低聲道:“嗯,是的。李白的事情,拜托你了。”
杜甫道:“你迴去也好,我也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武玄霜問道:“什麽事情?”
杜甫道:“你認識金針國手夏侯堅麽?”
武玄霜心頭一動,緩緩道:“八年前,我曾見過他一次,他也曾問起我們的師父呢。”
杜甫道:“你怎麽迴答他?”
武玄霜道:“我出師門之時,師父曾吩咐我不許向任何人提及她的名號,所以我就用花朵排出‘不可說,不可說’六個大字。”
杜甫道:“夏侯堅見你這樣迴答,他又怎麽說?”
武玄霜道:“他也用花朵排出‘如之何?如之何’這六個大字。”
杜甫歎了口氣:“我姑姑在婚變之後,與夏侯堅相識。當時,夏侯堅不知道她有這段傷心之事,對她非常傾慕。
我姑姑心中隻有一個尉遲炯,當然不會答應他的求婚,不過他們也結成了肝膽相照的朋友。
姑姑在天山的這幾年,曾采摘了幾朵天山雪蓮,還有幾樣她以前在各處各山所采集的靈藥。
她臨死之前,將天山雪蓮和這幾樣靈藥,都放在一個玉匣中,叫我將來交給夏侯堅。你反正要重迴中土,那麽就省得我多跑一趟……”
“好。”武玄霜點點頭,更覺心頭沉重。
………………
天明之後,武玄霜收拾行裝,準備上路。
杜甫把師父的詩文集和那隻玉匣,都交給武玄霜,再鄭重的叮囑一遍,請她轉交給則天皇帝與夏侯堅,好了結師父生前的心願。
然後,他又取出兩個小銀瓶,對武玄霜道:“這個長頸的瓶子,盛著的是碧靈丹,你帶在身邊吧,有了它,就不怕任何有毒暗器了。”
接著,他指著另一個瓶子道:“這個圓口的瓶子,盛著的是易容丹,那是以前夏侯堅送給師父的,師父沒有用過,我在深山隱修,也不需要用到它,你都帶去吧。”
他向武玄霜講了易容丹的用法之後,又道:“易容丹可以變貌易容,老少由心,妍媸隨意,但隻有一樣是變不了的,那就是麵上的一對眼睛。
年齡的大小和武功的深淺,都可以從眼神中看得出來,不過一般普通的人,那卻是不會注意到的。”
武玄霜聽了,暗暗記在心頭,心道:“那日玉環扮成一個平常的維婦,連我也給她瞞過,想必也是用這種易容丹的了。我此去突厥京城,正好用得它著。”
她接過這兩隻銀瓶,想起師父師兄恩情深厚,不覺潸然淚下。
許久,武玄霜走到師父的埋骨之處,磕了三個響頭,向師父辭行,想起師父一生為情孽所累,不由得大哭了一場。
她離開那個石洞之後,走到中午時分,經過駱駝峰下,樹林中李白的那間石屋映入眼簾。
武玄霜想急急走過,但雙腳不由自主的走到了屋子外麵,想到玉環為了自己而棄家遠走,甚覺難過。
她眼光一瞥,發現那間石屋的兩扇大門打開了。
她記得那日她離開之時,那門是關上的,心道:“莫非是玉環曾經迴過家中?”情懷曆亂,自己也抑製不住,不知不覺的便走進屋內。
一看之下,屋中的景象,令她惶惑不安。隻見室中衣物淩亂散了滿地,那具古琴卻已不見。
武玄霜呆了一呆:,心道“若是玉環迴來收拾衣物,何必如此翻箱倒櫃,事後又不加收拾?若是別人,他又來搜查什麽呢?他取去了古琴,莫非也知道那是李白心愛之物麽?”
她想來想去,猜不透是什麽人曾到過屋內。
武玄霜道:“不錯,她正是長孫均量的女兒,以前叫做長孫璧,後來改名叫玉環。”
杜甫笑道:“如此說來,他們兩夫婦都是劍術名家的衣缽傳人,確是珠聯璧合了。”
武玄霜抑下心底的辛酸,聽他繼續道:“玉環的造詣未深,不過,若在武林之中,也算得一把好手了。她的丈夫比她高得多,我偷看過他幾次,一次比一次高明。看來,他已把師父與嶽父這兩大家的劍術融會貫通,造詣之深,差不多可以躋進一流高手之列了。”
武玄霜甚為歡喜:“那不錯呀。”
杜甫微笑道:“可惜姑姑不許我與他們往來,要不然相互切磋,倒是彼此有益的事。以他現在的造詣而論,再過幾年,隻怕我也得甘拜下風。還何須我暗中保護他們呢?何況他們在天山隱居,難道還會有什麽仇人,到這裏來尋他們麽?”
武玄霜這才知道,師兄剛才問她認不認識李白夫婦的用意,敢情是想探聽他們有沒有什麽厲害的仇人。
她想了一想,緩緩道:“師父那樣吩咐,想來必有用意。大約你未知道,李白是唐室的皇孫身份。”
杜甫道:“哦,是麽?不過依我想來,他若是不反對天後,天後也斷不會派人來刺殺他。你是天後的侄女,天後的為人,你當然比我知道得更清楚。”
武玄霜點頭道:“實不相瞞,我此次就是奉天後之命來找他的。天後想傳位給她的兒子廬陵王李顯,想請他迴去輔助呢。師父既然不想我見他們夫婦,這事情就請你轉達,好麽?”
杜甫道:“要不是見你今天到來,我幾乎就要下山去尋找他們了。我奉了師父之命,要暗中保護他們,所以很留心他們的行蹤,昨天卻發現他們夫婦都先後下山去了,這是幾年來從所未有之事,我想去打聽一下。”
武玄霜道:“你不必打聽了,他們應該是去找突厥可汗。”
杜甫奇道:“這是為何?”
武玄霜將在天山腳下所碰見的事情說了一遍,卻略去她與玉環私下會麵的這件事情不說。
杜甫道:“原來,是他們的兒子被突厥可汗擄去了。既然還有一個月的期限,待我們埋葬了師父之後,就去助他們一臂之力。師妹,你坐一坐,師父還有一樣東西給你,我這就去拿。”
………………
武玄霜獨自凝思,既感辛酸,又覺歡喜:“有師兄去暗助他,我可以放下心了,但我就真的從此再不見他了麽?”
眼光又落到她師父在扉頁上所題的那一首詩上,心裏吟道:“欲倩青禽寄語難,心隨明月到天山,丗年物換星移後,屈子迷途尚未還!
嗯,這一首詩,也好像是為我寫的呀!我在長安之時,多少個月圓之夜,也曾心隨明月,夢到天山。如今萬裏迢迢來到此地,難道就這樣的又迴去了麽?”
武玄霜讀她師父的這一首詩,自自然然的想起了上官婉兒。
這幾年來,她們二人親如姐妹,無話不談,隻除了一件事情。她沒有把心中對李白的愛意告訴婉兒,因為她察覺婉兒對李白的思念之情,實不在她之下。
她記起了婉兒所寫的那一首詩:“江湖空抱幽蘭怨,豈是離騷屈子心。楚澤長安難並論,天涯何苦作行吟?”
這一首詩的意思,與她師父的竟是完全一樣!
當年,她曾把這方詩絹插在古琴之中,叫丫環追去,送給李白,想來李白是定然看過的了。
想不到的是,李白也與他師父一樣:迷途屈子,竟不知還!
她又想起,這次出京之時,婉兒曾托她將幾句話帶給李白。
如今她已不願再見李白,可是婉兒的這幾句話,卻是不能托師兄轉達的……這又怎麽好呢?她可以忍受刻骨傷心,卻不忍負了婉兒之托。
武玄霜隻感到有如亂絲塞胸,正自委決不下。
杜甫已經走出來,微笑道:“剛才那本詩文集,是師父托你轉交給天後的,這本劍譜則是留給你的。你的聰明勝我十倍,將來發揚本門的劍術,繼承師父的衣缽,可得倚仗你了。”
武玄霜接過劍譜,向師父的遺體叩了三個響頭,感到師恩深重,眼淚又禁不住滴了下來。
杜甫道:“你送師父入土之後,就準備迴去了麽?”
武玄霜低聲道:“嗯,是的。李白的事情,拜托你了。”
杜甫道:“你迴去也好,我也想拜托你一件事情。”
武玄霜問道:“什麽事情?”
杜甫道:“你認識金針國手夏侯堅麽?”
武玄霜心頭一動,緩緩道:“八年前,我曾見過他一次,他也曾問起我們的師父呢。”
杜甫道:“你怎麽迴答他?”
武玄霜道:“我出師門之時,師父曾吩咐我不許向任何人提及她的名號,所以我就用花朵排出‘不可說,不可說’六個大字。”
杜甫道:“夏侯堅見你這樣迴答,他又怎麽說?”
武玄霜道:“他也用花朵排出‘如之何?如之何’這六個大字。”
杜甫歎了口氣:“我姑姑在婚變之後,與夏侯堅相識。當時,夏侯堅不知道她有這段傷心之事,對她非常傾慕。
我姑姑心中隻有一個尉遲炯,當然不會答應他的求婚,不過他們也結成了肝膽相照的朋友。
姑姑在天山的這幾年,曾采摘了幾朵天山雪蓮,還有幾樣她以前在各處各山所采集的靈藥。
她臨死之前,將天山雪蓮和這幾樣靈藥,都放在一個玉匣中,叫我將來交給夏侯堅。你反正要重迴中土,那麽就省得我多跑一趟……”
“好。”武玄霜點點頭,更覺心頭沉重。
………………
天明之後,武玄霜收拾行裝,準備上路。
杜甫把師父的詩文集和那隻玉匣,都交給武玄霜,再鄭重的叮囑一遍,請她轉交給則天皇帝與夏侯堅,好了結師父生前的心願。
然後,他又取出兩個小銀瓶,對武玄霜道:“這個長頸的瓶子,盛著的是碧靈丹,你帶在身邊吧,有了它,就不怕任何有毒暗器了。”
接著,他指著另一個瓶子道:“這個圓口的瓶子,盛著的是易容丹,那是以前夏侯堅送給師父的,師父沒有用過,我在深山隱修,也不需要用到它,你都帶去吧。”
他向武玄霜講了易容丹的用法之後,又道:“易容丹可以變貌易容,老少由心,妍媸隨意,但隻有一樣是變不了的,那就是麵上的一對眼睛。
年齡的大小和武功的深淺,都可以從眼神中看得出來,不過一般普通的人,那卻是不會注意到的。”
武玄霜聽了,暗暗記在心頭,心道:“那日玉環扮成一個平常的維婦,連我也給她瞞過,想必也是用這種易容丹的了。我此去突厥京城,正好用得它著。”
她接過這兩隻銀瓶,想起師父師兄恩情深厚,不覺潸然淚下。
許久,武玄霜走到師父的埋骨之處,磕了三個響頭,向師父辭行,想起師父一生為情孽所累,不由得大哭了一場。
她離開那個石洞之後,走到中午時分,經過駱駝峰下,樹林中李白的那間石屋映入眼簾。
武玄霜想急急走過,但雙腳不由自主的走到了屋子外麵,想到玉環為了自己而棄家遠走,甚覺難過。
她眼光一瞥,發現那間石屋的兩扇大門打開了。
她記得那日她離開之時,那門是關上的,心道:“莫非是玉環曾經迴過家中?”情懷曆亂,自己也抑製不住,不知不覺的便走進屋內。
一看之下,屋中的景象,令她惶惑不安。隻見室中衣物淩亂散了滿地,那具古琴卻已不見。
武玄霜呆了一呆:,心道“若是玉環迴來收拾衣物,何必如此翻箱倒櫃,事後又不加收拾?若是別人,他又來搜查什麽呢?他取去了古琴,莫非也知道那是李白心愛之物麽?”
她想來想去,猜不透是什麽人曾到過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