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牽來兩騎駿馬,一人一騎,在場上跑了一匝。


    那武士道:“小心接箭!”說罷,弓弦一響,嗖的一支利箭射出。


    李白一個“鐙裏藏身”,那支利箭從他肋旁穿過,被他抄著箭尾,甩於地上。


    就在此時,那武士又已閃電般的射出三支連珠箭。


    李白在馬背上一個翻身,反手一抄,三支箭都落到了他的手中。


    射得快,接得也快,眾人隻聽得弓弦一響,箭便到了李白手中,好像是遞過去一般,都不禁大聲喝彩。


    那武士以神箭手自負,十分好勝,此刻見李白接箭的功夫極高明,他竟然將三支箭同時搭在弦上,張弓一射。


    三箭齊飛,倏地飛到李白的背後,再突然分開,一支射背心,一支射後腦,還有一支射他的腋窩。三支箭,三個方向,箭法驚人。


    場中喝彩聲頓止,人人屏息以待。


    李白在馬背上一躍而起,三支箭都從他的腳下射過。他在半空中一個翻身撲下,將三支箭一抄,都抄到手中,人也剛好落在馬上。


    這時,就連主考的李明之,也不禁喝起“好”來!


    那武士漲紅了臉,趁著李白剛剛落下,突然發出兩支急箭,這迴不是射人,卻是射馬,而且是射馬的後腿,心道:隻要射得你跌下馬來,我便不至於當場丟臉。


    李白騎在馬上,那武士料他決計不能接到,哪知心念方動,忽見李白在馬背上一個“鯉魚翻身”,雙腳勾著馬鞍,竟然倒掛下來,雙手齊出,將那兩支箭接了。


    那武士發箭真快,一見李白用這個辦法接他的箭,知道他的上身重心不穩,接連又發出兩支連珠箭。


    場中各縣來應試的人,見他如此射法,心中都在暗罵:大家比試,又不是拚命,何必出這樣狠毒的箭法!


    這時,李白剛剛將前麵那兩支箭接下,後麵那兩支箭又已嘶風射到,避無可避,迫得他露出驚人絕技,突然張口一咬,將射到咽喉的那支箭鏃咬著。


    “噗!”


    他張口一吐,反射出去,將跟著來的那支箭也碰落了。


    “好!好!”


    “太好了!”


    “兄弟好樣的!”


    場中頓時喝彩聲如雷,眾人讚不絕口。


    那名神箭手將鐵胎弓掛起,迴到主考台前繳令,稟道:“張之奇接箭的功夫委實高明,我認輸了。”


    李白也向李明之稟道:“學生功夫生疏,最後一支箭接不著,叫大人見笑了。”


    李明之道:“你的功夫很不錯啊!不但接暗器的手法純熟,輕功、內功也很有根底,難得,難得!”連聲稱讚,提起筆,卻在半空中打了個圈,並不落下。


    他好像是在考慮什麽事情,沉吟不語。


    李白見此情形,心如吊桶,七上八落。


    他本來的用意,隻是想混進神武營便算。他表演接暗器的功夫,是希望將來分配職位之時,可以調進宮內,為武則天防範刺客,有接近她的機會。


    不料剛才那神箭手最後的兩支連珠箭,迫得他使出“齧矢法”,而且迫得他以口吐箭,射落對方的飛矢,這就不能不露出他的內功根底了。


    而他正是怕自己的功夫太過顯露,引起別人的注意,萬一查問起來,泄露出本來身份,那就是大禍一場。


    李明之沉吟半晌,叫那名神箭手退下,再看了一下名冊,對李白道:“你且暫待一會。”


    李白正自忐忑不安,下一名應考的試子,已奉召走到台前。此人叫做崔仲元,是河南信縣保薦來的。


    李明之對崔仲元道:“你是河南著名的劍客,在劍術上可遇到過對手沒有?”


    李白心中一凜,因為他從李逸的記憶中,見過崔仲元的名字,知道他是“八手仙猿”謝補之的大弟子,在北五省大大有名,想不到他也來了。


    隻是不知,何以李明之將他喚來,卻又不將自己發落?


    那崔仲元是名家弟子,外謙內傲,笑道:“天下劍術名家很多,可惜學生沒有遇過。有幾位老前輩,偶而也指教過學生幾招,卻也未曾正式交手。其他的人,無足掛齒,學生和他們比試,勝了也不足稱道。”


    李明之微微一笑:“如此說來,除了幾位有限的大名家之外,你在劍術上是從未遇過對手的了。你剛才說,有幾位老前輩偶而也指教過你幾招,他們是誰?”


    崔仲元道:“躡雲劍穀神翁和八仙劍袁牧,都曾在家師處見過學生,那是五六年前的事情,當時他們一時高興,曾叫學生給他們喂招。”


    李明之道:“你接得他們幾招?”


    崔仲元道:“這兩位老前輩,隻是和弟子試招,未盡全力。嗯,我勉強可以接到十招開外。”


    李白心頭一動:能接到十招開外,也不算得上是浪得虛名了!


    那李明之好像很熟悉武林的情形,聽了之後,笑道:“如此說來,你的劍術造詣很不錯了。我想見識一下你的真實本領,叫一個人和你比試,好麽?”


    崔仲元當然說好,李明之一指李白,道:“好吧,那我就點你和他比試一下。”


    李白大吃一驚,急忙道:“學生尚不乏自知之明,我怎能是他的對手,請大人另點別人吧。”


    李明之笑道:“你不用擔心。”便叫隨從取來兩柄木劍,尺寸長短和普通武士佩戴的青鋼劍一模一樣。


    另一名隨從拿來了一桶石灰,將這兩柄木劍在石灰中一插,然後分給李白和崔仲元。


    李明之望著李白,笑道:“你剛才的劍法,還未盡所長,正好趁這機會再試一趟。這樣比試絕對沒有性命之憂,雙方可以無須顧忌。比賽完後,看誰身上中劍較多,勝負便可以判明了。”


    其實李白並不是畏懼崔仲元,而是害怕被人看出他的底細,但李明之以主考的身份,提出了這個比試辦法,他勢不能推搪,隻好提劍下場。


    崔仲元雄心勃勃,根本就沒把李白放在眼內,當下橫劍當胸,朗聲道:“請張兄指教。”


    李白道:“崔兄是成名的劍客,小弟豈敢僭越,還是請崔兄先行賜招。”心中忐忑不安,拿不定主意,要勝還是要敗?


    崔仲元聽他酸溜溜的,盡說客套的話,心中早已不大耐煩,木劍一展,道聲“有僭”,揮劍向李白迎麵一點!


    崔仲元的師父綽號“八手仙猿”,所創的劍法便叫做“靈猿劍法”,以輕靈飄忽見長。


    崔仲元已盡得師門心法,這一劍刺出,似虛似實,當真是迅疾飄風,令人難以捉摸。


    李白心中一凜,飄身一閃,隻聽得唰的一聲,崔仲元的木劍從他的肩頭削過,場中武士頓時嘩笑起來。


    李白麵上一紅,知道定是已被他的劍尖點中,心道:李明之心內已起了猜疑,我如果再故意示弱,隻怕弄巧反拙,給他看破,更為不妙!


    咻!


    崔仲元出手如風,第二劍又連環刺到。


    李白踏著閃現疾風步,避過一邊,反手一劍。


    崔仲元“咦”了一聲,原來李白依樣畫葫蘆,也在他的肩頭上點了一下。


    崔仲元又驚又怒,強自鎮攝心神,將輕敵之心盡去,半攻半守,片刻之間和李白拆了二三十招。


    場中眾武士看得眼花繚亂,但見崔仲元縱躍如飛,一柄木劍就似化成十數柄一般,在李白的身前身後,身左身右,穿來插去。


    而李白則似是隻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所使的仍是普普通通的一套八仙劍法,不過封閉得十分嚴密,解拆對方的劍勢,亦似頗見功夫。


    場中武士,十之八九都是這樣想道:這張之奇的劍法雖然不錯,到底是崔仲元勝他一籌。


    忽然,李明之下令停止,笑道:“你們兩人功力悉敵,不必比了。張之奇身上中劍較多,但崔仲元中劍的地方,卻都是要害之處。你們的劍法各有擅長,以後你們正可以多多琢磨……”


    眾武士定睛細看,隻見李白渾身上下斑斑白點,但崔仲元的心窩,卻品字形的布了三點白點,如果不是木劍的話,他焉能還有命在!


    各州縣前來應考的武士,無不驚服,想不到主考官的眼光竟是如此銳利,一眼便看了出來。


    李明之提起筆,在名冊上圈了兩個圈圈,微笑道:“你們兩人都錄取了,待考試過後,我再和你們談談。”


    李白退下場邊,心神不定:李明之要和我談些什麽?剛才那場比試,不知他還看出了些什麽破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