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守株待兔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白在院子的暗角伏匿了一會,見一個單身的武士提著燈籠走過來。
他身形一現,明晃晃的劍尖對準那人的咽喉,低聲道:“你嚷一嚷,我就要你的命!”
那武士是個行家,一見李白的手法,知道來人的武功比自己何止高出十倍,果然不敢動彈。
李白將他的燈籠吹熄,道:“你們的員外在哪裏,快帶我去。”
那武士不敢不依,帶著他穿出兩處角門,指著園中一間屋子道:“就在那兒,你自己去吧!”
李白道:“委屈你躺一會兒,你說的若是實話,我見了裴員外之後,迴來再放你。”信手點了他的麻穴,將他放在假山石的後麵。
他飛身掠上屋簷,向屋子裏偷偷張望,隻見屋內燈火輝煌,有幾個武士侍立兩旁,兩個官員模樣的坐在當中。
隻聽得其中一人問道:“這樣說來,我大哥被捕的消息,是千真萬確的了。王大人可知道,他是為了什麽事情得罪天後的麽?”
李白一聽,便知這人是裴炎的弟弟裴昌。
另一個人穿著三品京官的服飾,垂頭喪氣的道:“裴大人突然被龍騎都尉拘捕,關進天牢。我一聽到這個消息,趕忙逃出京都,哪還有工夫詳細查問。”
裴昌道:“我大哥被捕之後多久,王大人才知道消息的?”
那京官道:“裴大人在晚上三更被捕,我第二日早上知道的。”
裴昌道:“上過了早朝沒有?”
那京官道:“正是在退朝之後,宮中的一個內監偷偷告訴我的,他也不知道內裏情由。”
裴昌道:“武則天在朝堂之上,有沒有說什麽?”
那京官道:“武則天隻是忙於調兵遣將,對裴大人的事,一句也沒有提及,我們還以為裴大人是因病缺朝的呢。”
裴炎已被武則天打入天牢,這事大出李白意料之外,心道:怪不得剛才那兩個武士,擔心會有大內的衛士到來。
聽那個王大人的口氣,大約他是裴炎的一黨,怕受牽累,故此連忙逃命。
裴昌沉吟半晌,緩緩道:“我大哥素得天後信任,隻要不是謀反的事泄露,也許還可轉圜。”
那京官道:“不錯,罪狀沒有宣布,還有一線希望。”
裴昌道:“不過,可能他們正在搜集罪證,不可不防。”
那京官道:“是呀,所以我一路馬不停蹄,趕來稟報,為的就是怕你們家中藏有什麽謀反的證據。”
裴昌道:“現在就苦於不知他因何被捕。若然不是為了謀反,廷尉來時,咱們可以接詔。若是為了謀反,咱們一家都是死罪,那就隻有拒捕了。我已叫家人拾好細軟,萬一有變,咱們即刻向後山逃跑。”
李白見裴昌在這樣緊要的關頭,居然還能冷靜應付,心道:裴炎老奸巨滑,他的弟弟竟也學得幾分。
裴昌歇了一歇,吩咐一個武士道:“現在可以將那位王孫提來了。”
他轉過頭,對那位王大人道:“僥幸之極,李白落在我的手中,再也不怕他進京告密了。”
那王大人道:“李白?就是八年前失蹤的那位王孫麽?”
裴昌點頭道:“一點不錯。這次英國公起兵,他也曾參與大事。不過,我大哥怕他懷有二心,早已叫我小心他的行蹤。好在他要入長安,必定要經過這裏,我天天叫人到路口等候,果然給我等到了。”
………………
過了片刻,裴昌將張之奇押來。張之奇倔強得很,一路破口大罵。
裴昌離座迎接,奸笑道:“殿下,還認得小人麽?我叫他們請你,下人不知規矩,多多冒犯你了。”
張之奇大怒,罵道:“誰認得你!我與你何冤何仇,你將我擄到這裏?”
裴昌朝張之奇麵上一望,不覺現出一絲詫異的神色。
約在十年之前,李逸十一二歲的時候,有一次他的父親信王李預,曾帶他去拜訪裴炎,裴昌在屏風後麵偷偷張望,對李逸留有印象。
這時,裴昌盯著張之奇那副焦黃的臉皮,有點奇怪,心道:當年那個粉雕玉琢的孩子,長成之後,怎的卻變成了個黃臉病夫?
程通猜到他的疑心,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裴昌恍然大悟,心道:原來如此,他中了惡行者與毒觀音最惡毒的暗器,想必是元氣大傷,難怪形容枯槁。
張之奇哪裏識得內裏情由,破口大罵。
裴昌奸笑道:“殿下,你忘記了‘春雷動地,飛龍在天’之約麽?”
張之奇厲聲道:“胡說八道,誰是你的殿下!你想謀反麽?我可不能受你拖累!”
裴昌麵色大變,冷冷道:“我大哥一心扶助唐室,你當真要恩將仇報,上京告密麽?”
張之奇怒道:“你們到底是些什麽人?”
裴昌道:“你縱然認不得我,中書令裴炎,他是我的大哥,難道你也不認得他?”
張之奇怔了一怔,忽地雙眼圓睜,罵道:“裴炎是當朝宰相,他的弟弟豈有不懂朝廷律例,胡亂擄人拷打之理?你這廝分明是冒認裴相國之名!”
裴昌起了疑心:難道真是捉錯人了?
他略一沉吟,問道:“今年三月之間,你在巴州麽?”
張之奇負氣道:“在又怎樣?不在又怎樣?”
裴昌道:“廢太子李賢被人刺殺,你知道這事麽?”
張之奇道:“這事與我何關?”
他對裴昌的身份也是猜測不透,心道:我曾聽人說過,廢太子是給天後下詔賜死的,但這人說李賢是被刺殺的,莫非真有此事?可是,這事又怎能牽連到我的身上來?
裴昌盯了他一眼,又問道:“聽說你對廢太子被暗殺的事,甚是不平?”
張之奇道:“若然真有此事,我當然要為廢太子不平!”
裴昌冷笑道:“怪不得你想進京告密!你還敢不認,你就是李白麽!”
張之奇雖然不知道其中錯綜複雜的情節,這時卻也猜到他是認錯了人,連忙叫道:“大丈夫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是眉山的‘病尉遲’張之奇,誰識得你什麽李白!”
裴昌大吃一驚,道:“你姓張,你的渾名叫做病尉遲?”
程通睜大了眼睛,果然看出了有些不像,但他怕裴昌怪他捉錯了人,硬著頭皮道:“我在峨嵋金頂和他朝過相,絕沒有認錯人之理。你瞧,他滿麵病容,正是中了透穴神針之後,毒性發作,雖經名醫調治,仍留下毒沁皮膚的病象。哼,你以為這樣就可以瞞過我的眼睛麽?”
張之奇大怒道:“呸,我生來便是這副相貌,要不然江湖豪傑怎會送給我這個‘病尉遲’的綽號?今年三月,我不在巴州,你們認錯人啦!老子姓張,不是姓李!你們硬要張冠李戴麽?”
裴昌冷冷的望了張之奇一眼,道:“你上京做什麽?”
張之奇道:“天後挑選神武營衛士,我是眉山郡守保薦去應試的,你若不信,我身上還有眉山郡守的保薦文書。”
程通叫道:“員外別信他的胡說八道!他明明便是李白,怎會姓張?”
忽地有一個武士匆匆走入,對裴昌道:“有一隊馬隊進了村莊,不知是什麽路數?”
那個京官嚇得渾身發抖,呐呐道:“怎麽會來得這般快?快,快派人再去打聽,是長安來的,還是縣裏來的?”
裴昌雙眼圓睜,厲聲道:“不管這廝是姓張還是姓李,他要做武則天的奴才,咱們便容他不得!程通,你留下來看守他,仔細搜一搜他,再等候我的發落,絕不能讓他跑了。”
程通答應了一聲。
裴昌拉著那個京官,突然在牆壁上一按,壁上開了一道小門,一幹人等,立刻進入複壁,壁上的門也立即關上。
大廳裏除了張之奇之外,便隻留下程通與另外一位武士。
這刹那間,李白轉了幾個念頭,本來想繼續追蹤裴昌,但轉念一想,張之奇代他受過,又覺得於心不忍。
他正心思不定,忽聽得一聲裂人心肺的慘叫,原來是程通突然下了毒手,將張之奇的琵琶骨捏碎了。
他身形一現,明晃晃的劍尖對準那人的咽喉,低聲道:“你嚷一嚷,我就要你的命!”
那武士是個行家,一見李白的手法,知道來人的武功比自己何止高出十倍,果然不敢動彈。
李白將他的燈籠吹熄,道:“你們的員外在哪裏,快帶我去。”
那武士不敢不依,帶著他穿出兩處角門,指著園中一間屋子道:“就在那兒,你自己去吧!”
李白道:“委屈你躺一會兒,你說的若是實話,我見了裴員外之後,迴來再放你。”信手點了他的麻穴,將他放在假山石的後麵。
他飛身掠上屋簷,向屋子裏偷偷張望,隻見屋內燈火輝煌,有幾個武士侍立兩旁,兩個官員模樣的坐在當中。
隻聽得其中一人問道:“這樣說來,我大哥被捕的消息,是千真萬確的了。王大人可知道,他是為了什麽事情得罪天後的麽?”
李白一聽,便知這人是裴炎的弟弟裴昌。
另一個人穿著三品京官的服飾,垂頭喪氣的道:“裴大人突然被龍騎都尉拘捕,關進天牢。我一聽到這個消息,趕忙逃出京都,哪還有工夫詳細查問。”
裴昌道:“我大哥被捕之後多久,王大人才知道消息的?”
那京官道:“裴大人在晚上三更被捕,我第二日早上知道的。”
裴昌道:“上過了早朝沒有?”
那京官道:“正是在退朝之後,宮中的一個內監偷偷告訴我的,他也不知道內裏情由。”
裴昌道:“武則天在朝堂之上,有沒有說什麽?”
那京官道:“武則天隻是忙於調兵遣將,對裴大人的事,一句也沒有提及,我們還以為裴大人是因病缺朝的呢。”
裴炎已被武則天打入天牢,這事大出李白意料之外,心道:怪不得剛才那兩個武士,擔心會有大內的衛士到來。
聽那個王大人的口氣,大約他是裴炎的一黨,怕受牽累,故此連忙逃命。
裴昌沉吟半晌,緩緩道:“我大哥素得天後信任,隻要不是謀反的事泄露,也許還可轉圜。”
那京官道:“不錯,罪狀沒有宣布,還有一線希望。”
裴昌道:“不過,可能他們正在搜集罪證,不可不防。”
那京官道:“是呀,所以我一路馬不停蹄,趕來稟報,為的就是怕你們家中藏有什麽謀反的證據。”
裴昌道:“現在就苦於不知他因何被捕。若然不是為了謀反,廷尉來時,咱們可以接詔。若是為了謀反,咱們一家都是死罪,那就隻有拒捕了。我已叫家人拾好細軟,萬一有變,咱們即刻向後山逃跑。”
李白見裴昌在這樣緊要的關頭,居然還能冷靜應付,心道:裴炎老奸巨滑,他的弟弟竟也學得幾分。
裴昌歇了一歇,吩咐一個武士道:“現在可以將那位王孫提來了。”
他轉過頭,對那位王大人道:“僥幸之極,李白落在我的手中,再也不怕他進京告密了。”
那王大人道:“李白?就是八年前失蹤的那位王孫麽?”
裴昌點頭道:“一點不錯。這次英國公起兵,他也曾參與大事。不過,我大哥怕他懷有二心,早已叫我小心他的行蹤。好在他要入長安,必定要經過這裏,我天天叫人到路口等候,果然給我等到了。”
………………
過了片刻,裴昌將張之奇押來。張之奇倔強得很,一路破口大罵。
裴昌離座迎接,奸笑道:“殿下,還認得小人麽?我叫他們請你,下人不知規矩,多多冒犯你了。”
張之奇大怒,罵道:“誰認得你!我與你何冤何仇,你將我擄到這裏?”
裴昌朝張之奇麵上一望,不覺現出一絲詫異的神色。
約在十年之前,李逸十一二歲的時候,有一次他的父親信王李預,曾帶他去拜訪裴炎,裴昌在屏風後麵偷偷張望,對李逸留有印象。
這時,裴昌盯著張之奇那副焦黃的臉皮,有點奇怪,心道:當年那個粉雕玉琢的孩子,長成之後,怎的卻變成了個黃臉病夫?
程通猜到他的疑心,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裴昌恍然大悟,心道:原來如此,他中了惡行者與毒觀音最惡毒的暗器,想必是元氣大傷,難怪形容枯槁。
張之奇哪裏識得內裏情由,破口大罵。
裴昌奸笑道:“殿下,你忘記了‘春雷動地,飛龍在天’之約麽?”
張之奇厲聲道:“胡說八道,誰是你的殿下!你想謀反麽?我可不能受你拖累!”
裴昌麵色大變,冷冷道:“我大哥一心扶助唐室,你當真要恩將仇報,上京告密麽?”
張之奇怒道:“你們到底是些什麽人?”
裴昌道:“你縱然認不得我,中書令裴炎,他是我的大哥,難道你也不認得他?”
張之奇怔了一怔,忽地雙眼圓睜,罵道:“裴炎是當朝宰相,他的弟弟豈有不懂朝廷律例,胡亂擄人拷打之理?你這廝分明是冒認裴相國之名!”
裴昌起了疑心:難道真是捉錯人了?
他略一沉吟,問道:“今年三月之間,你在巴州麽?”
張之奇負氣道:“在又怎樣?不在又怎樣?”
裴昌道:“廢太子李賢被人刺殺,你知道這事麽?”
張之奇道:“這事與我何關?”
他對裴昌的身份也是猜測不透,心道:我曾聽人說過,廢太子是給天後下詔賜死的,但這人說李賢是被刺殺的,莫非真有此事?可是,這事又怎能牽連到我的身上來?
裴昌盯了他一眼,又問道:“聽說你對廢太子被暗殺的事,甚是不平?”
張之奇道:“若然真有此事,我當然要為廢太子不平!”
裴昌冷笑道:“怪不得你想進京告密!你還敢不認,你就是李白麽!”
張之奇雖然不知道其中錯綜複雜的情節,這時卻也猜到他是認錯了人,連忙叫道:“大丈夫坐不更名,行不改姓,我是眉山的‘病尉遲’張之奇,誰識得你什麽李白!”
裴昌大吃一驚,道:“你姓張,你的渾名叫做病尉遲?”
程通睜大了眼睛,果然看出了有些不像,但他怕裴昌怪他捉錯了人,硬著頭皮道:“我在峨嵋金頂和他朝過相,絕沒有認錯人之理。你瞧,他滿麵病容,正是中了透穴神針之後,毒性發作,雖經名醫調治,仍留下毒沁皮膚的病象。哼,你以為這樣就可以瞞過我的眼睛麽?”
張之奇大怒道:“呸,我生來便是這副相貌,要不然江湖豪傑怎會送給我這個‘病尉遲’的綽號?今年三月,我不在巴州,你們認錯人啦!老子姓張,不是姓李!你們硬要張冠李戴麽?”
裴昌冷冷的望了張之奇一眼,道:“你上京做什麽?”
張之奇道:“天後挑選神武營衛士,我是眉山郡守保薦去應試的,你若不信,我身上還有眉山郡守的保薦文書。”
程通叫道:“員外別信他的胡說八道!他明明便是李白,怎會姓張?”
忽地有一個武士匆匆走入,對裴昌道:“有一隊馬隊進了村莊,不知是什麽路數?”
那個京官嚇得渾身發抖,呐呐道:“怎麽會來得這般快?快,快派人再去打聽,是長安來的,還是縣裏來的?”
裴昌雙眼圓睜,厲聲道:“不管這廝是姓張還是姓李,他要做武則天的奴才,咱們便容他不得!程通,你留下來看守他,仔細搜一搜他,再等候我的發落,絕不能讓他跑了。”
程通答應了一聲。
裴昌拉著那個京官,突然在牆壁上一按,壁上開了一道小門,一幹人等,立刻進入複壁,壁上的門也立即關上。
大廳裏除了張之奇之外,便隻留下程通與另外一位武士。
這刹那間,李白轉了幾個念頭,本來想繼續追蹤裴昌,但轉念一想,張之奇代他受過,又覺得於心不忍。
他正心思不定,忽聽得一聲裂人心肺的慘叫,原來是程通突然下了毒手,將張之奇的琵琶骨捏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