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俠骨柔腸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玄霜將李白輕輕扶起,交給夏侯堅。
“賢侄過來。”夏侯堅招手叫長孫泰過來,將李白背起。
李白迴頭一瞥,正好與武玄霜的目光相接,但覺那明眸中似含著無限的欣慰,又似含著無限的悲哀。
這一刹那,李白亦自心弦顫抖,心事如潮!這真是一段奇怪的感情,連他自己也莫名其妙!
這幾天來,他一直在擔心,如果自己陷入武玄霜的情網之中,還能脫離她的掌握麽?
現在武玄霜要離開他了,他反而悵悵惘惘,不知怎的,竟難以自抑的生起惜別之情。
他急忙避開武玄霜的目光,伏在長孫泰的肩頭,向穀神翁點頭示意,答謝他的慰問。
長孫泰剛行得兩步,忽然聽得武玄霜的腳步聲又追了上來。
李白不由自主的又迴過頭去,隻見武玄霜一手抱著他的古琴,一手拿著他的寶劍,淒然笑道:“我幾乎忘記了,你的隨身琴劍,還留在車中。”
李白喉頭哽咽,舌頭打結,含含糊糊的說了“多謝”兩字。
聲音很輕,隻有他自己才聽得見,然而他卻看到,在武玄霜的眼中閃過了一線光芒。
長孫璧替李白接過了武玄霜手中的琴劍,懷著恨意的瞪了武玄霜一眼,然而武玄霜卻似絲毫沒有留意她。
長孫璧看了一眼李白的神情,若有所感的低下頭來。
車聲轆轆,武玄霜已上了騾車,漸漸遠去。
李白好似從夢裏醒來,心裏忽然掠過一個念頭:“今生今世,不知還能不能再見她一麵……”
沒有人向武玄霜道別,大家都有著一股異樣的心情。
穀神翁輕輕籲了口氣:“這女孩子的行事,真是古怪。我怎麽也想不到,她竟會把李白這樣輕易的便交給我們。”
長孫泰將李白背迴屋內,安置在一間靜室裏。眾人環繞病榻之前,焦慮地等著夏侯堅替他診治的結果。
夏侯堅閉目凝神,把了一下脈息。
穀神翁有點奇怪的問道:“是不是遲了一些?”
夏侯堅搖頭道:“不,他體內氣機流暢,即使沒有我替他醫治,也可以保全性命,隻是不能恢複武功罷了。”
穀神翁明明知道,李白不可能有那樣深湛的內功,大感詫異。
李白淡淡道:“那大概是武玄霜替我調理的。”
他極力裝作漫不經意的說出來,然而從他故作平靜的語調中,仍然能聽得出他心情的激動。
夏侯堅在他的肩井穴、天樞穴和風府穴上,各插了一口金針,微笑道:“我用金針替你拔除餘毒,大約半個月的時光,你的武功便可以完全恢複。”
“謝謝。”李白點頭道謝,暗中施展神識天賦,竊取夏侯堅的技能和記憶。
穀神翁若有所思,問夏侯堅道:“我可以和他說話麽?”
夏侯堅道:“他的危險時期已過,稍微用用心神,也無妨礙的了。”
穀神翁期期艾艾,半晌才道:“李賢侄,我對你甚為抱愧。”
李白歎了口氣:“世事變化,本來難測,盡了人力,天意難迴,那也是無話可說的。”
穀神翁默然無語,過了半晌,才問道:“你是怎樣受了那兩個魔頭所傷的?”
李白將那日遇見惡行者與毒觀音的事,告訴了他。
穀神翁喟然歎道:“我也知道這兩個魔頭惡性難馴,卻還沒有料到他們竟敢暗害太子,又來傷你。在巴州那一晚,我沒有將他們潛來的消息告訴你,這,這……”
李白截斷他的話,淡淡道:“我明白老伯的用心。你大約是以為,這兩個魔頭最多是將太子劫持,不會下此毒手。裴炎大約也是想如此布置,想借太子的名義,反對武則天。而你呢,則是怕我不讚同此事,可能與那兩個魔頭衝突,故此沒有將你所知的一一言明。”
其實,暗殺廢太子李賢之事,確是裴炎所指使,好把這筆賬記在武則天頭上,而穀神翁並未估計到裴炎竟是這麽惡毒。
穀神翁歎道:“隻此一事,已足見裴炎用心的卑劣,比將起來,倒顯得她們光明磊落了……”
這個“她們”,當然是指武則天與武玄霜而言。
李白默然許久,淡聲道:“武則天是竊國神奸,縱然做了一些好事,也隻是沽名釣譽之舉罷了。倒是武玄霜這個女子,確乎可稱得上是女中英傑……”
他本來想說的是“俠骨柔腸”四字,話到口邊,才改為“女中英傑”。
長孫璧有點酸意,但她與李白初次見麵,而且李白又是王孫身份,正在病中。她對李白的話雖然甚不舒服,卻也不便反駁。
李白又道:“幸好,英國公徐敬業,還是一個正派的忠臣。”
穀神翁道:“是是非非,如今我也有一點糊塗了。不過,我已發誓不再使劍,也樂得脫出是非之場,從今之後,我與世兄交誼仍在,但對你們恢複江山的大業,請恕我無能為力了……”
李白瞧見穀神翁竟是如此心灰意冷,也不禁心情黯淡。
長孫泰忽然問道:“我師妹上官婉兒,是不是也去了英雄大會?”
李白點頭道:“不錯,婉兒確實是去了。”一提到上官婉兒,他雙眼漸漸有神,似乎找到了支持下去的勇氣。
長孫泰更是喜形於色,急忙問道:“殿下早就認識她了?”
“我在她六七歲的時候,就認識她了。”
李白想起在路上相逢,琴詩唱和,互憐身世,彼此相投,迴味起來,仍是如癡如醉。可是,上官婉兒的影子,雖然在他的心頭漸漸擴大,卻仍然不能把武玄霜的影子完全遮蓋。
長孫泰沒有他妹妹那樣細心,未曾留意到李白神情的變化,此刻也正在激動之中,雙眼閃閃發光,那份喜悅的神情實不在李白之下。
他跨上一步,迫不及待的問道:“後來呢?”
李白微笑道:“什麽後來呀?”
長孫泰道:“上官婉兒,她……她後來怎麽樣了?”
“後來麽?在混亂之中,我們離散了。”
長孫泰極為失望,顫聲道:“你以後就不知道她的消息了麽?”
“聽說,她去行刺武則天了。”
長孫泰大驚失色:“真的?!!”
“說這個消息的人,是一位很靠得住的朋友,她還說不必為婉兒提心,料她定可平安無事。”
長孫璧道:“不錯,婉兒素來聰敏機智,當可見機而作,趨吉避兇。”
李白不便說出武玄霜的名字,隻說是“一位靠得住的朋友”。
長孫泰雖然經他的妹妹慰解,仍是如有重憂。
穀神翁道:“李賢侄精神未複,不可太用心神,有什麽話,以後慢慢再說吧。夏侯兄,事不宜遲,我此刻便即動身,將長孫均量接來,與你作伴。”
長孫泰道:“妹妹,你留下來服侍殿下,我隨穀伯伯去接爹爹。”
長孫璧道:“你順便也可以探訪一下婉兒的消息,免得大家掛心。”說話之間,有意無意的向李白微微一笑。
穀神翁與長孫泰立即告辭,去接長孫均量過來。
而李白在夏侯堅金針妙手的治療下,又得長孫璧盡心調理,病體一日好過一日。過了十四天,他不但可以行動自如,武功也恢複了十之八九。
最重要的就是,此時他將夏侯堅的技能都已竊取到手,又多了一些醫學經驗。不過,記憶是最難竊取的,到目前為止,他也隻是竊取到一些記憶碎片,並不完整,需要慢慢梳理。
這一日,他在靜室中獨坐無聊,想一會武玄霜,又想一會上官婉兒,情懷悵悵,心事重重。
這時已是初秋時分,從窗子裏望出去,庭院裏落葉滿階,殘紅待掃。
李白仰望長空,緩緩吟出上官婉兒送給他的那一首詩:“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裏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調,貧封薊北詩。書中無別意,但悵久離居。”
他歎口氣,又道:“唉,但悵久離居……你思念我,真的是如此之深麽?”
懷念遠人,更是不能自已,調好琴弦,再彈一遍詩經中那篇思念故人的“綠衣黃裳”,雖然想念的是上官婉兒,但記起這一篇詩曾在武玄霜麵前彈過,不禁又想起武玄霜來。
於是,他再撫琴彈奏《離騷》中自己最喜歡的那幾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琴韻悠揚中,忽然聽得有一個清脆的聲音笑道:“彈得好琴!彈得好琴!”
“賢侄過來。”夏侯堅招手叫長孫泰過來,將李白背起。
李白迴頭一瞥,正好與武玄霜的目光相接,但覺那明眸中似含著無限的欣慰,又似含著無限的悲哀。
這一刹那,李白亦自心弦顫抖,心事如潮!這真是一段奇怪的感情,連他自己也莫名其妙!
這幾天來,他一直在擔心,如果自己陷入武玄霜的情網之中,還能脫離她的掌握麽?
現在武玄霜要離開他了,他反而悵悵惘惘,不知怎的,竟難以自抑的生起惜別之情。
他急忙避開武玄霜的目光,伏在長孫泰的肩頭,向穀神翁點頭示意,答謝他的慰問。
長孫泰剛行得兩步,忽然聽得武玄霜的腳步聲又追了上來。
李白不由自主的又迴過頭去,隻見武玄霜一手抱著他的古琴,一手拿著他的寶劍,淒然笑道:“我幾乎忘記了,你的隨身琴劍,還留在車中。”
李白喉頭哽咽,舌頭打結,含含糊糊的說了“多謝”兩字。
聲音很輕,隻有他自己才聽得見,然而他卻看到,在武玄霜的眼中閃過了一線光芒。
長孫璧替李白接過了武玄霜手中的琴劍,懷著恨意的瞪了武玄霜一眼,然而武玄霜卻似絲毫沒有留意她。
長孫璧看了一眼李白的神情,若有所感的低下頭來。
車聲轆轆,武玄霜已上了騾車,漸漸遠去。
李白好似從夢裏醒來,心裏忽然掠過一個念頭:“今生今世,不知還能不能再見她一麵……”
沒有人向武玄霜道別,大家都有著一股異樣的心情。
穀神翁輕輕籲了口氣:“這女孩子的行事,真是古怪。我怎麽也想不到,她竟會把李白這樣輕易的便交給我們。”
長孫泰將李白背迴屋內,安置在一間靜室裏。眾人環繞病榻之前,焦慮地等著夏侯堅替他診治的結果。
夏侯堅閉目凝神,把了一下脈息。
穀神翁有點奇怪的問道:“是不是遲了一些?”
夏侯堅搖頭道:“不,他體內氣機流暢,即使沒有我替他醫治,也可以保全性命,隻是不能恢複武功罷了。”
穀神翁明明知道,李白不可能有那樣深湛的內功,大感詫異。
李白淡淡道:“那大概是武玄霜替我調理的。”
他極力裝作漫不經意的說出來,然而從他故作平靜的語調中,仍然能聽得出他心情的激動。
夏侯堅在他的肩井穴、天樞穴和風府穴上,各插了一口金針,微笑道:“我用金針替你拔除餘毒,大約半個月的時光,你的武功便可以完全恢複。”
“謝謝。”李白點頭道謝,暗中施展神識天賦,竊取夏侯堅的技能和記憶。
穀神翁若有所思,問夏侯堅道:“我可以和他說話麽?”
夏侯堅道:“他的危險時期已過,稍微用用心神,也無妨礙的了。”
穀神翁期期艾艾,半晌才道:“李賢侄,我對你甚為抱愧。”
李白歎了口氣:“世事變化,本來難測,盡了人力,天意難迴,那也是無話可說的。”
穀神翁默然無語,過了半晌,才問道:“你是怎樣受了那兩個魔頭所傷的?”
李白將那日遇見惡行者與毒觀音的事,告訴了他。
穀神翁喟然歎道:“我也知道這兩個魔頭惡性難馴,卻還沒有料到他們竟敢暗害太子,又來傷你。在巴州那一晚,我沒有將他們潛來的消息告訴你,這,這……”
李白截斷他的話,淡淡道:“我明白老伯的用心。你大約是以為,這兩個魔頭最多是將太子劫持,不會下此毒手。裴炎大約也是想如此布置,想借太子的名義,反對武則天。而你呢,則是怕我不讚同此事,可能與那兩個魔頭衝突,故此沒有將你所知的一一言明。”
其實,暗殺廢太子李賢之事,確是裴炎所指使,好把這筆賬記在武則天頭上,而穀神翁並未估計到裴炎竟是這麽惡毒。
穀神翁歎道:“隻此一事,已足見裴炎用心的卑劣,比將起來,倒顯得她們光明磊落了……”
這個“她們”,當然是指武則天與武玄霜而言。
李白默然許久,淡聲道:“武則天是竊國神奸,縱然做了一些好事,也隻是沽名釣譽之舉罷了。倒是武玄霜這個女子,確乎可稱得上是女中英傑……”
他本來想說的是“俠骨柔腸”四字,話到口邊,才改為“女中英傑”。
長孫璧有點酸意,但她與李白初次見麵,而且李白又是王孫身份,正在病中。她對李白的話雖然甚不舒服,卻也不便反駁。
李白又道:“幸好,英國公徐敬業,還是一個正派的忠臣。”
穀神翁道:“是是非非,如今我也有一點糊塗了。不過,我已發誓不再使劍,也樂得脫出是非之場,從今之後,我與世兄交誼仍在,但對你們恢複江山的大業,請恕我無能為力了……”
李白瞧見穀神翁竟是如此心灰意冷,也不禁心情黯淡。
長孫泰忽然問道:“我師妹上官婉兒,是不是也去了英雄大會?”
李白點頭道:“不錯,婉兒確實是去了。”一提到上官婉兒,他雙眼漸漸有神,似乎找到了支持下去的勇氣。
長孫泰更是喜形於色,急忙問道:“殿下早就認識她了?”
“我在她六七歲的時候,就認識她了。”
李白想起在路上相逢,琴詩唱和,互憐身世,彼此相投,迴味起來,仍是如癡如醉。可是,上官婉兒的影子,雖然在他的心頭漸漸擴大,卻仍然不能把武玄霜的影子完全遮蓋。
長孫泰沒有他妹妹那樣細心,未曾留意到李白神情的變化,此刻也正在激動之中,雙眼閃閃發光,那份喜悅的神情實不在李白之下。
他跨上一步,迫不及待的問道:“後來呢?”
李白微笑道:“什麽後來呀?”
長孫泰道:“上官婉兒,她……她後來怎麽樣了?”
“後來麽?在混亂之中,我們離散了。”
長孫泰極為失望,顫聲道:“你以後就不知道她的消息了麽?”
“聽說,她去行刺武則天了。”
長孫泰大驚失色:“真的?!!”
“說這個消息的人,是一位很靠得住的朋友,她還說不必為婉兒提心,料她定可平安無事。”
長孫璧道:“不錯,婉兒素來聰敏機智,當可見機而作,趨吉避兇。”
李白不便說出武玄霜的名字,隻說是“一位靠得住的朋友”。
長孫泰雖然經他的妹妹慰解,仍是如有重憂。
穀神翁道:“李賢侄精神未複,不可太用心神,有什麽話,以後慢慢再說吧。夏侯兄,事不宜遲,我此刻便即動身,將長孫均量接來,與你作伴。”
長孫泰道:“妹妹,你留下來服侍殿下,我隨穀伯伯去接爹爹。”
長孫璧道:“你順便也可以探訪一下婉兒的消息,免得大家掛心。”說話之間,有意無意的向李白微微一笑。
穀神翁與長孫泰立即告辭,去接長孫均量過來。
而李白在夏侯堅金針妙手的治療下,又得長孫璧盡心調理,病體一日好過一日。過了十四天,他不但可以行動自如,武功也恢複了十之八九。
最重要的就是,此時他將夏侯堅的技能都已竊取到手,又多了一些醫學經驗。不過,記憶是最難竊取的,到目前為止,他也隻是竊取到一些記憶碎片,並不完整,需要慢慢梳理。
這一日,他在靜室中獨坐無聊,想一會武玄霜,又想一會上官婉兒,情懷悵悵,心事重重。
這時已是初秋時分,從窗子裏望出去,庭院裏落葉滿階,殘紅待掃。
李白仰望長空,緩緩吟出上官婉兒送給他的那一首詩:“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裏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調,貧封薊北詩。書中無別意,但悵久離居。”
他歎口氣,又道:“唉,但悵久離居……你思念我,真的是如此之深麽?”
懷念遠人,更是不能自已,調好琴弦,再彈一遍詩經中那篇思念故人的“綠衣黃裳”,雖然想念的是上官婉兒,但記起這一篇詩曾在武玄霜麵前彈過,不禁又想起武玄霜來。
於是,他再撫琴彈奏《離騷》中自己最喜歡的那幾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琴韻悠揚中,忽然聽得有一個清脆的聲音笑道:“彈得好琴!彈得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