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選擇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徒府,王允書房。
王允、蔡邕、盧植,正圍繞一盆炭火坐著。
“伯喈,你可聽說了衛家派人攔截為先之事?”王允伸出雙手,靠近炭盆,輕輕的揉搓著。
蔡邕點點頭:“聽說了,去了二十一人,隻剩下一人迴來報信了。”
盧植撫須歎息道:“由此事看出,為先此子也是殺伐果斷的人物啊!他不僅聰明機智,又能殺伐果斷,不簡單。若是太平盛世,此子或許是一個憂國憂民的賢臣,但如今是亂世,恐怕又是一個梟雄人物。唉,這世間有了一個曹操還不夠,居然又冒出一個李白來……”
王允淡聲道:“世事難料,今後的事情,誰又說得清楚呢?”
“如今也隻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董卓霸占朝綱,又有兵權在身,我們奈何不得,也隻能盡量維護皇上的威嚴了。李白則不同,他是伯喈的弟子,又是董卓敕封的漢中太守,若是再加上我們幾個老家夥扶持,它日李白權傾一方的時候,便有機會鏟除董卓,整飭朝綱。不管李白心誌如何,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李白,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至於今後,有伯喈和昭姬在,料想李白也不會做出王莽篡位之事,頂多是一個霍光罷了。”
“再說了,有我們幾個老家夥在,李白是不會越禮的。”
蔡邕聞言,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王允和盧植的話。
不過,如果他們知道,其實李白隻是將這個三國幻境當成一個玩法不錯的單機遊戲,恐怕就不會這麽想了。
………………
時隔近一月,李白終於又迴到汝南城。
三輛馬車緩緩駛到城門口,停了下來。
周倉穿一身甲胄,站在城門口,等待著李白。
裴元紹率先跳下馬車,跑到周倉跟前,伸出拳頭,捶了周倉的胸膛兩下。
李白也從馬車中走出來,站在車轅上,仰望著飽經滄桑的汝南城,心中感慨萬千。
一趟洛陽之行,竟已物是人非。
他向周倉揮手示意,然後命令道:“周倉,進城!”
“是!”
李白迴到汝南城之後,黃巾軍上下歡唿鼓舞,擺酒慶賀。
所有士兵都知道李白前往洛陽求官之事,如今李白帶著笑容迴來了,自然是已經歸順朝廷,成為朝廷的官員。
自此之後,黃巾軍不再是黃巾賊,而李白也實現了對黃巾將士的承諾,帶著黃巾歸順朝廷,摘掉了那頂賊帽。
汝南城,城南,校場。
李白負手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俯視著站立在下方的黃巾將士,胸中頓時生出一股豪氣。
時至今日,他終於在這個時代有了一個正式的官職。
李白輕咳兩聲,目光掠過校場,霎那間原本還有些雜音的校場,變得安靜無比。
“今日召集大家,是為了宣布一件事情。”
李白聲音不緩不慢,渾厚洪亮,雖然音調不高,但聲音在校場中不停地迴蕩著,讓所有的士兵都能聽見他的話。
“汝南黃巾已經歸順了朝廷,不久之後,朝廷就會派遣董太師麾下的西涼鐵騎駐守汝南城,同時也會派遣新的汝南太守接掌汝南。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朝廷的士兵,而黃巾軍已經不再是黃巾賊,而是朝廷官兵,吃的是皇糧了……”
“將軍威武!”
李白話音落下的時候,軍陣中突然傳來一聲大吼,讓那些士兵驚愕得麵麵相覷。
旋即,一聲聲大吼,自軍陣中傳來。
“將軍威武!”
“將軍威武!”
“……”
校場中,黃巾士兵梗著脖子,漲紅了臉,嘶聲大吼。
在大吼聲中,許多士兵雙眼通紅,淚珠嘩啦啦的流淌了下來,打濕了胸前的衣衫。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黃巾士兵大多是由流民、流匪、百姓組成,這些人本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世世代代的為了生存,而麵朝黃土背朝天。
但是,時代太亂,無法活下去了。
這時,百姓才會掙紮著起來反抗。
可是,反抗隻是無奈之舉,因為無法生活了,唯一的出路隻有反抗。其實,反抗朝廷,並不是老百姓心中的想法。
安守本分,早已深入到老百姓的骨髓中,想要拔除,不是這麽容易的。一旦遇到朝廷招安,百姓是絕對不想放棄的。
譬如,在《水滸傳》中,“及時雨”宋江因為殺了人,被發配江州,而後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最後被逼無奈,隻得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但是,正當梁山好漢兩敗童貫,三敗高俅,威風赫赫,事業達到頂峰的時候,卻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是不得不接受招安麽?
當然不是,而是他骨子裏有一種忠君的思想,有一種安守本分的思想。
宋江是這樣,黃巾士兵亦是如此。
如今有了一個安穩的環境,成了朝廷的士兵,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他們自然是高興無比了。
李白見到所有士兵興奮無比,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許久,他抬起雙手,向下壓了壓。
頓時,聲炸如雷般的大吼聲消失了,黃巾士兵的目光落在李白身上,等待著他說話。
“大家從黃巾士兵變成朝廷官兵,我也算是盡全力了……”
李白的話,頓時讓黃巾士兵愣了愣:這是啥意思?怎麽感覺有點不對勁兒呢。
柳誠、董昉相視一眼,又望了站在不遠處的周倉、裴元紹一眼,見那兩人都是麵色凝重,眉頭緊皺著,立即心中升起一抹不妙的感覺。
因為裴元紹的關係,周倉自然知道李白此行的結果,心中也已大概猜到李白要說的話,因此並沒有露出驚慌的神色。
隻是,麵臨抉擇的時候到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選擇追隨李白?這才是周倉心中關心之事。
柳誠和董昉都沒有得到消息,不知道李白的官職是什麽,此刻聽見李白的話,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卻又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就在兩人發愣的時候,李白的話音又傳了過來。
“我已經被朝廷敕封為漢中太守,即將前往漢中赴任,因此讓所有兄弟集合在一起,考慮這件事情。
你們當中,有願意隨我入蜀的,就隨我赴任漢中。不願意去的,就留在汝南城,等候董太師大軍抵達。想離開軍隊的,也可以離開軍隊,自謀生路……”
這時,柳誠和董昉終於明白了。
原來,李白不再是汝南的將領,而是漢中太守了。
兩人相視一眼,臉上都露出凝重的神色,因為此時正麵臨兩難的抉擇。
目光掠過校場中的士兵,李白臉上升起一抹凝重。
他在心中歎息一聲,大吼道:“想離開軍隊的,我會發放路費和安家費。想繼續留在汝南當兵的,可以繼續留在汝南城,等待董太師大軍抵達。想隨我一起入蜀的,則隨我赴任漢中……”
“事情,就是這樣。”
“我給大家一刻鍾的時間考慮,一刻鍾之後,希望大家做出自己的選擇。”
“……”
校場中,一個個士兵交頭接耳,討論著該如何作出決定。
時間緩緩流逝,一刻鍾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李白深唿一口氣,睜大眼睛,朗聲道:“一刻鍾已經到了,想必大家都已考慮清楚。聽清楚了,留在汝南繼續當兵的,原地不動;選擇離開軍隊的,站在軍陣右側;選擇隨我一起入蜀的,站在軍陣左側……”
軍陣中,周倉和裴元紹自然是堅決擁護李白,想也不想,便往軍陣左側走去。
而柳誠、董昉則不同,他們是有家眷的人,心中有了羈絆。
猶豫了片刻,柳誠最終沒有挪動位置,選擇了留下。
而董昉則走向軍陣右側,選擇離開汝軍隊,成為一個普通百姓。當初他跟著劉辟,一起反抗朝廷,對朝廷是失望透頂,自然不想歸順朝廷,因此選擇了離開。
半個時辰的時間,校場中的三千餘士兵,都已做出了抉擇。
以柳誠為首的一千八百餘人,留在汝南,繼續當兵。
而以董昉為首的六百餘人,選擇了離開汝南,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以裴元紹、周倉為首的六百餘人,選擇跟隨李白入蜀,赴任漢中。
李白掃了一眼裴元紹、周倉等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六百餘人,或許有些少,但這絕對是忠誠於李白的嫡係軍隊。
這一場抉擇,使得李白的兵力大幅度縮水,但這支軍隊所具有的凝聚力,卻是前所未有的。
這些願意跟隨李白入蜀的士兵,都會忠誠於李白,不會三心二意。
至於柳誠、董昉,李白並沒有刁難的意思,畢竟人各有誌,不能強求。離開的,不一定好;留下的,也不一定差。
但是,李白相信,在青蓮小隊的帶領下,未來的漢中兵,一定不會弱。
接下來,是時候將杜甫、李元芳和楊玉環叫過來,好好經營青蓮小隊的勢力了。
而正留在魔寵世界中修煉的趙雲、高順、呂布等人,則是一步暗棋,不會輕易動用。一旦用到他們,那麽最終一戰必定已來臨!
王允、蔡邕、盧植,正圍繞一盆炭火坐著。
“伯喈,你可聽說了衛家派人攔截為先之事?”王允伸出雙手,靠近炭盆,輕輕的揉搓著。
蔡邕點點頭:“聽說了,去了二十一人,隻剩下一人迴來報信了。”
盧植撫須歎息道:“由此事看出,為先此子也是殺伐果斷的人物啊!他不僅聰明機智,又能殺伐果斷,不簡單。若是太平盛世,此子或許是一個憂國憂民的賢臣,但如今是亂世,恐怕又是一個梟雄人物。唉,這世間有了一個曹操還不夠,居然又冒出一個李白來……”
王允淡聲道:“世事難料,今後的事情,誰又說得清楚呢?”
“如今也隻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董卓霸占朝綱,又有兵權在身,我們奈何不得,也隻能盡量維護皇上的威嚴了。李白則不同,他是伯喈的弟子,又是董卓敕封的漢中太守,若是再加上我們幾個老家夥扶持,它日李白權傾一方的時候,便有機會鏟除董卓,整飭朝綱。不管李白心誌如何,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李白,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至於今後,有伯喈和昭姬在,料想李白也不會做出王莽篡位之事,頂多是一個霍光罷了。”
“再說了,有我們幾個老家夥在,李白是不會越禮的。”
蔡邕聞言,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王允和盧植的話。
不過,如果他們知道,其實李白隻是將這個三國幻境當成一個玩法不錯的單機遊戲,恐怕就不會這麽想了。
………………
時隔近一月,李白終於又迴到汝南城。
三輛馬車緩緩駛到城門口,停了下來。
周倉穿一身甲胄,站在城門口,等待著李白。
裴元紹率先跳下馬車,跑到周倉跟前,伸出拳頭,捶了周倉的胸膛兩下。
李白也從馬車中走出來,站在車轅上,仰望著飽經滄桑的汝南城,心中感慨萬千。
一趟洛陽之行,竟已物是人非。
他向周倉揮手示意,然後命令道:“周倉,進城!”
“是!”
李白迴到汝南城之後,黃巾軍上下歡唿鼓舞,擺酒慶賀。
所有士兵都知道李白前往洛陽求官之事,如今李白帶著笑容迴來了,自然是已經歸順朝廷,成為朝廷的官員。
自此之後,黃巾軍不再是黃巾賊,而李白也實現了對黃巾將士的承諾,帶著黃巾歸順朝廷,摘掉了那頂賊帽。
汝南城,城南,校場。
李白負手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俯視著站立在下方的黃巾將士,胸中頓時生出一股豪氣。
時至今日,他終於在這個時代有了一個正式的官職。
李白輕咳兩聲,目光掠過校場,霎那間原本還有些雜音的校場,變得安靜無比。
“今日召集大家,是為了宣布一件事情。”
李白聲音不緩不慢,渾厚洪亮,雖然音調不高,但聲音在校場中不停地迴蕩著,讓所有的士兵都能聽見他的話。
“汝南黃巾已經歸順了朝廷,不久之後,朝廷就會派遣董太師麾下的西涼鐵騎駐守汝南城,同時也會派遣新的汝南太守接掌汝南。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朝廷的士兵,而黃巾軍已經不再是黃巾賊,而是朝廷官兵,吃的是皇糧了……”
“將軍威武!”
李白話音落下的時候,軍陣中突然傳來一聲大吼,讓那些士兵驚愕得麵麵相覷。
旋即,一聲聲大吼,自軍陣中傳來。
“將軍威武!”
“將軍威武!”
“……”
校場中,黃巾士兵梗著脖子,漲紅了臉,嘶聲大吼。
在大吼聲中,許多士兵雙眼通紅,淚珠嘩啦啦的流淌了下來,打濕了胸前的衣衫。
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黃巾士兵大多是由流民、流匪、百姓組成,這些人本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世世代代的為了生存,而麵朝黃土背朝天。
但是,時代太亂,無法活下去了。
這時,百姓才會掙紮著起來反抗。
可是,反抗隻是無奈之舉,因為無法生活了,唯一的出路隻有反抗。其實,反抗朝廷,並不是老百姓心中的想法。
安守本分,早已深入到老百姓的骨髓中,想要拔除,不是這麽容易的。一旦遇到朝廷招安,百姓是絕對不想放棄的。
譬如,在《水滸傳》中,“及時雨”宋江因為殺了人,被發配江州,而後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最後被逼無奈,隻得上了梁山,落草為寇。
但是,正當梁山好漢兩敗童貫,三敗高俅,威風赫赫,事業達到頂峰的時候,卻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是不得不接受招安麽?
當然不是,而是他骨子裏有一種忠君的思想,有一種安守本分的思想。
宋江是這樣,黃巾士兵亦是如此。
如今有了一個安穩的環境,成了朝廷的士兵,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他們自然是高興無比了。
李白見到所有士兵興奮無比,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許久,他抬起雙手,向下壓了壓。
頓時,聲炸如雷般的大吼聲消失了,黃巾士兵的目光落在李白身上,等待著他說話。
“大家從黃巾士兵變成朝廷官兵,我也算是盡全力了……”
李白的話,頓時讓黃巾士兵愣了愣:這是啥意思?怎麽感覺有點不對勁兒呢。
柳誠、董昉相視一眼,又望了站在不遠處的周倉、裴元紹一眼,見那兩人都是麵色凝重,眉頭緊皺著,立即心中升起一抹不妙的感覺。
因為裴元紹的關係,周倉自然知道李白此行的結果,心中也已大概猜到李白要說的話,因此並沒有露出驚慌的神色。
隻是,麵臨抉擇的時候到了,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選擇追隨李白?這才是周倉心中關心之事。
柳誠和董昉都沒有得到消息,不知道李白的官職是什麽,此刻聽見李白的話,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卻又不知道是怎麽迴事。
就在兩人發愣的時候,李白的話音又傳了過來。
“我已經被朝廷敕封為漢中太守,即將前往漢中赴任,因此讓所有兄弟集合在一起,考慮這件事情。
你們當中,有願意隨我入蜀的,就隨我赴任漢中。不願意去的,就留在汝南城,等候董太師大軍抵達。想離開軍隊的,也可以離開軍隊,自謀生路……”
這時,柳誠和董昉終於明白了。
原來,李白不再是汝南的將領,而是漢中太守了。
兩人相視一眼,臉上都露出凝重的神色,因為此時正麵臨兩難的抉擇。
目光掠過校場中的士兵,李白臉上升起一抹凝重。
他在心中歎息一聲,大吼道:“想離開軍隊的,我會發放路費和安家費。想繼續留在汝南當兵的,可以繼續留在汝南城,等待董太師大軍抵達。想隨我一起入蜀的,則隨我赴任漢中……”
“事情,就是這樣。”
“我給大家一刻鍾的時間考慮,一刻鍾之後,希望大家做出自己的選擇。”
“……”
校場中,一個個士兵交頭接耳,討論著該如何作出決定。
時間緩緩流逝,一刻鍾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李白深唿一口氣,睜大眼睛,朗聲道:“一刻鍾已經到了,想必大家都已考慮清楚。聽清楚了,留在汝南繼續當兵的,原地不動;選擇離開軍隊的,站在軍陣右側;選擇隨我一起入蜀的,站在軍陣左側……”
軍陣中,周倉和裴元紹自然是堅決擁護李白,想也不想,便往軍陣左側走去。
而柳誠、董昉則不同,他們是有家眷的人,心中有了羈絆。
猶豫了片刻,柳誠最終沒有挪動位置,選擇了留下。
而董昉則走向軍陣右側,選擇離開汝軍隊,成為一個普通百姓。當初他跟著劉辟,一起反抗朝廷,對朝廷是失望透頂,自然不想歸順朝廷,因此選擇了離開。
半個時辰的時間,校場中的三千餘士兵,都已做出了抉擇。
以柳誠為首的一千八百餘人,留在汝南,繼續當兵。
而以董昉為首的六百餘人,選擇了離開汝南,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以裴元紹、周倉為首的六百餘人,選擇跟隨李白入蜀,赴任漢中。
李白掃了一眼裴元紹、周倉等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六百餘人,或許有些少,但這絕對是忠誠於李白的嫡係軍隊。
這一場抉擇,使得李白的兵力大幅度縮水,但這支軍隊所具有的凝聚力,卻是前所未有的。
這些願意跟隨李白入蜀的士兵,都會忠誠於李白,不會三心二意。
至於柳誠、董昉,李白並沒有刁難的意思,畢竟人各有誌,不能強求。離開的,不一定好;留下的,也不一定差。
但是,李白相信,在青蓮小隊的帶領下,未來的漢中兵,一定不會弱。
接下來,是時候將杜甫、李元芳和楊玉環叫過來,好好經營青蓮小隊的勢力了。
而正留在魔寵世界中修煉的趙雲、高順、呂布等人,則是一步暗棋,不會輕易動用。一旦用到他們,那麽最終一戰必定已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