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名流雲集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唱了一曲《精忠報國》,就能博美人一笑,並不像李元芳那樣嫌棄自己,李白還是挺開心的,爽快的答應了:“好,我就再唱一首《團結就是力量》……”
等到李白把《團結就是力量》唱完,蔡琰又繼續點評:“歌曲大意還可以,但是唱法還是不行。李白哥哥,你再唱一首吧。”
李白驚愕的問道:“我不是答應了你的要求麽,已經唱歌了,怎麽還要唱啊!”
蔡琰哼聲道:“昭姬又沒有說唱幾首歌曲,哼,反正李白哥哥已經答應,還要唱,不能停下來。”
李白一陣無語,知道上了妹子的當。但是,男人不能說話不算數,隻能挺著繼續唱。
“河山隻在我夢裏,祖國已多年未清靜。
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清!
流在心裏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在蔡府後院中,一首首歌曲從李白嘴中唱出,李白那難聽的嗓音使得蔡府一陣慌亂。
而始作俑者蔡琰,這個小美人兒,卻是麵帶微笑,眼中帶著無限的滿足,目光投向李白,多了一絲莫名的意味。
………………
寒冬臘月,天氣冷浸浸的,讓人心底感覺一陣冰涼。
幸好,蔡邕設宴邀請好友的時候,天氣格外晴朗,天藍藍的,一輪紅燦燦的豔陽掛在天空,散發著火熱光芒。
李白早就得知蔡邕將會邀請好友,大擺筵席,因此一大早他便整理好衣裝,趕到蔡邕府,等候蔡邕的指示。
此刻,客廳中隻有蔡邕和李白。蔡邕坐在客廳中心的主位上,李白坐在蔡邕左側下方。
蔡邕一臉鄭重,沉聲道:“為先,老夫今日邀請的人,都是朝廷的棟梁柱石,以及海內的名流大儒。你負責接待前來赴宴的人,可要謹慎些,千萬不能出了岔子。”
李白慎重的點頭道:“老師放心,弟子省得。”
接待賓客這件事,不用蔡邕吩咐,李白也會慎重小心。畢竟,這件事關係到他未來的發展,自然不會有半點馬虎。
頓了頓,李白望向蔡邕,問道:“老師,今日來蔡府的都是名流大儒,不知具體有哪些人?這些人性格如何?還請老師給弟子講解一二,好讓弟子心中有數,不至於驚慌失措。”
蔡邕見李白主動詢問,心中一陣安慰,微笑道:“老夫便給你細說一番,以免出錯。老夫雖然一生坎坷,輾轉流離,也未曾在朝廷擔任過要職,但是好在老夫還有一些知交好友。這些人都在朝廷擔任要職,也未曾因為老夫位卑便輕視於吾,你且聽好了,不要忘記……”
“司徒王允,字子師,性情秉直,公忠體國,是大漢朝的棟梁柱石。”
“太尉楊彪,字文先,是大儒楊震之後,司徒楊賜之子,為人嫉惡如仇,擔任京兆尹的時候,曾處死當時的大宦官王甫。”
“光祿大夫馬日磾,字翁叔,是大儒馬融的族孫,繼承馬融的學識,學問當世一流。”
“前尚書盧植,字子幹,師從馬融,為人剛毅果決,學為儒宗,世之楷模,國之楨幹,是當世一等一的大儒,隻是因觸怒董卓,而被董卓罷官……”
蔡邕將前來拜訪的大儒名流、朝廷官員,一一道來,又吩咐李白該如何應對。
說完之後,他才擺手道:“為先,時間差不多了,來拜訪的賓客差不多快要到了,你代替為師去門口迎接賓客,在他們麵前露個臉。”
“是,弟子知道了。”李白朝蔡邕鞠了一躬,恭敬地退出客廳。
他是真的感激蔡邕,這老頭雖說是為了蔡琰的將來,但是他將蔡琰托付給李白照顧,還不是便宜了李白。
即使蔡邕讓李白發誓,不得幹涉蔡琰的婚事,但是長期相處下來,說不定到時候老師就變成嶽父了。
說到底,蔡邕幫助蔡琰,也是幫助李白。
………………
蔡府大門,李白麵帶微笑,神色從容,望了一眼站在旁邊的蔡府管家,微微一笑。
此時,李白身穿一襲白袍,劍眉朗目,從容大度,舉止間盡顯大家風範,端的是翩翩公子。
他平視前方,隻見一輛馬車正緩緩行來。
近了!
越來越近!
馬車在距離蔡府大門一丈的地方停了下來,車簾掀開,一個身穿皂色儒袍的五旬老者,麵白,長髯,頭戴長冠,從馬車中緩緩走出來。
“公子,這是王司徒。”站在李白旁邊的管家,小聲提醒。
李白輕輕的點點頭,不等王允下馬車,就已疾步走到馬車旁邊,恭敬的站在一旁。
等王允下了馬車之後,他又朝王允拜了一拜,以弟子之禮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先生,明麵上的意思是指,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人。
但是放在古代,先生則表示對有學問、有名望之人的一種尊稱。
王允本就是海內大儒,又是蔡邕的好友。李白拜蔡邕為師,以弟子之禮拜見王允,可謂是相得益彰,沒有任何的差錯。
在另一個時間點,李白與王允是認識的,聯手幹掉董卓。但是,在這個時間點,李白與王允隻是第一次見麵。
王允目光掠過李白,不苟言笑,淡聲道:“不錯!”說完,便徑自進入蔡府去了。
李白站在馬車旁,愣了愣,沒想到王允說話這麽幹脆,隻是說了一句話,就瀟灑的離開了。
他在心裏搖了搖頭,臉上依舊帶著微笑,目送王允背影消失了,他才迴到大門口,繼續等待下一波賓客到來。
直到王允帶著侍從進入蔡府之後,管家才輕聲道:“公子,王司徒評價他人向來吝嗇,一般的人都是‘好’、‘差’、‘庸’之類的評價,您能夠得到‘不錯’二字,已經是相當好了。”
李白笑了笑,沒有說話。他不是對王允的評價感到不滿,而是覺得王允太幹脆了。就一句話,才兩個詞,還真是簡短扼要。
就在李白愣神的時候,又是一輛馬車緩緩朝蔡府行來。
那馬車也是在距離蔡府一丈的地方停下,車簾掀開,隻見一個身穿天青色儒袍的老者,發須皆白,滿臉皺紋,走了下來。這老者雖然神色蒼老,但是雙目炯炯有神,深邃透亮。
“這是太尉楊彪!”
李白一點頭,然後不等剛下馬車的楊彪邁開步子,就已疾步走到楊彪身前,仍舊以弟子之禮拜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楊彪伸手扶起李白,笑道:“不錯,青年俊才,儀表不凡,伯喈收了一個好弟子啊。”
“先生誇獎,李白愧不敢當。”李白神色不卑不亢,謙遜的道。
“哈哈……”楊彪朗聲大笑,一甩衣袖,大踏步進了蔡府。
李白將楊彪迎入蔡府之後,又站在蔡府大門口,繼續迎接賓客。
不一會兒,蔡府前方,兩輛馬車並行而來。
與先前的馬車一樣,兩輛馬車都是距離蔡府一丈距離停了下來。
但是,不知道駕車的人是否故意將馬車同時停下,然後兩輛馬車的車簾又同時掀開,馬車內的人又同時走了出來。
左側馬車中走出來的老者發須灰白,麵容冷峻,眉宇間透出一股肅殺之氣;右側馬車中走出的老者四旬左右,慈眉善目,頜下一副美髯,伸手撫摸著長須,眼中帶著濃濃的笑意。
管家在李白身旁低聲道:“左側是盧植,右側是馬日磾。”
李白心中一怔,看著兩個泰鬥級人物同時鑽出馬車,眼皮不自覺的跳了跳。
盧植和馬日磾,都是蔡邕的好友,兩個人同時下馬車,李白都必須上前去拜見兩人,可是先拜見誰卻成了問題,因為這涉及麵子。
不管李白怠慢了哪一方,對李白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他不停思索著應對之策,見左側的盧植緩緩下了馬車,心中閃過一道靈光,立即大步朝盧植走去,走到盧植麵前的時候,恭敬地拜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等拜見了盧植之後,李白又走到馬日磾跟前,恭敬的拜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李白弓著腰,恭敬的站在馬日磾身前。
馬日磾瞥了盧植一眼,眼中閃過一抹戲謔之色,問道:“李白,老夫和子幹的馬車同時抵達蔡府,老夫又與子幹同時下馬車,你為何先去拜見子幹,而後才拜見老夫?你是輕視老夫?”
李白心中暗歎:這個兩個老家夥,果然有陰謀。
等到李白把《團結就是力量》唱完,蔡琰又繼續點評:“歌曲大意還可以,但是唱法還是不行。李白哥哥,你再唱一首吧。”
李白驚愕的問道:“我不是答應了你的要求麽,已經唱歌了,怎麽還要唱啊!”
蔡琰哼聲道:“昭姬又沒有說唱幾首歌曲,哼,反正李白哥哥已經答應,還要唱,不能停下來。”
李白一陣無語,知道上了妹子的當。但是,男人不能說話不算數,隻能挺著繼續唱。
“河山隻在我夢裏,祖國已多年未清靜。
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清!
流在心裏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在蔡府後院中,一首首歌曲從李白嘴中唱出,李白那難聽的嗓音使得蔡府一陣慌亂。
而始作俑者蔡琰,這個小美人兒,卻是麵帶微笑,眼中帶著無限的滿足,目光投向李白,多了一絲莫名的意味。
………………
寒冬臘月,天氣冷浸浸的,讓人心底感覺一陣冰涼。
幸好,蔡邕設宴邀請好友的時候,天氣格外晴朗,天藍藍的,一輪紅燦燦的豔陽掛在天空,散發著火熱光芒。
李白早就得知蔡邕將會邀請好友,大擺筵席,因此一大早他便整理好衣裝,趕到蔡邕府,等候蔡邕的指示。
此刻,客廳中隻有蔡邕和李白。蔡邕坐在客廳中心的主位上,李白坐在蔡邕左側下方。
蔡邕一臉鄭重,沉聲道:“為先,老夫今日邀請的人,都是朝廷的棟梁柱石,以及海內的名流大儒。你負責接待前來赴宴的人,可要謹慎些,千萬不能出了岔子。”
李白慎重的點頭道:“老師放心,弟子省得。”
接待賓客這件事,不用蔡邕吩咐,李白也會慎重小心。畢竟,這件事關係到他未來的發展,自然不會有半點馬虎。
頓了頓,李白望向蔡邕,問道:“老師,今日來蔡府的都是名流大儒,不知具體有哪些人?這些人性格如何?還請老師給弟子講解一二,好讓弟子心中有數,不至於驚慌失措。”
蔡邕見李白主動詢問,心中一陣安慰,微笑道:“老夫便給你細說一番,以免出錯。老夫雖然一生坎坷,輾轉流離,也未曾在朝廷擔任過要職,但是好在老夫還有一些知交好友。這些人都在朝廷擔任要職,也未曾因為老夫位卑便輕視於吾,你且聽好了,不要忘記……”
“司徒王允,字子師,性情秉直,公忠體國,是大漢朝的棟梁柱石。”
“太尉楊彪,字文先,是大儒楊震之後,司徒楊賜之子,為人嫉惡如仇,擔任京兆尹的時候,曾處死當時的大宦官王甫。”
“光祿大夫馬日磾,字翁叔,是大儒馬融的族孫,繼承馬融的學識,學問當世一流。”
“前尚書盧植,字子幹,師從馬融,為人剛毅果決,學為儒宗,世之楷模,國之楨幹,是當世一等一的大儒,隻是因觸怒董卓,而被董卓罷官……”
蔡邕將前來拜訪的大儒名流、朝廷官員,一一道來,又吩咐李白該如何應對。
說完之後,他才擺手道:“為先,時間差不多了,來拜訪的賓客差不多快要到了,你代替為師去門口迎接賓客,在他們麵前露個臉。”
“是,弟子知道了。”李白朝蔡邕鞠了一躬,恭敬地退出客廳。
他是真的感激蔡邕,這老頭雖說是為了蔡琰的將來,但是他將蔡琰托付給李白照顧,還不是便宜了李白。
即使蔡邕讓李白發誓,不得幹涉蔡琰的婚事,但是長期相處下來,說不定到時候老師就變成嶽父了。
說到底,蔡邕幫助蔡琰,也是幫助李白。
………………
蔡府大門,李白麵帶微笑,神色從容,望了一眼站在旁邊的蔡府管家,微微一笑。
此時,李白身穿一襲白袍,劍眉朗目,從容大度,舉止間盡顯大家風範,端的是翩翩公子。
他平視前方,隻見一輛馬車正緩緩行來。
近了!
越來越近!
馬車在距離蔡府大門一丈的地方停了下來,車簾掀開,一個身穿皂色儒袍的五旬老者,麵白,長髯,頭戴長冠,從馬車中緩緩走出來。
“公子,這是王司徒。”站在李白旁邊的管家,小聲提醒。
李白輕輕的點點頭,不等王允下馬車,就已疾步走到馬車旁邊,恭敬的站在一旁。
等王允下了馬車之後,他又朝王允拜了一拜,以弟子之禮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先生,明麵上的意思是指,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人。
但是放在古代,先生則表示對有學問、有名望之人的一種尊稱。
王允本就是海內大儒,又是蔡邕的好友。李白拜蔡邕為師,以弟子之禮拜見王允,可謂是相得益彰,沒有任何的差錯。
在另一個時間點,李白與王允是認識的,聯手幹掉董卓。但是,在這個時間點,李白與王允隻是第一次見麵。
王允目光掠過李白,不苟言笑,淡聲道:“不錯!”說完,便徑自進入蔡府去了。
李白站在馬車旁,愣了愣,沒想到王允說話這麽幹脆,隻是說了一句話,就瀟灑的離開了。
他在心裏搖了搖頭,臉上依舊帶著微笑,目送王允背影消失了,他才迴到大門口,繼續等待下一波賓客到來。
直到王允帶著侍從進入蔡府之後,管家才輕聲道:“公子,王司徒評價他人向來吝嗇,一般的人都是‘好’、‘差’、‘庸’之類的評價,您能夠得到‘不錯’二字,已經是相當好了。”
李白笑了笑,沒有說話。他不是對王允的評價感到不滿,而是覺得王允太幹脆了。就一句話,才兩個詞,還真是簡短扼要。
就在李白愣神的時候,又是一輛馬車緩緩朝蔡府行來。
那馬車也是在距離蔡府一丈的地方停下,車簾掀開,隻見一個身穿天青色儒袍的老者,發須皆白,滿臉皺紋,走了下來。這老者雖然神色蒼老,但是雙目炯炯有神,深邃透亮。
“這是太尉楊彪!”
李白一點頭,然後不等剛下馬車的楊彪邁開步子,就已疾步走到楊彪身前,仍舊以弟子之禮拜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楊彪伸手扶起李白,笑道:“不錯,青年俊才,儀表不凡,伯喈收了一個好弟子啊。”
“先生誇獎,李白愧不敢當。”李白神色不卑不亢,謙遜的道。
“哈哈……”楊彪朗聲大笑,一甩衣袖,大踏步進了蔡府。
李白將楊彪迎入蔡府之後,又站在蔡府大門口,繼續迎接賓客。
不一會兒,蔡府前方,兩輛馬車並行而來。
與先前的馬車一樣,兩輛馬車都是距離蔡府一丈距離停了下來。
但是,不知道駕車的人是否故意將馬車同時停下,然後兩輛馬車的車簾又同時掀開,馬車內的人又同時走了出來。
左側馬車中走出來的老者發須灰白,麵容冷峻,眉宇間透出一股肅殺之氣;右側馬車中走出的老者四旬左右,慈眉善目,頜下一副美髯,伸手撫摸著長須,眼中帶著濃濃的笑意。
管家在李白身旁低聲道:“左側是盧植,右側是馬日磾。”
李白心中一怔,看著兩個泰鬥級人物同時鑽出馬車,眼皮不自覺的跳了跳。
盧植和馬日磾,都是蔡邕的好友,兩個人同時下馬車,李白都必須上前去拜見兩人,可是先拜見誰卻成了問題,因為這涉及麵子。
不管李白怠慢了哪一方,對李白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他不停思索著應對之策,見左側的盧植緩緩下了馬車,心中閃過一道靈光,立即大步朝盧植走去,走到盧植麵前的時候,恭敬地拜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等拜見了盧植之後,李白又走到馬日磾跟前,恭敬的拜道:“弟子李白,拜見先生。”
李白弓著腰,恭敬的站在馬日磾身前。
馬日磾瞥了盧植一眼,眼中閃過一抹戲謔之色,問道:“李白,老夫和子幹的馬車同時抵達蔡府,老夫又與子幹同時下馬車,你為何先去拜見子幹,而後才拜見老夫?你是輕視老夫?”
李白心中暗歎:這個兩個老家夥,果然有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