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漢少帝劉辯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這年的九月,董卓便強請少帝劉辯升殿,大會文武百官。
董卓並不跪拜,手握寶劍,對文武百官道:“天子懦弱,不足以坐鎮天下,當決廢之。”
說罷,董卓即令左右親隨走上金階,把少帝劉辯挾扶下殿,強脫他的皇帝冠冕,麵北長跪,口稱“臣聽命”。
他又派人把何太後押了出來,當眾脫剝她的太後服飾,與劉辯一同跪下,聽候新帝旨意。
少帝和何太後抱頭痛哭,在場文武百官均感惻然。
有一大臣十分憤怒,高聲叫道:“賊臣董卓,竟敢作此欺天亂謀!我願血濺朝殿以明誌……”說時,他把手中象牙的手板笏一揮,直衝向董卓。
董卓挨了一擊,不由大怒,喝令武士擒下此人,立斬。
被斬的大臣,原來是尚書丁管,被斬時,仍大罵不絕。
董卓命人扶出陳留王劉協,而劉協當年才九歲,戰戰兢兢,不知將受何刑。
不料,董卓卻親手把他抱起,大步走上金階,放在龍椅上麵,然後轉身望向文武百官,大喝道:“新帝已立,天子登位,你們敢不叩拜麽?”
文武百官無奈,均跪下朝駕參拜。
董卓挺立於金階之上,群臣參拜的,倒像是他董卓。
群臣參拜完畢,董卓故意與劉協耳語幾句,即代傳聖旨,定帝號為“獻”。劉協即為獻帝,時年九歲。
董卓又自封為大相國,隨即以相國名義,下令將少帝劉辯、何太後、唐妃三人,押去永安宮幽禁,封鎖宮門,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自此之後,董卓上朝不拜,並帶劍上殿,比皇帝更加威武。
董卓的女婿兼謀士李儒,勸董卓提拔重用名流,以助聲勢。
於是,董卓便召蔡邕上朝,不料蔡邕稱病不來。
董卓派人傳話:“你若不來,便滅你九族!”
蔡邕無奈,隻好上朝拜會董卓。
董卓見了蔡邕,卻又大喜,一日之間,連續三次升蔡邕的官職,直至地位極高的侍中,待蔡邕十分親熱。
少帝劉辯,與他的生母何太後、妻子唐妃三人,自被押入永安宮幽禁,宮中的衣服飲水日漸縮少,幾乎衣不蔽體,食不飽腹。
劉辯此時年僅十四歲,他的妻子唐妃亦年僅十五歲,如何受得這般苦楚!
一日,劉辯偶爾瞧見一隻燕子飛於庭中,便深有感觸,寫了一首詩,詩中有怨憤之意。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
大意就是:
嫩綠的草,仿佛凝結的煙氣一樣,有些朦朧;兩隻燕子自由地嬉鬧玩耍,發出悠揚婉轉的鳴叫聲。
遠處的洛河,就像是一條碧玉做成的項鏈,田間農人在勞作間隙的時候,也陶醉在這般美景之中。
遠遠望去,在那碧雲深處,是我小時候居住玩耍的宮殿。
有誰尚存忠肝義膽,可以助我一臂之力,讓我能奪迴這一切,以解心中這些怨恨!”
不料,宮中遍布董卓的眼線,劉辯的這首“雙飛燕”,很快便呈到董卓的眼底。
董卓一看,嘿嘿冷笑:“有此怨詩,我終於等到殺你們的借口了。”
於是,他立刻命李儒帶武士七十人,直奔永安宮。
李白施展幽冥鬼手的穿梭時空功能之後,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悄悄來到了永安宮。
………………
皎潔的明月掛在廊簷上,昏蒙的月色為高牆內的角樓、宮室鍍上一層薄薄的銀光,給這洛陽的宮牆平添幾分蒼涼。
此時,已經被魅魔愛麗絲附體的劉辯,正站在高閣的窗口,雙手扶著窗台,微微朝外探出身子,視線在窗外鱗次櫛比的宮室和縱橫交錯的小路上逡巡著。
連續幾天,他每天都會站在這裏,觀察窗外的地形。
從窗口能夠看到的宮室和路徑,幾乎已完全被他熟記於心。就連近處的巡邏衛士換崗時辰和巡視路線,他也絲毫不差的全部掌握。
嚴格來說,他已經不是真正的漢少帝劉辯,而是披著這副皮囊的愛麗絲。
兩天前,從服侍並監視他一舉一動的宦官口中,劉辯無意中得到一個消息,關東諸侯已起兵討伐董卓,如今已是打到了虎牢關外。
董卓專權,廢了他而立劉協為帝,殺他隻不過是遲早之事。而今關東諸侯又已打到了虎牢關,再不想辦法逃走,恐怕就真要被董卓給害死在這裏。
劉辯正站在窗口朝外張望,身後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很快就在他的背後停了下來。
一個嬌小的身影,無助地站立在離他隻有兩步遠近之處。
劉辯微微側了側頭,看了一眼站在身後的嬌小身影。
隱藏在劉辯靈魂中的愛麗絲,始終無法把身後這位才十多歲的唐姬,與劉辯的王妃這兩個身份聯係在一起。
像唐姬這樣的年歲,在王者大陸隻不過是個處於懵懂中的初中生。
站在劉辯身後的唐姬,穿著大紅宮裝,寬大的裙幅逶迤身後,烏墨般的青絲簡單的綰了個飛仙髻,一雙帶著淡淡憂傷的眸子,正凝望著站在窗邊的劉辯。
紅潤的唇兒翕動了幾下,唐姬好似有話想對劉辯說,猶豫了半天,卻什麽也沒說出口。
就在此時,門外的木質迴廊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劉辯攏了攏衣袖,用寬大的袍袖遮住手中握著的東西,隨後轉過身,看著房門,對站在一旁的唐姬道:“若是我沒猜錯,取我性命的人,此刻就在門外……”
唐姬低著頭,緊緊的抿著嘴唇。她好像也已嗅到一股死亡臨近的氣息,眸子中竟然閃爍著點點淚光。
風兒從窗口灌入屋內,燭台上的白燭火苗搖曳,在屋內鋪灑了一層昏蒙蒙的黃光。
吱呀一聲,房門被人輕輕推開。
一個麵帶微笑的中年文士,帶著兩名宦官走進屋內。
站在左邊的宦官,手中還捧著一隻托盤,上麵放著一隻白玉造就的酒杯。
柔和的燭光照射在酒杯上,酒杯折射出瑩潤的光澤,煞是好看。
劉辯看了一眼擺在托盤上的那隻白玉酒杯,嘴角牽起一抹淡然的笑容,向走進屋內的中年文士問道:“李將軍平日協助董太師操勞國事,如何有閑暇前來本王居所?”
那個領著兩名宦官走進房內的中年文士,穿著月白袍服,身形消瘦,身量不算太高。他進了屋內,打量劉辯時,那雙細長的眼睛裏閃爍著慧黠且陰毒的光芒。
他的皮膚很白皙,甚至顯現出一絲不健康的病態。就連交疊著放在身前的那雙纖長的手,也白得有些不像活人的手掌。
若不是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胡須,印證著他男人的身份,那麽他給人的感覺,會更像是一個生性陰毒的婦人。
“太後薨歿,下臣恐弘農王憂思過度,特意備辦了水酒一杯,前來敬獻殿下!”
此人正是董卓帳下的謀臣李儒,聽得劉辯的詢問,臉上掛著一抹禽畜無害的笑意,雙手抱拳,深深躬下身子,對劉辯道:“這杯酒加了一些藥材,飲了可以驅邪,祛病。”
“太後……”
當李儒說出“太後薨沒”幾個字之時,唐姬圓睜杏眼,小手掩著嘴,驚懼的朝後退了兩步,兩行清淚已順著臉頰滑落。
何太後,竟然死了!
劉辯也是身體輕輕一震,有些悲憤的盯著站在麵前的李儒。
他雖然被魅魔愛麗絲附體,但神智不失,也不知情,隻是前不久突然覺得自己身上充滿了力量,如有神助一般,此刻聽見何太後死了,不由得又驚又怒。
董卓並不跪拜,手握寶劍,對文武百官道:“天子懦弱,不足以坐鎮天下,當決廢之。”
說罷,董卓即令左右親隨走上金階,把少帝劉辯挾扶下殿,強脫他的皇帝冠冕,麵北長跪,口稱“臣聽命”。
他又派人把何太後押了出來,當眾脫剝她的太後服飾,與劉辯一同跪下,聽候新帝旨意。
少帝和何太後抱頭痛哭,在場文武百官均感惻然。
有一大臣十分憤怒,高聲叫道:“賊臣董卓,竟敢作此欺天亂謀!我願血濺朝殿以明誌……”說時,他把手中象牙的手板笏一揮,直衝向董卓。
董卓挨了一擊,不由大怒,喝令武士擒下此人,立斬。
被斬的大臣,原來是尚書丁管,被斬時,仍大罵不絕。
董卓命人扶出陳留王劉協,而劉協當年才九歲,戰戰兢兢,不知將受何刑。
不料,董卓卻親手把他抱起,大步走上金階,放在龍椅上麵,然後轉身望向文武百官,大喝道:“新帝已立,天子登位,你們敢不叩拜麽?”
文武百官無奈,均跪下朝駕參拜。
董卓挺立於金階之上,群臣參拜的,倒像是他董卓。
群臣參拜完畢,董卓故意與劉協耳語幾句,即代傳聖旨,定帝號為“獻”。劉協即為獻帝,時年九歲。
董卓又自封為大相國,隨即以相國名義,下令將少帝劉辯、何太後、唐妃三人,押去永安宮幽禁,封鎖宮門,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自此之後,董卓上朝不拜,並帶劍上殿,比皇帝更加威武。
董卓的女婿兼謀士李儒,勸董卓提拔重用名流,以助聲勢。
於是,董卓便召蔡邕上朝,不料蔡邕稱病不來。
董卓派人傳話:“你若不來,便滅你九族!”
蔡邕無奈,隻好上朝拜會董卓。
董卓見了蔡邕,卻又大喜,一日之間,連續三次升蔡邕的官職,直至地位極高的侍中,待蔡邕十分親熱。
少帝劉辯,與他的生母何太後、妻子唐妃三人,自被押入永安宮幽禁,宮中的衣服飲水日漸縮少,幾乎衣不蔽體,食不飽腹。
劉辯此時年僅十四歲,他的妻子唐妃亦年僅十五歲,如何受得這般苦楚!
一日,劉辯偶爾瞧見一隻燕子飛於庭中,便深有感觸,寫了一首詩,詩中有怨憤之意。
“嫩草綠凝煙,嫋嫋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泄我心中怨。”
大意就是:
嫩綠的草,仿佛凝結的煙氣一樣,有些朦朧;兩隻燕子自由地嬉鬧玩耍,發出悠揚婉轉的鳴叫聲。
遠處的洛河,就像是一條碧玉做成的項鏈,田間農人在勞作間隙的時候,也陶醉在這般美景之中。
遠遠望去,在那碧雲深處,是我小時候居住玩耍的宮殿。
有誰尚存忠肝義膽,可以助我一臂之力,讓我能奪迴這一切,以解心中這些怨恨!”
不料,宮中遍布董卓的眼線,劉辯的這首“雙飛燕”,很快便呈到董卓的眼底。
董卓一看,嘿嘿冷笑:“有此怨詩,我終於等到殺你們的借口了。”
於是,他立刻命李儒帶武士七十人,直奔永安宮。
李白施展幽冥鬼手的穿梭時空功能之後,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悄悄來到了永安宮。
………………
皎潔的明月掛在廊簷上,昏蒙的月色為高牆內的角樓、宮室鍍上一層薄薄的銀光,給這洛陽的宮牆平添幾分蒼涼。
此時,已經被魅魔愛麗絲附體的劉辯,正站在高閣的窗口,雙手扶著窗台,微微朝外探出身子,視線在窗外鱗次櫛比的宮室和縱橫交錯的小路上逡巡著。
連續幾天,他每天都會站在這裏,觀察窗外的地形。
從窗口能夠看到的宮室和路徑,幾乎已完全被他熟記於心。就連近處的巡邏衛士換崗時辰和巡視路線,他也絲毫不差的全部掌握。
嚴格來說,他已經不是真正的漢少帝劉辯,而是披著這副皮囊的愛麗絲。
兩天前,從服侍並監視他一舉一動的宦官口中,劉辯無意中得到一個消息,關東諸侯已起兵討伐董卓,如今已是打到了虎牢關外。
董卓專權,廢了他而立劉協為帝,殺他隻不過是遲早之事。而今關東諸侯又已打到了虎牢關,再不想辦法逃走,恐怕就真要被董卓給害死在這裏。
劉辯正站在窗口朝外張望,身後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很快就在他的背後停了下來。
一個嬌小的身影,無助地站立在離他隻有兩步遠近之處。
劉辯微微側了側頭,看了一眼站在身後的嬌小身影。
隱藏在劉辯靈魂中的愛麗絲,始終無法把身後這位才十多歲的唐姬,與劉辯的王妃這兩個身份聯係在一起。
像唐姬這樣的年歲,在王者大陸隻不過是個處於懵懂中的初中生。
站在劉辯身後的唐姬,穿著大紅宮裝,寬大的裙幅逶迤身後,烏墨般的青絲簡單的綰了個飛仙髻,一雙帶著淡淡憂傷的眸子,正凝望著站在窗邊的劉辯。
紅潤的唇兒翕動了幾下,唐姬好似有話想對劉辯說,猶豫了半天,卻什麽也沒說出口。
就在此時,門外的木質迴廊上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劉辯攏了攏衣袖,用寬大的袍袖遮住手中握著的東西,隨後轉過身,看著房門,對站在一旁的唐姬道:“若是我沒猜錯,取我性命的人,此刻就在門外……”
唐姬低著頭,緊緊的抿著嘴唇。她好像也已嗅到一股死亡臨近的氣息,眸子中竟然閃爍著點點淚光。
風兒從窗口灌入屋內,燭台上的白燭火苗搖曳,在屋內鋪灑了一層昏蒙蒙的黃光。
吱呀一聲,房門被人輕輕推開。
一個麵帶微笑的中年文士,帶著兩名宦官走進屋內。
站在左邊的宦官,手中還捧著一隻托盤,上麵放著一隻白玉造就的酒杯。
柔和的燭光照射在酒杯上,酒杯折射出瑩潤的光澤,煞是好看。
劉辯看了一眼擺在托盤上的那隻白玉酒杯,嘴角牽起一抹淡然的笑容,向走進屋內的中年文士問道:“李將軍平日協助董太師操勞國事,如何有閑暇前來本王居所?”
那個領著兩名宦官走進房內的中年文士,穿著月白袍服,身形消瘦,身量不算太高。他進了屋內,打量劉辯時,那雙細長的眼睛裏閃爍著慧黠且陰毒的光芒。
他的皮膚很白皙,甚至顯現出一絲不健康的病態。就連交疊著放在身前的那雙纖長的手,也白得有些不像活人的手掌。
若不是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胡須,印證著他男人的身份,那麽他給人的感覺,會更像是一個生性陰毒的婦人。
“太後薨歿,下臣恐弘農王憂思過度,特意備辦了水酒一杯,前來敬獻殿下!”
此人正是董卓帳下的謀臣李儒,聽得劉辯的詢問,臉上掛著一抹禽畜無害的笑意,雙手抱拳,深深躬下身子,對劉辯道:“這杯酒加了一些藥材,飲了可以驅邪,祛病。”
“太後……”
當李儒說出“太後薨沒”幾個字之時,唐姬圓睜杏眼,小手掩著嘴,驚懼的朝後退了兩步,兩行清淚已順著臉頰滑落。
何太後,竟然死了!
劉辯也是身體輕輕一震,有些悲憤的盯著站在麵前的李儒。
他雖然被魅魔愛麗絲附體,但神智不失,也不知情,隻是前不久突然覺得自己身上充滿了力量,如有神助一般,此刻聽見何太後死了,不由得又驚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