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知道那種神秘藥劑的作用之後,終於明白在通天戰場中的張欣妍等人,為什麽會與他有一種非常親密的關係。


    原來,是那種神秘藥劑被李白的血液吸收之後,產生黑色顆粒,再以李白的鮮血來配置免疫藥劑,被張欣妍等人服用,因而形成了血脈烙印。


    這種血脈烙印所形成的關係,就像是蜂王與工蜂。李白是蜂王,那些服用過李白鮮血的人,都是工蜂。


    李白將魅魔愛麗絲的研究結果,完完整整地告訴杜甫、李元芳和楊玉環,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這是好事。”杜甫微微一笑,“你趕緊讓所有魔寵都喝下你的鮮血,那麽我們青蓮小隊對他們的操控就會更好。”


    玉環點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元芳,你怎麽看?”李白望向元芳。


    如果青蓮小隊會有不同的聲音,那麽一定是元芳先發出的。


    元芳聳聳肩,一攤手,笑道:“你看我幹嘛!隻要杜甫和玉環沒意見,那麽在這種問題上,我是不會故意跟你搗亂的。況且,你是要操控那些魔寵,又不是要控製我。”


    “你就不怕,我將那些魔寵完全控製之後,一腳將你踹出青蓮小隊?”李白嗬嗬笑道。


    元芳冷然一笑:“你是傻瓜麽?像我這麽出色的人才,如果你敢將我踢出青蓮小隊,那麽肯定會有大把小隊搶著要。且不說別人,我的好兄弟劉禪,肯定會邀請我。”


    “……你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李白苦笑。


    元芳大笑:“每次看到李白吃癟,我就很爽!”


    李白取出自己的部分血液,讓魅魔愛麗絲配製免疫藥劑,然後交給那些魔寵飲用,就連德古拉伯爵、狼人始祖威廉、吸血鬼始祖馬庫斯、吸血鬼領主維克多也不例外。


    然後,青蓮小隊將這些魔寵放入通天戰場,與張欣妍等人一起,共同建造營地,以便抵禦那些會變得越來越厲害的怪物。


    第二天,青蓮小隊來到通天塔的第五層,繼續挑戰守塔者。


    目前,占據這一層的王者英雄,正是傳說中的竹林七賢,叫做七賢小隊。


    根據華夏曆史的記載,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時期曹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鹹,先有七賢之稱。


    他們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博愛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興、象征、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山濤,字巨源,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是西晉時期的名士、政治家。


    山濤的父親山曜,官至宛句令。山濤早年喪親,家中貧困。少年時即有器量,卓爾不群。喜好《莊子》、《老子》,常隱居鄉裏,掩蓋自己的誌向才能。


    他與嵇康、呂安為友,後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遊,誌趣契合,為莫逆之交。


    嵇康後來因得罪司馬氏而被治罪,臨死前對兒子嵇紹道:“有巨源在,你就不會孤獨無靠。”


    山濤四十歲時才進入仕途,擔任郡主簿、功曹、上計掾。


    被舉為孝廉,州裏征辟為河南從事。


    一次,山濤與石鑒共宿,夜裏起來用腳踢一下石鑒,對他說:“現在是什麽時候,你還在睡!知道太傅(指司馬懿)稱病臥床,是何用意麽?”


    石鑒迴答:“宰相三次不上朝,給他個尺把長的詔書,讓他迴家就是了,你何必操心呢!”


    山濤說:“咄!石生不要在馬蹄間來往奔走啊!”於是丟棄官符而去。


    公元249年(正始十年),司馬懿果然誅滅了曹爽集團,山濤遂歸隱不問世事。


    向秀,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晉竹林七賢之一,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


    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氏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任散騎侍郎、黃門散騎常侍、散騎常侍,與任愷等相善。


    經曆了嵇、呂事件的大悲大痛,向秀在惆悵、迷茫、苦悶、徘徊中大徹大悟,心境更加趨於淡泊寧靜,用心闡發莊子思想的精神。


    向秀喜談老莊之學,曾注《莊子》,注未成便過世,郭象承其《莊子》餘緒,成書《莊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相對於“竹林七賢”裏的其他人,向秀似乎名氣不夠響亮,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裏記載也不是很多,但千百年的歲月流逝,卻無法抹去向秀的獨特光彩。


    向秀少年時即為同郡山濤所知,在山濤的接引之下,結識嵇康與阮籍,同為“竹林之遊”。


    雖然沒有完整的文集傳世,但在當時向秀卻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


    其主要著作有《莊子注》,時人稱此注“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世說新語·文學》),“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晉書·向秀傳》)。呂安見後,歎為“莊周不死矣”。


    向秀還著有《周易注》,傳稱“大義可觀”,然“未若隱《莊》之絕倫”,二注今皆已佚。


    又有《難嵇叔夜養生論》一篇,收於《嵇中散集》中;《思舊賦》一篇存於《文選》和《晉書》本傳中。


    向秀所著一書、一論、一賦三種作品,均為問鼎之作。


    其《莊子注》開創玄學注《莊》新思路,後人難望其項背;《難養生論》匠心獨運,與嵇康難分高下;《思舊賦》更是堪稱絕唱,魏晉時期無賦可與之比肩。


    劉伶,魏晉時期沛國(今安徽淮北市濉溪縣)人,字伯倫,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罷免。


    他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禮法”表示蔑視,是竹林七賢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劉伶曾寫下《酒德頌》一首,大意是:


    “自己行無蹤,居無室,幕天席地,縱意而為,不管是停下來,還是行走,隨時都提著酒杯飲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其他人怎麽說,自己一點都不在意。


    別人越要評說,自己反而更加要飲酒,喝醉了就睡,醒過來也是恍恍惚惚的,於無聲處,就是一個驚雷打下來,也聽不見,麵對泰山視而不見,不知天氣冷熱,也不知世間利欲感情……”


    劉伶的這首詩,充分反映了晉代時期文人的心態,即由於社會動蕩不安,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統治者對一些文人的****,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消愁,或以酒避禍,以酒後狂言發泄對時政的不滿。


    如今,昔日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賢,已在王者大陸重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