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詩鬼李賀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 作者:楓笙水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見李隆基這麽一說,楊玉環登時臉色大變。
李白輕輕拍了一下玉環的肩,微笑道:“放心吧,你有我們這些好隊友,又怎麽會輸呢?”
“知道。”玉環點點頭,輕籲一口氣。
杜甫淡淡一笑:“進去吧,先看看我們的對手究竟是什麽水平。”
李元芳滿不在乎的道:“不管對手是什麽水平,我們肯定能贏。”
“好大的口氣!”安祿山嗤笑道。
李白、杜甫、元芳和玉環,推開通天塔底層的大門,慢步走了進去。
他們原本以為,裏麵應該布置得比較簡陋,就跟體育館差不多,中間是擂台,四周是看台。但是,當他們看清楚第一層的布置時,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第一層不但布置得像個大花園,就連四周的看台也很優雅別致,讓人仿佛置身於清幽舒適的公園中,清風徐來,花香熏人欲醉。
“這是誰布置的?真的很不錯。”元芳大聲讚歎。
就在此時,花園中走出一個儒雅的男子,微笑道:“是我布置的。”
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三個男子,都充滿書卷味兒,讓人覺得他們都是博學多才之士。
事實上,這四個男子,確實都是華夏曆史上的名人:“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魔”白居易。
“詩佛”這種稱謂,除了王維的詩歌中有佛教意味和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李賀的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達,人稱“詩狂”。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度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時間寶貴,雙方隻是寒暄幾句,立即開始戰鬥。
“詩鬼”李賀先上場,戴著一個慘白色的骷髏麵具,用一把勾魂鐮刀,穿一身黑色鎧甲,乍看之下就像是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幽靈,周身籠罩著一股寒氣,鬼氣森森。
根據華夏曆史的記載,素以風流飄逸自命的李賀,偏偏兩條濃黑粗大的眉毛連接在一起,鼻子過於肥大,五官比例失衡。
這樣一副瘦弱而五官近乎怪醜的臉,足以成為李賀的心病。
加之因年歲增長而時常伴隨的疾病的催逼,他的心情也是相當黯淡。
正如他所寫的“巨鼻宜山褐,寵眉人苦吟”,“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瀉酒木蘭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等句子,不難看出,早衰的征兆,對年輕卻多病的李賀來說,所引起的反應是驚心動魄的,更何況病魔還在肆虐!
李賀在《傷心行》中說:“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秋姿白發生,木葉啼風雨。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
這正是一個長期被病痛困擾的傷感者,在他心力交瘁中所發出的微弱吟唱。
李賀,字長吉,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的昌穀,後世稱李昌穀,是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
他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穀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
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歎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
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當時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華夏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
他的詩,對統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鎮割據的黑暗現實,多所針砭;對下層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進步傾向。
在藝術方麵,他的詩調高氣峻,或如雲崩雪湧,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麗璀璨。
在想象的奇特、構思的精巧、語言的精辟等方麵,極富獨創性,在中唐別樹一幟,有開拓之功。
但是,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迴昌穀,27歲英年早逝。
如今,在王者大陸重生的李賀,依然是鬼氣森森的模樣,戴著骷髏麵具,穿著黑色鎧甲,披著黑色鬥篷,拿著勾魂鐮刀,就像是西方死神一樣,不肯以真麵目示人。
元芳朗聲道:“我去會一會他!”說完,就要跳上擂台。
“小心點。”李白微笑著靠過來,在元芳的耳邊輕聲道,“切記要慢慢打,一來我可以觀察他的技能,二來可以迷惑外麵的安祿山等人。要是我們表現得太出色,以後賺榮耀點就很難了。”
元芳會意的點點頭,嘿嘿笑道:“李白,你好壞啊,不過我喜歡……”
說完,他將身一縱,施展刃遁,倏地飛到擂台上。
李賀冷聲道:“可以開始了麽?”
“隨時可以開始……我去!你就這麽急啊!”元芳笑罵道,滑步避開李賀劈過來的勾魂鐮刀,旋即施展無間刃風,跟李賀遊鬥起來。
李賀將詩歌的意境融入技能中,威力倍增。
現在,他默默吟誦的一首詩,正是他自己創作的《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此詩大約作於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當時,李賀在京城長安,任奉禮郎。
李憑是梨園弟子,因善彈箜篌,名噪一時。
“天子一日一迴見,王侯將相立馬迎”,身價之高,似乎遠遠超過盛唐時期的著名歌手李龜年。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讚賞。
今天或明天老爸出院。
這幾天的稿子或許比較水……
爭取在元旦前編寫到一百萬字,如果成績還是太差的話,隻能又去打工了。
不管怎樣,不會斷更,必須拿到全勤。
沒成績,枕邊人不支持,真的很頭疼……
(本章完)
李白輕輕拍了一下玉環的肩,微笑道:“放心吧,你有我們這些好隊友,又怎麽會輸呢?”
“知道。”玉環點點頭,輕籲一口氣。
杜甫淡淡一笑:“進去吧,先看看我們的對手究竟是什麽水平。”
李元芳滿不在乎的道:“不管對手是什麽水平,我們肯定能贏。”
“好大的口氣!”安祿山嗤笑道。
李白、杜甫、元芳和玉環,推開通天塔底層的大門,慢步走了進去。
他們原本以為,裏麵應該布置得比較簡陋,就跟體育館差不多,中間是擂台,四周是看台。但是,當他們看清楚第一層的布置時,才知道自己的想法錯了。而且,錯得很厲害。
第一層不但布置得像個大花園,就連四周的看台也很優雅別致,讓人仿佛置身於清幽舒適的公園中,清風徐來,花香熏人欲醉。
“這是誰布置的?真的很不錯。”元芳大聲讚歎。
就在此時,花園中走出一個儒雅的男子,微笑道:“是我布置的。”
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三個男子,都充滿書卷味兒,讓人覺得他們都是博學多才之士。
事實上,這四個男子,確實都是華夏曆史上的名人:“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狂”賀知章、“詩魔”白居易。
“詩佛”這種稱謂,除了王維的詩歌中有佛教意味和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李賀的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達,人稱“詩狂”。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度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時間寶貴,雙方隻是寒暄幾句,立即開始戰鬥。
“詩鬼”李賀先上場,戴著一個慘白色的骷髏麵具,用一把勾魂鐮刀,穿一身黑色鎧甲,乍看之下就像是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幽靈,周身籠罩著一股寒氣,鬼氣森森。
根據華夏曆史的記載,素以風流飄逸自命的李賀,偏偏兩條濃黑粗大的眉毛連接在一起,鼻子過於肥大,五官比例失衡。
這樣一副瘦弱而五官近乎怪醜的臉,足以成為李賀的心病。
加之因年歲增長而時常伴隨的疾病的催逼,他的心情也是相當黯淡。
正如他所寫的“巨鼻宜山褐,寵眉人苦吟”,“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瀉酒木蘭椒葉蓋,病容扶起種菱絲”等句子,不難看出,早衰的征兆,對年輕卻多病的李賀來說,所引起的反應是驚心動魄的,更何況病魔還在肆虐!
李賀在《傷心行》中說:“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秋姿白發生,木葉啼風雨。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古壁生凝塵,羈魂夢中語。”
這正是一個長期被病痛困擾的傷感者,在他心力交瘁中所發出的微弱吟唱。
李賀,字長吉,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的昌穀,後世稱李昌穀,是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
他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穀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
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歎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
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當時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華夏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
他的詩,對統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鎮割據的黑暗現實,多所針砭;對下層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進步傾向。
在藝術方麵,他的詩調高氣峻,或如雲崩雪湧,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麗璀璨。
在想象的奇特、構思的精巧、語言的精辟等方麵,極富獨創性,在中唐別樹一幟,有開拓之功。
但是,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迴昌穀,27歲英年早逝。
如今,在王者大陸重生的李賀,依然是鬼氣森森的模樣,戴著骷髏麵具,穿著黑色鎧甲,披著黑色鬥篷,拿著勾魂鐮刀,就像是西方死神一樣,不肯以真麵目示人。
元芳朗聲道:“我去會一會他!”說完,就要跳上擂台。
“小心點。”李白微笑著靠過來,在元芳的耳邊輕聲道,“切記要慢慢打,一來我可以觀察他的技能,二來可以迷惑外麵的安祿山等人。要是我們表現得太出色,以後賺榮耀點就很難了。”
元芳會意的點點頭,嘿嘿笑道:“李白,你好壞啊,不過我喜歡……”
說完,他將身一縱,施展刃遁,倏地飛到擂台上。
李賀冷聲道:“可以開始了麽?”
“隨時可以開始……我去!你就這麽急啊!”元芳笑罵道,滑步避開李賀劈過來的勾魂鐮刀,旋即施展無間刃風,跟李賀遊鬥起來。
李賀將詩歌的意境融入技能中,威力倍增。
現在,他默默吟誦的一首詩,正是他自己創作的《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此詩大約作於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當時,李賀在京城長安,任奉禮郎。
李憑是梨園弟子,因善彈箜篌,名噪一時。
“天子一日一迴見,王侯將相立馬迎”,身價之高,似乎遠遠超過盛唐時期的著名歌手李龜年。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讚賞。
今天或明天老爸出院。
這幾天的稿子或許比較水……
爭取在元旦前編寫到一百萬字,如果成績還是太差的話,隻能又去打工了。
不管怎樣,不會斷更,必須拿到全勤。
沒成績,枕邊人不支持,真的很頭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