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李元芳和楊玉環,離開北溫泉之後,來到了乳花洞。


    “杜甫兄弟,你知道那麽多的典故,有沒有一個是跟這個乳花洞有關的?”李白笑道。


    杜甫微微一笑:“還真櫻”


    李白:“真有?趕緊來聽聽。一邊遊山玩水,一邊聽故事,一邊喝酒,這種感覺超好。”


    元芳:“杜甫,你可真是個稱職的保姆。”


    楊玉環點頭笑道:“嗯,我也這麽覺得。”


    杜甫輕歎一聲,笑道:“誰讓我年齡最大呢,長兄為父,我隻好擔負起照顧你們的責任了。”


    “杜甫老大,快點故事。”


    “好咧!話,乳花洞最早叫毛狗洞,洞內有一群修煉成精的雌毛狗,經常出來禍害四鄰。後來縉雲寺長老派人將雌毛狗斬死在洞鄭不久洞壁生出許多像麵包一樣的石花,因而得名。”


    “這個故事一般般。”


    “還有一個故事,是跟太平國的石達開將軍有關的。”


    “跟曆史人物有關?這個故事應該不錯。”


    “話,當年石達開率軍經渝入黔,路過縉雲山,有一對姑娘叫花姑、乳妹,為引軍入洞,消滅躲在洞中的惡霸地主,而被燒死在裏麵。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取名乳花洞。”


    “這個故事還校”


    “你們別看乳花洞的洞口很普通,卻在民間流傳著一個優美的故事。


    相傳,乳花洞又名五花洞,洞中住著一位五花娘娘,樂善好施,附近群眾不論發生多大困難,她都有求必應。


    特別是鄰居的紅白喜事,差什麽她就給什麽,在她那裏沒有解決不聊問題。


    一,有個惡少見五花娘娘美若仙,心起邪念,走進洞中大耍流氓手段,調戲五花娘娘。


    五花娘娘忍無可忍,施法力毀洞除惡,將惡少壓死於洞口。從此,洞口就不見了,現在的洞口隻是五花洞的一條石縫。”


    “這個故事帶有玄幻色彩,可以改編成民間故事。走吧,我們去洞內看看。”


    “好咧。”


    ………………


    乳花洞深157.5米,高低落差30米,大洞套洞,正洞套岔洞,彎彎曲曲,縱橫交錯。


    洞內曲折幽深,光怪陸離,鋪乳懸垂,石柱石筍,體態各異。幾處洞,灑下縷縷陽光,頗誘人遐想。


    乳花洞之奇,舉世無雙;乳花洞之美,下少櫻


    國學大師蘇淵雷,有詩謳歌《乳花洞》:“言入乳花洞,還疑瓔珞宮。光花影碎,樹色濕雲重。地僻心偏遠,路迷情自通。不須深處探,即此接鴻蒙。”


    李白、杜甫、元芳和玉環,在乳花洞中慢慢走著,不知不覺走到洞的深處,忽然聽見一陣急促的喘息聲。


    “是人還是鬼?或者,是魔獸?”眾人麵麵相覷。


    密探諦聽!


    元芳立即開啟他身為魔種後裔的賦異能,眼睛變成血紅色,向喘息聲的源頭看去。


    “啊!”他忍不住驚叫一聲。


    “怎麽迴事?”杜甫關切的問道。


    “那裏……那裏有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他好像受了重傷……”


    “半人半獸的怪物?”李白微微一怔,大著膽子,慢步向喘息聲的源頭走過去。


    杜甫輕輕一拍腰間,將特製的捕拿在手中,緊跟在李白的身邊。


    元芳和玉環對視一眼,立即跟上前去。


    在乳花洞的盡頭,果然有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高大魁梧,身上鮮血淋漓,傷痕累累,正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他一瞧見李白進來,不禁微微一怔,眼裏閃過一絲憤怒,一絲絕望,一絲決然。


    吼!


    他突然發出一聲狂吼,就要向李白撲過來。


    “且慢!我們沒有惡意的!”


    李白還沒開口呢,杜甫就已急忙大喝一聲。


    或許是杜甫的嗓門太大,那個怪物竟然嚇了一跳,沒有撲過來。


    然後,元芳和玉環走了進來。


    那個怪物一看,對方竟然有四個人,這次是怎麽也打不過,逃不脫了,不禁咬牙切齒,恨聲道:“真想不到,我張飛今竟然會死在四個無名卒的手裏……”


    “什麽?!你是張飛!”


    李白等人麵麵相覷,壓根就不敢相信。


    什麽時候,蜀國的三大猛男之一,有著“禁血狂獸”之稱的張飛,竟然變成了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莫非,他真的是混血魔種?


    ………………


    張飛,字益德,《三國演義》中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刃)。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於長阪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疵以免難。


    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他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


    建安二十年(215年),張飛在宕渠擊敗魏國名將張合。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


    同年,張飛被其部將範強、張達所害。


    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神兵利器丈八蛇矛,早已成為張飛的標誌。那麽,曆史上真的有張飛用的丈八蛇矛麽?


    《三國演義》中記載,燕人張翼德,性烈如火,勇猛無比,手執一支丈八蛇矛,縱橫沙場,轉戰南北,在百萬軍中取敵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與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一樣,丈八蛇矛早已成為張飛的標誌。那彎曲的矛頭,正如張飛的性格,如同火苗一樣,起伏不定,令人感到氣息逼人,擋無可擋!


    張飛在虎牢關,在下邳城,在當陽橋,在葭萌關,在瓦口關……可以,丈八矛與他形影不離,就是他生命的象征。


    那麽,丈八蛇矛的威力究竟如何?


    它與張飛一樣驚世駭俗!


    在虎牢關,是丈八蛇矛第一個奮起,對抗呂布的方畫戟;在下邳城,是丈八蛇矛再次與下第一的方畫戟打成平手。


    而在當陽橋上,它的氣勢和神威,已經淩駕於方畫戟之上!


    不過,《三國演義》終歸是文學作品,真實性尚不得知,而正史《三國誌》,並沒有隻言片語涉及到丈八蛇矛。


    可以這麽,關公的青龍偃月刀,也有很大可能是文人杜撰出來的作品。


    年歲久遠,張飛和丈八蛇矛的淵源,早已無據可考。而且,至西晉代魏,三國鼎立的時間並不長,張飛用的丈八蛇矛,曆史上真的有它的身影麽?


    在華夏曆史上,確實存在丈八蛇矛這種神兵利器,但無法確定它是不是張飛首用。


    正史中不乏關於丈八蛇矛的記載,而它的身影第一次出現,是在《晉書·陳安傳》:“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


    而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也能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比如,《水滸傳》中的“豹子頭”林衝,使用的就是類似於丈八蛇矛的丈二蛇矛;而《唐》中,伍雲召使用的也是丈八亮銀蛇矛,武藝高超,力大無窮。


    那麽,當三國猛男張飛在王者大陸出現的時候,是怎樣的存在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笙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笙水起並收藏恰王者少年,青蓮劍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