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經略西方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 作者:逍遙七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前殷無咎還擔心兩線作戰壓力太大,沒想到大夏國力遠遠超乎他的想象。
從大夏立國至今已有三十年,大夏朝廷早已拋棄掉儒家天下觀,不會再去主張什麽“天下一家”和“王者無外”,隻剩下華夷之辨的觀念。
非華即夷,非漢即胡。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大夏帝國花費七年時間順利攻滅倭國,現如今占領整個日本群島,並且還在當地設立郡縣進行管理,大規模往那邊移民漢家百姓,全麵推行漢家文化以及朝廷政令。
北海道島設立蒼海郡。
本州島設立海東郡、蓬萊郡、方壺郡。
九州島設立東瀛郡。
四國島設立扶桑郡。
大夏帝國為了能夠消滅倭國,先後動員軍隊高達五十萬人,另外還有五十萬民夫跟隨大軍登陸日本群島開展屯田,總兵力達到百萬之眾。
這一百萬人屬於分批分次渡海登陸,大夏軍隊每打下來一個島嶼,便會把島上所有倭人斬盡殺絕,再往這邊移民漢家百姓,然後繼續進攻下一個島嶼。
麵對大夏軍隊如此喪心病狂的進攻,倭國動員舉國百姓與之對抗,並且還使用遊擊戰法頻繁騷擾。
對此大夏軍隊同樣也有辦法應對,夏軍將士完全不怕遊擊戰術。
反正倭國人口撐破天隻有幾百萬人,對於大夏軍隊來說很容易便能消滅幹淨,畢竟夏軍乃是掠奪性軍隊,即是見人就殺見人就砍,隻要不是漢人一律屠殺幹淨。
大夏軍隊的前線將士可不會心慈手軟,無論男女老幼每殺一人獎賞兩千文錢,倭人在他們眼裏都是活脫脫的軍功獎勵。
其實人民戰爭的遊擊戰術非常容易對付,後世無法破解在於國家文明大幅提高,任何軍隊在戰爭過程中還要照顧到人道主義,自然不可能像這樣見人就殺見人就砍。
如今日本群島還有很多倭人,他們紛紛躲到深山老林,後續收尾的圍剿工作或許還需要十幾年時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漢人百姓遷徙到日本群島的東州各郡,倭人分散在深山老林隻有死路一條而已,這片土地將會永遠屬於大夏帝國。
大夏朝廷準備遷徙五十萬戶漢人百姓到東州各郡,這樣不僅能夠緩解中原地區的人口壓力,還能保證日本群島不會丟失。
日本群島非常適合農耕種地,氣候溫度還跟中原大地相差無幾,中原百姓不用擔心水土不服的情況,不像雲貴高原和嶺南地區到處都是瘴氣彌漫。
目前大夏帝國的人口數量高達一千八百七十五萬戶,大約一億一千兩百五十萬人,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東部快速崛起。
殷無咎所建立的大夏王朝起點實在太高,完全是站在盛唐的肩膀上,又是延續大唐王朝的尚武精神,大多數人都把沙場建功當做人生的最高理想。
殷琅嬛聽聞大夏軍隊攻滅倭國,她隨即朝著殷天驕問道:“陛下,既然我朝已經討滅倭國,接下來可是要把戰略重心轉移到西域地區?”
“李倓占領著可薩人的土地,殘唐勢力在他手上再次死灰複燃,何不趁其不備攻打烏滸河下遊的大唐土地?”
殷天驕搖了搖頭反對道:“西域地區實在沒什麽價值,那邊到處都是沙漠戈壁,隻有水源滋潤的綠洲城邦才有價值,可惜這些地方無法容納太多人口,因此我認為沒必要把戰略重心轉移過去。”
“反觀交州以南廣大區域氣候環境跟嶺南地區相差無幾,雖然當地氣候過於濕熱,但是十分適合農業種植,終年無霜,明顯能夠容納更多人口,故而向南開拓才是生存之道。”
殷琅嬛頓時著急起來,她鄭重其事說道:“陛下,莫要小覷殘唐勢力,李倓帶兵討滅可薩汗國,盡收其地,控弦百萬,絲毫不輸鼎盛時期的突厥汗國。”
殷天驕苦口婆心解釋道:“可是行軍打仗必須考慮到成本,不然朝廷國庫再有錢也會折騰完。朝廷在西域用兵實在得不償失,不然的話,我也不會分封藩王們鎮守邊境。”
“可是……”
殷琅嬛還想再說什麽。
殷無咎立刻插入話題說道:“事有緩急輕重,況且西州軍也沒這個實力攻滅殘唐勢力,還不如積蓄力量以逸待勞,待到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姐姐,若你覺得僅憑西州軍便可消滅殘唐勢力,那我大可把西域地區托付給你,蔥嶺以西劃為你的封地,能打下多少地盤都算你的。”
殷天驕同樣不想再派遣大軍前往西域作戰,尤其還跑到蔥嶺以西的廣大區域行軍打仗,一來一往路程都要一年時間,這後勤補給線實在拉得太遠啦。
沒想到在殷天驕的激將之下,殷琅嬛略微思考片刻說道:“陛下,那請把河中地區納入我的封地,讓我來負責經略西方。”
“行啊,那我就把河中地區劃為你的封地。”
殷天驕非常大方把河中地區劃給殷琅嬛作為封地。
因為殷天驕根本沒把河中地區放在眼裏,他認為那裏乃是黃沙漫天的貧瘠之地,距離洛陽又是遠在萬裏之外,所以才這麽大方封給殷琅嬛。
雖然蔥嶺以西的河中地區確實黃沙漫天,但那裏可不是什麽貧瘠之地,而是位於亞歐大陸的中心腹地,又有烏滸河(阿姆河)和藥殺水(錫爾河)兩條大河滋潤出大片沙漠綠洲。
而今沙陀人占領著河中地區的大片綠洲,殷天驕幹脆把這爛攤子扔給殷琅嬛,他正好不用再把精力放到西域。
殷無咎見到殷天驕把中亞大地的河中地區封給他的姐姐,他立刻派人拿來西域地圖。
“爹爹,這是什麽?”
殷琅嬛一臉好奇詢問道。
殷無咎直接把這張西域地圖掛在架子上,他鄭重其事說道:“這是西域輿圖,你自己拿迴去研究,能打下多少地盤都算你的封地,可別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好!”
殷琅嬛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地圖上。
她沒發現到殷無咎和殷天驕父子兩人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一切盡在不言中。
從大夏立國至今已有三十年,大夏朝廷早已拋棄掉儒家天下觀,不會再去主張什麽“天下一家”和“王者無外”,隻剩下華夷之辨的觀念。
非華即夷,非漢即胡。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大夏帝國花費七年時間順利攻滅倭國,現如今占領整個日本群島,並且還在當地設立郡縣進行管理,大規模往那邊移民漢家百姓,全麵推行漢家文化以及朝廷政令。
北海道島設立蒼海郡。
本州島設立海東郡、蓬萊郡、方壺郡。
九州島設立東瀛郡。
四國島設立扶桑郡。
大夏帝國為了能夠消滅倭國,先後動員軍隊高達五十萬人,另外還有五十萬民夫跟隨大軍登陸日本群島開展屯田,總兵力達到百萬之眾。
這一百萬人屬於分批分次渡海登陸,大夏軍隊每打下來一個島嶼,便會把島上所有倭人斬盡殺絕,再往這邊移民漢家百姓,然後繼續進攻下一個島嶼。
麵對大夏軍隊如此喪心病狂的進攻,倭國動員舉國百姓與之對抗,並且還使用遊擊戰法頻繁騷擾。
對此大夏軍隊同樣也有辦法應對,夏軍將士完全不怕遊擊戰術。
反正倭國人口撐破天隻有幾百萬人,對於大夏軍隊來說很容易便能消滅幹淨,畢竟夏軍乃是掠奪性軍隊,即是見人就殺見人就砍,隻要不是漢人一律屠殺幹淨。
大夏軍隊的前線將士可不會心慈手軟,無論男女老幼每殺一人獎賞兩千文錢,倭人在他們眼裏都是活脫脫的軍功獎勵。
其實人民戰爭的遊擊戰術非常容易對付,後世無法破解在於國家文明大幅提高,任何軍隊在戰爭過程中還要照顧到人道主義,自然不可能像這樣見人就殺見人就砍。
如今日本群島還有很多倭人,他們紛紛躲到深山老林,後續收尾的圍剿工作或許還需要十幾年時間。
隨著越來越多的漢人百姓遷徙到日本群島的東州各郡,倭人分散在深山老林隻有死路一條而已,這片土地將會永遠屬於大夏帝國。
大夏朝廷準備遷徙五十萬戶漢人百姓到東州各郡,這樣不僅能夠緩解中原地區的人口壓力,還能保證日本群島不會丟失。
日本群島非常適合農耕種地,氣候溫度還跟中原大地相差無幾,中原百姓不用擔心水土不服的情況,不像雲貴高原和嶺南地區到處都是瘴氣彌漫。
目前大夏帝國的人口數量高達一千八百七十五萬戶,大約一億一千兩百五十萬人,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家在亞洲東部快速崛起。
殷無咎所建立的大夏王朝起點實在太高,完全是站在盛唐的肩膀上,又是延續大唐王朝的尚武精神,大多數人都把沙場建功當做人生的最高理想。
殷琅嬛聽聞大夏軍隊攻滅倭國,她隨即朝著殷天驕問道:“陛下,既然我朝已經討滅倭國,接下來可是要把戰略重心轉移到西域地區?”
“李倓占領著可薩人的土地,殘唐勢力在他手上再次死灰複燃,何不趁其不備攻打烏滸河下遊的大唐土地?”
殷天驕搖了搖頭反對道:“西域地區實在沒什麽價值,那邊到處都是沙漠戈壁,隻有水源滋潤的綠洲城邦才有價值,可惜這些地方無法容納太多人口,因此我認為沒必要把戰略重心轉移過去。”
“反觀交州以南廣大區域氣候環境跟嶺南地區相差無幾,雖然當地氣候過於濕熱,但是十分適合農業種植,終年無霜,明顯能夠容納更多人口,故而向南開拓才是生存之道。”
殷琅嬛頓時著急起來,她鄭重其事說道:“陛下,莫要小覷殘唐勢力,李倓帶兵討滅可薩汗國,盡收其地,控弦百萬,絲毫不輸鼎盛時期的突厥汗國。”
殷天驕苦口婆心解釋道:“可是行軍打仗必須考慮到成本,不然朝廷國庫再有錢也會折騰完。朝廷在西域用兵實在得不償失,不然的話,我也不會分封藩王們鎮守邊境。”
“可是……”
殷琅嬛還想再說什麽。
殷無咎立刻插入話題說道:“事有緩急輕重,況且西州軍也沒這個實力攻滅殘唐勢力,還不如積蓄力量以逸待勞,待到時機成熟再做打算。”
“姐姐,若你覺得僅憑西州軍便可消滅殘唐勢力,那我大可把西域地區托付給你,蔥嶺以西劃為你的封地,能打下多少地盤都算你的。”
殷天驕同樣不想再派遣大軍前往西域作戰,尤其還跑到蔥嶺以西的廣大區域行軍打仗,一來一往路程都要一年時間,這後勤補給線實在拉得太遠啦。
沒想到在殷天驕的激將之下,殷琅嬛略微思考片刻說道:“陛下,那請把河中地區納入我的封地,讓我來負責經略西方。”
“行啊,那我就把河中地區劃為你的封地。”
殷天驕非常大方把河中地區劃給殷琅嬛作為封地。
因為殷天驕根本沒把河中地區放在眼裏,他認為那裏乃是黃沙漫天的貧瘠之地,距離洛陽又是遠在萬裏之外,所以才這麽大方封給殷琅嬛。
雖然蔥嶺以西的河中地區確實黃沙漫天,但那裏可不是什麽貧瘠之地,而是位於亞歐大陸的中心腹地,又有烏滸河(阿姆河)和藥殺水(錫爾河)兩條大河滋潤出大片沙漠綠洲。
而今沙陀人占領著河中地區的大片綠洲,殷天驕幹脆把這爛攤子扔給殷琅嬛,他正好不用再把精力放到西域。
殷無咎見到殷天驕把中亞大地的河中地區封給他的姐姐,他立刻派人拿來西域地圖。
“爹爹,這是什麽?”
殷琅嬛一臉好奇詢問道。
殷無咎直接把這張西域地圖掛在架子上,他鄭重其事說道:“這是西域輿圖,你自己拿迴去研究,能打下多少地盤都算你的封地,可別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好!”
殷琅嬛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地圖上。
她沒發現到殷無咎和殷天驕父子兩人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