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宮,含元殿。


    殷無咎和殷天驕父子兩人把宰相們找來召開禦前會議。


    東州節度使李觀在九州島東瀛郡發現到很多金礦、銀礦、銅礦,他上奏朝廷請求派人過來開采,希望借此利用本地的礦產資源作為軍餉。


    其實日本群島乃是世界上少有的貴金屬產地,尤其盛產大儲量、品位高、埋藏淺的金屬貨幣,而在這個時代金銀銅錢便是硬通貨。


    或許有人會疑惑,根據地質統計,日本群島的貴金屬儲量並不算很高。


    現代統計評估中的礦物儲量大多指地質儲量,其中大部分是難以開采或者開采難度大、開采成本高的礦產資源。


    在古代隻有開采難度小、品位極好的礦產資源才具備實際利用價值,日本群島的貴金屬礦藏大多品位高和易開采。


    在中國曆史上易開采的銅礦很多,因此選擇銅錢作為金屬貨幣,足以滿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額交易,然而對外貿易所用的黃金白銀則是非常稀少。


    殷無咎建立大夏帝國之後,他下令禁止跟倭人進行任何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此舉是想把倭國困死在太平洋上的日本群島,另外一個原因還是倭國並不缺少黃金白銀。


    要是大夏帝國開始跟倭國開展貿易往來,倭國便可盡情使用金屬貨幣購買大夏商品,東南沿海的商人也會想方設法跟倭人進行海洋貿易,借此以獲取豐厚的利潤。


    這可不是殷無咎所願意看到的,他不允許大夏商品隻從倭國那邊換來金屬貨幣。


    貿易本質乃是以物易物,互通有無?,起初這是一種較為原始的交易形式,後來為了便捷性貨幣便被發明出來作為中介物,說到底金屬貨幣隻是交易的媒介而已。


    殷無咎希望通過海外貿易獲得大宗商品,而不是想把漢家百姓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商品,用以換取吃也不能吃,喝也不能喝的金屬貨幣。


    這個道理就跟現代社會一模一樣,不能永遠拿著商品去換取美元。?


    既然日本群島的倭國擁有這麽多黃金白銀,那麽直接打過去不就行了,況且那裏非常適合農耕種地,氣候溫度還跟中原大地相差無幾,正好作為漢家兒郎的生存空間。


    農業時代的日本群島能夠輕鬆容納五百萬人,稍微擁擠點一千萬也沒什麽問題。


    “諸位愛卿,李觀大軍已經在東瀛郡站穩腳跟,接下來隻需要步步蠶食便可滅掉倭國,不知你們對此有何意見?”


    殷無咎坐在皇位上率先開口說道。


    右仆射鄭珣瑜旋即站出來建議道:“啟稟陛下,微臣認為應該增加兵力,爭取早日滅掉倭國,隻有這樣才能完全保證沿海地區的安全穩定。”


    左仆射盧邁同樣跟著讚同附議道:“啟稟陛下,微臣治理揚州期間,發現有很多商人鋌而走險去跟倭國進行貿易,這種事情屢禁不止,防不勝防,究其原因還是財帛動人心。”


    “如若我朝能夠討滅倭國,不僅可以消滅掉新羅和渤海兩國遺民,還能獲得大量土地和金銀財帛,這仗無論怎麽打都是不會虧損。”


    宰相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臣等附議!!!”


    日本群島和朝鮮半島相隔對馬海峽,大夏水師很容易便能渡海直達九州島,糧草物資亦可通過海運輸送,運輸成本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況且殷無咎早就想要以海上經濟貿易為跳板,逐步把大夏帝國從傳統意義的陸權國家改變為海陸兼備的複合國家,因此這才派遣大夏水師頻頻對外用兵,陸續攻取台灣島、澎湖列島、琉球群島等海上交通樞紐,移民百姓建立定居點。


    雖然大夏水師還無法做到遠洋進攻,但在近海的東亞地區還是沒什麽問題。


    因為大夏帝國已經嚐到以戰養戰的甜頭,所以這架戰爭機器自然開始高速運轉起來,尤其是倭國距離朝鮮半島的平州近在咫尺,這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新羅和渤海兩國遺民有很多人乘船逃往倭國避難,這些亡國遺民經常渡海前來襲擊朝鮮半島的平州各郡,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


    無論如何都要把這群亡國遺民消滅殆盡。


    既然倭國選擇收留新羅和渤海兩國遺民,那麽大夏帝國自然也不會客氣。


    反正倭國人口撐破天隻有幾百萬人,對於大夏軍隊來說很容易便能消滅幹淨,畢竟夏軍乃是以掠奪性軍隊,即是見人就殺見人就砍。


    大夏軍隊的前線將士可不會心慈手軟,無論男女老幼每殺一人獎賞兩千文錢,倭人在他們眼裏都是活脫脫的軍功獎勵。


    對此東北夷狄深有體會,這裏麵的室韋部落和黑水靺鞨慘遭屠滅,隻有少數幸存者逃往日本群島以北的庫頁島,因此整個東北地區方能完全納入大夏疆域,漢家百姓才能安心移民過去。


    目前大夏帝國需要東西兩線作戰,這讓殷無咎感到有些壓力,畢竟他確實沒想到李倓竟能帶兵滅掉南俄草原的可薩汗國,如此一來想要徹底滅亡大唐就難啦。


    大唐在中亞地區隻剩下花剌子模綠洲,至於其他地方都是主動歸附的遊牧勢力,這些部落皆為突厥語係的遊牧胡人,例如烏古斯人、欽察人、基馬克人、佩切涅格人等等。


    昔日突厥汗國遺留下來的影響實在太大,從大興安嶺到第聶伯河的亞歐草原,所有草原部落在語言上都受到突厥人的影響,在語言上全部淪為突厥語係的遊牧胡人。


    李倓能夠這麽快速整合南俄草原和哈薩克大草原,這都要歸功突厥人留下來的影響,至少在語言上這幫遊牧胡人都能做到互相溝通,而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殷無咎認為想要滅掉大唐實在難以辦到,僅憑大夏軍隊根本無法打到南俄草原,除非調動塞外草原的漢家牧民一起行動,以遊牧的方式向西遷徙進軍,效仿曆史上蒙古大軍那樣進行西征。


    隻是殷無咎不屑於這麽去做,他考慮到南俄草原遠在歐洲地區,哪怕大夏滅掉大唐也無法實際管理,反而還會白白便宜其他勢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七葉並收藏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