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有這樣一個爹,寒天的日子應當混得很好才對,然而事實正於此相反。叛『亂』徹底平定的第三個月,秦國密令司將一打證據擺在秦皇麵前,直指尚書令亦參與了燕王謀逆一事,且與左相內外勾連、相互配合。
當時的尚書令林光濟,恰好是寒天的母親、先皇後的父親。
尚書令與左相是同一年的科舉考生,平日關係確實較為親密,但是尚書令到底有沒有參與謀逆,其實是件很難說的事情畢竟他閨女已經是皇後了,換一個人當皇帝的話,對他能有什麽好處嗎?
所以此案其實疑點重重。
但是秦皇南宮謹信了。無論是因為那些密令司送上來的證據,還是因為尚書令在朝中過於具有號召力的威信,南宮謹信了尚書令參與謀反之事。
林氏一族被抄家,尚書令林光濟被賜死,其餘族人皆流放邊境相對於謀逆大罪來說,這樣的處罰其實算得上格外開恩了。然而根據寒天後來查得的消息,林光濟參與謀反之事多半子虛烏有,甚至那些所謂的證據隻怕也與南宮謹脫不了幹係。
受到父族牽連,當時才為秦皇生下嫡長子不足半年,並且在平叛中拚命為南宮謹擋下一劍傷勢尚未痊愈的先皇後被打入冷宮。
一起去了冷宮的還有不過五個月大的皇嫡長子南宮策,也就是如今的寒天。
不過或許是心有愧疚,也或許確實是心之所愛,先皇後雖被打入冷宮,秦皇卻仍舊吩咐人好生照料,雖沒了皇後的權杖和奢華,但好歹衣食不缺。
就連秦皇南宮謹自己,也還不時的去冷宮看望先皇後母子所以在入冷宮的第四年,先皇後又懷孕了,一年後給寒天生了個小妹妹。
然而,就算有皇帝的特意吩咐,冷宮又能是什麽好地方,都知道先皇後是因為父族謀逆被廢,這意味著一生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前朝政治有多兇險詭譎,後宮人情就有多險惡齟齬,宮人懈怠之處、旁人鄙薄之言自不會少。
南宮謹作為帝王,眼光怎麽可能時時刻刻放在小小的冷宮之中?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來自於後妃們、王宮貴女們的輕視與欺辱從不會少,這其中,以秦皇南宮謹的胞妹、當時的長公主南宮蕊為首。
“記憶中,那年冬天很冷,比起師父從天虞山下將師妹你抱迴來的那個冬天要冷得多,寒風刺骨。那個人來看我和母親,說是過境內許多地方雪災嚴重,他要親自去視察,可能許久也不能再來。”寒天將寒精心沏好的茶捧在手裏,喝下一口之後本來冷漠的神情便『露』出兩分暖意來,“他走後,果然七八日也沒再來。倒是南宮蕊帶人來了,說我們母子三人房內的東西都逾製了,那樣的東西不該是我們這種賤命之人所能用的,然後讓人取走了房中所有的禦寒之物。”
“那樣的天氣,如果沒有禦寒的東西,我們母子三人是活不過那個冬天的,母親求她,至少留下兩床棉被給我和妹妹。南宮蕊便說,若是母親在雪地裏跪上五個時辰,她便將所有禦寒的東西都留下。”
寒天說到這裏,停頓了半晌。
“母親去跪了,然後再也沒有迴來。那時母親才生下妹妹不足兩月,身體虛弱,終究沒有撐過去。南宮蕊見當真惹了禍,便讓人掩蓋痕跡,說是母親體弱,暴斃而亡。”他依舊小口小口的喝著茶,聲音中卻帶著些許寒意,“妹妹出生之前,母親便偷偷在宮牆一腳挖了一個洞,告訴我這是誰也不能說的秘密,叮囑我若是有一天她不在了,就帶著妹妹從那裏逃出去,去哪裏都好,哪怕過得再苦,也不要毫無作用的死在宮牆之內。”
所以在他母親去世的那天夜裏,寒天一把火燒了停放著母親屍首的冷宮,抱著年幼的妹妹從宮牆一角的洞中逃了出去得益於先皇後提前的布置,蔓延的火勢率先便將宮牆的那個洞毀屍滅跡。
冷宮是秦國皇宮中最荒涼的所在,緊挨著宮牆,宮牆後麵便是深山。或許先皇後也未曾想到,自己為孩子做的最後的布置,會那麽早用上吧。當時年紀不足五歲的寒天抱著不過兩月大的妹妹在深山裏想要尋一條生路何等艱難,若不是碰巧路過的玉清子將兄妹二人撿了迴去,光是天寒地凍就能要了兩人『性』命。
見識了玉清子仙家手段的寒天求玉清子收他兄妹二人為徒,可惜的是,一母同胞,寒天擁有著極上等的天靈根資質,他妹妹卻連最次的第七等靈根也沒有。寒天雖然不想丟下妹妹,可幼年的他明白,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別說他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便是妹妹也無法過得好。
說道這裏,寒天苦笑一聲:“我當時哪裏知道昆侖山中也居住著凡人?隻以為仙家之地必然容不下凡人居住,所以求師父替我在都城中將小妹安置好。”
寒安靜的喝著茶聽寒天講訴舊事,心道就算當時寒天知道昆侖山中居住著凡人,師父玉清子也未必會同意他將妹妹帶上山去。
同樣是親生胞妹,若是從小分離,血緣親情雖在,可感情比較淡些,處理起事情自然更能理智對待。可若是從小帶在身邊,朝夕相處,感情必然深厚,指不定日後為了這妹妹,他就會做出些什麽不合時宜的事情來。
這並非玉清子是個不通人情的人,而是修仙之人最忌諱被凡塵牽絆,與其日後東窗事發難以收拾徒增麻煩,不如一開始便將禍患掐滅在萌芽之中。
所以在玉清子表示不能帶他妹妹一起走之後,寒天便求玉清子幫忙安置好妹妹。
玉清子用了兩瓶培元丹和兩瓶養氣散輕易收服了當時的秦國左相和右相兩人,將小公主塞到了左相懷裏,並要求兩人將這孩子送迴秦皇手中,並保證這孩子過得好。
左相和右相兩位頭腦也好使,當夜便親自快馬加鞭帶著小公主啟程,次日便到了秦皇南宮謹眼前,將孩子塞給了他,並且將玉清子抱著孩子找來的事情如實稟告了。
當時的尚書令林光濟,恰好是寒天的母親、先皇後的父親。
尚書令與左相是同一年的科舉考生,平日關係確實較為親密,但是尚書令到底有沒有參與謀逆,其實是件很難說的事情畢竟他閨女已經是皇後了,換一個人當皇帝的話,對他能有什麽好處嗎?
所以此案其實疑點重重。
但是秦皇南宮謹信了。無論是因為那些密令司送上來的證據,還是因為尚書令在朝中過於具有號召力的威信,南宮謹信了尚書令參與謀反之事。
林氏一族被抄家,尚書令林光濟被賜死,其餘族人皆流放邊境相對於謀逆大罪來說,這樣的處罰其實算得上格外開恩了。然而根據寒天後來查得的消息,林光濟參與謀反之事多半子虛烏有,甚至那些所謂的證據隻怕也與南宮謹脫不了幹係。
受到父族牽連,當時才為秦皇生下嫡長子不足半年,並且在平叛中拚命為南宮謹擋下一劍傷勢尚未痊愈的先皇後被打入冷宮。
一起去了冷宮的還有不過五個月大的皇嫡長子南宮策,也就是如今的寒天。
不過或許是心有愧疚,也或許確實是心之所愛,先皇後雖被打入冷宮,秦皇卻仍舊吩咐人好生照料,雖沒了皇後的權杖和奢華,但好歹衣食不缺。
就連秦皇南宮謹自己,也還不時的去冷宮看望先皇後母子所以在入冷宮的第四年,先皇後又懷孕了,一年後給寒天生了個小妹妹。
然而,就算有皇帝的特意吩咐,冷宮又能是什麽好地方,都知道先皇後是因為父族謀逆被廢,這意味著一生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
前朝政治有多兇險詭譎,後宮人情就有多險惡齟齬,宮人懈怠之處、旁人鄙薄之言自不會少。
南宮謹作為帝王,眼光怎麽可能時時刻刻放在小小的冷宮之中?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來自於後妃們、王宮貴女們的輕視與欺辱從不會少,這其中,以秦皇南宮謹的胞妹、當時的長公主南宮蕊為首。
“記憶中,那年冬天很冷,比起師父從天虞山下將師妹你抱迴來的那個冬天要冷得多,寒風刺骨。那個人來看我和母親,說是過境內許多地方雪災嚴重,他要親自去視察,可能許久也不能再來。”寒天將寒精心沏好的茶捧在手裏,喝下一口之後本來冷漠的神情便『露』出兩分暖意來,“他走後,果然七八日也沒再來。倒是南宮蕊帶人來了,說我們母子三人房內的東西都逾製了,那樣的東西不該是我們這種賤命之人所能用的,然後讓人取走了房中所有的禦寒之物。”
“那樣的天氣,如果沒有禦寒的東西,我們母子三人是活不過那個冬天的,母親求她,至少留下兩床棉被給我和妹妹。南宮蕊便說,若是母親在雪地裏跪上五個時辰,她便將所有禦寒的東西都留下。”
寒天說到這裏,停頓了半晌。
“母親去跪了,然後再也沒有迴來。那時母親才生下妹妹不足兩月,身體虛弱,終究沒有撐過去。南宮蕊見當真惹了禍,便讓人掩蓋痕跡,說是母親體弱,暴斃而亡。”他依舊小口小口的喝著茶,聲音中卻帶著些許寒意,“妹妹出生之前,母親便偷偷在宮牆一腳挖了一個洞,告訴我這是誰也不能說的秘密,叮囑我若是有一天她不在了,就帶著妹妹從那裏逃出去,去哪裏都好,哪怕過得再苦,也不要毫無作用的死在宮牆之內。”
所以在他母親去世的那天夜裏,寒天一把火燒了停放著母親屍首的冷宮,抱著年幼的妹妹從宮牆一角的洞中逃了出去得益於先皇後提前的布置,蔓延的火勢率先便將宮牆的那個洞毀屍滅跡。
冷宮是秦國皇宮中最荒涼的所在,緊挨著宮牆,宮牆後麵便是深山。或許先皇後也未曾想到,自己為孩子做的最後的布置,會那麽早用上吧。當時年紀不足五歲的寒天抱著不過兩月大的妹妹在深山裏想要尋一條生路何等艱難,若不是碰巧路過的玉清子將兄妹二人撿了迴去,光是天寒地凍就能要了兩人『性』命。
見識了玉清子仙家手段的寒天求玉清子收他兄妹二人為徒,可惜的是,一母同胞,寒天擁有著極上等的天靈根資質,他妹妹卻連最次的第七等靈根也沒有。寒天雖然不想丟下妹妹,可幼年的他明白,若是錯過了這個機會,別說他沒有改變命運的機會,便是妹妹也無法過得好。
說道這裏,寒天苦笑一聲:“我當時哪裏知道昆侖山中也居住著凡人?隻以為仙家之地必然容不下凡人居住,所以求師父替我在都城中將小妹安置好。”
寒安靜的喝著茶聽寒天講訴舊事,心道就算當時寒天知道昆侖山中居住著凡人,師父玉清子也未必會同意他將妹妹帶上山去。
同樣是親生胞妹,若是從小分離,血緣親情雖在,可感情比較淡些,處理起事情自然更能理智對待。可若是從小帶在身邊,朝夕相處,感情必然深厚,指不定日後為了這妹妹,他就會做出些什麽不合時宜的事情來。
這並非玉清子是個不通人情的人,而是修仙之人最忌諱被凡塵牽絆,與其日後東窗事發難以收拾徒增麻煩,不如一開始便將禍患掐滅在萌芽之中。
所以在玉清子表示不能帶他妹妹一起走之後,寒天便求玉清子幫忙安置好妹妹。
玉清子用了兩瓶培元丹和兩瓶養氣散輕易收服了當時的秦國左相和右相兩人,將小公主塞到了左相懷裏,並要求兩人將這孩子送迴秦皇手中,並保證這孩子過得好。
左相和右相兩位頭腦也好使,當夜便親自快馬加鞭帶著小公主啟程,次日便到了秦皇南宮謹眼前,將孩子塞給了他,並且將玉清子抱著孩子找來的事情如實稟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