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永樂王,也就是明德帝的王叔來了。
此人比明德帝年長不了幾歲,偏居永樂郡。許是因著封地富庶,心寬體胖,他發福了不少。
永樂王身著精致錦袍,袍上繡著淡雅山水圖案。他一進禦書房就跪下行大禮,忐忑萬分,“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往年,他這個做王叔的私下見皇上,一般無需行此大禮。可今年又怎能和往年相提並論?
已經有好幾個王爺都在牢裏等著生死判決了,他就感覺自己恐怕離死也不遠了。
半月前皇上宣他入京時,他就整日惶恐。如今半夜宣他入宮覲見,更是令他心生不妙。
永樂王跪在地上,不敢抬頭,隻覺世事變遷,滄海桑田。
曾經覲見時,明德帝還會起身相迎,甚至有時會親自扶他起身,賜座詳談。
那時的他們,關係是何等的親近與和諧。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明德帝目光如炬,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涼意和距離。
明德帝冷冷掃視著永樂王,仿佛在看一個無足輕重的陌生人,未有任何要叫他起身賜座的意思。
“王叔,”明德帝開口,聲音威嚴,“你可知朕為何深夜宣你入宮?”
永樂王心中一緊,連忙答道:“臣愚昧,還望皇上明示。”
明德帝淡淡道,“朕聽聞,你與靜妃早年是故人。”
永樂王大驚,連忙磕頭辯解:“陛下明鑒,臣早年與徐家的確偶有來往。可,可是,臣也隻與徐章熟識。”
徐章正是靜妃的兄長。
“可朕怎麽聽說,你與靜妃情投意合?”
“是誰在胡說?臣……與臣的王妃自小青梅竹馬,又怎可能與旁人糾纏不清?”
站在屏風後的靜妃聽著永樂王言之鑿鑿的話,心如刀絞。盡管心裏認定對方是懼了明德帝才如此應答,可仍舊無法釋懷。
明德帝卻不再言語,隻是用那雙深邃的眼眸靜靜盯著永樂王。
此人不止是蕭永的親生父親,也是靜妃心心念念了一輩子的人。
可永樂王否認了一切。
明德帝再問,“這麽說,你與靜妃不熟?”
“臣,不止不熟,根本就想不起是哪個人了。”
“是嗎?”明德帝冷笑,“那蕭永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不成?”
永樂王如遭雷擊,瞳孔陡然放大。
他一生中最擔心的事,終於還是暴露了。
他轟然匍匐在地,“皇上!臣……”
他一時不知該如何辯解。
這可是欺君之罪!
試想想,他的女人進了宮,生下的兒子是他的……這不是造反篡位是什麽?
天知道,就是再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會對那個位置生出覬覦之心啊!
明德帝依然麵色不變,“所以王叔要重新跟朕解釋解釋嗎?”
永樂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皇上,皇上饒命!臣早年一時糊塗,在徐家喝醉了酒,才與那……做下不知廉恥之事。臣糊塗!臣糊塗啊!臣酒醒以後,就去求得王妃原諒。這事,這事,臣的王妃也是知情的。”
明德帝掀眸注視著這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王叔,“你的意思是,永樂王妃也知道蕭永是你的兒子?”
“王、王妃和臣一樣,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她隻知臣醉酒荒唐一事。”永樂王忙答道,“事發後,臣是有打算納,納,納那個誰為側妃,誰知徐家卻將她送進了宮。”
他當時的確有意納其為側妃,所以才放浪形骸,在徐家做客時與其無媒苟合。
他想著,無非就當洞房花燭夜提前了。可誰知徐家根本看不上他這王爺,野心大著呢。
“臣本想著,她已非處子之身,定是入不了宮的。誰知徐家那麽神通廣大,竟瞞天過海。臣這些年內心無一日不惶恐……”
如同頭上懸著把刀,時時都要掉下來,斬了他的狗頭。好在這些年有王妃開解他,替他拿主意,否則如今永樂王已不是永樂王,早成了階下囚。
明德帝問,“你是什麽時候知道蕭永是你兒子的?”
永樂王顫著聲兒,“臣,臣,臣是有一年受徐章之約去徐家做客,徐章告訴臣真相時,臣差點,差點……”
其實不是差點,而是真的直接暈死過去。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兒!
永樂王又哭了,“徐章拉攏臣入太後陣營,臣,臣與其虛與委蛇,卻從未有實質接觸。求皇上明鑒。”
明德帝對此倒是清楚的。永樂王這人生性風流不假,膽兒小也是真。
經查,永樂王確實以各種借口與太後一黨疏離,且將封地打理得不錯。
徐家早年辦事出過一次岔子,被明德帝查到了,狠狠打壓了一番,此後一蹶不振。而徐家的沒落,也漸漸淡出太後的視線。
這讓永樂王鬆了一口氣。這些年更是以生病為由,拒不出封地一步,使得太後也拿他無法。
永樂王知,有些事撇清得越早越好,便道,“二,二皇子下淮州時,轉道來臣的封地轉過一圈,還勸臣……有朝一日,助他一臂之力。臣當時就拒絕了他。臣的一顆心,都是向著皇上的啊!求皇上明察!求皇上明察。”
明德帝淡淡道,“若不是知你拒絕參與,你以為你還有命跪在這跟朕說話?”
永樂王一聽此言,全身都是汗。他就知道,他身邊一定有明德帝的人。
真就是不能走錯一步啊!還好他聽了王妃的話,斬釘截鐵拒絕了二皇子,否則他永樂王現在也跟昌平王和安平王等人一樣,抄家待斬,一夜傾沒。
靜妃卻是心涼。這男人為了把自己摘幹淨,竟想都不想,就將永兒出賣。
他可是永兒的親生父親啊!虎毒還不食子呢。
她卻不知,永樂王在意的是自己那幾個明正言順的兒女,根本不可能為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奸生子,搭上整個永樂王府。
永樂王匍匐在地,“臣一心隻願為皇上分憂,臣絕不會做出與皇上離心的事。臣這些年,從未與那人有任何牽扯。”
他的立場很清楚,跟靜妃早年的事純是男女間的一夜荒唐,與處心積慮奪權是萬萬扯不上關係。
此人比明德帝年長不了幾歲,偏居永樂郡。許是因著封地富庶,心寬體胖,他發福了不少。
永樂王身著精致錦袍,袍上繡著淡雅山水圖案。他一進禦書房就跪下行大禮,忐忑萬分,“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往年,他這個做王叔的私下見皇上,一般無需行此大禮。可今年又怎能和往年相提並論?
已經有好幾個王爺都在牢裏等著生死判決了,他就感覺自己恐怕離死也不遠了。
半月前皇上宣他入京時,他就整日惶恐。如今半夜宣他入宮覲見,更是令他心生不妙。
永樂王跪在地上,不敢抬頭,隻覺世事變遷,滄海桑田。
曾經覲見時,明德帝還會起身相迎,甚至有時會親自扶他起身,賜座詳談。
那時的他們,關係是何等的親近與和諧。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明德帝目光如炬,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涼意和距離。
明德帝冷冷掃視著永樂王,仿佛在看一個無足輕重的陌生人,未有任何要叫他起身賜座的意思。
“王叔,”明德帝開口,聲音威嚴,“你可知朕為何深夜宣你入宮?”
永樂王心中一緊,連忙答道:“臣愚昧,還望皇上明示。”
明德帝淡淡道,“朕聽聞,你與靜妃早年是故人。”
永樂王大驚,連忙磕頭辯解:“陛下明鑒,臣早年與徐家的確偶有來往。可,可是,臣也隻與徐章熟識。”
徐章正是靜妃的兄長。
“可朕怎麽聽說,你與靜妃情投意合?”
“是誰在胡說?臣……與臣的王妃自小青梅竹馬,又怎可能與旁人糾纏不清?”
站在屏風後的靜妃聽著永樂王言之鑿鑿的話,心如刀絞。盡管心裏認定對方是懼了明德帝才如此應答,可仍舊無法釋懷。
明德帝卻不再言語,隻是用那雙深邃的眼眸靜靜盯著永樂王。
此人不止是蕭永的親生父親,也是靜妃心心念念了一輩子的人。
可永樂王否認了一切。
明德帝再問,“這麽說,你與靜妃不熟?”
“臣,不止不熟,根本就想不起是哪個人了。”
“是嗎?”明德帝冷笑,“那蕭永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不成?”
永樂王如遭雷擊,瞳孔陡然放大。
他一生中最擔心的事,終於還是暴露了。
他轟然匍匐在地,“皇上!臣……”
他一時不知該如何辯解。
這可是欺君之罪!
試想想,他的女人進了宮,生下的兒子是他的……這不是造反篡位是什麽?
天知道,就是再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會對那個位置生出覬覦之心啊!
明德帝依然麵色不變,“所以王叔要重新跟朕解釋解釋嗎?”
永樂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皇上,皇上饒命!臣早年一時糊塗,在徐家喝醉了酒,才與那……做下不知廉恥之事。臣糊塗!臣糊塗啊!臣酒醒以後,就去求得王妃原諒。這事,這事,臣的王妃也是知情的。”
明德帝掀眸注視著這位與自己年紀相仿的王叔,“你的意思是,永樂王妃也知道蕭永是你的兒子?”
“王、王妃和臣一樣,是後來才知道的。當時她隻知臣醉酒荒唐一事。”永樂王忙答道,“事發後,臣是有打算納,納,納那個誰為側妃,誰知徐家卻將她送進了宮。”
他當時的確有意納其為側妃,所以才放浪形骸,在徐家做客時與其無媒苟合。
他想著,無非就當洞房花燭夜提前了。可誰知徐家根本看不上他這王爺,野心大著呢。
“臣本想著,她已非處子之身,定是入不了宮的。誰知徐家那麽神通廣大,竟瞞天過海。臣這些年內心無一日不惶恐……”
如同頭上懸著把刀,時時都要掉下來,斬了他的狗頭。好在這些年有王妃開解他,替他拿主意,否則如今永樂王已不是永樂王,早成了階下囚。
明德帝問,“你是什麽時候知道蕭永是你兒子的?”
永樂王顫著聲兒,“臣,臣,臣是有一年受徐章之約去徐家做客,徐章告訴臣真相時,臣差點,差點……”
其實不是差點,而是真的直接暈死過去。這可是要掉腦袋的事兒!
永樂王又哭了,“徐章拉攏臣入太後陣營,臣,臣與其虛與委蛇,卻從未有實質接觸。求皇上明鑒。”
明德帝對此倒是清楚的。永樂王這人生性風流不假,膽兒小也是真。
經查,永樂王確實以各種借口與太後一黨疏離,且將封地打理得不錯。
徐家早年辦事出過一次岔子,被明德帝查到了,狠狠打壓了一番,此後一蹶不振。而徐家的沒落,也漸漸淡出太後的視線。
這讓永樂王鬆了一口氣。這些年更是以生病為由,拒不出封地一步,使得太後也拿他無法。
永樂王知,有些事撇清得越早越好,便道,“二,二皇子下淮州時,轉道來臣的封地轉過一圈,還勸臣……有朝一日,助他一臂之力。臣當時就拒絕了他。臣的一顆心,都是向著皇上的啊!求皇上明察!求皇上明察。”
明德帝淡淡道,“若不是知你拒絕參與,你以為你還有命跪在這跟朕說話?”
永樂王一聽此言,全身都是汗。他就知道,他身邊一定有明德帝的人。
真就是不能走錯一步啊!還好他聽了王妃的話,斬釘截鐵拒絕了二皇子,否則他永樂王現在也跟昌平王和安平王等人一樣,抄家待斬,一夜傾沒。
靜妃卻是心涼。這男人為了把自己摘幹淨,竟想都不想,就將永兒出賣。
他可是永兒的親生父親啊!虎毒還不食子呢。
她卻不知,永樂王在意的是自己那幾個明正言順的兒女,根本不可能為了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奸生子,搭上整個永樂王府。
永樂王匍匐在地,“臣一心隻願為皇上分憂,臣絕不會做出與皇上離心的事。臣這些年,從未與那人有任何牽扯。”
他的立場很清楚,跟靜妃早年的事純是男女間的一夜荒唐,與處心積慮奪權是萬萬扯不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