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沒想到李靈運會這麽說。


    他準備張口解釋。


    可是,話到嘴邊又重新吞了迴去。


    這倒不是他心胸狹隘,想要過河拆橋。


    而是太上皇明白,這事情他已經做不了主了。


    因為雲王的分量被師伯拉得太高。


    高到這哪怕隻是一個清貴無權的王爵,其背後代表的,卻是貨真價實的“仙人”。


    有著立於皇權之上的可能。


    這注定不可能一直這樣相安無事。


    太上皇自知能力有限,最多就是約束管到子輩、孫輩這兩代人。


    再往下曾孫輩的皇族子弟。


    等到那他們執掌大明之時,自己早已成為了被懸掛在曆史中的人物。


    後人不曾相處過,聆聽過教誨,又何來敬畏可言。


    彼時,他的話就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


    更別提替雲王發聲。


    想到這,太上皇的眼中閃過一抹悵然,開口道:“這事情將來你可自行抉擇,不用顧忌到朕。”


    “說起來,這是朱家尚未還清的因果。”


    李靈運隻當沒聽到。


    於他而言,自己對子嗣也沒有太大的執念。


    況且,他從到金陵以來,就一直享受著雲王爵位給他帶來的各種便利。


    雖然這麵上還套著一層“國師”的名義所在。


    但取而不予,這就是災殃將至的征兆。


    ……


    半個月後。


    等到朱尋歡可以正常下床了,皇後立刻著手開始替朱尋歡選擇皇子妃的人選。


    一時間,金陵各府紛紛動了心思。


    大明皇位傳承三代。


    長幼有序,嫡長子即位的慣例已然形成。


    不出意外的話。


    雖然當前大皇子“朱尋歡”尚未被立為太子,但是未來大明的帝位是要落到他身上的。


    這種穩定,對大部分老臣而言都是好事。


    他們好不容易爬到今日的位置。


    如果因為站錯了隊就要被貶,這無疑是給自身找麻煩。


    真正有心想要挑撥皇子奪嫡爭位的,大部分是剛入朝堂的新人。


    奪嫡是清洗老臣最快的方式。


    他們不想熬資曆,那就隻能努力將老臣給送走。


    兩股訴求不同的勢力並存於朝堂,目前仍是以老臣占據絕對的優勢。


    針對宮裏選皇子妃的節點。


    不少王府,開始將適齡的女子送到皇宮裏,由皇後親自甄選。


    這種選拔進皇子妃的事情。


    與當初戚夫人將娘家女子送到國公府,這完全是兩迴事。


    前者是鍍金,代表著皇家對女子品貌的認證。


    而且經手者皆為女眷,不存在吃虧一說。


    後者就是出醜,叫人看了洋相。


    譚夫人在李成江獲得工部差事之後,身上也頂了一個官太太的名頭。


    再者,他們家畢竟是榮國公府出來的。


    錦城天高皇帝遠。


    金陵這裏不知道榮國公的內情,隻知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李成江又是雲王親自引薦的。


    這讓譚夫人得以混進金陵夫人的圈子。


    不時受邀上門,與其他幾位官夫人一起,聊些金陵的熱鬧的話題。


    如今這皇子妃的事情,可謂是沸沸揚揚。


    各方絞盡腦汁想把人送進皇子府。


    這要是將來皇長子登基了,這些人搖身一變成了後宮妃嬪,那麽其背後的家族也就當了皇親國戚。


    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譚夫人聽得心中火熱,奈何她隻能幹看著。


    自家女兒不過七歲。


    這年紀妥妥是趕不上這迴的皇子妃人選了,除非再過上幾年。


    等她年紀合適了,再看看是否有門路。


    至於榮國府老家那裏。


    譚夫人不是沒有動過心思,借幾個人來參選,自己從中還能收一份人情。


    可是她剛把這話拿出來與李成江商量之後,立刻遭到了反對。


    李成江意味深長的說道:“你我如今是雲王的人,這才是我們在金陵的立足之本。國公府那些女子,說難聽都是雲王不要的,你若是將其獻給宮裏。”


    “到時,若是宮裏申斥下來,你猜雲王還會不會出麵保住你我?”


    譚夫人聽到這話,頓時麵露尷尬之色。


    她其實大多時候是帶腦子的。


    隻是,這迴總聽別家夫人談及“侄女”“外甥女”入宮參加皇子妃的選拔,攀比之心蓋過了理智,適才衝昏了頭腦。


    她低著頭,果斷認錯:“夫君教訓的是,這事情是我有欠考慮了。”


    李成江也沒有一直咬著不放。


    譚夫人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嘴硬。


    所以,李成江覺得她仍是有救的。


    夫婦二人進京以來。


    李成江對自家夫人一門心思社交的事情,也都是支持的態度居多。


    因為譚夫人和那些官夫人的交談,可以讓他獲取到不少同僚的喜好。


    李成江據此對症下藥,同樣有利於他在官場的人脈經營。


    譚夫人則滿足了她想做官太太的虛榮心。


    這本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隻不過,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


    譬如今日。


    譚夫人這般罔顧自家實際情況,與人攀比的風氣,差點就走了一步臭棋。


    李成江覺得還是要將事情掰開與她講清楚。


    他們二人看著光鮮。


    但是從離開榮國公府的那一刻,他們注定了已經享受不到榮國公府的撐腰了,隻有一個看似顯赫的名頭,尚且能讓別人記住他。


    剩下的一切,全部都要靠自己拚搏。


    李成江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當天晚上,夫婦二人好是一番長談。


    不僅聊到了當下,對女兒“李元夕”的培養之事,要讓她具備一位大家閨秀的本事與手段。


    再就是將來的子嗣。


    李成江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發展,也想著能讓兒子將來步入官場。


    靠著他們兩代人的努力,一定要自己這一支可以憑本事,真正在金陵落地生根。


    ……


    這場皇子妃的選拔,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


    皇後給大皇子挑了三位皇子妃的人選。


    至於剩下的待嫁女子。


    她也沒有太過虧待,不僅在後宮擺了宴席款待,而且還挑了些才貌俱佳的閨秀,給她們發了賞賜。


    這相當於是來自皇家的認證。


    將來若是嫁到別家,靠著被皇後賞賜的這段經曆,也會是一個不錯的加分項。


    直到一切塵埃落定。


    皇長子朱尋歡這就算是開府成家了。


    一位皇子妃,兩位側室。


    熙寧帝嚴格貫徹宗法,不到加冠一概不賜爵,以皇長子作為典型,旁人也挑不出毛病。


    這樣一來,朝廷還能省出一點給宗室的俸祿開支。


    今日來看是有些微不足道。


    可是等到將來宗室人口膨脹之後,這會是他留給後世帝王的一道節流之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得早也起不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得早也起不來並收藏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