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牢獄之禍,可看作是旁人對他的一次警告。


    本來,自己是要死的。


    但是他有一個好爹,而且還有一個師姐。


    所以這些人暫時不殺他。


    可李思恭讀了這麽多年的書,要是真的這麽容易改變心意,他也考不上狀元。


    ……


    幾日之後,小皇帝親自過來,把他給接了出去。


    李思恭:“多謝陛下相救。”


    小皇帝一臉自得:“朕是天下人的天,當然也是李師的天,他們想要對李師動手,還得問朕答不答應!”


    可是有過這麽一次的經曆,李思恭往後就有所收斂了。


    故事照講,卻不再這麽胡鬧了。


    他畢竟是有家人的,尤其是黃三丫說,自己下獄時李晝一直哭著要找爹。


    李思恭知道,他畢竟還是一個父親。


    ……


    又過了兩年。


    皇帝逐漸長大了,可以知道些經史之外的事情。


    李思恭在翰林院坐了五年冷板凳,大師姐打算讓他動一動,於是讓李思恭前往萊州主持鄉試。


    臨行前,小皇帝讓他多見些事物,迴來講給他聽。


    李思恭答應了。


    準備萊州鄉試的期間,他奉旨走訪各縣,途經西曲縣時,見到有人在衙門擊鼓鳴冤。


    西曲衙役正欲驅趕,李思恭隨行的人喝退了他們。


    問過冤情,得知是縣中豪紳搶奪田產,讓一家老小活不下去。


    縣令在李思恭的目視下,答應徹查。


    那人叩首謝恩。


    問其姓名,名為王四,家中有兒子,王五和王六。


    李思恭要他放下心來,自己會為他撐腰,然後主持過萊州的鄉試,迴到京中。


    他轉頭將這事情告訴了小皇帝。


    小皇帝眉頭一皺:“朕聽聞皇姑母就在打擊豪紳,可是一眾叔伯和師長又告訴朕,豪紳才是我大元的根本。”


    李思恭這次沒有再多說,隻是請皇帝自己分辨忠奸。


    ……


    又過兩年。


    他這次得以迴到信州主持鄉試。


    這變相是讓他風光歸來。


    李思恭見到了許久不見的爹娘,他爹如今已經升到了一營的參將,前途不可限量!


    還有師父李通,以及師弟李無殤。


    李通拍著徒弟的肩膀,鼓舞道:“你在萊州之事,為師已經聽說了。江湖中人都知道,如今有一位‘青天學政’,能為民請命……哈哈。”


    “有徒弟如你,為師這麵上也有光啊。”


    李無殤也看著師兄,開口道:“師兄如果需要我,我可以保護師兄的周全!”


    李思恭笑了笑:“師弟的劍,俱是俠氣,還是留給有需要的人吧。”


    李思恭再度迴頭,看著已經老了許多的爹娘,跪下說了一句。


    “孩兒不孝。”


    爹娘將他扶起,隻說要他好好為官,多替百姓謀福。


    他日魂歸故裏。


    李家的列祖列宗都會因他而顯榮!


    ……


    迴了京師。


    李思恭擢升翰林學士,兼任詹士府少詹士。


    不知不覺,從他考取狀元,步入朝堂至今已有十年了。


    當年同在殿試的進士,幾經浮沉之後,又以他的官位最為顯達。


    同年齊聚一堂,隱隱以他為首。


    這就是勢。


    李思恭心裏清楚,這一刻起自己就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相比之下,他的大師姐日子不太好過。


    她攝政了將近十年,那些幕後之人見挑撥天子的計策不成,轉而攻訐大長公主專權。


    甚至,還有的一門心思要給她找駙馬,好讓她從此不問政事。


    李思恭主動找上了大師姐,告訴她了自己的打算。


    他希望先外放到地方,培養屬於自己的力量。


    “五年。”


    大師姐伸出一張手掌:“我可以為你再爭取五年的時間。時間再長,萬事不可預料。”


    李思恭點頭:“五年時間足矣。”


    於是,本來已經被盛讚有“宰相之資”的老狀元李思恭,突然因為觸怒了長公主,被外放到荊湘之地的施州擔任都督。


    這裏流匪眾多,而且還有蠻族分布。


    眾人料定,李思恭這樣的文官去了,有死無生。


    可他到任之後,師父李通親自帶著一票江湖人馬前來相助。


    還有不少曾經受過李思恭恩情的,紛紛趕來投奔。


    其中就包括,當年西曲縣民王四的兩個兒子。


    李思恭在任期間,剿滅匪寇,興修水利,施行教化,開墾耕地。


    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朝中有人擔心他做大,又把李思恭調到平西軍統治的西南,本是想讓他死在平西軍的手裏,甚至為此還賄賂了大將軍李金堂。


    但李思恭到時,正趕上西南蠻族大舉反撲。


    他以文人之身,親臨前線督戰,明令賞罰,懲治貪墨。


    提拔了不少出身低微之人。


    這立刻贏得了平西軍大部分將領的好感。


    西南士林與百姓對其推崇。


    大將軍李金堂最終還是投鼠忌器,選擇罷手。


    終於,五年之期已到。


    李思恭離任迴京,在他身後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李公生祠。


    李思恭再迴朝堂,彼時大師姐已經被人扣上了擅權的帽子,天順帝也多次對大師姐表示不滿。


    李思恭親往長公主府,請大師姐還政天子。


    事成。


    在這之後,天順帝大賞長公主,並且還抄滅了幾家她的敵手,作為震懾。


    李思恭擔任大理寺卿,位列正二品。


    他一到任,就集結了當年離京之時的同年進士。


    這五年的時間裏,有的人改變了初衷,選擇投入別人的膝下。


    但堅持下來的,如今在六部都已經站穩了腳跟。


    他們這群康平年的最後一批進士,曆時十五年,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會審罪官。


    另有吏部官員補足空缺。


    如此往複,不少罪名可數的官員落馬,還牽扯出了圖謀不軌的宗室王侯。


    一時間,京師之地人人自危。


    朝堂的麵孔也多次輪換。


    直到有一日。


    李思恭的府上來了一位老太監,這人相貌幹瘦,準備置他於死地。


    “你就是大內那位九千歲,周元?”


    周元冷笑一聲:“咱家六朝元老,豈能坐視我大元毀在你的手裏!”


    “你殺不了我。”


    李思恭麵對這等高手,神情不變。


    有那麽一瞬間。


    他甚至覺得周元是螻蟻,自己一個指頭可以壓死他。


    但問題是,他沒學過武,更不會用劍。


    千鈞一發之時。


    兩道劍光同時奔襲而來,一左一右直接夾住周元。


    刀光劍影,觥籌交錯。


    直至一顆人頭落地。


    李思恭看著二人,笑著道:“辛苦師父與三師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得早也起不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得早也起不來並收藏聖人弟子,長生的我奉師命下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