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自稱臣下!
竇樂一問才知,杜順在工部有任職,還是七品官呢,眼下是跟著國舅府跑,之前為準備打仗,負責兵器監的一些工作。
杜順也是一個有眼力勁的人。
當他注意到國舅府親兵竟然派了三十人,日夜盯著用於研究這個燒水新爐的工坊之時,便知曉這東西可能相當的不普通。
所以,他在挑選工匠的時候,也多是挑選可靠的,家眷都在長安縣居住,或是子侄、兄弟在國舅府當職、當兵的這些工匠。
竇樂給這三十名親兵說的更直接。
隻要有外族窺視自己用來搞研究的工坊,不問原由,直接嘎。
竇樂迴到自己的屋,坐在軟椅上。
腦袋中閃過一個念頭。
依杜順將自己的設計圖作了調整,最終成圖之後的說法,蒸汽機就是水排加風箱。蒸,華夏自古便有蒸這道工藝,無論是蒸餅,還是蒸肉都足以證明,華夏對水蒸汽是非常了解的。
杜順對自己設計的理解,也表明他對蒸汽很有見解。
但,往西幾萬裏,他們懂得什麽叫蒸嗎?
他們發明了蒸汽機。
不。
竇樂認為,是某個可悲的時代,華夏的工藝與技術被限製,然後流到了那邊,再經過一定的演變,結果成為那些家夥發明的。
沒錯。
竇樂突然信心十足。
在自己手中,一定能夠造出蒸汽機。
因為世家手中還有一項技術。
膠。
用杜仲等植物,已經造出了膠,不是粘合用的膠,而是作為密封與工具上使用的膠。
蒸汽機。
竇樂不怕砸錢進去研究。
他要蒸汽機。
竇樂開始著手研究蒸汽機了。
話說兩邊。
半個月後。
蘭州。
李績坐在中軍大帳,正在處理著隴西駐守的永業軍日常事務。
李孝恭入內,兩人相互點了點頭,就算是打過招唿了。
少許,李績處理完公務。
李孝恭說道:“獨孤修德派人送來信,太子殿下定計,要召長樂王入長安,準備捉拿問罪,長樂王在鳳翔得到消息後,放棄家眷,京兆府守軍失職,讓其帶親信逃走。斥候暗中跟隨,他正往隴南逃竄。”
李績聽完後,正準備說什麽,李孝恭繼續說道:“獨孤修德立下軍令狀,布下天羅地網,一定將長樂王逼往涼州。”
李績說道:“如果讓他逃到西平郡呢。”
李孝恭聽完:“海北?”
“如何?”
“那麽,涼州城內應該有些安排,讓他入不得涼州,其黨羽卻潛伏在涼州,並且狂妄到以為可以輕鬆奪取涼州,開城門迎吐穀渾大軍。”
聽李孝恭說完,兩人同時一笑。
顯然,這是良策。
這事說完,李孝恭借李績的書案給獨孤修德寫信。
信寫完,安排可靠的親兵送出去後,李孝恭接著說道:“公主殿下來信,以我看來,此戰名義上分兵兩路,實則以李靖將軍為首,我已經命人備了羊,挖了地坑正在烤,咱們喝一杯。”
李績語氣輕鬆的迴答:“國舅府各屬將,國舅沒排座次,領軍、衝陣、攻城、守衛、奇襲、山、林、陸、水等等,誰人領軍是什麽水準,我等大概也心中有數,河湟穀地,咱們都明白,西域兵家必爭之地。”
李績這話說的清楚。
誰更擅長什麽,誰才是最強統帥,大家心裏有數。
所以呢,不需要李孝敬安慰自己。
雖然自己在西北為帥,可打這種大仗,不容有失,而且國舅府特別在意戰損,要打肯定是要求大勝。
李靖,在這些年國舅府的征戰中,人盡皆知,絕對是國舅之下第一帥。
李績自認第四。
往上,平陽公主李秀寧,秦王李世民。
有沒有因為身份的原因,多了一份恭敬呢?
怕是隻有李績自己知道。
或是講帶兵衝陣,那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絕對是前三之列。
其餘。
李藝是良將、李孝恭也是。
可以說,大唐良帥名將如雲,隻有不夠分的軍功,沒有不夠用的將帥。
正說著,蘇定方押運糧草到了,前來複命。
李績簡單講了李孝恭的提議後,想聽一聽蘇定方的意見。
蘇定方迴答:“海北,亹(後改為門)源,晉時有北涼、後涼,晉末便是吐穀渾的牧場,吐穀渾在此地放牧百年,前隋時被收迴,隋末之亂後此地歸屬不明,吐穀渾必想拿迴。”
“鄯州,河湟穀地的門戶之城。以末將認為,吐穀渾得涼州,卻不會占據涼州,劫掠之後,他們要搶的一定是鄯州。”
“末將更加擔心的是,蠻夷小部落,我大唐鐵騎去了,他們降。咱們走了,他們又會反叛,這樣來來迴迴,河湟之地並不會安寧,也難以長久鎮守。”
聽到這話,李績問:“有何良策?”
蘇定方迴答:“末將以為,梁洛仁可用。”
李績來了興趣:“怎麽用?”
“招為駙馬。”
“駙馬?”
李績沒反應過來,李孝恭突然大笑:“妙,妙,妙計。”
李績依舊沒明白。
李孝恭解釋道:“長樂王丟棄家眷逃走,請聖人特赦之。”
“啊,啊,妙。”李績是沒往那處想。
此時想來,確實是妙計。
李幼良這次肯定全家要被砍頭,連同他的黨羽一個也逃不掉,一定是全家殺光的結局。
但是呢。
女眷畢竟是宗室女,發配教坊司也並不合適。
李孝恭:“派出快馬送信迴長安,若聖人準許,我便親自去見梁洛仁。”
“有勞。”
梁洛仁。
自稱梁王,是當下僅存的隋末反王。
不過呢。
他所在後套,北邊有大唐商隊的駐紮營區,補充水源、物資。前往銅礦區去做生意的商隊都會在這裏。
往東,就是黃河,黃河內就是河套,那裏有大唐的馬場,還有屯田。
往南,唐軍隴西永業軍靈州守軍的駐地。
往西,連續的山脈,戈壁,荒漠……
論戰鬥力,梁洛仁自己都知道,真打起來,唐軍都不用出動,馬夫、雜役都能輕鬆推平他的後套,他的梁國。
所以,他已經基本上放棄了武裝,留下兵馬就是用於治安。
竇樂一問才知,杜順在工部有任職,還是七品官呢,眼下是跟著國舅府跑,之前為準備打仗,負責兵器監的一些工作。
杜順也是一個有眼力勁的人。
當他注意到國舅府親兵竟然派了三十人,日夜盯著用於研究這個燒水新爐的工坊之時,便知曉這東西可能相當的不普通。
所以,他在挑選工匠的時候,也多是挑選可靠的,家眷都在長安縣居住,或是子侄、兄弟在國舅府當職、當兵的這些工匠。
竇樂給這三十名親兵說的更直接。
隻要有外族窺視自己用來搞研究的工坊,不問原由,直接嘎。
竇樂迴到自己的屋,坐在軟椅上。
腦袋中閃過一個念頭。
依杜順將自己的設計圖作了調整,最終成圖之後的說法,蒸汽機就是水排加風箱。蒸,華夏自古便有蒸這道工藝,無論是蒸餅,還是蒸肉都足以證明,華夏對水蒸汽是非常了解的。
杜順對自己設計的理解,也表明他對蒸汽很有見解。
但,往西幾萬裏,他們懂得什麽叫蒸嗎?
他們發明了蒸汽機。
不。
竇樂認為,是某個可悲的時代,華夏的工藝與技術被限製,然後流到了那邊,再經過一定的演變,結果成為那些家夥發明的。
沒錯。
竇樂突然信心十足。
在自己手中,一定能夠造出蒸汽機。
因為世家手中還有一項技術。
膠。
用杜仲等植物,已經造出了膠,不是粘合用的膠,而是作為密封與工具上使用的膠。
蒸汽機。
竇樂不怕砸錢進去研究。
他要蒸汽機。
竇樂開始著手研究蒸汽機了。
話說兩邊。
半個月後。
蘭州。
李績坐在中軍大帳,正在處理著隴西駐守的永業軍日常事務。
李孝恭入內,兩人相互點了點頭,就算是打過招唿了。
少許,李績處理完公務。
李孝恭說道:“獨孤修德派人送來信,太子殿下定計,要召長樂王入長安,準備捉拿問罪,長樂王在鳳翔得到消息後,放棄家眷,京兆府守軍失職,讓其帶親信逃走。斥候暗中跟隨,他正往隴南逃竄。”
李績聽完後,正準備說什麽,李孝恭繼續說道:“獨孤修德立下軍令狀,布下天羅地網,一定將長樂王逼往涼州。”
李績說道:“如果讓他逃到西平郡呢。”
李孝恭聽完:“海北?”
“如何?”
“那麽,涼州城內應該有些安排,讓他入不得涼州,其黨羽卻潛伏在涼州,並且狂妄到以為可以輕鬆奪取涼州,開城門迎吐穀渾大軍。”
聽李孝恭說完,兩人同時一笑。
顯然,這是良策。
這事說完,李孝恭借李績的書案給獨孤修德寫信。
信寫完,安排可靠的親兵送出去後,李孝恭接著說道:“公主殿下來信,以我看來,此戰名義上分兵兩路,實則以李靖將軍為首,我已經命人備了羊,挖了地坑正在烤,咱們喝一杯。”
李績語氣輕鬆的迴答:“國舅府各屬將,國舅沒排座次,領軍、衝陣、攻城、守衛、奇襲、山、林、陸、水等等,誰人領軍是什麽水準,我等大概也心中有數,河湟穀地,咱們都明白,西域兵家必爭之地。”
李績這話說的清楚。
誰更擅長什麽,誰才是最強統帥,大家心裏有數。
所以呢,不需要李孝敬安慰自己。
雖然自己在西北為帥,可打這種大仗,不容有失,而且國舅府特別在意戰損,要打肯定是要求大勝。
李靖,在這些年國舅府的征戰中,人盡皆知,絕對是國舅之下第一帥。
李績自認第四。
往上,平陽公主李秀寧,秦王李世民。
有沒有因為身份的原因,多了一份恭敬呢?
怕是隻有李績自己知道。
或是講帶兵衝陣,那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絕對是前三之列。
其餘。
李藝是良將、李孝恭也是。
可以說,大唐良帥名將如雲,隻有不夠分的軍功,沒有不夠用的將帥。
正說著,蘇定方押運糧草到了,前來複命。
李績簡單講了李孝恭的提議後,想聽一聽蘇定方的意見。
蘇定方迴答:“海北,亹(後改為門)源,晉時有北涼、後涼,晉末便是吐穀渾的牧場,吐穀渾在此地放牧百年,前隋時被收迴,隋末之亂後此地歸屬不明,吐穀渾必想拿迴。”
“鄯州,河湟穀地的門戶之城。以末將認為,吐穀渾得涼州,卻不會占據涼州,劫掠之後,他們要搶的一定是鄯州。”
“末將更加擔心的是,蠻夷小部落,我大唐鐵騎去了,他們降。咱們走了,他們又會反叛,這樣來來迴迴,河湟之地並不會安寧,也難以長久鎮守。”
聽到這話,李績問:“有何良策?”
蘇定方迴答:“末將以為,梁洛仁可用。”
李績來了興趣:“怎麽用?”
“招為駙馬。”
“駙馬?”
李績沒反應過來,李孝恭突然大笑:“妙,妙,妙計。”
李績依舊沒明白。
李孝恭解釋道:“長樂王丟棄家眷逃走,請聖人特赦之。”
“啊,啊,妙。”李績是沒往那處想。
此時想來,確實是妙計。
李幼良這次肯定全家要被砍頭,連同他的黨羽一個也逃不掉,一定是全家殺光的結局。
但是呢。
女眷畢竟是宗室女,發配教坊司也並不合適。
李孝恭:“派出快馬送信迴長安,若聖人準許,我便親自去見梁洛仁。”
“有勞。”
梁洛仁。
自稱梁王,是當下僅存的隋末反王。
不過呢。
他所在後套,北邊有大唐商隊的駐紮營區,補充水源、物資。前往銅礦區去做生意的商隊都會在這裏。
往東,就是黃河,黃河內就是河套,那裏有大唐的馬場,還有屯田。
往南,唐軍隴西永業軍靈州守軍的駐地。
往西,連續的山脈,戈壁,荒漠……
論戰鬥力,梁洛仁自己都知道,真打起來,唐軍都不用出動,馬夫、雜役都能輕鬆推平他的後套,他的梁國。
所以,他已經基本上放棄了武裝,留下兵馬就是用於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