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大唐八百年!!!


    聽到這話。


    竇樂搖了搖頭。


    “皇兄,我們算一算,皇兄有幾個兒子,大郎、二郎又有幾個。不用多,三代之後是多少?五代之後是多少,十代之呢。光是他們就能吃空了大唐。”


    李淵沉默了。


    表兄楊廣一家,就死光了,宇文化及殺的。


    但畢竟是自己的子孫,若不管的話,自己心裏過不去,可管的話,真的算一算,二百年,按照現在這個生法,宗室還不得幾萬人。


    這幾萬人靠國庫供養,還真能吃空大唐。


    李淵說道:“二郎提議,免了李博乂的爵位、邑田。”


    這話竇樂沒接,他若說憑本事吃飯,李淵內心肯定接受不了。


    事實卻是,家族企業,最終都是被親戚搞垮的。


    時間越久,家族企業中親戚成為蛀蟲的機率就越大,危害也越大。


    竇樂隻說道:“皇兄,我並沒有說過,我要收世家的稅。”


    李淵白了竇樂一眼:“掩耳盜鈴。”


    竇樂尷尬的一笑。


    確實,人都不傻。不明說,不代表你沒真實的行動。


    李淵繼續說道:“此事,在為兄活著的時候,能完成,就是大幸。”


    這話也沒錯。


    想收世家的稅。


    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李淵也沒想著他們會立即答應,再加上,還有那份李建成代表他與世家的承諾在先,這事想推進,確實是不容易。


    李淵又說道:“大唐立國才幾年,打了多少場大仗了?”


    竇樂問:“要息兵嗎?”


    李淵:“吐穀渾搶了竇軌安排的一支商隊,死傷慘重,貨物被搶。天下未平,突厥才是大患,可這事呢,為兄心裏不痛快。”


    李淵說的清楚,天下還沒有大一統,嶺南隻是名義上歸降。


    北邊,還有突厥人。


    竇樂是打壓了突厥人的囂張,突厥精銳未失,主力依存。


    這才是大患。


    竇樂自顧自的喝著茶,打吐穀渾,似乎也是時機未到,眼下唐軍抽不出力量來。


    李淵接著說:“調兵打吐穀渾又如何?打贏了之後,西突厥人看到富足的商路,難道不會有異心。”


    這話倒讓竇樂有點意外,想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能用多年隱忍,一直策劃謀反的一位梟雄,若是連這點戰略眼光都沒有,才是不正常的。


    李淵看竇樂不說話,便問:“北突厥,能平嗎?”


    竇樂:“若一切順利,長則八年,短則六年。突厥如果內部不分裂,隻靠戰場上去打,唐軍承受不起這個損失。唐軍眼下真正稱得上精銳的,也就幾萬人,損失一萬精銳,就要用幾年時間去恢複。”


    竇樂說的是精銳,不是普通的雜兵。


    這些精銳在戰場上,是可以決定戰爭勝負的。


    李淵又問:“高句麗能平嗎?”


    竇樂:“平高句麗,靠的不是陸上的進攻,而是水軍,不是當下的水軍,而是可以縱橫大海的水軍。一船,可敵百船。我需要木料,我要林邑。”


    李淵轉頭看著竇樂:“大唐沒有你要的好木料?”


    竇樂看著李淵:“林邑,隋時設縣,難道不是大唐?”


    聽到這話李淵笑了。


    他喜歡。


    竇樂解釋他要的木料:“弟要的是被稱為萬木之王的柚木,樹高十五丈,粗七尺。在海水中浸泡、在陽光下暴曬,不會變形或是開裂。這麽說吧,用柚木造海船,扔在那邊不管,幾十年過去,船上的一切都爛了,船體的木料還和新的一樣。”


    李淵:“兄要新的禦案。”


    竇樂語氣很平靜:“那就要萬木之皇了,金絲木,木料切開如金子一樣。千年不腐、萬年不朽。”


    李淵:“大唐?”


    竇樂:“找這木料,一棵就要搭上幾十條人命,緩緩,緩緩。”


    李淵是個心底善良的人。


    最初拒絕欽州總管獻上的大珠,就是大珍珠,就感覺勞民傷財,不忍收下。


    竇樂也不忍心讓李淵失望:“皇兄,處理完林邑的事,給我幾年時間,我去找配得上皇兄的物件打造一把最珍貴的龍椅與禦案。”


    “勞民傷財,不必。為兄雖然喜歡,卻不願意傷及太多,能花錢辦的事情好說,要搭上人命的,不可行。”


    李淵確實是一個善良的人。


    竇樂感覺應該讓李淵開心一下:“皇兄,有件小東西,皇兄現在也不用刀了,是文人喜歡的,數量極少,少到也就那麽一點點。咱們去挖出來,看能否到極品。正好,距離餘杭不遠。”


    “可行。”


    有錢,有權,有勢。


    竇樂身為國舅,擁有著這個世上除了皇帝之外,最大的權力。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還真是愜意。


    上船。


    李淵親自邀請二十八家世族的人,隻說是既然他們到了餘杭,朕作為皇帝要賞賜些天下少有的物件給他們。


    所以,世家的人也上了船。


    帶的人不多,除了必要的婢女、廚師、隨從、仆役。


    護衛就是五百禁軍,以及竇樂的八百山營。


    八百山營由秦瓊領著,帶上了羅士信、扶蒙茶度等猛將。


    隻靠八百山營,雜兵來上一萬也可以平推過去。


    每個人身上的太白獨葉印記,就代表他們是大唐最強的士兵。


    每人士兵領的軍餉,相當於八品武官,伍長、什長以上,往上加,領二百人的低層武官,最次也是六品武官。


    乘船,沿著海岸線南下。


    因為出發的急,給李秀寧的接風宴也沒擺。


    李秀寧也不在意,倒是關心打高句麗的事情。


    李淵坐在一旁看著,竇樂給李秀寧畫圖,一邊畫一邊解釋:“這是我設想的一種船,運用了西海那邊的一些帆的技巧,雙層甲枝,船長二十丈,尖底有利用對抗海上的風浪,軟帆相對操作難度大,但適合打仗。”


    “平陽,你不是說,麒麟衛現在試製的那種火炮麵對城牆沒用,那裝在船上,一條船上裝上一百零八門,單側一輪齊射,你就說,什麽船能頂得住?”


    李秀寧在笑。


    木頭船,什麽船能扛得住鐵球這麽砸過去。


    不用齊射,三顆五顆鐵球,就能把一條船擊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國舅縱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福氣泥娃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福氣泥娃娃並收藏大唐之國舅縱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