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達所書戰報一路疾送大名府,徑直送到了梁中書和童貫手上。


    得知聞達、盧俊義統領一萬大軍迎戰梁山先鋒軍,可結果梁山僅用五百軍馬就將萬餘大軍打散,梁中書心頭大怒不已。


    如此無能將領,留之何用!


    梁中書欲要治罪二人戰事不利,幸得童貫在一旁相勸。


    “梁山狡詐,善用奸計,不過是小敗一場,何足為奇?”


    “且戰前斬將,實為不利,量二人用心盡功,可先記著,但日後再看,使二人將功折罪,抵禦賊寇。”


    有童貫相勸,梁中書雖不作惱,可他還是火氣難消。


    “死罪可免,活罪難赦。二人初戰不利,不罰不足以震懾軍心。”


    聞達、盧俊義終是敗給梁山,童貫不重罰二人,已是看在二人武藝不俗,尚需他們抵禦梁山的份上,如今梁中書執意要施威,童貫也不作多言。


    隨著梁中書派人前往飛虎峪傳令,各罰聞達、盧俊義打二十軍棍,取現任官職,該作暫代,命二人戴罪立功後,此間戰兵之事才算暫時了解。


    聞達和盧俊義本就戰事失利,也沒有什麽好說的,隻能老老實實地接受處罰,各自挨了軍棍,就重新整軍備戰,誓要打敗梁山賊寇,以此洗刷屈辱,早立功勞,將功折罪。


    不一日,梁山軍馬挺進飛虎峪,關勝引先鋒軍依山紮下營寨,劉玄統大軍隨後就到。


    兩軍隔山相望,一南一北,南邊的是梁山,北邊的是官軍。


    戰旗飄飄,擂鼓聲聲,大戰一觸即發。


    當時,劉玄帶著一眾好漢策馬上前觀望官軍大寨。


    隻見得官軍大寨靠在山邊,巨木為門,山石為基,周圍壕溝重重,四下鹿角森森,三麵軍士紛紛,防守的十分嚴密,全然一副銅牆鐵壁般。


    隨軍軍師智多星吳用瞧了一陣,不由驚道。


    “哥哥,這官軍中有能人啊!竟能擺得如此嚴密大寨,想來定不是常人!”


    關勝和官軍已是交過一陣,他點頭道。


    “大名府確是北方重鎮,其中有能征敢將不足為奇,當日那聞達和盧俊義便不是常人,旗下一員將領亦是有果敢之心,想來此寨多是出於二人之手。”


    劉玄早看在眼裏,他讚同道。


    “常言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大名府多有軍將在側,熟悉行伍者,不在少數,他們能建下如此森嚴大寨,看來果是一處強敵。”


    言猶未絕,劉玄一轉話題道。


    “不過我梁山兄弟亦不是好惹的,一路走來,各縣各城都是安然歸順,便是朝城也難抵兵鋒,如今有此一路強軍較量,倒是我等幸事,可教兄弟們總算是能一展身手了。”


    “好鋼還需真火煉。兄弟們也需要一處強敵磨煉磨煉,到時打遼國和金國時,才能有所把握啊。”


    “大名府官軍越是嚴整,才越像一塊好的磨刀石,哈哈哈......”


    聽得劉玄絲毫不將大名府官軍放在眼中,言語中盡是豪氣,一眾好漢頓時興起,紛紛大笑起來,恨不得立刻領軍和官兵做過一場,好一顯自家威風。


    翌日天明,劉玄升帳點兵,調撥諸將,揮師官軍大寨。


    盧俊義早知梁山劉玄到來,聽得梁山進軍下寨,他亦是擂鼓集軍,固起寨城,準備正麵會一會近年來這位聲名鵲起的梁山豪俠。


    隻見得梁山三萬大軍一字兒擺開陣勢,烏泱泱聚在寨牆外三裏處,好似有烏雲壓城之感。


    旗幟林立,刀槍紛紛,梁山軍正中間有著一麵大旗,上書分明‘梁山義軍總兵劉玄’,其左右各有十數麵號旗,一水的梁山好漢將旗飄揚。


    兵多將廣,旗分六色,金鼓齊鳴,一聲炮起,鑾鈴響處,梁山陣旗下飛馬奔出一員好漢。


    盧俊義在寨牆上遠遠望去時,認得出那好漢便是豹子頭林衝,但見:


    豹頭環眼,氣質超然,素色羅袍光閃閃,爛銀鎧甲冷森森,賽霜駿馬騎獅子,出白長槍搦綠沉,係出同門誇耀武,梁山先鋒將林衝。


    林衝策馬奔到寨牆下,橫槍勒馬,對著盧俊義高聲喊道。


    “盧師兄,多年不見,可下寨一敘否?”


    盧俊義聽說過林衝在師父手下習練過幾年武藝,他叫自己一聲師兄是理所當然。


    可道不同不相為謀,如今盧俊義是官軍將領,而林衝已是梁山草寇,他們是黑白對立,兩不相容。


    於是盧俊義麵色冷淡,惡聲朝林衝罵道。


    “林衝,你休要和我套關係,朝廷待你不薄,你安能反國叛賊!”


    聽到盧俊義厲聲嗬斥自己,林衝敬他是自己師兄,便將高衙內辱他和高俅陷害他一事說了。


    “若不是蒙劉玄哥哥搭救,林衝早就遭了罪被那高俅害得家破人亡,如此忠貞不分的朝廷,如此陷害忠良的奸臣,林衝豈能助紂為虐!”


    “梁山多行仁義之舉,四下百姓無不稱讚,是非正邪,不是林衝一人說的,而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


    “林衝上了梁山,絕不是為賊害民,反而是救民於宋。”


    “師兄是個有本事的,更是個重情重義的好漢,河北、山東無有不聞師兄有良善之舉。”


    “趙宋朝廷滿朝奸佞,官家亦是無德無能;梁山皆是仁義好漢,豪俠更是名滿天下。”


    “似師兄這般奢遮漢子,當是自有決斷啊。”


    林衝為何上梁山,江湖上流傳的版本有很多,盧俊義隻是知道林衝上了梁山,至於其中緣由,他倒是不甚了解。


    此時聽到林衝說出其中內情,他亦是對高俅有些氣憤。


    可大宋百年統治,盧俊義早視趙宋為正統,又兼他學有詩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已是被他記在心中。


    天下有不是的臣子,絕對沒有不是的皇帝。


    趙官家雖然昏庸享樂,使得民不聊生,但這些都是被奸臣蒙蔽,隻要有朝一日,得忠臣點醒,趙官家就可以清理朝政,再造盛世。


    林衝被高俅陷害,確實是奸佞作祟,但這不是林衝反叛朝廷的理由。


    難道林衝就不能忍下去,等到官家聖明,為他洗清冤屈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宵一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宵一夢並收藏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