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晁蓋喜見劉玄
水滸:梁山新寨主,好漢絕不招安 作者:秋宵一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多時,湖邊蘆葦蕩中駛來三四隻快船。
風馳電掣,轉瞬即至。
朱貴起身引晁蓋等人上船,裝了一應物事,命民兵把船搖開,進了蓼兒窪來,直奔金沙灘去。
晁蓋看時,見那八百裏水泊梁山,果然是個陷人去處!
茫茫一片,猛浪驚濤。
斷頭陌道,水巷交橫,亂蘆攢萬隊刀槍,怪樹列千層劍戟,非是梁山人指路,必做水泊冤死鬼。
近到金沙灘時,更見一座森然水寨,牆堅壁高。
大小船隻落滿港,漁夫紛紛踏浪來,擔起一筐筐鮮蝦活魚亂蹦,提下網中盡是鱉鼇成群。
吳用內心尋思:好一個險惡山水,強人去處,又兼水產豐富,真真叫人喜愛!
哪個生來願意平庸,亂過一生,特別是經書讀遍,自詡腹內藏甲兵,六韜三略究來精的吳用。
熟知大宋選官製度下,已無出頭之地的吳用,數遍朝野,竟讓他發現了一個當官的捷徑。
殺人放火受詔安。
從身邊的江湖草莽看出,綠林中的好漢會識字就不錯了。
自幼相交的晁蓋就是最好的例子,蒙學時粗讀了幾本經學,尚不知其中精義,不過是有些祖產,隨意揮霍下,搖身一變竟混成了山東一帶知名的豪傑。
自己才能不知勝晁蓋數倍,卻碌碌無為,荒度年華,隻能靠相交的舊識舉薦,做了個鄉野教席,在周邊搏了個智多星的綽號。
幸好如今有了這梁山猖獗,想來自己的富貴應是落在此處。
隻需將自己的才學展露一二,容不得梁山眾人不另眼相待。
這也是吳用忽悠晁蓋主動上山的原因,要不然梁山頭領如何識得世間智多星。
眺望著軍寨林立的梁山,二人心思各異。
晁蓋忐忑不安,吳用暗懷喜意。
托塔天王憂梁山龍潭虎穴難自由,智多星喜三國諸葛亮舌辯群儒將再現。
朱貴卻是不知二人心思,隻命人將一應物事下船,擔在身後,向前引晁蓋上山。
轉將上來,過了斷金亭,立有一關,朱貴使人傳信,自帶人連過三關,至宛子城前。
正逢民兵訓練,五百將張龍一唿一喝,民兵緊隨指令,動將起來。
晁蓋亦是個好舞刀弄槍的漢子,見其勁裝襲身,體魄健壯,聲若虎豹,舉手投足間,盡顯男兒本色,麾下嘍囉精瘦強健,令行禁止,強似府城官軍,不禁心頭火熱,出聲問道。
“朱貴賢弟,莫非此人便是山寨三頭領,江湖上響當當的雲裏金剛,宋萬頭領?”
朱貴尚未開口,吳用嘴角一勾,輕聲道。
“哥哥,小可看來不是,人道雲裏金剛宋萬頭領身長丈二,好似天上巨靈神下凡,這位好漢我觀其練兵有道,身軀魁梧,想來應是宋頭領麾下人稱哼哈將的張龍是也。”
晁蓋聽吳用如此篤定,轉頭看向朱貴。
朱貴見狀,淡淡說道。
“吳學究好眼力,此人確是張龍,非是我梁山宋萬哥哥。”
你能識我梁山好漢,我亦能知曉你的諢號,休教你小看了梁山。
看著朱貴笑眯眯的表情,吳用後背一涼,直覺梁山陰險謹慎,竟不動聲色將晁蓋查了個一幹二淨,連作為賓客的自己都不曾放過。
生性豪爽耿直的晁蓋卻是不察二人隱晦的交流,隻覺吳用為自己賺了麵子。
現今吳用就是晁蓋的一個小老弟,僅憑風聞就能推斷出梁山好漢的身份,大大增添了晁蓋的氣勢。
正當時,晁蓋欲向前與張龍結交,忽見主寨大門處當先走出一人,但見:
身穿朱紫絳紅袍,頭戴文士青雲冠,麵似銀盤身似鬆,目光炯炯,有獅虎之態,氣質斐然,見龍豹之英,定是秦王再世,亦如漢武重生。
緊隨其後的是兩個身高丈二,體軀雄武的漢子,黃臉的渾似秦叔寶怒目,黑麵的乍像尉遲恭威嚴。
朱貴忙向前迎上,高聲唿道。
“哥哥,晁天王來了。”
晁蓋聞言一驚,不曾想梁山新任大當家竟是如此人傑,慌忙施禮道。
“小可晁蓋見過劉大當家,久聞大當家義蓋雲天,心係黎民,是偉丈夫也,今日一見,果是如此。”
劉玄答禮道。
“劉某亦是對天王大名,如雷貫耳,恨不得早日相見,今日且喜光臨草寨。”
別的不說,在劉玄眼裏,至少晁蓋這身外貌就很難讓人不注意。
一襲青白勁裝作底,外罩黑麻披衣,著一雙青黑熟牛皮靴,九尺身長,臉闊方圓,相貌堂堂似天神,威風凜凜賽貔貅。
憑那一圈絡腮胡子,誰見了晁蓋不得說聲好漢,心生三分好感,與他做個朋友。
晁蓋對劉玄禮賢下士的態度亦是十分認可,再加上他本身就愛結交天下好漢,如今見了劉玄這般奇偉人傑,心中話語仿若連珠炮,一句緊跟一句,誇耀奉承之詞喋喋不休,絕不讓嘴歇息半分。
劉玄隻覺印象錯亂,他心目中的晁蓋應是像良偉老師那般,豪爽不羈,大氣凜然,絕不該是如今這般模樣的。
這哪像是一個馳騁山東河北等地的大鹽梟,活脫脫一個舔狗啊。
劉玄忙上前領著眾人向聚義廳而去。
吳用望著與劉玄並肩交談的晁蓋,自覺晁蓋是采用了他的計策,示敵以弱,後再圖謀,可看著晁蓋的表現,一時間竟有些陌生。
全是因晁蓋自己想開了,不論是梁山的赫赫兵威,亦或是雷霆手段,都在他看到劉玄的那一刻,悟了。
似劉玄這般有著仁者風度,王者氣概的豪傑,晁蓋平生未見,便是那東華門唱名的文曲星他也曾見過,亦是不及劉玄半分。
想來自己所擔憂的種種,不過是庸人自擾之。
聚義廳內,劉玄居中坐白虎椅,左邊一列分次坐下杜遷、宋萬、朱貴,右邊則是晁蓋首位,吳用次之。
待眾人各自介紹完,劉玄向晁蓋說道。
“晁天王,劉某已知天王所憂,我梁山立業隻為濟困扶危,向來恩怨分明,不會對所有豪強地主另眼看待。”
“天王素來仁厚,善待鄉裏,更兼與梁山情誼深厚,劉玄隻盼能和天王日日相處,望天王切勿心憂。”
“朱貴兄弟的買賣,天王若是放心,隻管繼續即可,若是不願,劉玄亦不強求。”
風馳電掣,轉瞬即至。
朱貴起身引晁蓋等人上船,裝了一應物事,命民兵把船搖開,進了蓼兒窪來,直奔金沙灘去。
晁蓋看時,見那八百裏水泊梁山,果然是個陷人去處!
茫茫一片,猛浪驚濤。
斷頭陌道,水巷交橫,亂蘆攢萬隊刀槍,怪樹列千層劍戟,非是梁山人指路,必做水泊冤死鬼。
近到金沙灘時,更見一座森然水寨,牆堅壁高。
大小船隻落滿港,漁夫紛紛踏浪來,擔起一筐筐鮮蝦活魚亂蹦,提下網中盡是鱉鼇成群。
吳用內心尋思:好一個險惡山水,強人去處,又兼水產豐富,真真叫人喜愛!
哪個生來願意平庸,亂過一生,特別是經書讀遍,自詡腹內藏甲兵,六韜三略究來精的吳用。
熟知大宋選官製度下,已無出頭之地的吳用,數遍朝野,竟讓他發現了一個當官的捷徑。
殺人放火受詔安。
從身邊的江湖草莽看出,綠林中的好漢會識字就不錯了。
自幼相交的晁蓋就是最好的例子,蒙學時粗讀了幾本經學,尚不知其中精義,不過是有些祖產,隨意揮霍下,搖身一變竟混成了山東一帶知名的豪傑。
自己才能不知勝晁蓋數倍,卻碌碌無為,荒度年華,隻能靠相交的舊識舉薦,做了個鄉野教席,在周邊搏了個智多星的綽號。
幸好如今有了這梁山猖獗,想來自己的富貴應是落在此處。
隻需將自己的才學展露一二,容不得梁山眾人不另眼相待。
這也是吳用忽悠晁蓋主動上山的原因,要不然梁山頭領如何識得世間智多星。
眺望著軍寨林立的梁山,二人心思各異。
晁蓋忐忑不安,吳用暗懷喜意。
托塔天王憂梁山龍潭虎穴難自由,智多星喜三國諸葛亮舌辯群儒將再現。
朱貴卻是不知二人心思,隻命人將一應物事下船,擔在身後,向前引晁蓋上山。
轉將上來,過了斷金亭,立有一關,朱貴使人傳信,自帶人連過三關,至宛子城前。
正逢民兵訓練,五百將張龍一唿一喝,民兵緊隨指令,動將起來。
晁蓋亦是個好舞刀弄槍的漢子,見其勁裝襲身,體魄健壯,聲若虎豹,舉手投足間,盡顯男兒本色,麾下嘍囉精瘦強健,令行禁止,強似府城官軍,不禁心頭火熱,出聲問道。
“朱貴賢弟,莫非此人便是山寨三頭領,江湖上響當當的雲裏金剛,宋萬頭領?”
朱貴尚未開口,吳用嘴角一勾,輕聲道。
“哥哥,小可看來不是,人道雲裏金剛宋萬頭領身長丈二,好似天上巨靈神下凡,這位好漢我觀其練兵有道,身軀魁梧,想來應是宋頭領麾下人稱哼哈將的張龍是也。”
晁蓋聽吳用如此篤定,轉頭看向朱貴。
朱貴見狀,淡淡說道。
“吳學究好眼力,此人確是張龍,非是我梁山宋萬哥哥。”
你能識我梁山好漢,我亦能知曉你的諢號,休教你小看了梁山。
看著朱貴笑眯眯的表情,吳用後背一涼,直覺梁山陰險謹慎,竟不動聲色將晁蓋查了個一幹二淨,連作為賓客的自己都不曾放過。
生性豪爽耿直的晁蓋卻是不察二人隱晦的交流,隻覺吳用為自己賺了麵子。
現今吳用就是晁蓋的一個小老弟,僅憑風聞就能推斷出梁山好漢的身份,大大增添了晁蓋的氣勢。
正當時,晁蓋欲向前與張龍結交,忽見主寨大門處當先走出一人,但見:
身穿朱紫絳紅袍,頭戴文士青雲冠,麵似銀盤身似鬆,目光炯炯,有獅虎之態,氣質斐然,見龍豹之英,定是秦王再世,亦如漢武重生。
緊隨其後的是兩個身高丈二,體軀雄武的漢子,黃臉的渾似秦叔寶怒目,黑麵的乍像尉遲恭威嚴。
朱貴忙向前迎上,高聲唿道。
“哥哥,晁天王來了。”
晁蓋聞言一驚,不曾想梁山新任大當家竟是如此人傑,慌忙施禮道。
“小可晁蓋見過劉大當家,久聞大當家義蓋雲天,心係黎民,是偉丈夫也,今日一見,果是如此。”
劉玄答禮道。
“劉某亦是對天王大名,如雷貫耳,恨不得早日相見,今日且喜光臨草寨。”
別的不說,在劉玄眼裏,至少晁蓋這身外貌就很難讓人不注意。
一襲青白勁裝作底,外罩黑麻披衣,著一雙青黑熟牛皮靴,九尺身長,臉闊方圓,相貌堂堂似天神,威風凜凜賽貔貅。
憑那一圈絡腮胡子,誰見了晁蓋不得說聲好漢,心生三分好感,與他做個朋友。
晁蓋對劉玄禮賢下士的態度亦是十分認可,再加上他本身就愛結交天下好漢,如今見了劉玄這般奇偉人傑,心中話語仿若連珠炮,一句緊跟一句,誇耀奉承之詞喋喋不休,絕不讓嘴歇息半分。
劉玄隻覺印象錯亂,他心目中的晁蓋應是像良偉老師那般,豪爽不羈,大氣凜然,絕不該是如今這般模樣的。
這哪像是一個馳騁山東河北等地的大鹽梟,活脫脫一個舔狗啊。
劉玄忙上前領著眾人向聚義廳而去。
吳用望著與劉玄並肩交談的晁蓋,自覺晁蓋是采用了他的計策,示敵以弱,後再圖謀,可看著晁蓋的表現,一時間竟有些陌生。
全是因晁蓋自己想開了,不論是梁山的赫赫兵威,亦或是雷霆手段,都在他看到劉玄的那一刻,悟了。
似劉玄這般有著仁者風度,王者氣概的豪傑,晁蓋平生未見,便是那東華門唱名的文曲星他也曾見過,亦是不及劉玄半分。
想來自己所擔憂的種種,不過是庸人自擾之。
聚義廳內,劉玄居中坐白虎椅,左邊一列分次坐下杜遷、宋萬、朱貴,右邊則是晁蓋首位,吳用次之。
待眾人各自介紹完,劉玄向晁蓋說道。
“晁天王,劉某已知天王所憂,我梁山立業隻為濟困扶危,向來恩怨分明,不會對所有豪強地主另眼看待。”
“天王素來仁厚,善待鄉裏,更兼與梁山情誼深厚,劉玄隻盼能和天王日日相處,望天王切勿心憂。”
“朱貴兄弟的買賣,天王若是放心,隻管繼續即可,若是不願,劉玄亦不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