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的易霖和李雅楠曾經有一個約定,就是兩人長大以後,要去同一個大學,繼續做朋友,但易霖失憶之後,就忘了這件事。
以上是有關十二歲人格的事情,其中一部分是原來的一些基本信息,還有一部分是易霖更加自己的理解添加上去的,關於它們的真假,就連易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隻能說,大部分為真。
記錄2:
“十三歲的易霖到了市裏的中學(南市第三中學)上中學,那時候的易霖聰明伶俐,成績優秀,就是因為失憶的後果,顯得有些不善言辭,那個時候,有個女同學,叫做馮露的可愛女孩經常安慰易霖,馮露喜歡笑,易霖也被她的笑容感染,可惜的是,兩人某次去郊遊的時候,易霖的自行車的鏈子掉了,馮露一把將易霖推開,自己卻葬身於了車禍之中。
馮露在日記裏記載著,自己常常看到易霖麵無表情的臉,就想要將其撫平,還說自己經常勸易霖笑笑,和妹妹感歎說,易霖是一塊不會輕易融化的冰塊,但現在慢慢在融化了,在去郊遊之前,馮露還高興地告訴妹妹說,易霖約自己出去玩之類的。”
以上是十三歲人格的信息,關於馮露日記的事情,還是馮佳告訴易霖的,於是易霖就將這些信息都記錄了下來,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參考,以後自己融合其他的人格的時候,也許能夠有著一些借鑒,而下麵的,就都幾乎沒有太詳細的信息了。
記錄3:
“自從馮露事件之後,易霖就開始變得孤僻起來,當然之後誕生的十四歲的易霖也是繼承了這種性格,某一次去接妹妹的途中,遇到了妹妹的同學,當時易霖看到了那個同學好似是求救一樣的眼神,但是置之不理,和妹妹一起離開了,之後就傳出了那個同學的死訊,看到了這個消息的十四歲的易霖,久久不能釋懷。而最耿耿於懷的是妹妹,最後悔的也是妹妹。”
十四歲時候的這件事情,其實就是那個十九歲易霖小說裏麵的原型,當時的易霖遇到了妹妹的同學,妹妹說那個同學好像有問題,但是當時的易霖沒有想一迴事,到了最後,自然就是無盡的後悔,於是十九歲的易霖將這件事情給記錄了下來,以小說的形式,而且在結局裏麵,抓到了壞人,在某種意義上,其實也算是一種對於自己年少時候的遺憾的彌補。
當然,彌補的還是易皎的遺憾,易霖自然是不會記得那件事情的,畢竟一年就換一個人格,隻有易皎這樣的,能夠長久地保存記憶的,才會忘不掉這件事情。
記錄4
“十五歲的易霖非常地沉默寡言,當時的數學老師孟橙送了易霖一個風箏,星期天留在易霖的作業就是去廣場上放風箏,想要讓易霖變得開朗一些,易霖就喜歡上了放風箏,但孟橙老師卻得了白血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在中考的最後一段時間,孟橙離開了教室,有許多的學生都罵孟橙,易霖也不知道怎麽迴事。
就在剛上高中的第二個月,易霖學校裏給一個老師捐款,易霖聽到了名字覺得熟悉,悄悄問了校方,才知道那就是孟橙老師,他心裏非常傷心,悄悄去了去了孟橙老師的病房前很多次,想要做一個風箏在聖誕的時候送給孟橙老師。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十五歲的易霖就失去了所有的意識,風箏也被易霖放到了床下麵的塑料箱子裏。”
這似乎是以一種局外人的視角來描寫的,都是用多少多少歲的易霖,易霖可以想象,一年以前的自己,是如何記錄下來這種信息的,隻是現在易霖看到這些,能夠留下的也隻有歎息,畢竟那些都是易霖曾經經曆,但是卻全部不記得的事情。
如果可以,易霖自然不想要去麵對這些,但可惜的是,易霖想要融合自己其他的人格,就必須要去了解這些東西,然後才能選擇,自己將要如何去融合那些人格,這才是易霖能夠活下來的辦法。
記錄5
“……”
記錄6
“……”
在下麵的下麵,還是有著很多的記錄,幾乎都是有關於易霖過去人格的一些記錄,但易霖隻能看懂所表達的,最基本的一些東西,再困難一點的,易霖就已經全部不記得了。
易霖隻知道,自己如果想要去融合其他的人格,就隻能去躲看看這些,才能夠找到,去融合那些人格的正確方式,最起碼,也要比自己苦苦思索要強得多。
就這麽看著看著,易霖終於進入了夢鄉。
早上,易霖醒來之後,先是看了一眼手表,上麵已經顯示了是第十九天,這也是易霖來到這個世界的數字,一行人吃完了早餐,就由易霖開車,帶著馮佳和易皎一起去見出版社的人。
這車是易利仁的,因為他前段時間一直在養傷的原因,自然也就開不了車,而易霖的車被撞倒了河底裏麵,自然也就先開這輛車了。
說起來,易霖也不知道,馮佳是昨天找的借口,說要和出版社的人約定好,還是真的就早已經約好了,易霖當然更加相信是前者,畢竟馮佳雖然看起來有些嬌氣,但是做起事情來,還是井井有條的,易霖還是比較相信這個人的,馮佳還算是靠譜穩重。
就這麽,開車走著,大概在十點作用的時候,易霖在一間咖啡廳裏麵見到了兩個女人,倒是讓易霖有些驚訝,沒有想到自己要見的人是女的。
但很快又明白了過來,馮佳認識的人,也許就是她的一些閨蜜什麽的,這似乎也不值得奇怪。
其中叫做魏淩的,是出版社的人,她踩著黑色的高跟鞋,嘴上塗著大紅的唇彩,黑色裙子,黑色披肩短發,臉很白,睫毛很黑,大眼睛裏黑白分明,有種與當前時代不符的高級感,如果是第一眼在大街上看到她,易霖肯定以為這是某一個模特,而且剛剛從秀場上麵下來。
以上是有關十二歲人格的事情,其中一部分是原來的一些基本信息,還有一部分是易霖更加自己的理解添加上去的,關於它們的真假,就連易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隻能說,大部分為真。
記錄2:
“十三歲的易霖到了市裏的中學(南市第三中學)上中學,那時候的易霖聰明伶俐,成績優秀,就是因為失憶的後果,顯得有些不善言辭,那個時候,有個女同學,叫做馮露的可愛女孩經常安慰易霖,馮露喜歡笑,易霖也被她的笑容感染,可惜的是,兩人某次去郊遊的時候,易霖的自行車的鏈子掉了,馮露一把將易霖推開,自己卻葬身於了車禍之中。
馮露在日記裏記載著,自己常常看到易霖麵無表情的臉,就想要將其撫平,還說自己經常勸易霖笑笑,和妹妹感歎說,易霖是一塊不會輕易融化的冰塊,但現在慢慢在融化了,在去郊遊之前,馮露還高興地告訴妹妹說,易霖約自己出去玩之類的。”
以上是十三歲人格的信息,關於馮露日記的事情,還是馮佳告訴易霖的,於是易霖就將這些信息都記錄了下來,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參考,以後自己融合其他的人格的時候,也許能夠有著一些借鑒,而下麵的,就都幾乎沒有太詳細的信息了。
記錄3:
“自從馮露事件之後,易霖就開始變得孤僻起來,當然之後誕生的十四歲的易霖也是繼承了這種性格,某一次去接妹妹的途中,遇到了妹妹的同學,當時易霖看到了那個同學好似是求救一樣的眼神,但是置之不理,和妹妹一起離開了,之後就傳出了那個同學的死訊,看到了這個消息的十四歲的易霖,久久不能釋懷。而最耿耿於懷的是妹妹,最後悔的也是妹妹。”
十四歲時候的這件事情,其實就是那個十九歲易霖小說裏麵的原型,當時的易霖遇到了妹妹的同學,妹妹說那個同學好像有問題,但是當時的易霖沒有想一迴事,到了最後,自然就是無盡的後悔,於是十九歲的易霖將這件事情給記錄了下來,以小說的形式,而且在結局裏麵,抓到了壞人,在某種意義上,其實也算是一種對於自己年少時候的遺憾的彌補。
當然,彌補的還是易皎的遺憾,易霖自然是不會記得那件事情的,畢竟一年就換一個人格,隻有易皎這樣的,能夠長久地保存記憶的,才會忘不掉這件事情。
記錄4
“十五歲的易霖非常地沉默寡言,當時的數學老師孟橙送了易霖一個風箏,星期天留在易霖的作業就是去廣場上放風箏,想要讓易霖變得開朗一些,易霖就喜歡上了放風箏,但孟橙老師卻得了白血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在中考的最後一段時間,孟橙離開了教室,有許多的學生都罵孟橙,易霖也不知道怎麽迴事。
就在剛上高中的第二個月,易霖學校裏給一個老師捐款,易霖聽到了名字覺得熟悉,悄悄問了校方,才知道那就是孟橙老師,他心裏非常傷心,悄悄去了去了孟橙老師的病房前很多次,想要做一個風箏在聖誕的時候送給孟橙老師。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十五歲的易霖就失去了所有的意識,風箏也被易霖放到了床下麵的塑料箱子裏。”
這似乎是以一種局外人的視角來描寫的,都是用多少多少歲的易霖,易霖可以想象,一年以前的自己,是如何記錄下來這種信息的,隻是現在易霖看到這些,能夠留下的也隻有歎息,畢竟那些都是易霖曾經經曆,但是卻全部不記得的事情。
如果可以,易霖自然不想要去麵對這些,但可惜的是,易霖想要融合自己其他的人格,就必須要去了解這些東西,然後才能選擇,自己將要如何去融合那些人格,這才是易霖能夠活下來的辦法。
記錄5
“……”
記錄6
“……”
在下麵的下麵,還是有著很多的記錄,幾乎都是有關於易霖過去人格的一些記錄,但易霖隻能看懂所表達的,最基本的一些東西,再困難一點的,易霖就已經全部不記得了。
易霖隻知道,自己如果想要去融合其他的人格,就隻能去躲看看這些,才能夠找到,去融合那些人格的正確方式,最起碼,也要比自己苦苦思索要強得多。
就這麽看著看著,易霖終於進入了夢鄉。
早上,易霖醒來之後,先是看了一眼手表,上麵已經顯示了是第十九天,這也是易霖來到這個世界的數字,一行人吃完了早餐,就由易霖開車,帶著馮佳和易皎一起去見出版社的人。
這車是易利仁的,因為他前段時間一直在養傷的原因,自然也就開不了車,而易霖的車被撞倒了河底裏麵,自然也就先開這輛車了。
說起來,易霖也不知道,馮佳是昨天找的借口,說要和出版社的人約定好,還是真的就早已經約好了,易霖當然更加相信是前者,畢竟馮佳雖然看起來有些嬌氣,但是做起事情來,還是井井有條的,易霖還是比較相信這個人的,馮佳還算是靠譜穩重。
就這麽,開車走著,大概在十點作用的時候,易霖在一間咖啡廳裏麵見到了兩個女人,倒是讓易霖有些驚訝,沒有想到自己要見的人是女的。
但很快又明白了過來,馮佳認識的人,也許就是她的一些閨蜜什麽的,這似乎也不值得奇怪。
其中叫做魏淩的,是出版社的人,她踩著黑色的高跟鞋,嘴上塗著大紅的唇彩,黑色裙子,黑色披肩短發,臉很白,睫毛很黑,大眼睛裏黑白分明,有種與當前時代不符的高級感,如果是第一眼在大街上看到她,易霖肯定以為這是某一個模特,而且剛剛從秀場上麵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