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將軍的辛苦和皇帝的辛苦,還有士卒的辛苦都是不一樣的,就算隻是辛苦的境界都是不同。
在用過了早餐之後,大軍再次出發,這一路上的景色雖然依舊美麗,但是如果要看一天的話,任誰都是要看得煩了,也就初見見到之時,圖個驚喜還是可以,天長日久之下,反而有點讓人打不起精神。
陳陽終於明白秦副將為什麽要準備一個馬車,原先他還覺得在馬上更舒適一些,這時卻主動鑽進了中間那輛寬大的馬車之中,隻是剛一進去,就見到了早就等在裏麵的楊帆。
陳陽頓時笑了,說道:“你倒是聰明,比我知道享受。”
楊帆頓時恕罪道:“屬下也想和大人同甘苦,但是體弱多病,還請大人原諒則個!”
陳陽隻是調侃一下,自然沒有怪罪楊帆的意思,這楊帆所說也是事實,秦副將本身就是武將,對這等事情已經習慣,陳陽也是修士,身體也盡管強化,倒是這楊帆,這一路上的行軍都是在馬背上,不必陳陽上次翻山越嶺,雖然說起來路程也多,但經常休息,實際上走的路程更是不遠,隻是山路陡峭罷了。
這真正的行軍,陳陽也是第一次見,這也是他第一次隨著大軍出征,以後天下若是亂了,也許陳陽就得習慣這些了,除非他想放棄現在的基業。
眼下已經能夠看到前方山石林立,草木逐漸稀少起來,顯然已經是到了那北馬坡附近,或者說,離北馬坡是越來越近了。
而又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秦副將就令士卒們放慢了腳步,顯然他雖然嘴上不將那陸家之人放在心上,但是真的到了做事的時候,還是記住了的,此時就開始囑咐士卒們警惕了,就連探路的士卒也在不斷地被秦副將安排出去,然後又迴來報告消息。
陳陽則是和楊帆坐在馬車之中,兩人也沒有閑著,這時就聽陳陽問楊帆道:“依你之見,我們什麽時候遇襲呢?”
楊帆端起茶喝了一口,反問道:“大人為何認為我們就會遇襲呢?”
兩人言語輕鬆,絲毫不將眼前即將發生的戰鬥放在心上的樣子,如果說陳陽是對自身孫掌握的力量有信心的話,那楊帆可能就是膽識夠大,又或者是對陳陽有著信心。
其實這也難怪,自從陳陽一路走來,特別是以洪英的身份行事以來,幾乎是無往不利,也難免會給人以無敵的感覺,隻有陳陽知道,這種錯覺隻是他多番準備才營造出來的,但是對於陸家的叛亂,他卻是沒有絲毫的準備,可謂是擼起袖子就上了。
不過這個時候,陳陽自然也不會將這種憂慮表現在下屬麵前,那樣的話,也許會亂了軍心,這時聽到楊帆反問,就迴答道:“若是我這大軍到了陸家,他們還能有幸嗎?唯一的辦法就是趁著大軍沒有到永坡縣,在這半路阻擊,讓我們知難而退,若是我,我就會這樣做。”
楊帆聽了這話,不置可否,半晌後,就在陳陽等得有些不耐煩之時,才開口道:“依我之見,也許不是半路阻擊,而半路痛擊。”
這半路阻擊倒是好理解,無非就是一些騷擾遊擊之事,這半路痛擊就有了一些決絕的味道了,不過陳陽聽了這話,卻是有些不信,這時就反駁道:“若是陸家有這決心,還能這麽多年來甘願屈居於人下嗎?怕是早就反了。”
楊帆也隻是微笑道:“大人高高在上慣了,不懂這些世家的膽子是會隨著環境而變化的。若是能夠保存實力,緩緩圖謀,這些世家自然不會貪功冒進,也就顯得畏畏縮縮,反過來,若是到了覆滅之際,這些世家之人也是敢於拋棄所以,孤注一擲的,大人若是不信的話,就試試看吧。”
陳陽倒是沒有立即反駁,隻是沉默地等待著,看看那陸家之人是否真的如楊帆這樣所說。
就在陳陽往那北馬坡趕去之時,那北馬坡的背麵也早就有了人等待。
這些人都是穿著鎧甲,沉默無聲,所以有著幾百人,但卻好似一人一般,若不是親眼看到,任誰都不會相信這裏竟然藏了幾百人。
而這幾百人為首者,就是那陸家三郎,陸然,還有陽靈都尉,弓波,以及密化宗的孔甲。
這時候就聽到陸然道:“依兩位之際,我等該如何行事?共大人領兵多年,不妨先說說你的意見吧?”
他們這群人出發的時候比陳陽早了一天,早在陸家家主死去,陳陽似乎有攻打永坡之跡象時,這些人就得到了消息,更不用說,陳陽為了給秦副將改造體質,還晚了一天,自然也就被這些人抓住了機會,早早地就潛伏在了這北馬坡。
因為這三百陽衛和三十靈衛都是用秘法訓練出來的精銳,因此這些人也不用再路上修整,晝夜不停,這才如此神速。
見到陸然發問,弓波也毫不客氣地說道:“以在下之意見,我們就在這險要之處布置一下障礙物之類的,等到大軍到來之時,用這些東西阻礙其一時,連續不斷,必能拖延到足夠的時候,甚至能夠讓其無功而返。”
是人就有私心,這陽靈都尉弓波也不例外,他就算在禮洞郡也算是位高權重,這次來到永坡縣,自然不會專門保衛陸家或者結交陸家的,他的真正目的還是謀奪這石道郡,為禮親王奪得離國天下出一份力。
甚至這弓波已經知道禮親王發動在即,他就想要多拖延一段時間,等到禮親王正式發動之後,就用陸家這枚安插在石道郡的釘子,輕鬆地就奪取了石道郡的土地。
至於在這期間,若是陸家堅持不住,又或者距離禮親王發動還有一段時間,陸家若是堅持不住又會有怎麽的下場,那就全然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自從這弓波一開口,陸然就知道這弓波打得什麽主意,但他也有自己的考慮,他知道,要真正挽救陸家的方法,就是自己將這郡城之軍打通,之後無論是要議和還是再犯,這郡城出兵都要多加考慮了,而且這個時候,自己還有這兩位在,此時不用更何時用?
在用過了早餐之後,大軍再次出發,這一路上的景色雖然依舊美麗,但是如果要看一天的話,任誰都是要看得煩了,也就初見見到之時,圖個驚喜還是可以,天長日久之下,反而有點讓人打不起精神。
陳陽終於明白秦副將為什麽要準備一個馬車,原先他還覺得在馬上更舒適一些,這時卻主動鑽進了中間那輛寬大的馬車之中,隻是剛一進去,就見到了早就等在裏麵的楊帆。
陳陽頓時笑了,說道:“你倒是聰明,比我知道享受。”
楊帆頓時恕罪道:“屬下也想和大人同甘苦,但是體弱多病,還請大人原諒則個!”
陳陽隻是調侃一下,自然沒有怪罪楊帆的意思,這楊帆所說也是事實,秦副將本身就是武將,對這等事情已經習慣,陳陽也是修士,身體也盡管強化,倒是這楊帆,這一路上的行軍都是在馬背上,不必陳陽上次翻山越嶺,雖然說起來路程也多,但經常休息,實際上走的路程更是不遠,隻是山路陡峭罷了。
這真正的行軍,陳陽也是第一次見,這也是他第一次隨著大軍出征,以後天下若是亂了,也許陳陽就得習慣這些了,除非他想放棄現在的基業。
眼下已經能夠看到前方山石林立,草木逐漸稀少起來,顯然已經是到了那北馬坡附近,或者說,離北馬坡是越來越近了。
而又走了一段時間之後,秦副將就令士卒們放慢了腳步,顯然他雖然嘴上不將那陸家之人放在心上,但是真的到了做事的時候,還是記住了的,此時就開始囑咐士卒們警惕了,就連探路的士卒也在不斷地被秦副將安排出去,然後又迴來報告消息。
陳陽則是和楊帆坐在馬車之中,兩人也沒有閑著,這時就聽陳陽問楊帆道:“依你之見,我們什麽時候遇襲呢?”
楊帆端起茶喝了一口,反問道:“大人為何認為我們就會遇襲呢?”
兩人言語輕鬆,絲毫不將眼前即將發生的戰鬥放在心上的樣子,如果說陳陽是對自身孫掌握的力量有信心的話,那楊帆可能就是膽識夠大,又或者是對陳陽有著信心。
其實這也難怪,自從陳陽一路走來,特別是以洪英的身份行事以來,幾乎是無往不利,也難免會給人以無敵的感覺,隻有陳陽知道,這種錯覺隻是他多番準備才營造出來的,但是對於陸家的叛亂,他卻是沒有絲毫的準備,可謂是擼起袖子就上了。
不過這個時候,陳陽自然也不會將這種憂慮表現在下屬麵前,那樣的話,也許會亂了軍心,這時聽到楊帆反問,就迴答道:“若是我這大軍到了陸家,他們還能有幸嗎?唯一的辦法就是趁著大軍沒有到永坡縣,在這半路阻擊,讓我們知難而退,若是我,我就會這樣做。”
楊帆聽了這話,不置可否,半晌後,就在陳陽等得有些不耐煩之時,才開口道:“依我之見,也許不是半路阻擊,而半路痛擊。”
這半路阻擊倒是好理解,無非就是一些騷擾遊擊之事,這半路痛擊就有了一些決絕的味道了,不過陳陽聽了這話,卻是有些不信,這時就反駁道:“若是陸家有這決心,還能這麽多年來甘願屈居於人下嗎?怕是早就反了。”
楊帆也隻是微笑道:“大人高高在上慣了,不懂這些世家的膽子是會隨著環境而變化的。若是能夠保存實力,緩緩圖謀,這些世家自然不會貪功冒進,也就顯得畏畏縮縮,反過來,若是到了覆滅之際,這些世家之人也是敢於拋棄所以,孤注一擲的,大人若是不信的話,就試試看吧。”
陳陽倒是沒有立即反駁,隻是沉默地等待著,看看那陸家之人是否真的如楊帆這樣所說。
就在陳陽往那北馬坡趕去之時,那北馬坡的背麵也早就有了人等待。
這些人都是穿著鎧甲,沉默無聲,所以有著幾百人,但卻好似一人一般,若不是親眼看到,任誰都不會相信這裏竟然藏了幾百人。
而這幾百人為首者,就是那陸家三郎,陸然,還有陽靈都尉,弓波,以及密化宗的孔甲。
這時候就聽到陸然道:“依兩位之際,我等該如何行事?共大人領兵多年,不妨先說說你的意見吧?”
他們這群人出發的時候比陳陽早了一天,早在陸家家主死去,陳陽似乎有攻打永坡之跡象時,這些人就得到了消息,更不用說,陳陽為了給秦副將改造體質,還晚了一天,自然也就被這些人抓住了機會,早早地就潛伏在了這北馬坡。
因為這三百陽衛和三十靈衛都是用秘法訓練出來的精銳,因此這些人也不用再路上修整,晝夜不停,這才如此神速。
見到陸然發問,弓波也毫不客氣地說道:“以在下之意見,我們就在這險要之處布置一下障礙物之類的,等到大軍到來之時,用這些東西阻礙其一時,連續不斷,必能拖延到足夠的時候,甚至能夠讓其無功而返。”
是人就有私心,這陽靈都尉弓波也不例外,他就算在禮洞郡也算是位高權重,這次來到永坡縣,自然不會專門保衛陸家或者結交陸家的,他的真正目的還是謀奪這石道郡,為禮親王奪得離國天下出一份力。
甚至這弓波已經知道禮親王發動在即,他就想要多拖延一段時間,等到禮親王正式發動之後,就用陸家這枚安插在石道郡的釘子,輕鬆地就奪取了石道郡的土地。
至於在這期間,若是陸家堅持不住,又或者距離禮親王發動還有一段時間,陸家若是堅持不住又會有怎麽的下場,那就全然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了。
自從這弓波一開口,陸然就知道這弓波打得什麽主意,但他也有自己的考慮,他知道,要真正挽救陸家的方法,就是自己將這郡城之軍打通,之後無論是要議和還是再犯,這郡城出兵都要多加考慮了,而且這個時候,自己還有這兩位在,此時不用更何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