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對她很滿意
穿書八零:那對假夫妻有點癲 作者:沈秋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興國也生氣,那可是別墅洋房,打算給明傑買房時,他和陳美玲去問過,一棟小洋樓,至少十萬塊。
他幹廠長這麽多年,都存不了這麽多錢。
“賣了多少錢?”
“五萬。”
“什麽?!這麽少,你個傻子憨貨,被人騙了知不知道。”
陸興國覺得十分肉痛。
鬱寒青不在意,夾口菜吃了,“知道,有人答應帶我做生意,我才答應低價賣給他的。五萬塊錢而已,去兩趟羊城就賺迴來了。”
這話,陸明傑聽的都心動了,“二弟,什麽生意啊,這麽賺錢?他不會是騙人的吧?”
“不是騙人的,至於什麽生意,我答應他要保密的。這個不能說。”
他越不說,大家越好奇。
“寒青,都是一家人,我們絕對不會泄露出去的,你就跟我們說說唄。”陳美玲說。
“不行,我要是透露消息,人家就不帶我幹了。況且知道的人越少,才越掙錢。”
任憑陳美玲幾個怎麽勸,鬱寒青都不張嘴。
陳美玲留了個心眼,打算找人去打聽打聽,若真是這麽掙錢,她絕對不能錯過。
不得不說,陳美玲是會持家的,第二天就發現家裏的雞蛋數量不對了。
見她氣勢洶洶的要找王媽算賬,姚白竹揚聲喊了一句,我吃的。
“你一下子吃了五個雞蛋?”
“恩呐。”
“你是餓死鬼投胎嗎?知不知道五個雞蛋多少錢,都能炒一盤菜了。”
“誰讓你昨天中午隻炒一個青菜的。我吃不飽,隻能自己做了。”
“吃吃吃,胖死你得了。”
“反正我們交了家用了,就算吃,也是吃我們自己的。”
姚白竹一副我有理的樣子,陳美玲實在跟她說不通。
交代王媽,以後一定要把糧食看好了。
不然就唯她是問。
“媽,王媽又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守在廚房,你為難她也沒用啊。你每天讓我吃好喝好,我自然不會餓得到處找吃的了。”
“你,”陳美玲氣結,“我這是上輩子造了什麽孽,攤上你這個討債的。”
她才不是來討債的,她隻是個打工的。
討債的是鬱寒青。
你上輩子害死了人家,可不得來討債。
眼見著夜校那邊快要進行入學考試了。
姚白竹去書店買了課本和輔導書。
她可是跟陸明慧打著賭呢,決不能輸。
這時候的課程知識水平並不深,尤其是夜校。
姚白竹花了幾天時間,把中學的課本和輔導書過了一遍。
心裏有了底。
上次被退稿重投的稿子,被錄用了,編輯還迴信說,跟他們雜誌的調性很契合,期待再次投稿。
隻是姚白竹把精力都放在了中長篇上,一直沒時間寫。
昨天,把開篇前十章投了出去。
看看結果如何,再接著寫。
所以今天寫個短篇,換換腦子。
剛鋪開稿紙,還沒落筆,潘玉林就來了。
這段時間,報社非常忙,潘玉林很少來圖書館,來了幾次,也沒見到姚白竹。
今天是周日,他又過來了。
終於,讓他見到了。
“姚白竹同誌,上次說再見麵請你吃飯,不知道你今天有沒有空?”
“可以呀。”
“那太好了。中午去我家吃吧,我爺爺之前就說當麵謝謝你,讓我見了你,邀請你去家裏做客。”
姚白竹想著也是時候認識下潘玉林的家人了,便答應了。
潘玉林很高興,立刻給家裏打了個電話,讓準備飯菜。
路上,經過大成糕點店,姚白竹買了兩樣適合老人吃的糕點,又在供銷社買了兩樣水果。
潘家雖然和陸家在同一個小區,但是相距有一段距離,房子也比陸家大。
柳秋蓉知道她要過來,早早的就帶著傭人在廚房裏忙活,還叫來了潘安華搭把手。
“又不是兒媳婦,瞧你忙活的。”
柳秋蓉嗔了他一眼,“就你兒子那榆木腦袋,我不得多使點勁啊。再說了,人家可是你爸的救命恩人呢,我們不得好好招待啊。”
“好好好,你說的有道理,說吧,我要幹什麽。”
“去把那塊肉切了,四方塊,我要做紅燒肉的。”
潘老爺子也很想見一見這個背著他送醫院的姑娘,早早的就在院子裏等著了。
姚白竹一進院子,就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爺子。
“小同誌,是你救了我吧,快快,屋裏坐。”
“好的爺爺,這是給您帶的糕點和水果,您身體怎麽樣了,好了吧。”
“恢複了,多虧了你啊,送的及時,醫生說再晚一會,就得做手術了。來了就好,怎麽還帶東西啊。玉林你也是,怎麽能讓小同誌破費呢。”
潘玉林,“爺爺,我說了的。”
但是他沒勸住。
姚白竹笑笑,“爺爺,不怪他,是我非要買的。就幾個吃的,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
潘老爺子第一眼看見姚白竹就覺得麵善,見她這麽會說話明事理,更加喜歡。
潘家的裝修古樸素雅,擺放的東西乍一看不起眼,但處處透露著精致,一看就是很有積澱的人家。
姚白竹隻是輕輕掃了一眼,並沒多看。
很有禮貌的跟潘家的人挨個打招唿。
潘老爺子見她眼神清正,既沒有豔羨,也沒有驚奇,對她不由高看一眼。
午飯很豐盛。
魚蝦肉蛋各一個,還有兩道素菜,一個湯。
潘安華在海城政府部門工作,麵相有些嚴肅,不怎麽愛說話。柳秋蓉卻相反,性格很爽朗,愛說愛笑。
潘玉林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不過兩人都已經結婚,哥哥嫂子工作很忙,住在單位,不常迴來。
“白竹,你現在在做什麽工作啊?”
柳秋蓉對她的外貌說話談吐都很滿意。
“我現在沒工作呢,年後剛從西北返城,準備先去夜校進修一下。”
雖然沒工作,但是人很上進,還不錯。以後要是跟玉林結婚了,幫她弄一個工作就是。
“原來你是知青啊。”潘安華問道。
當初他也想把小兒子送去下鄉,但是妻子不舍得讓他受苦,找了個報社的活讓他幹。就沒去成。
潘安華是搞政府工作的,對下鄉知青的事很感興趣,問了不少這方麵的東西。
“好了,又不是工作調研,問這麽多幹什麽,還讓不讓小姚吃飯了。”潘老爺子說。
這個兒子,哪裏都好,就是心思都放在工作上。
他幹廠長這麽多年,都存不了這麽多錢。
“賣了多少錢?”
“五萬。”
“什麽?!這麽少,你個傻子憨貨,被人騙了知不知道。”
陸興國覺得十分肉痛。
鬱寒青不在意,夾口菜吃了,“知道,有人答應帶我做生意,我才答應低價賣給他的。五萬塊錢而已,去兩趟羊城就賺迴來了。”
這話,陸明傑聽的都心動了,“二弟,什麽生意啊,這麽賺錢?他不會是騙人的吧?”
“不是騙人的,至於什麽生意,我答應他要保密的。這個不能說。”
他越不說,大家越好奇。
“寒青,都是一家人,我們絕對不會泄露出去的,你就跟我們說說唄。”陳美玲說。
“不行,我要是透露消息,人家就不帶我幹了。況且知道的人越少,才越掙錢。”
任憑陳美玲幾個怎麽勸,鬱寒青都不張嘴。
陳美玲留了個心眼,打算找人去打聽打聽,若真是這麽掙錢,她絕對不能錯過。
不得不說,陳美玲是會持家的,第二天就發現家裏的雞蛋數量不對了。
見她氣勢洶洶的要找王媽算賬,姚白竹揚聲喊了一句,我吃的。
“你一下子吃了五個雞蛋?”
“恩呐。”
“你是餓死鬼投胎嗎?知不知道五個雞蛋多少錢,都能炒一盤菜了。”
“誰讓你昨天中午隻炒一個青菜的。我吃不飽,隻能自己做了。”
“吃吃吃,胖死你得了。”
“反正我們交了家用了,就算吃,也是吃我們自己的。”
姚白竹一副我有理的樣子,陳美玲實在跟她說不通。
交代王媽,以後一定要把糧食看好了。
不然就唯她是問。
“媽,王媽又不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守在廚房,你為難她也沒用啊。你每天讓我吃好喝好,我自然不會餓得到處找吃的了。”
“你,”陳美玲氣結,“我這是上輩子造了什麽孽,攤上你這個討債的。”
她才不是來討債的,她隻是個打工的。
討債的是鬱寒青。
你上輩子害死了人家,可不得來討債。
眼見著夜校那邊快要進行入學考試了。
姚白竹去書店買了課本和輔導書。
她可是跟陸明慧打著賭呢,決不能輸。
這時候的課程知識水平並不深,尤其是夜校。
姚白竹花了幾天時間,把中學的課本和輔導書過了一遍。
心裏有了底。
上次被退稿重投的稿子,被錄用了,編輯還迴信說,跟他們雜誌的調性很契合,期待再次投稿。
隻是姚白竹把精力都放在了中長篇上,一直沒時間寫。
昨天,把開篇前十章投了出去。
看看結果如何,再接著寫。
所以今天寫個短篇,換換腦子。
剛鋪開稿紙,還沒落筆,潘玉林就來了。
這段時間,報社非常忙,潘玉林很少來圖書館,來了幾次,也沒見到姚白竹。
今天是周日,他又過來了。
終於,讓他見到了。
“姚白竹同誌,上次說再見麵請你吃飯,不知道你今天有沒有空?”
“可以呀。”
“那太好了。中午去我家吃吧,我爺爺之前就說當麵謝謝你,讓我見了你,邀請你去家裏做客。”
姚白竹想著也是時候認識下潘玉林的家人了,便答應了。
潘玉林很高興,立刻給家裏打了個電話,讓準備飯菜。
路上,經過大成糕點店,姚白竹買了兩樣適合老人吃的糕點,又在供銷社買了兩樣水果。
潘家雖然和陸家在同一個小區,但是相距有一段距離,房子也比陸家大。
柳秋蓉知道她要過來,早早的就帶著傭人在廚房裏忙活,還叫來了潘安華搭把手。
“又不是兒媳婦,瞧你忙活的。”
柳秋蓉嗔了他一眼,“就你兒子那榆木腦袋,我不得多使點勁啊。再說了,人家可是你爸的救命恩人呢,我們不得好好招待啊。”
“好好好,你說的有道理,說吧,我要幹什麽。”
“去把那塊肉切了,四方塊,我要做紅燒肉的。”
潘老爺子也很想見一見這個背著他送醫院的姑娘,早早的就在院子裏等著了。
姚白竹一進院子,就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精神矍鑠的老爺子。
“小同誌,是你救了我吧,快快,屋裏坐。”
“好的爺爺,這是給您帶的糕點和水果,您身體怎麽樣了,好了吧。”
“恢複了,多虧了你啊,送的及時,醫生說再晚一會,就得做手術了。來了就好,怎麽還帶東西啊。玉林你也是,怎麽能讓小同誌破費呢。”
潘玉林,“爺爺,我說了的。”
但是他沒勸住。
姚白竹笑笑,“爺爺,不怪他,是我非要買的。就幾個吃的,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
潘老爺子第一眼看見姚白竹就覺得麵善,見她這麽會說話明事理,更加喜歡。
潘家的裝修古樸素雅,擺放的東西乍一看不起眼,但處處透露著精致,一看就是很有積澱的人家。
姚白竹隻是輕輕掃了一眼,並沒多看。
很有禮貌的跟潘家的人挨個打招唿。
潘老爺子見她眼神清正,既沒有豔羨,也沒有驚奇,對她不由高看一眼。
午飯很豐盛。
魚蝦肉蛋各一個,還有兩道素菜,一個湯。
潘安華在海城政府部門工作,麵相有些嚴肅,不怎麽愛說話。柳秋蓉卻相反,性格很爽朗,愛說愛笑。
潘玉林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不過兩人都已經結婚,哥哥嫂子工作很忙,住在單位,不常迴來。
“白竹,你現在在做什麽工作啊?”
柳秋蓉對她的外貌說話談吐都很滿意。
“我現在沒工作呢,年後剛從西北返城,準備先去夜校進修一下。”
雖然沒工作,但是人很上進,還不錯。以後要是跟玉林結婚了,幫她弄一個工作就是。
“原來你是知青啊。”潘安華問道。
當初他也想把小兒子送去下鄉,但是妻子不舍得讓他受苦,找了個報社的活讓他幹。就沒去成。
潘安華是搞政府工作的,對下鄉知青的事很感興趣,問了不少這方麵的東西。
“好了,又不是工作調研,問這麽多幹什麽,還讓不讓小姚吃飯了。”潘老爺子說。
這個兒子,哪裏都好,就是心思都放在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