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地塊,分別是兩棟綜合辦公樓,三棟商行大樓和最西側的一棟酒店。


    潘家家主潘有馳順利拍下了一棟辦公樓,成交價35萬兩白銀,盧家家主在競爭最後一塊辦公樓時猶豫了,最終被威爾遜用40萬兩拍下。


    最後三棟商行,由於已經不在中心位置的緣故,最終成交價降了下來,王浩出手拿了一個地塊,打算開個平底鍋鐵器鋪子,有係統當然得薅羊毛,隻花了8萬兩,血賺。


    還有兩個地塊,分別被盧家家主和一個锝國商人以10萬兩和12萬兩成交。


    至於度假酒店,出乎王浩的意料,競爭竟然也十分激烈。甚至伍持鑒中間也出手競價了兩次,但由於後來的價格實在離譜,這位世界首富也放棄了,最終被一個神秘的大胡子拍了下來,競拍價35萬兩白銀。


    嘶,包東風落錘時,全場倒吸一個涼氣,會場的溫度都上升了兩度。


    葉之名早已麻木,他覺得自己半輩子從政,也算精於內務,都沒見過這麽多錢。


    王浩對最後這位神秘大胡子很是好奇,結束後拉過包東風問了才知道,這個買家竟然來自奧斯曼帝國,是他們蘇丹的使者。


    王浩瞪大了眼睛,他們蘇丹是打算國家不行了逃過來養老嗎?


    還是轉移資產呢?


    總之,這次拍賣會比王浩預期的更賺錢,也刷新了葉之名的世界觀。


    後世的土拍隻在新聞裏聽過,最熱的那幾年看那些房地產商們把每一幅地塊都頂到了最高限價,王浩隻覺得人生艱難,房子根本買不起。


    到後來,調控開始,市場迴落,再也沒有了某某炒房團,到處都是暴雷,王浩眼看他起高樓,看他養女團,看他樓塌了,卻並沒有多少幸災樂禍的感覺,因為幾年下來,自己還是在租房子,賬上的餘額也沒見多,首付仍然遙遙無期,所謂的等等再買,其實是一直等啊等。


    倒是身邊在高位入場的同學朋友都在房子裏有了家庭和生活,也沒見他們哭著說生不逢時,畢竟月供也降了不是。到頭來感覺loser隻有自己這個租房族。


    額......扯遠了。


    這次先圈了一波大錢,算算竟然達到730萬兩,王浩都覺得自己太猥瑣了。當然這筆錢也不是一下子到賬,絕大部分還是分期付款的。


    拍賣結束後,成功競拍者隻需支付百分之50的土地費就可以圍擋施工了,剩餘的百分之50,則是分五年期每年百分之10的付清。


    有幾家一次性付款的,算下來,這波入賬400萬兩,能幹很多事了不是。


    嘴巴同樣笑歪的還有美麗國人林肯和威爾遜,因為他們知道王浩這次是真的有錢了,那之前談妥的工程資金絕對沒有問題。


    四位家主也同樣高興,他們投資的大頭是大夏南洋銀行,這還沒開張,就要有一大筆錢入賬。


    但是,如果他們覺得這錢會在賬上趴很久就是想多了,因為王浩會在很短時間內把所有錢都花出去,轟轟烈烈的基建規模會震驚掉所有人的下巴。


    所有的工業革命裏,基建是財富再分配的最快途徑,大量的工地和工廠建設會在短期內招募來海量的勞工。


    四位家主馬上就會發現,賬上的錢每個月都會嘩嘩地流出去,這是用來支付勞工報酬的錢,但凡有哪個工地敢拖欠勞工薪資的,包工頭必將會被王浩吊到石塘炮台邊的牌坊上。


    對於王浩來說,第一批來鱷魚島務工的漢娃就是自己的班底,以後會隨著他勢力範圍一起擴大,剛開始必須讓他們嚐到生產和建設的甜頭,多勞多得,得讓他們口袋裏有錢。初期也不能指望著他們會在南洋大肆消費,也許偶爾會去南洋姐那裏爽爽,但是絕大部分的工錢他們會存起來,然後寄迴兩廣老家蓋房子和買田地。


    好吧,大夏人就是對土地和房子有著天然的信念,這是幾千年下來的消費觀。不過,王浩並不擔心錢會因此流往外地,相反,這些勞工的老鄉看到張三李四趙五出去幹了幾個月活就能蓋上大房子,他們會爭先恐後地湧向南洋。


    還是那句話,工業革命,隻要官僚係統不拉垮,有人就有一切,好在南洋沒有官僚,就算王浩也不是,大家好兄弟講義氣,有錢一起賺不是,誰多誰少的區別而已。


    後世有些自帶鍵盤的說基建不如直接發錢,拉動內需就要鼓勵消費,相信這種話的就洗洗睡吧,錢發到每個人口袋不說隻會有那麽一點點,而且大概率還是被存起來,偶爾拚夕夕一下你說說拉動什麽經濟了。


    相對來說,對於科研上的投入就是九牛一毛了,王浩有預估,南洋這裏還沒有徹底興起之前,能來的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不會太多,來的都會是一些窮的吃不起飯的那些,但也不要緊,能來就行,初期目標是把自動手槍的彈夾設計和機械連發設計給鼓搗出來,光子係統裏刷出蠍子自動手槍才是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晚清:吃雞主播守國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河並收藏穿越晚清:吃雞主播守國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