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辦案人員再次將目光聚焦在監控錄像上。


    他們坐在監控室裏,眼睛死死地盯著屏幕,一幀一幀地反複查看案發當天及前後幾天的畫麵。


    每一個行人的身影、每一輛過往的車輛,都被他們仔細審視。


    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與案件有關的細節,哪怕是一個模糊的輪廓、一個不經意的動作。


    長時間的觀看讓他們的眼睛布滿了血絲,酸澀難忍,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一定要從這些監控畫麵中找到兇手的蛛絲馬跡。


    另一方麵,辦案人員圍繞現場周邊展開了全麵而細致的走訪工作。


    他們穿梭在各個村落之間,挨家挨戶地敲響村民的家門。


    每到一戶,辦案人員都會禮貌地表明身份,然後詳細詢問村民在案發前後是否看到過可疑人員、聽到過異常聲響。


    他們尤其將排查重點放在了現場附近的單身男性身上,因為從種種跡象來看,兇手極有可能是單獨作案,且對周邊環境熟悉,單身男性符合這些特征的可能性較大。


    在走訪過程中,辦案人員遭遇了不少困難。


    有些村民因為害怕惹事上身,對他們的詢問避而不談;


    有些村民則因為時間久遠,記憶模糊,無法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但辦案人員沒有氣餒,他們耐心地向村民解釋案件的嚴重性,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他們用真誠的態度和專業的素養,逐漸贏得了村民的信任,一些村民開始主動提供一些自己知道的信息,雖然大部分信息看似無關緊要,但辦案人員都認真記錄下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與此同時,法醫的屍檢報告也給案件偵破帶來了重要信息。


    報告顯示死者死亡時間大約在一個星期左右,兇手選擇如此偏僻的現場作案,說明其很可能對周邊環境非常熟悉。


    這一結論讓辦案人員更加堅定了在現場周邊尋找兇手的決心。


    他們推測,兇手要麽是居住在附近的村民,要麽是經常在這一帶活動的人,隻有這樣,他才能在如此隱蔽的地方作案而不被發現。


    為了進一步縮小排查範圍,辦案人員對小慧的大概兩百多個網絡好友進行了逐一排查。


    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聯係到這些網絡好友,與他們進行麵對麵的詢問。


    在詢問過程中,辦案人員詳細了解他們案發當天的活動情況,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他們還采集了這些人的生物檢材,與現場物證進行dna信息比對,希望能夠通過科學技術手段找到與兇手有關的證據。


    然而,案件的偵破工作並非一帆風順。


    盡管辦案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裏,案件一度陷入了僵局。


    監控錄像中沒有發現明顯的可疑人員,走訪村民也沒有得到關鍵線索,對小慧網絡好友的排查也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麵對這些困難,辦案人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們沒有放棄。


    他們重新梳理案件線索,召開多次案情分析會,集思廣益,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裏,辦案人員日夜奮戰,他們放棄了休息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偵破工作中。


    他們知道,每耽誤一分鍾,兇手就多一分逃脫的可能,小慧的冤屈就多一分無法伸張的風險。


    他們懷著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和對受害者的深切同情,繼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堅信總有一天能夠揭開案件的真相,讓兇手受到應有的懲罰 。


    案件偵破工作陷入僵局,每一位辦案人員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心情猶如陰霾籠罩。


    就在這看似毫無頭緒、舉步維艱的時刻,報案人李啟標突然出現在了辦案人員的視野之中。


    李啟標神色有些緊張,腳步匆匆地找到辦案人員。


    他微微喘著粗氣,還沒等站穩,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警察同誌,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覺得可能和你們查的案子有關係。”


    辦案人員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紛紛圍攏過來,目光緊緊地盯著李啟標。


    李啟標頓了頓,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說道:“幾天前,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正好路過那間小屋,就想著進去躲躲雨。


    我一進去,就看到有幾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在那裏架著爐子燒烤呢。”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當時看到的場景,“那幾個男孩看到我進去,也沒表現出什麽害怕或者排斥的樣子,還主動找我聊天,甚至還給我發煙呢。”


    辦案人員仔細地聽著,不放過李啟標話語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其中一位辦案人員開口問道:“你能確定他們大概的年齡嗎?


    還有,你知道他們是哪裏人嗎?”


    李啟標連忙點頭,迴答道:“我能確定他們就是十五六歲左右,看他們說話的口音和一些習慣,應該是本地人。


    而且他們一共是五個人,騎來了三輛山地自行車。”


    接著,李啟標又詳細地描述了那幾個男孩燒烤所用的東西,包括烤箱的樣式、簽子的形狀等等。


    李啟標皺了皺眉頭,似乎在迴憶著什麽,然後又補充道:“更關鍵的是,我在和他們聊天的時候,聽到他們講的全是打打殺殺的事情,感覺他們年紀輕輕的,卻特別暴力。”


    辦案人員聽到這裏,心中不禁一動。


    他們此前在勘察現場時,確實提取到了烤箱、簽子等物品,這些物品與李啟標描述的完全相符。


    而且從兇手的作案手法來看,那種殘忍、衝動且不計後果的行為,也符合李啟標所說的這個年齡段男子的行為特征。


    然而,辦案人員畢竟經驗豐富,他們並沒有被這看似重要的線索衝昏頭腦。


    他們敏銳地察覺到,李啟標此時才來反映情況,時間點有些蹊蹺。


    畢竟案件已經發生了一段時間,為什麽他早沒有想起這件事,偏偏在案件偵破陷入僵局的時候才說出來呢?


    而且,李啟標的年齡和單身狀態,與之前他們對兇手的刻畫也存在一定的吻合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懸案偵破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葫蘆並收藏懸案偵破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