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目不轉睛地逐幀翻看,不放過任何一輛經過的車輛、任何一個一閃而過的行人。


    然而現實卻如同一盆兜頭澆下的冷水,殘酷又冰冷:


    在其餘所有監控錄像裏,那輛神秘的黑色轎車仿若從未存在過一般,沒留下絲毫蹤跡,好似人間蒸發。


    辦案人員們眉頭緊鎖,滿心不甘卻又無計可施,時間在煎熬的等待與毫無頭緒的排查中緩緩流逝。


    直到四十分鍾後,轉機乍現,那輛消失許久的轎車竟如同幽靈般再次現身,毫無征兆地出現在了原先那個關鍵監控的範圍內。


    可這一次,它仿若換了一副麵孔,全然沒了之前跟蹤小麗時的鬼祟,而是朝著與之前截然相反的方向,風馳電掣般快速駛離。


    那車速之快,車輪卷起路麵的灰塵,在昏暗路燈下形成一片朦朧灰霧,車身轉瞬即逝,隻留給眾人一個模糊的背影。


    辦案人員們迅速拉近監控畫麵、定格,憑借著豐富的偵查經驗與地理方位感知,敏銳地察覺到,它此刻行駛的方向,精準無誤地指向那處拋屍所在風景區。


    眾人麵麵相覷,心底都湧起同一個沉重又篤定的推測:


    此時小麗大概率已經慘遭毒手、失去生機,而兇手此刻正懷揣著極度的慌張與決絕,駕車奔赴風景區,妄圖借助那裏的偏僻與荒蕪,將屍體永遠隱匿,讓罪惡石沉大海。


    這般詭異至極的行跡,任誰看來都不合常理、破綻百出,足以確鑿無疑地證明這輛黑色轎車及車內之人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絕對極為不正常。


    案件愈發撲朔迷離,恰似一團亂麻,找不到絲毫頭緒。


    為了揪出這輛可疑車輛背後的隱秘,辦案人員爭分奪秒展開車輛信息調查。


    經過層層查詢、多方聯絡,總算獲悉這輛車登記的車主並非大冶市本地人,出人意料的是,車主竟是武漢的一名男子。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仿若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眾人之間炸開,引得一片嘩然。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滿是疑惑與震驚:


    一輛來自武漢的車子,怎會無緣無故、突兀地跑到大冶來呢?


    兩地相隔數十公裏,若無特殊緣由,斷不會有這般行程。


    就在眾人滿心疑惑、眉頭擰成死結,苦苦思索卻毫無頭緒之時,轄區內一個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派出所民警,仿若天降奇兵,提供了一條極為關鍵、扭轉乾坤的信息。


    這條線索仿若穿透迷霧的一束強光,瞬間驅散了些許陰霾,讓辦案人員原本黯淡的眼神重新煥發出希望之光,迫不及待地循跡深挖,誓要憑借它揭開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


    原來,時光迴溯到 2014 年 9 月份,那是一個看似平常卻又在如今的案件偵查中顯得格外關鍵的時間節點。


    當時,這位紮根基層、平日裏處理著各類瑣碎事務的派出所民警,像往常一樣堅守在崗位上,應對著轄區內大大小小的警情。


    而那起交通事故,就那樣毫無預兆地闖入了他的工作範疇之中。


    事故發生的現場一片混亂,刺耳的刹車聲仿佛還在耳邊迴蕩,車輛碰撞後的殘骸碎片散落一地,道路也因此出現了短暫的擁堵。


    民警趕到時,看到一輛來自武漢的轎車斜停在路邊,車頭處有著明顯的凹陷與刮擦痕跡,另一輛則是本地居民鄭光勝所駕駛的車輛,同樣也是傷痕累累。


    那位從武漢遠道而來的車主,臉色蒼白,額頭上還滲著豆大的汗珠,或是因為驚嚇,又或是擔憂後續的賠償問題,整個人顯得有些狼狽不堪。


    民警迅速展開現場勘查、詢問情況等一係列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目光多次落在那輛武漢牌照的轎車上,從車身的顏色、款式,到一些細微處的劃痕、磨損,都一一記在了心裏,也正因如此,對這輛車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畢竟,在他多年處理各類案件的記憶長河裏,每一輛涉事車輛都有著獨特的“模樣”,而這輛車,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刻進了他的腦海之中。


    當時的情況是,那位來自武漢的車主,或許本身經濟狀況就不太樂觀,手頭比較拮據,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需要承擔的醫藥費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筆難以承受的巨額開支。


    在權衡再三、愁眉不展之後,實在是無力支付那筆不菲的醫藥費,又實在沒辦法找到其他更好的解決途徑,走投無路之下,便幹脆咬咬牙,心一橫,提出將自己的車子抵押給鄭光勝當作賠償。


    鄭光勝一開始還有些猶豫,畢竟這也不是常規的解決方式,但考慮到車主的實際難處,以及自己修車等方麵確實也需要一定的補償,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這輛車的歸屬權在那場意外之後,悄然發生了轉變。


    而辦案人員在鎖定這輛可疑的黑色轎車後,深知要想揪出真正的兇手,就必須對車輛的使用情況摸個透徹。


    於是,他們進一步深入細致地展開調查,不放過任何一個與之相關的線索。


    經過多方走訪、詢問,終於得知這輛車在後續的日子裏,平時主要是由鄭光勝和他的父親鄭寶學以及鄭光勝的舅舅和舅媽這四個人在開。


    這四個人,各自有著不同的生活軌跡和日常安排,但這輛車卻像是一條紐帶,串聯起了他們與外界的出行往來。


    為了確認到底是誰在案發當晚駕駛著這輛車出現在那令人揪心的監控畫麵之中,辦案人員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調出了這四人的照片。


    這些照片,有的是身份證上的免冠照,有的則是從生活場景裏截取出來的影像,雖然角度、清晰度各有不同,但對於經驗豐富的辦案人員來說,已經足夠用於比對分析了。


    他們將這些照片一一擺放在桌上,然後調出案發當晚卡口拍到的司機模糊影像,開始進行仔細比對。


    那是一個需要極度專注、容不得絲毫馬虎的過程,大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照片,反複審視著每一處麵部輪廓、五官細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懸案偵破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葫蘆並收藏懸案偵破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