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迅速對屍體進行了全麵而細致的鑒定,鑒定結果顯示,熊樂超死於外力勒脖導致的急性機械性窒息。


    在他的脖頸處,那道深深的勒痕猶如死神留下的猙獰印記,無聲地訴說著他在生命最後時刻所遭受的痛苦與絕望。


    這一殘忍的作案手段讓警方更加堅定了要將兇手繩之以法的決心。


    熊樂超的社會關係相對簡單,他性格內向,平日裏總是獨來獨往,與周圍人的交往甚少。


    在大家的印象中,他幾乎沒有與人結仇或產生糾紛的可能。


    基於這樣的情況,警方綜合各種線索進行深入分析後認為,兇手的作案動機很可能是圖財害命。


    就在案件調查陷入困境之時,熊樂超的弟弟提供了一個極為重要的線索:


    熊樂超的支付軟件分三次共計轉出了三萬多塊。


    這一關鍵發現與警方之前的推測不謀而合,這無疑為案件的偵破指明了新的方向。


    而此刻,這些資金的去向成為了破案的重中之重,警方深知,隻要順著這條線索追查下去。


    就很有可能找到兇手的蹤跡,揭開這起慘案背後的真相,還死者一個公道,給家屬一個慰藉。


    在緊鑼密鼓的調查過程中,王良克那原本看似解釋得通的行徑,隨著深入挖掘,再次鬼使神差地進入了警方那充滿疑慮的視野。


    監控錄像清晰地顯示,1 月 12 日淩晨 0:41,在那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刻,王良克獨自一人騎著車緩緩從宿舍離開。


    他的身影在昏暗的路燈下顯得格外孤寂,而他騎行的方向,竟然徑直是朝著案發現場附近而去。


    那個地方地處偏僻,平日裏本就鮮有人至,更何況是在這深更半夜,四周一片死寂,隻有王良克那輛自行車的車輪聲在空蕩的街道上迴響,他的這種行為實在是顯得太過可疑。


    他抵達案發現場附近後,並沒有像一個偶然路過的人那般匆匆而過,而是停留了近一個小時之久。


    在這漫長的一個小時裏,他究竟在做什麽?


    是在處理某些見不得人的事情,還是在等待著什麽?


    每一個疑問都如同重磅炸彈,在警方的心頭炸開。


    之後,他才不緊不慢地騎車離開,那離去的背影仿佛帶著無盡的秘密。


    他的一舉一動,無論是時間節點還是地點選擇,都與熊樂超案件的發生時間和地點呈現出高度的吻合,這種種跡象就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他緊緊地籠罩其中。


    警方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辦案經驗,毫不猶豫地將他列為這起案件的重大嫌疑對象,決心要從他身上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王良克似乎也察覺到了自己已陷入危險境地,在案發後,他匆匆離開了昆山。


    警方通過廣泛而細致的調查,發現他的女友在廣東東莞工作,由此推測他極有可能逃往廣東,試圖在那裏躲避警方的追捕。


    果不其然,在警方鍥而不舍的追查下,1 月 28 日,他們終於在廣東的一家賓館中找到了王良克的蹤跡。


    被捕的那一刻,王良克的反應極為激烈,他瞪大了雙眼,拚命掙紮,口中不停地高唿自己無罪。


    在隨後緊張的審訊過程中,他始終牙關緊閉,拒不交代案情,甚至矢口否認與熊樂超的死亡有任何關聯,仿佛他真的是一個被冤枉的無辜之人。


    但他那略顯慌張的眼神和過激的行為舉止,卻讓警方更加堅信,他的背後必定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真相,而他們也絕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破案的線索,一定要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然而,無論罪犯如何妄圖隱匿真相,它都如同被時間銘刻的印記,注定無法被永遠掩埋在黑暗之中。


    警方在深入調查過程中,仔細查閱了王良克的手機,期望從中能挖掘出解開案件謎團的關鍵線索。


    果不其然,他們發現了一係列極具價值且足以定案的關鍵證據。


    在案發當晚十點多,王良克與女友聊天時發了一張自拍照。


    那張看似平常的自拍照,卻隱藏著驚天秘密,照片中的背景清晰地呈現出正是熊樂超的私家車。


    這一發現瞬間讓警方警覺起來,王良克為何會出現在熊樂超的車旁?


    這絕非偶然的巧合。


    此外,他手機裏還有兩張拍攝於 1 月 12 日河邊樹木的照片。


    照片中的河邊景色在冬日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蕭瑟,而那些堆放在樹下的石頭則顯得格外突兀,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警方憑借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推測這些石頭可能是王良克故意放置的標記,其目的或許是用來記住藏屍地點或某些關鍵證據的所在。


    根據這一重要線索,警方迅速在昆山市河邊展開了艱難而細致的排查工作。


    冬日的河邊寒風凜冽,冰冷的空氣如刀割般劃過每一位辦案人員的臉頰,但他們全然不顧惡劣的天氣條件,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找到真相。


    終於,在距離案發現場兩公裏左右的河邊,他們找到了照片中的那棵樹。


    那棵樹孤獨地矗立在河邊,仿佛在默默守護著樹下隱藏的秘密。


    樹下的石頭依然靜靜地躺在那裏,仿佛在等待著警方的到來。


    當警方小心翼翼地移開石頭,一個塑料袋出現在眼前。打開塑料袋,裏麵裝著一把車鑰匙和一把廠內鞋櫃的鑰匙。


    經核對,車鑰匙正是熊樂超的,而塑料袋上提取到的生物檢材,也通過專業的科學鑒定證實了屬於王良克。


    這無疑進一步加深了王良克的犯罪嫌疑。


    與此同時,關於熊樂超被轉走的資金去向的調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警方發現那筆資金正是被轉到了王良克的賬戶。


    這一關鍵結果如同拚圖的最後一塊,完整地拚湊出了王良克的犯罪行徑。


    麵對這鐵證如山的局麵,王良克那原本故作堅強的心理防線終於徹底崩潰。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絕望與無助,緩緩低下頭,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氣。


    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他終於開口,聲音顫抖著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懸案偵破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香葫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香葫蘆並收藏懸案偵破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