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治招式用老、新力未生之際,戚繼光瞅準時機,猛然發力,手中長槍猶如閃電一般直刺出去。


    隻聽“噗嗤”一聲,鋒利的槍尖準確無誤地刺穿了朱治的胸口。


    朱治發出一聲淒厲的慘叫,身體猛地一顫,整個人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般,從馬背上直直地跌落下來。


    與此同時,他手中緊握的長刀也因為劇痛而脫手飛出,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後,“咣當”一聲掉落在地上。


    朱治重重地摔在地上,濺起一陣塵土。


    他強忍著胸口傳來的劇痛,艱難地用雙手支撐著地麵,試圖再次站起身來與戚繼光一決高下。


    可是,他的傷勢實在太重了,鮮血不斷地從傷口湧出,瞬間染紅了身下的土地。


    盡管朱治有著頑強的意誌和不屈的鬥誌,但終究還是無力迴天,緩緩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戚繼光靜靜地看著朱治的屍體,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感慨。


    雖然他們身處敵對雙方,但對於這位忠勇無畏的老將,戚繼光還是打心底裏表示出了些許敬意。


    他微微歎了口氣,然後大手一揮,高聲喊道:“繼續前進!”


    隨著戚繼光的命令下達,他身後的軍隊立刻行動起來。


    士兵們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喊著響亮的口號,浩浩蕩蕩地向著臨海郡深處挺進。


    所過之處,留下了滿地的屍首和一片狼藉的戰場,仿佛在訴說著這場激烈戰鬥的殘酷與血腥。


    ......


    盡管身處後方的孫權對於前線戰況一無所知,但朱治陣亡的噩耗卻以驚人的速度傳至他的耳畔。


    此時的孫權年僅十歲,尚是一個稚嫩的孩童。


    乍聞此訊,他心中難免湧起一陣慌亂,然而,孫權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聰慧,沒過多久,他便成功地平複下自己的心緒。


    不得不承認,幼年時期的孫權堪稱天才少年,隻是隨著年歲漸長,在與那些世家大族的長期周旋中,其心智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些許消磨。


    隻見孫權目光緩緩掃過下方在座的眾人,輕聲問道:“諸位愛卿,對此事你們有何看法?究竟應當如何應對眼下這般局勢?”


    話音未落,呂蒙便迫不及待地挺身而出,高聲說道:“主公,朱老將軍為國捐軀,此仇不共戴天!我等理應立刻出兵,為老將軍複仇雪恨!”


    此刻的呂蒙猶如一頭初生牛犢,毫無畏懼之心,一心隻想馳騁沙場、奮勇殺敵,全然未曾深思熟慮其中利弊得失。


    “末將附議!”未等旁人迴應,全柔與賀齊兩位將領也齊聲高唿,表示讚同呂蒙之見。


    他們二人同樣神情激昂,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


    要知道,如今這三位猛將已是孫權麾下所剩無幾的得力戰將。


    見到眾將如此齊心,孫權臉上露出滿意之色,微微頷首道:“甚好!爾等皆是吾之肱股愛將,有汝等在此,實乃吾之大幸!”


    “不可啊!萬萬不可啊!”就在孫權即將下達命令之際,文臣隊列中為首之人——張昭,突然高聲喊道。


    此人不僅身為東吳文臣之首,更是四大家族中張家的家主,其身份之尊貴,可謂是名副其實的世家子弟。


    隻見他麵色凝重地繼續勸諫道:“主公啊,請您三思而後行!此時此刻,我方應堅守城池,以逸待勞,並派遣使者與那大明展開和談,方為上策呀!”


    話音未落,緊挨著張昭站立的顧雍和陸駿二人亦是齊聲附和道:“我等皆認同此計,願主公速速定奪!”


    要知道,這顧雍乃是顧家當代家主,陸駿則是陸家的現任掌舵者,他們與張昭一樣,同屬四大家族之列。


    “懇請主公與大明和談!”隨著這三人的表態,身後的諸葛瑾、張紘、虞翻、秦鬆以及陳端等一眾名士亦紛紛出聲附和起來。


    這些人均為名重一時的飽學之士,對於當前局勢看得極為透徹。


    他們深知大明的強大實力絕非此時的東吳所能抗衡。


    更何況,那戚繼光竟然能夠現身於此,這無疑表明周瑜已然戰敗,甚至有可能已經不幸陣亡。


    想那周瑜堪稱東吳軍中之首,連如此人物都落得這般下場,憑他們又如何能抵擋住大明軍隊的淩厲攻勢呢?


    就在此時,同為四大家族之一的朱桓站了出來,他聲如洪鍾地喊道:“末將願請戰!”


    與張昭、顧雍以及陸抗這些文臣謀士截然不同,朱桓乃是一名貨真價實的沙場猛將,其思維方式與他們大相徑庭。


    話音剛落,朱桓身旁迅速聚集起一群將領,其中包括呂蒙、賀齊、全柔等人。


    他們個個英姿颯爽,目光堅定,顯然都屬於主戰派。


    他們的觀點高度一致,皆認為應當與大明決一死戰,絕不退縮半步。


    與此同時,另一邊則是以張昭、顧雍、陸駿、張紘、虞翻還有諸葛瑾等一眾聲名顯赫的名士所組成的和談派。


    他們主張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當前的危機,甚至有人提出向大明投降以求保全。


    兩派之間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雙方互不相讓,言辭激烈地爭論不休。


    主戰派們慷慨激昂,大聲疾唿要扞衛國家尊嚴,而和談派則據理力爭,強調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和損失。


    一時間,朝堂之上吵鬧聲此起彼伏,猶如鬧市一般嘈雜不堪。


    這場激烈的爭執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之久,孫權坐在高位上,眉頭緊鎖,臉色陰沉。


    他靜靜地聆聽著雙方的辯論,但心中卻愈發煩躁不安。


    望著眼前這群臣子們一個個爭得麵紅耳赤、互不相讓,激烈的言辭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此起彼伏,孫權隻覺得腦袋仿佛要炸裂開來一般,疼痛難忍。


    “夠了!都給我住口!今日暫且到此為止,明日再行商議!”


    孫權怒喝一聲,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隨後轉身便頭也不迴地徑直離去。他實在不願再忍受這兩派人無休止的爭執與吵鬧。


    盡管孫權已經拂袖而去,但那和談派與主戰派卻絲毫沒有罷手的意思,依然留在原地喋喋不休地爭論著。


    有些人情緒愈發激動,甚至開始擼起袖子準備大打出手。


    正在此時,隻見一人昂首闊步地踏入了大廳之中。


    此人身形偉岸,氣宇軒昂,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種威嚴之氣。


    他環顧四周,朗聲道:“諸位莫要再爭吵了!公瑾如今生死未卜,我等豈能輕言投降?唯有堅守城池,奮戰到底,方才有一線生機!”


    話音剛落,原本喧鬧不堪的大廳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眾人皆被此人的氣勢所震懾,紛紛閉口不言。


    隻因這人不僅在軍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威名僅次於智勇雙全的周瑜,而且在士林之間也是聲名赫赫,論聲望更是僅次於德高望重的張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亂世梟雄,建立最強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落忘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落忘羨並收藏三國:亂世梟雄,建立最強王朝最新章節